武陵观察网 历史 魏忠贤掌权明军战斗力为何这么高,不是他厉害,是明朝制度决定的

魏忠贤掌权明军战斗力为何这么高,不是他厉害,是明朝制度决定的

1627年,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朱由校生前立自己弟弟信王朱由检为帝,朱由检登基后改年号为崇祯。崇祯继位之后,立刻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铲除宦官魏忠贤的势力,魏忠贤也被逼自尽。魏忠贤被杀之后,崇祯掌握大权。不过在魏忠贤被杀之后,明朝军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明军在东北战场上的战斗力远远不如之前厉害,之前是明军吊打后金,现在却被后金吊打。明朝军队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并不是魏忠贤有多厉害,而是由明朝的制度决定的。

虽然史书上对魏忠贤的评价都不是好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在魏忠贤掌权期间,后金始终没太大的动静。东北地区,明军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崇祯掌控大权之后状况就发生了变化,明军实力不断下降,最后被打得丢失了东北,退到山海关。可以说,明朝军队的变化和魏忠贤、崇祯绝对有直接关系。

很多人会认为是魏忠贤能力很强,能做到任用能征善战的将领,对东北地区比较重视之类的。而崇祯帝刻薄寡恩,经常推卸责任,这才导致明朝军队出现这么大的变化。确实,上面这些是明朝军队战斗力转变的原因,但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魏忠贤不管再厉害,也只是个宦官,说他在任人方面有多厉害,并不太现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和明朝制度有关,明朝的政治制度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军队战斗力,但在后期后重大影响。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最初明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照抄元朝的,然后进行了小规模的修改。不过朱元璋后来做了两件很重要的修改,第一就是废除丞相制度,权归六部,皇权得到加强。第二就是设立锦衣卫,监视大臣和百姓,这算是恐怖统治,相当于用不正常手段控制大臣;朱棣继位之后,又设立了东厂特务机构,这也是监视臣民。这个和锦衣卫的区别就是,锦衣卫是国家机构,东厂是皇帝的私人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明宣宗、明英宗时期,内阁权力不断变大,后来内阁首辅几乎相当于之前的丞相。

这就是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其实这些变化只说明一件事,明朝君主权利不断强大,这就是书上说的君主专制强化。废除丞相、设立锦衣卫、设立东厂、内阁权利扩大,这些都有利于扩大皇权。明朝时的皇权比之前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大,达到了一个顶峰。明朝皇权的强大直接导致一个后果,谁来行使皇帝的权利?

很多人会说皇帝的权利肯定是皇帝自己行使,难不成会让给别人行使。要是这样的话,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干嘛呢。理论上是这个理,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权利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处理的事务会越来越多。皇帝要是勤政爱民的话,才能勉强处理完这些事。不过皇帝也不是机器,不可能天天不闲着一直处理政务,也想休息一下。有的皇帝不喜欢处理政事,这就导致很多事务无人处理。无论是皇帝休息还是不处理政务,都意味着权利没有充分使用。

要知道明朝皇帝权利太大,要是皇帝不正常上班的话,就意味着国家几乎无法正常运转。如果想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话,就需要国家有人替代皇帝行使他手中的权利。想要替皇帝行使其权利,不仅要深得皇帝信任,还不能威胁到皇权。这样看的话,太监最适合了。太监由于一直待在皇帝身边,和皇帝交流比较多,容易得到皇帝信任。而且太监还是皇帝私人的仆人,不属于国家,只对皇帝负责;再者明朝还规定太监不得干涉政治,虽然明朝出了很多大太监,但这些太监无一不是通过其他手段操控朝政的,并没有直接干政。这样的话,太监并不能直接威胁到皇权。

看完这些,我们再看一下魏忠贤掌权时明军的战斗力为何这么高。魏忠贤在天启年间担任秉笔太监。秉笔太监是司礼监的一个职位,在司礼监中,职位最高的是掌印太监,这个职位有内相的称呼。秉笔太监仅次于掌印太监,一般来说,秉笔太监还担任东厂的督主。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没什么隶属关系,他们之间权力的大小由皇帝决定。皇帝信任谁,谁的权力就会大一些,皇帝不信任你的话,即使你职位再高,也未必会有权力。毕竟太监是皇帝的私有财产,和大臣并不一样。

秉笔太监拥有的主要权力就是批红。前面说了,明朝设立内阁,内阁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并不是正式的国家机构。即使内阁在明朝中后期地位越来越高,其权力大小还是受皇帝影响。内阁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并不能直接做决定,他们会把处理意见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这个叫做“票拟”。皇帝会在上面用红字表示是否同意,这个就叫批红。当然,有时候皇帝不想自己批阅,可以叫太监帮自己批,自己说让太监写,这个太监就是秉笔太监。如果皇帝连问都懒得问的话,那结果就只有一个,太监简单地和皇帝说一下后,自己可以直接批阅。魏忠贤的主要任务就是这个。

