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大明何时灭亡?刘伯温:国运六百半,奈何朱元璋没听懂

朱元璋:大明何时灭亡?刘伯温:国运六百半,奈何朱元璋没听懂

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每一个开国皇帝身边,都会有一群能人异士,这帮人精通兵法,立下了汗马功劳,刘伯温便是朱元璋身边这样的人。民间有一句俗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诸葛亮的智慧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没有他,刘备想要一统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刘伯温的名气虽不如诸葛亮,但其功绩却丝毫不逊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明朝时期,朱元璋很倚重刘伯温的占卜,曾向刘伯温请教,可否帮他算一卦大明国运。刘伯温告诉他,明朝有六百半的气数,朱元璋还以为是六百五十年,却不知刘伯温所说的六百半并非650年。

可惜的是,朱元璋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明朝的那些事”。

多才多艺的刘伯温

说到刘伯温,人们都知道他是个有名的人物,似乎样样精通,不但能帮助朱元璋作战,还能斩断龙脉、算天象。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刘伯温也算是两朝臣子。

刘伯温原本是元朝的臣子,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他后来辞官了。元朝末年腐败不堪,对汉文化也有一定的抵触,但也会进行科举。

刘伯温也和其他文人一样,希望能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官半职,随后他借助国家的力量,为百姓服务。他刻苦用功,最终在元朝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不过,刘伯温踏上了仕途,才发现了现实的残酷。那个时候的元朝,从上到下都是一颗腐朽的桃子,刘伯温虽然政绩卓著,但他从来没有融入过官场。

他不但被地方上的土豪们排斥,连官员们都认为他妨碍了自己的致富之路,以至于刘伯温在元末的官场上,再也无法立足、饱受欺凌。

后来,刘伯温的才华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并多次提拔,但他的心性和志向,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几经波折后,刘伯温最终放弃了对元朝的统治,选择了隐居。

与良主共创明朝大业

话说,隐居之后刘伯温虽然没有太大的野心,但是他的才华是众所周知的。元朝末年,因为不顾百姓死活,引起了民众的愤怒,所有人都想要反抗。

元朝为了笼络汉人,曾数次邀请刘伯温下山,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也就在此时,一个与刘伯温同样雄心勃勃的人也冒了出来,他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率领起义队伍,经过一番苦战,逐渐壮大起来。他也听说过刘伯温,所以几次三番地请刘伯温下山,与朱元璋谈话时,认为朱元璋是个有出息之人。

当时,朱元璋的军队还不算太强,陈友谅和张士诚都是他的头号大敌。刘伯温与朱元璋建议,不能与之硬碰硬,而应集中力量,逐个击破。

不过,陈友谅、张士诚两人,在知道刘伯温追随朱元璋的消息后,就准备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朱元璋,以防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壮大。

此时朱元璋的部属们都吓破了胆,觉得凭自己一人之力,很难与陈友谅、张士诚相抗衡。可是,刘伯温却明白,只要向他们屈服,朱元璋就没有了一统天下的希望。

危急关头,刘伯温建议朱元璋不要投降,尽量避免与陈友谅的战斗,只等陈友谅松懈下来,再出其不意地偷袭。朱元璋也同意了他的计划,于是龙湾之战就开始了,陈友谅轻而易举地连胜数场。

而后,刘伯温率兵将陈友谅的部队,引到朱元璋设下的有利地形。陈友谅在战争中得意忘形、急于求成,最后中了朱元璋的圈套,明军大获全胜。

此役不但鼓舞了朱元璋的军心,而且夺回了陈友谅所占之地。而后,刘伯温帮助朱元璋东征西讨,最后击败了所有的敌人。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实现了他一生的转变。

建国初期,朱元璋也没有太过压制刘伯温,毕竟开国以来,他最怕的就是武将的力量。刘伯温只是一个文官,没有兵权,所以才会被重视,刘伯温的预言,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刘伯温的预言

当时明朝建国,异族被赶下台,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荣光,可以说是太平盛世。众所周知,朱元璋登基之后,怕有人造反,把许多有功之人都杀了。

刘伯温多次向朱元璋建议,要他推行仁政,不能滥杀无辜,这让朱皇帝很是不爽。他用铁腕治理官员的腐败,但这并不能让他安心,因为他一直在担心。

担心这个国家会不会像元朝一样,走上一条同样的道路,所以,他对自己的信任越来越低,甚至开始怀疑命运。朱元璋野心很大,他想要建立一个与元朝不同的王朝,

他相信自己所建立的大明帝国,绝对可以超越其他王朝,他知道刘伯温最擅长的就是占卜。有一天,朱元璋便问刘伯温:“大明什么时候覆灭?”

朱元璋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或许他已经做好了再次奋战的准备,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皇朝,也知道王朝有末日,他只是想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家族事业。

刘伯温一听,顿时有些为难,要知道占卜是违背天道的,这是一条规定、不能外传。但皇帝陛下的问题却是直截了当的,作为一个臣子,他必须要回答,而且他也不能随便回答,这让他很是为难。

好在刘伯温并非一般人,他的见识和应变能力都远超一般人,因此他很快就给出了朱元璋的答复,“六百半”。朱元璋听后大喜:“六百五十年,足矣。”

他还以为明朝能活到六百五十年,这世上能有六百多年的王朝并不多。刘伯温也许知道朱皇帝误会了,但是他不能明说,也不敢说。

从朱元璋登基,到朱由检自杀,这段时间总共有两百七十六年,但若是加上后来的南明,大致有300年,可以说刘伯温的话字字应验。

也就是说,刘伯温的六百半不是650年,而是600年的二分之一,也就是300年。纵观刘伯温的生平,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为明朝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由于刘伯温的直率,和朱元璋发生了许多冲突,最后朱元璋开始怀疑他。刘伯温目睹了许多功臣的悲惨命运,所以他很少上书,渐渐地疏远了朝堂,61岁时辞官归隐。

他的处世之道,令人叹为观止,高情商更是令人敬佩。同样的话,从刘伯温嘴里说出来,却是意味深长,既能化解矛盾,又能提升自己的身份,让人很是开心。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每一个开国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长盛不衰,这一点从秦始皇的名字就能看得出来,他相信自己会成为江山的始祖,并将自己的子孙后代传承下去。

但是很遗憾,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个王朝的灭亡,就是另一个王朝的兴起。每一个皇帝都想长盛不衰,但历史却是在不断发展的,“长盛不衰”只存在于理想之中。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明朝,朱元璋,诸葛亮,国运,建议,刘伯温,大明,王朝,陈友谅,消息资讯,元朝,朱元璋,刘伯温,陈友谅,张士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明朝,朱元璋,诸葛亮,国运,建议,刘伯温,大明,王朝,陈友谅,消息资讯,元朝,朱元璋,刘伯温,陈友谅,张士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明朝,朱元璋,诸葛亮,国运,建议,刘伯温,大明,王朝,陈友谅,消息资讯,元朝,朱元璋,刘伯温,陈友谅,张士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