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死后在墓中放了本书,吓得朱元璋重新厚葬他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死后在墓中放了本书,吓得朱元璋重新厚葬他

开国功臣还是功高盖主?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呢?他竟然连自己死后被开棺的事都能算出来。

刘伯温逝世后,他在自己的棺中放了一本书,当他被开棺后,朱元璋竟然因为这本书吓得重新厚葬他。

一生戎马的朱元璋究竟看到了什么吓成这样呢?

难道刘伯温真的预言到了自己会被开棺吗?

刘伯温在民间以神机妙算出名,在朱元璋四处征天下的时间里,刘伯温一直辅佐他直至完成帝业,大明的开创,刘伯温一定有着不菲的功劳。

然而朱元璋在稳坐江山之后,一系列操作让他的一生开始毁誉参半,那就是开始大肆诛杀开国功臣。

虽说刘伯温是在朱元璋大开杀戒之前逝世的,但是至今仍旧有很多人认为“刘伯温的死跟朱元璋脱不开干系”。

1375年,刘伯温感染了风寒,朱元璋非常忧心,于是派出了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探望,本来这是一位帝王关心臣子的感人事迹,但不想却成了刘伯温的催命符。

御医为刘伯温诊脉后开了药方,随后刘伯温就去按药方抓药,然而本应得到御医诊治而病情大好的刘伯温,此刻却完全相反。

他吃了药后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挤到了一起,这让他非常难受,这个方子刘伯温连吃了半个月,却是越吃越难受,最后他决定要将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这天刘伯温拖着病体终于见到了朱元璋,他告诉朱元璋胡惟庸带御医来探病,并且吃了药方后更加不适的情形。

原以为作为开国功臣,朱元璋听到这件事后应该会立即彻查,但是谁知朱元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爱卿要宽心养病。”

朱元璋的态度让他很是心寒,不等病好,刘伯温硬是辞官返乡,朱元璋得知刘伯温辞官的决心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专程派人将他护送回乡。

历朝历代都少不了功高盖主被忌惮的事,这点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不过在刘伯温的心里,他都已经主动辞官回乡了,那就说明自己没有半点威胁了,皇帝应该能够放过他了。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惊觉自己还是小看了朱元璋。

朱元璋会时常派人送来一些钱粮,这让周围的乡亲们都感叹当今天子仁善,然而这一天,刘伯温却收到一个枕头。

当时正巧他的枕头坏了,还没来得及换朝廷就送来了新的,原本还感动非常的刘伯温突然感觉到了不对劲。

他昨天才对下人说枕头坏了,朱元璋立马就知道了,这就说明皇帝一直在暗中监视他,哪怕自己已经回到了乡下,也依旧不能从威胁皇位的名单中划去。

那么按照皇帝的性子,会在自己死后就放过自己,放过自己的家人吗?

刘伯温棺中到底放了什么书?

刘伯温逝世后,家人根据他交代的后事,没有厚葬也没有放什么陪葬品,只是简简单单找了一块地,像普通百姓那样将他入土为安。

然而不久之后,事情不出刘伯温所料,他的坟果然还是被刨了。

这边刘伯温刚刚下葬,作为刘伯温死对头的胡惟庸就向朱元璋禀告,说刘伯温为自己选了一个“九龙戏珠的祥和之地”下葬。

这句话让朱元璋的心中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要知道,古人的迷信思维远超我们的想象,朱元璋当初让刘伯温四处斩龙脉就是因为迷信,他们认为一个风水宝地能够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王朝的命运。

如果刘伯温真的给自己找了一块“九龙戏珠”的宝地,那岂不是说明他也想让自己的刘家出天子吗?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迅速在心中生根发芽,还没等到朱元璋开始有什么行动,又有人向他告密:

刘伯温下葬时棺材里还放了一本书。

这件事让朱元璋越来越坐不住了,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刘伯温没给自己放什么值钱的陪葬品反而放了一本书,他究竟想做什么呢?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这本书不正常,又联想到他给自己找了一块风水宝地下葬,最终朱元璋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决定将刘伯温的墓地挖开。

这天朱元璋带了不少人浩浩荡荡来到了刘伯温的墓地,只听见他一声令下,士兵们就开始动土,直接将刘伯温的棺材给挖了出来。

但是当他的棺材被撬开以后,朱元璋却被眼前的场景吓到了。

棺材中的确有一本书,并且已经非常旧了,这本书他很熟悉,还是自己曾经亲手编订的,然而书却是呈打开的方式放在棺中。

只见上面写了6个字:“开棺见尸者死。”

