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朝时期,历任节度使的变化,都是因为朝廷的主动更换、任命

唐朝时期,历任节度使的变化,都是因为朝廷的主动更换、任命

一、唐朝的四分五裂

唐朝时期,历任节度使的变化,都是因为朝廷的主动更换、任命——根据自广德元年(763年)到中和三年(883年)历任河东节度使的人选以及任期情况可以看出,安史之乱结束后,自广德元年(763)辛云京担任河东节度使开始到乾符五年(878)曹翔担任河东节度使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河东节度使对于唐中央都是绝对服从的。

历任节度使的变化也基本都是因为朝廷的主动更换、任命。并且多位河东节度使在任期间曾参加平叛战争,帮助唐中央讨伐内部叛乱、抵御北方民族入侵。其中比较突出的有马燧、王锷、范希朝、裴度、刘沔、康承训、郑从谠等人,这一时期河东藩镇不仅是唐王朝有力抵御外敌的北部屏障,河东兵将等也都非常忠心,唐中央也就牢牢掌控住河东地区。

乾符五年(878)到广明元年(880)不到两年的时间,先后有五人担任河东节度使,分别是曹翔、崔季康、李侃、李蔚和康传圭,其中曹翔和李蔚皆死于任上,崔季康和康传圭被叛军所杀,李侃主动卸任河东节度使。

直到郑从谠再次担任河东节度使之后,对于军士赏罚分明,并且自择幕僚,“京师士人比太原为小朝廷”,河东镇才暂时稳定下来。可以看出,这段时间河东藩镇并不稳定,天下局势动荡不安。这跟乾符年间发生的黄巢起义密切相关,黄巢起义声势浩大,“陷汝州,虏刺史王徐,又掠关东,军官加讨,屡为所败,其众十余万”。

农民起义使得唐中央陷入被动局面,各地藩镇趁此机会更是蠢蠢欲动准备自立为王,李国昌和李克用父子此时也在代北地区谋求生路。乾符元年(874)黄巢起义爆发后,唐朝从此时开始出现明显的藩镇林立的状况。

待到唐僖宗朝时,唐朝俨然已经四分五裂,李昌符占有风翔,王重荣盘踞蒲州、陕州,李克用占据太原、上党,朱全忠则把汴州、滑州据为己有,还有诸葛爽、孟方立、秦宗权、朱宣、高骈等人都依仗自身实力据有唐朝原有领土的一部分,且他们“皆自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唐中央再也控制不住各藩镇,而河东藩镇也从此阶段开始滋生出以沙陀为主的河东势力。

二、沙陀势力在河东的发展

沙陀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曾经生活在我国的西北部,《新唐书沙陀传》中记载,“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据此我们可以得知,沙陀原属于西突厥处月部,是突厥在西域的一个小分支。永辉二年(653),因归附于唐朝的阿史那贺鲁叛乱,唐朝多次出兵。但由于沙陀部族没有参与此次叛乱,唐把原阿史那贺鲁的领地授予沙陀管理,“即处月地置金满、沙陀二州,皆领都督”。

此时沙陀拥有了治理一方的权力。但咸亨元年(670)吐蕃在西域开始大肆扩张,攻破了安西都护府。直至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受到重创,国力大不如从前,唐德宗即位后派使者与吐蕃缓和关系,主动交好,并在此次战争之后唐朝正式承认了吐蕃对陇右道的控制,此时的沙陀正处于陇右道的金沙洲,这就意味着在此阶段沙陀被动地接受了吐蕃统治。

贞元年间沙陀又归附于吐蕃,迁徙到甘州之后,由于沙陀军的勇猛,吐蕃“常以沙陀为前锋”,在依附于吐蕃的这个阶段内沙陀不断在战争之中磨损着自己的实力。元和三年(808),回鹘在与吐蕃的战争中获得胜利,也是在这时吐蕃开始怀疑沙陀对其的衷心程度,因此沙陀为了部族的生存与发展,朱邪尽忠与朱邪执宜来到灵州请求归顺唐朝。

元和三年(808)沙陀跟随节度使范希朝安顿在盐州,朱邪执宜任府兵马使。范希朝镇守太原后,沙陀得诏全军随其前往。大和年间柳公绰任河东节度使,朱邪执宜统领云州、朔州治下的十一个府,用来防御唐朝北部边境,唐王朝任命朱邪执宜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隶属于河东节度使。

沙陀内迁之后不再是侵扰唐朝边境的侵略者形象,变成了防御吐蕃、回鹘,保卫唐朝北部边疆的防御者形象。虽然此时仍受到河东节度使的管辖,但沙陀在代北已经开始慢慢形成由沙陀、萨葛、安庆组成的“沙陀三部落”。朱邪执宜死后,其子朱邪赤心即位。

