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寒门子弟的福音,浅论隋唐至宋朝科举制的产生与完善

寒门子弟的福音,浅论隋唐至宋朝科举制的产生与完善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成熟的选官制度,在人才选拔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直到现在,我们的考试制度还能看到科举制的影子,足见科举制的重要价值。

那么关于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大家有多少了解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对科举制的产生、发展、衰落和消亡进行浅要了解吧。

一、隋朝——科举制的萌芽期

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推举适合任官之人,到了汉末,地方操纵选人的现象严重,很难为国家选出真正的贤才;

到了魏晋时期将选官权收归中央,主要通过九品中正制来选官,但是选官权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操控,形成独具特色的门阀政治。

显然这些选官制度虽在一定时期起过作用,但主观性太强,从长远看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是一位有计谋和远大抱负的君主,他认为自己是结束分裂、完成南北统一的那个人,从王朝建立开始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富国强兵。

在选官方面体现为继续发展南北朝后期已经出现的趋势,废除九品中正制,令地方分科举人。

到了隋炀帝时,在隋文帝分科举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考试选官制度,增加分科考核的科目,尤其是设置了明经和进士两科,这标志了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虽然隋炀帝在历史上以暴虐著称,但其在选官制度上的贡献还是值得称道的。

虽然史书关于隋朝科举记载不多,但从唐朝开国之初就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科举制来看,炀帝时的科举制已经有了初期的发展。

二、唐朝——科举制的发展期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便进入了发展完善期。唐朝的科举主要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顾名思义就是经常举行的考试,举办频率为一年一次,所有的平民百姓均可参加,但是如果已经被授予官职,便不能参加常举考试了。

从考试的受众范围来看,这一阶段的人才选拔相较于之前的选官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公平性,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唐朝的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种考试科目。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这两科也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

明经科从其名字就可看出,主要侧重的是经义考试,具体考试内容为:从考生日常学习的经书中选择某行内容,空出若干字,令考生补充完整。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其实这就类似于咱们语文考试中的诗词默写题目,也就是填空题,这应该是老师强调的所有题型中最容易拿分的一项内容。

同理与进士科相比较,明经科是较容易的。考生不需要做过多的发挥,只需死记硬背即可,可以发挥主观性的空间也比较小,毕竟答案是定好的。

而进士科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侧重哪方面吧。

进士科考试的内容有帖经、诗赋和时务策,其中侧重对诗赋的考察。

诗赋需要独立作出,展现的是考生的天赋和能力,不论是从语言结构还是立意表述,都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考生的水平。

相较于只靠死记硬背便能得高分的明经科,更注重能力考察的进士科难度显然更大。

按照常理,明经科更加容易,那么报名人数肯定要多于进士科,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由于进士科更能体现考生的真正水平,可以为国家输送真正的治国之才,而明经科却不能仅从卷面中看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对于朝廷而言选拔风险要大一些。

因此朝廷对进士科更为重视,待遇自然要高于明经科。

在录取比例上,进士科要远低于明经科,但是由于进士科是朝廷选官和任官的主要途径,即使中进士很难,应考该科的人要多于明经科。

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考试过关以后,还要经过吏部的考核,主要考核内容有外表、谈吐、书法等等,考核合格便可入朝为官。对

于进士科的重视,也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

除了常举考试外,还有制举考试。制举不常举行,考试的科目和时间大都临时决定,一般根据当时所需设题选拔所需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

制举考试不论是平民还是官员均可参加,合格即授官。武则天时还开创了武举考试,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

唐朝时科举制稳步发展,后世王朝都是在此基准上根据需求加以完善,选拔统治所需人才。

三、宋朝——科举制的完善成熟期

到了宋朝,在重文轻武基本治国政策的影响下,科举制更加完善。我们先从考试程序来看:宋朝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

首先要参加地方主持的解试,合格后再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省试,筛选出来的合格者要进行最后一轮考核——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这三大程序严格按步骤进行,充分体现了经过发展宋朝的选官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与稳定。

接下来我们先谈一下殿试。宋代由兵变立国,加上唐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武将割据擅权的教训,宋朝皇帝严格控制武官,重用文官。

为了稳定统治基础,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从宋太祖时便将殿试置为定制,由皇帝亲自挑选出最后入仕之人,通过此举,所有及第之人都是“天子门生”,这样也能很好地防止考官与考生形成党派。

除了层层选拔的程序很严格外,进行考试时的防弊手段也非常繁琐。

考试时的考官均由皇帝临时派遣,在考试之前他们就要来到贡院(考场),朝廷专门为他们安置住所,考官要一直待到阅卷结束才能够离开,称为“锁院”。

此举有利于防止有人提前拜访考官,有人为作弊的机会。现今我们国家的大型命题考试也能看到其中的影子。

考生考试时时,也有严格的防作弊手段。比如要对应考者搜身,防止携带有作弊的工具;若考生为考官的子女、亲戚等等,需要另设考场考试,朝廷会另派考官主持。

关于考卷的评阅特设糊名制和誊录制,即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遮住,专门找人将考生的试卷摘抄下来,防止通过基本信息、字迹等辨认考生而作弊。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考试公平性。

宋代取士的名额较前代大大增加,士大夫的待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科举及第者会在殿前唱名,能够成为皇帝的门生怕是知识分子们无上的荣耀,由于宋代文人地位较高,那些达官贵人也会在放榜的时候挑选中意的士人为女婿。

宋代的皇帝对于士大夫的宽容度较高,这一时期的言官团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后人有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说。

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基本与唐朝同,但是由于大环境的不同,具体还是有差异的,比如到了北宋中后期,为了适应改革,范仲淹、王安石等都对科举考试作出变革。

在考试内容上更加注重策论,即以实际情况命题,由考生发表议论,阐述治国之策,更能选拔出实务型的改革人才。

从总体上来看,宋代科举考试大的趋势是由繁到简,侧重性也更强了。

通过上面的简要概述,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的科举考试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不仅考试程序更加规范,防作弊措施也做得很完备。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合理的考试选拔制度为宋朝提供了优秀的治国之才,同时也促进了宋朝在文学、思想等领域的发展。

科举考试打破了门阀政治下凭门第选官的局面,选官不问阶级、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有才即可选拔为官,进步意义极大。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这一制度仍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而设置的,考试的参考书目、内容等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统治集团选拔人才。

所以它不可能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达到绝对公平与合理。当它不适应社会发展时,被淘汰即为必然。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完备期,可以看出科举制度是封建时期最为合理、先进的制度,让许多寒门出身的优秀子弟有机会参与国家治理,实现自身的抱负。

但是任何事物都逃不过衰亡的命运,当它足够成熟和完善时,便会走上衰退之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科举制度便逐渐成为禁锢人们的工具,最终于清末被废除,消亡于历史。

参考资料:

《续资治通鉴长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考试,考生,子弟,明经和,唐朝,宋朝,制度,的产生,福音,选官,消息资讯,科举,进士科,科举制,明经科,选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考试,考生,子弟,明经和,唐朝,宋朝,制度,的产生,福音,选官,消息资讯,科举,进士科,科举制,明经科,选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考试,考生,子弟,明经和,唐朝,宋朝,制度,的产生,福音,选官,消息资讯,科举,进士科,科举制,明经科,选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