当然,批红之后,还要盖章,盖章之后才能生效,这个就是掌印太监的事了。正因如此,掌印太监的权力才比秉笔太监大。毕竟没有盖章的都不算数。不过前面也说了,要是皇帝信任秉笔太监的话,掌印太监一般都不会和秉笔太监对着干。天启朝,皇帝痴迷于木匠,不理朝政。魏忠贤作为秉笔太监趁机掌握了大权,毕竟他有批红的权利。

从前面的流程我们能看出一件事,魏忠贤虽然掌握批红权,但也只能写最终结果,不能写处理意见。想要掌控朝政的话,就必须拉拢大臣,指使大臣把自己想要的意见写在奏章上,然后自己再批阅。明朝的宦官只有这样才能干预政治,这一点主要是为了让内阁和宦官相互牵制。也正因如此,魏忠贤才不断拉拢其他官员,由于东林党反对自己,所以魏忠贤不断迫害东林党。

上面对魏忠贤职位的介绍说明了一件事,魏忠贤并不能独揽大权,他需要依靠很多大臣的支持才能独揽大臣。当然,任何时候都会有反对魏忠贤的大臣。魏忠贤必须不断打压那些大臣才能保证自己的大权。打压大臣不仅仅是迫害这么简单,还需要做些事来堵住这些人的口。除了保持朝政正常运转外,最能堵住大臣口的就是军事上建功立业,只有这样,其他大臣才不好反对自己。而明朝当时军事上主要就是对抗后金。

就这样,魏忠贤会想尽一切办法对抗后金。只有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魏忠贤才能保住自己的大权,这样朝中反对自己的声音才会小。缺粮他想办法征粮、缺军饷想办法筹集军饷、缺人就不断往前线送人。可以说只要能取得胜利,魏忠贤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毕竟魏忠贤有绝大多数的官员支持,想要解决行军打仗的过程遇到的问题还是很容易的。

而且这些支持魏忠贤的官员和打仗的官兵也知道,打仗失败的结果会是什么。到时候魏忠贤会倒台,他们肯定也没有好果子吃。要是打胜的话,大家都有好日子过,升官发财肯定都会有。毕竟魏忠贤是宦官,他必须依靠这些人的支持才能掌权,不会轻易卸磨杀驴的。抱着这样的想法,前线能不想尽办法取得胜利吗。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恩威并施。

可以说魏忠贤是没有后路可退的,要是对抗后金失败的话,他就会失去皇帝的信任。到时候他不仅会丧失所有大权,下场还会非常凄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明朝宦官能直接干预政治,否则魏忠贤也没必要在对抗后金上下这么大功夫。这就是魏忠贤掌权时对后金的军事行动一直处于优势的原因。

看完这个,我们再看一下崇祯时期明朝对后金为何没有优势。前面说明朝皇权非常大,达到了一个巅峰。皇帝即使没有任何人支持也依然是大权在握,几乎没限制。即使皇帝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对他自身也没什么影响,他可以随便找个替罪羊。大臣和百姓也不会怪罪皇帝的,这就是皇权的优势。

还有就是崇祯是皇帝,不需要做到赏罚分明,他是皇帝几乎可以做到为所欲为。不过这会导致一个后果,如果你做不到赏罚分明,虽然下面的人还会听从你的命令,但绝不会尽心尽力去做。而且大臣们也未必都会支持皇帝,这样的朝政想要打胜仗还是很难的。

当然,崇祯处理政务不可能像魏忠贤那样,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保证打仗胜利就行。他虽然是皇帝,但还是不能乱来,毕竟江山是他家的,他还是要和大臣商量的。但魏忠贤可以乱来,因为他是宦官,这些事都是他经别人的手做的,他不需要负责。崇祯肯定做不到前线打仗要粮给粮、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他需要和大臣协商才可以。不过魏忠贤不需要,因为他本来就有众多大臣的支持。

这并不是说崇祯大权独揽没有好处,这样也还是有好处的。如果皇帝能力非常强,大权独揽的话对国家还是有好处的。要是没太大能力的话,大权独揽就只会带来众多弊端。

综上所述,魏忠贤时期明军能吊打后金和明朝制度有直接关系。而崇祯时期之所以打不过后金,不仅仅和明朝制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和崇祯个人能力有关。

参考资料:

《明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战斗力,魏忠贤,明军,明朝,变化,权力,皇帝,处理,制度,权利,消息资讯,魏忠贤,崇祯,明朝,皇帝,太监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战斗力,魏忠贤,明军,明朝,变化,权力,皇帝,处理,制度,权利,消息资讯,魏忠贤,崇祯,明朝,皇帝,太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战斗力,魏忠贤,明军,明朝,变化,权力,皇帝,处理,制度,权利,消息资讯,魏忠贤,崇祯,明朝,皇帝,太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