开成年间党项侵犯河西,回鹘内乱,昭义节度使刘从谏死后其侄子刘稹接手他的兵马,唐朝想趁此机会控制潞州,但刘稹不从。唐朝决定讨伐潞州,派朱邪赤心领代北军前去,朱邪赤心带领代北骑兵讨平潞州之后,担任朔州刺史、代北军使。大中初年(847),吐蕃、党项联合回鹘进攻河西地区,沙陀被派去讨伐吐蕃,获胜后朝廷升任朱邪赤心为蔚州刺史、云中守捉使,沙陀的势力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沙陀部族虽然数次为唐朝出征讨伐,但唐中央对于沙陀部族在政治上的部署始终都是一州刺史,隶属于河东节度使管辖。沙陀军出征,也要受其他军队的节制,通常受河东军管辖。因此即使朱邪赤心升任刺史,但仍旧没有在实质上掌控河东地区,这无疑对沙陀部族在河东发展的形势不利。

三、农民起义的影响

直到咸通九年(868),唐朝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不断取得胜利,唐朝军队在镇压叛乱时节节败退,庞勋之乱使得混乱的唐朝内政更加岌岌可危。唐朝廷任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使、沙陀三部落等军使,命朱邪赤心率领三千名骑兵跟随康承训讨伐庞勋。康承训在涣水遇上伏兵,在包围中几乎要全军覆没,朱邪赤心率领五百名骑兵将康承训救出,“赤心勒劲骑突贼,与官军夹击”。

讨平庞勋后朱邪赤心因有战功升任大同军节度使,赐名李国昌,记入唐宗室属籍。从前沙陀籍官员所任职位都是刺史、军使之类的,但此次讨平庞勋之后开始任节度使。在唐朝节度使是长期统帅士兵的,因此朱邪赤心在管辖的地区上也比之前扩大了,他作为节度使管辖方镇,而方镇包括的地区“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除了拥有了兵权,节度使还拥有所治地方的行政权和财政权,沙陀部族摆脱了从前在河东地区受他人管辖的桎梏,开始在河东地区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

乾符五年(878),云州牙兵哗变,李克用此时杀了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并且还上奏朝廷,请求唐王朝任命自己为大同防御使。同时李国昌希望唐中央授予其父子二人振武、大同两个藩镇,“诸将列状以闻,请授皇旌钺,朝廷不允,征诸道兵以讨之”。但朝廷不仅没有准许李克用的请求,反而认为李克用背叛了唐中央。派遣军队去攻打李克用,期间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占据云、朔等州,“又令其子克章、克用大合诸部,南侵忻、代”。

唐廷派大同川吐谷浑赫连铎攻取云州,唐僖宗任命他为大同节度使攻打李国昌所率领的沙陀部众。乾符六年(879)唐僖宗令昭义李钧驻守代州,幽州李可举同赫连铎一起攻打李国昌,当时天降大雪李钧兵败死于军中。但此时由于黄巢起义的影响,唐朝廷没有把握完全攻克李克用等人,只能暂时先任命李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企图先稳定沙陀部族,但李国昌没有接受。

唐王朝随后命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崔彦昭攻打李国昌,但由于唐王朝深受起义困扰,沙陀部族势力庞大,这次征讨依旧没有成功。广明元年(880)沙陀军队进攻太原,《旧唐书》记载到,“前帅窦辩、李侃、季薪相继以重臣镇并部,皆不能遏”,之后康传圭被杀,沙陀军气势更盛,一时之间“人不聊生,沙陀连陷城邑,朝廷难以择帅”,沙陀勇猛的战斗力使得唐王朝一时对其没有办法。

广明元年(880)六月,唐王朝再次派兵攻打李国昌、李克用父子。这次唐王朝派出了代北行营招讨使李琢、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的赫连铎等人带领军队,攻打李克用所占据的云州。这次李克用没能再取得胜利,其手下的高文集、李友金、撒葛都督米海万以及安庆都督史敬存等人都“以前蔚州款于李琢”。

至此李国昌兵败,与李克用等全族投奔鞑靼,唐王朝重新取得河东镇的主导权,河东在郑从谠的治理下变得稳定起来。关于李克用绞杀段文楚这件事有多种原因和说法,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沙陀的势力逐渐庞大,李克用对于河东地区的野心逐渐显露。这次事件的主谋者之一李尽忠说过:“今天下大乱,朝廷号令不复行于四方,此乃英雄立功名富贵之秋也;然李振武功大官高,名闻天下,其子勇冠诸军,若辅以举事,代北不足平也”。

总的来说,此次事件之后河东开始形成割据状态,以李克用为首的沙陀部族开始在河东地区显露实力。河东势力不再完全受唐王朝控制,沙陀也成为了其中一份子,但河东地区依旧属于唐王朝的管辖之中,唐王朝任命的河东节度使仍旧是河东地区实际上的统领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刺史,主动,变化,时期,朝廷,唐朝,中央,吐蕃,朱邪执宜,节度使,消息资讯,李克,李国昌,朱邪,唐中央,沙陀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刺史,主动,变化,时期,朝廷,唐朝,中央,吐蕃,朱邪执宜,节度使,消息资讯,李克,李国昌,朱邪,唐中央,沙陀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刺史,主动,变化,时期,朝廷,唐朝,中央,吐蕃,朱邪执宜,节度使,消息资讯,李克,李国昌,朱邪,唐中央,沙陀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