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汤显祖:我可不只是戏曲家,教书育人也是大师,更有“青天”之名

汤显祖:我可不只是戏曲家,教书育人也是大师,更有“青天”之名

说起汤显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这样:“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当然了,有些历史教科书还会写道这样的关键词:东方的莎士比亚。

其实,后世认为汤显祖最突出的成就是戏曲与文学,但汤显祖本人或许并不是这样看的。在他看来,他毕生所追求的或许是:育人以君子之道,教授以圣贤之学。

那么,历史上的汤显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不妨和梅子一起走进教科书之外的“汤显祖”。

在16世纪中叶的江西临川,其实汤显祖的家境是相当不错的,汤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更是以家风清正被当地居民所敬仰。汤显祖的高雅情操大概是受祖辈影响的,他的曾祖曾经在家中建起了藏书楼,藏书达到了惊人的四万余卷,对家族子弟的教育也是重视万分。

那时候,汤家的家塾正是热闹非凡,整个院子俱是朗朗读书声。有这样的风气,汤显祖的汤懋昭在当时的儒林中可谓德高望重,父亲汤尚贤虽然略有不及,但也当得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评价。

图片来源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都说“富不过三代”,但汤显祖作为家境殷实的“富三代”却将家族风气发扬光大,不仅自小对圣贤之道倍加崇敬,更是在青年之时就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3岁那年,汤显祖在家中的精心挑选下以师徒之礼拜了东乡才子徐良博。

徐良博或许大家并不熟知,但此人其实颇具风骨。他曾经官至吏科给事中,为官之时秉承仗义执言,多次因谏言而触怒权贵,后来更是被下入昭狱。在那牢狱中,徐良博虽然被“刀斧加身”,依然“不易其志”,最终因得罪首辅夏言而被削职为民。

图片来源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其实,以当时汤家的人脉,大可以寻找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人作为汤显祖的老师,但却还是选择了已经被贬为民的徐良博。

大概就像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一般吧,江南七怪虽然武功并不卓越、江湖地位也并不高,但若论对郭靖的大侠之风影响最大者却还得首推他的“七位师傅”。

想来也是如此,后来的汤显祖在步入仕途后,依然效仿恩师,始终不愿意阿谀权贵,又多次舍命冒死进谏以匡时弊。如此也就不奇怪,汤显祖会在晚年时撰写《负负吟》怀念恩师,称之为“先觉”、“德邻”,直言“契念甚深”。

在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汤显祖17岁的时候,他拜入了第二位恩师,也就是心学大师罗汝芳的门下。

罗汝芳此人在万历五年时曾官至右参政,对于儒家各种学问都有所研究,却也是至情至性之人。他有着当时极其珍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还对老百姓的需求相当尊重,有时候还会打开库藏馈赠给贫苦的百姓。

罗汝芳见汤显祖资质聪慧,为人更是正直,将他视为自己的得意门生。而汤显祖可谓不负恩师所望,不仅继承了他对“大道只在自身”的理解,还将恩师那种不畏权威的德行在自己的宦海生涯中一以贯之。

虽说“英雄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但汤显祖显然不是如此。在跟着两位恩师求学后,汤显祖决心将自己的才华用在对国家的贡献上。

当我们把眼光放到万历十九年,会发现那时候的明王朝摇摇欲坠,内忧外患。

而明神宗则宛如做戏般来了一场“下诏切责”,一贯刚正不阿的汤显祖面对国政危急的情况又如何能够视而不见呢?

汤显祖没过多久,写了份《论辅臣科臣疏》,经历一番周折终于上呈皇帝。其实,这份奏折所陈述的社会现状可谓句句属实,分析也切中要害,一时间引起了朝廷上下的议论与震动。

而明神宗为了稳定朝廷(其实是有点鸵鸟心理),便下诏将汤显祖贬谪徐闻。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汤显祖并没有因此就郁郁不得志,反而效仿自己的恩师罗汝芳,在徐闻县大办教育。

由于汤显祖素有贤名,当地的士子们虽然知道他被贬谪,依然快把他家的门庭给踏破了,只为了能拜入他的门下。

后来,为了更好地给学生讲课,汤显祖更是在县令熊敏的帮助下建立了贵生书院,开始为学生们讲授儒学思想,特别是传授他所认为的君子之道。

在明朝时期,八股取士的选才策略实际上已经对士人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很多士人所鼓吹的学问其实都是应试文章,至于所谓的君子六艺、圣贤学术早已经被抛之脑后。

不过,在汤显祖和他的学生们看来,这些“六艺”反而是弥足珍贵的,认为就算是对科举没有什么用处,也不应该荒废修行。为此,汤显祖还专门在《遂昌县相圃射堂记》中对射箭的好处进行解释。

他认为士大夫射箭本来就是古代礼仪活动的一种,在射箭中能够用来进行必要的社交,而且射箭还可强身健体,是男子保护自身的必备技能。此外,古代就有用弓箭射向四方来表达男儿志在四方的传统,这对于弘扬勇武的精神也有益处。

在后世的我们看来,汤显祖显然很有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很懂得寓教于乐。

为了能让自己的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对处世之道有更深的了解,达到知命、全性、明德、依礼,他鼓励学生进行辩论,教他们写诗,有时候还会鼓琴,甚至还会听戏曲。这样生活活泼的教学方法,安能不让学生喜欢呢?

想来也是因为如此,就算汤显祖去世后,依然有不少学生写信问候,还有不少人不知其已经溘然长逝,依然登门请求拜师。

何谓君子之道?汤显祖对此的理解或许可以概括为:知行合一,耕读合一。

在古代的农耕社会里,往往除了官僚,其他社会底层会形成两大群体,那就是农民与读书人。

那时候,一些人认为读书人就该勤于读书,不宜荒废时间在农事上。但汤显祖却不那么认为,他认为耕种是一个人的根本,不应该因为读书而忘本。

本来,汤显祖就把自己为官时的俸禄捐了不少用于修建县学,生活自然是清贫。有一次,他的弟子在游学途中前来上门拜访,却发现汤显祖正在田间劳作,不由得大吃一惊。

汤显祖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与弟子们细致讲了农耕与读书的关系,认为读书人若只读书,那么就不可能领悟真正的学问。后来,汤显祖的次子大耆远游南京求取功名,汤显祖写下了《望耆儿二首》告诫自己的孩子。

这首诗是这样的:“游闲不是儿家业,大好归来学种田。”

或许,我们可以从汤显祖的作品《智志咏示子》中找到他崇尚耕读合一的答案,那就是:

“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惰士鲜明体,昏人无出意”。

最后,再讲一个关于汤显祖的小故事吧。

在汤显祖归隐约10年的时候,遂昌的士民感念这位县令的教化之德,居然合资委托了画师来为他画像,预备为之建立生祠。

而汤显祖听到后非但没有欣喜,反而带有几分愧疚,感叹道:他们祭祀我,我何以祭祀他们呢?

汤显祖,可谓世间奇男子,文学才情高,品德操行更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射箭,徐良,恩师,青天,罗汝芳,影响,圣贤,君子,汤家,汤显祖,故事传记,恩师,罗汝芳,明神宗,徐良博,汤显祖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射箭,徐良,恩师,青天,罗汝芳,影响,圣贤,君子,汤家,汤显祖,故事传记,恩师,罗汝芳,明神宗,徐良博,汤显祖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射箭,徐良,恩师,青天,罗汝芳,影响,圣贤,君子,汤家,汤显祖,故事传记,恩师,罗汝芳,明神宗,徐良博,汤显祖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