就是这六个字让朱元璋无地自容,并且又十分心惊原来刘伯温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这才在自己死后做了这些安排。

想到这些,朱元璋随后就改变了注意,不仅让人重新将棺材复原,还厚葬了刘伯温。

而这本书就是当时大明的最高法令,由刘伯温主持修订,朱元璋亲自批准的《大明律》。

朱元璋看到的这6个字,当时就是针对盗墓的状况制定的。

因为当时的盗墓情况十分猖獗,并且屡禁不止,于是《大明律》中就增加了这么一条规定:只要盗墓贼开棺见到尸体,不管有没有盗窃陪葬品,都会被处以死刑。

面对这本自己曾经亲手制定的法律,如今自己却公然违反了,想到这里,朱元璋放下了对刘伯温的成见,决定不再怀疑他。

那么刘伯温究竟是怎么预见朱元璋会挖自己的坟墓的呢?难道他真的有如此神机妙算吗?

6个字让朱元璋改变主意

其实这一天刘伯温早就想到了。

当初胡惟庸带着御医来给自己看病,御医开出药方后自己的病症反而重了,天下人都知道胡惟庸跟刘伯温有仇,刘伯温肯定是想到了胡惟庸要害自己。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告诉了朱元璋,希望朱元璋来彻查此事,毕竟自己是开国功臣,这些年一直为了皇家忠心耿耿,这点公平皇帝还是要给自己的。

但是朱元璋的反应出乎了他的意料。

事实上这件事根本不难想明白,越是天下人都知道胡惟庸跟刘伯温有仇,胡惟庸才越不可能害他。

毕竟胡惟庸也不是傻子,这么明目张胆的做事,难道不怕皇帝治他的罪吗?那么除非是他受人指使,而能够指使他的人除了当今天子还能有谁呢?

想通了这一点,刘伯温自然就明白皇帝是对自己有所猜忌,这才决定辞官返乡,原本以为这样能向皇帝证明自己的忠心,但是谁能想到即使到了这一步,朱元璋也没有打算放过他。

于是他明白,皇帝原本就对自己抱有猜忌的心理,再加上还有胡惟庸的势力在虎视眈眈,一旦有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他侍奉了朱元璋几十年,对于这个难测的君心他再清楚不过了。

于是他嘱咐家人,在他死后,就按照他的要求将《大明律》放进棺中,将来甚至能救整个刘家。

当朱元璋挖开刘伯温的坟墓见到《大明律》后,他瞬间明白自己已经触犯了自己亲手批准的律法,倘若自己都不遵守,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呢?

另一方面,朱元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也明白过来,刘伯温一开始就没有任何不臣之心,现在人已经不在了,就更加不可能了。

而自己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如此怀疑他,这怎么能对得起刘伯温几十年为大明江山的鞍前马后呢?

刘伯温此举是想让朱元璋自己领悟,因为自己尽忠职守了一生都没让他明白的道理,说再多也无用了。

好在最后朱元璋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终于念起这些年刘伯温为大明的付出,于是他最终不但没有动他的家人,反而还下令厚葬了他。

都说“狡兔死,走狗烹”,在古代的封建王朝,天下人的命运都掌握在天子的手中,这样的生活的确是太过窒息了,哪怕是在朝中已经权势滔天,最终的生死也不过是天子的一句话。

后世中关于朱元璋是否下令害死刘伯温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的猜忌心非常重,倘若不是刘伯温算到了他的每一步行动,恐怕根本不能避免被掘坟的命运。

不得不说,刘伯温的确算尽天下事,只是可惜原本应该配享太庙的开国功臣,最后却靠算计才能保住自己不被掘坟的命运,未免太让人唏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什么,朱元璋,胡惟庸,皇帝,棺材,刘伯温,大明,风水宝地,预言,消息资讯,御医,朱元璋,胡惟庸,皇帝,刘伯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什么,朱元璋,胡惟庸,皇帝,棺材,刘伯温,大明,风水宝地,预言,消息资讯,御医,朱元璋,胡惟庸,皇帝,刘伯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什么,朱元璋,胡惟庸,皇帝,棺材,刘伯温,大明,风水宝地,预言,消息资讯,御医,朱元璋,胡惟庸,皇帝,刘伯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