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世民为啥不等李渊去世了再做皇帝?

李世民为啥不等李渊去世了再做皇帝?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两天后,也就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5日,唐高祖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

之后在当年9月3日,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整整两个月后,李渊正式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至此,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而在李渊退位之后,又足足活了九年之久。

要知道,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已经取得成功,也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李世民已然被立为太子。

按理说,此时李世民的所有威胁均已解除,同时他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皇位早晚都必然是他的。

但是,为何他就不能等到李渊去世后方才登基,非要这么着急上位呢?

实际上,这并非是李世民着急,他之所以不等李渊去世就登上皇位,是因为当时的局势,让他不得不这么做。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第一点,是李世民本来就是奔着皇位来的。

在很多人概念中,似乎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是源于李世民的太子哥哥李建成,以及他的弟弟齐王李元吉,对李世民的不断排挤,最终导致李世民为了自保,才发动了这一事变。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完全错,但只是因素之一。

在前期,李建成和李元吉,确实没少给李世民“穿小鞋”,导致李世民受到李渊猜忌,甚至一度还想杀了李世民。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和李建成、李元吉势如水火。

但到了后期,事情已经演变到,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小,夺取皇位才是真,这一点,就连李世民的手下,都是这么认为的。

比如当时尉迟恭就说,“大王(指李世民)之名,合之成“唐”字,大王终主唐祀”。

另外,李世民因犹豫不决,故而去找房玄龄商议时,房玄龄也提到,李世民是应当“承大业”的人。

瞧见没,就连李世民的手下,都知道他们真正的目的,可不是弄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完事了,最终要想要的,是皇位。

而在事变当天,同样也是如此,你以为李世民带着一帮人,又是提前埋伏,又是玩了命厮杀,为的是什么?难道就是泄私愤吗?肯定不是。

如果真的单纯是为了泄私愤,那么李世民完全可以带着人埋伏在李建成所在的大明宫(备注,大明宫那里也有个门叫做玄武门),等李建成出来了,给他一板砖,多解恨。

但是,李世民没去大明宫,而是带人埋伏在了太极宫的北宫门,也就是玄武门,而太极宫,里面住的那可是李渊。

看到这里,还不明白李世民真正的目的是谁吗?

所以,那天李世民的计划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是能来,那肯定要把这二人给弄了,但如果他俩听到风声不来了,那么李世民绝对会调转方向,进入太极宫。

之后会发生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并且也弄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本来就是奔着皇位而来的李世民,怎么可能在做完这一切后,安安心心的等着李渊去世,自己再登上皇位?

这就好比,李世民是在登山,已经距离最高峰仅剩一步之遥了,马上就可以“一览众山小”,他却停住了脚步,非要等适合的时辰到来,再登上最高峰欣赏美景。

你说,他这么做,这是不是有毛病?

因此,既然本来的目的就是皇位,那么外围的事情都解决了,那就痛痛快快的登基得了,如果要是等,有句老话叫做“夜长梦多”,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万一出点变故,那李世民这一番功夫就白费了。

所以,早点登基,早点安心,毕竟忙活了一出,为的就是这个。

其次,李世民能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两个月后就登基,也有李渊的“功劳”。

为什么会说李世民登基有李渊的功劳呢?我们先来看一看相关的史料上,是如何记载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的反应。

前文提过,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两天后,即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7月5日,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

并且,李渊还在诏书中提出,今后,凡是军国大事,“悉委太子处决”,即先报告给太子李世民,由他处决,然后再奏报给李渊。

这意思十分明显,就是把权力全部下放给了李世民。

不仅如此,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14日,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11天后,李渊将亲笔诏书,赐给了大臣裴寂等人。

诏书的内容是什么呢?很简单,李渊表示,自己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名号。

而这个意思就更明显了,要知道当时裴寂虽说担任宰相,但已经是坚定的“秦王党”了,李渊正是想通过他,向儿子李世民委婉的表示,自己愿意主动退位。

之后,又过了将近半个月,李渊下令,撤销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府邸,而这么做,说白了就是为李世民登基做准备。

最终在当年九月,李渊正式下达诏书,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则成为“太上皇”。

也就是说,从这个过程中来看,李世民等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短短两个月后就登基,是因为其父李渊一直在主动交出权力,并愿意退位。

故而,李世民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登基。

当然,作为当过皇帝的人,李渊不是不知道当皇帝的好处,而他之所以这么主动的退位,也是有原因的。

曾经在玄武门事变那天,当尉迟恭身披着血淋淋的铠甲,进入太极宫,并向李渊“请安”时,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当时浑身是血的尉迟恭在见到李渊后,李渊自然明白外面发生了什么。

与此同时,在太极宫外面,原本应当“宿卫”李渊的士兵,正和李世民的士兵联合在一起,忙着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马。

这就是当时的情况,换而言之,当时李渊身边的武装力量,都成了李世民的人。

要知道,李渊可是皇帝,大唐地位最高的人,而他身边的人却愿意为李世民而战,这就说明,李世民早已开始在李渊身边下功夫。

正是因为基本掌控了李渊身边的武装力量能为自己所用,所以李世民才敢带着八百人就发动了玄武门事变。

而要做到这些,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再往深处想,既然李渊身边的武装力量基本都成了李世民的人,那么朝中大臣呢?自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成了李世民的忠实拥趸。

别的不说,就说事变当天,陪着李渊在太极宫的湖上划船玩儿的几个大臣,即裴寂、萧瑀和陈叔达等,裴寂自然不用说,萧瑀也是“秦王党”,而陈叔达则是中立派。

这么一来,李渊几乎就成了光杆司令。

总之就是,在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其实已经具备了二分天下的能力和实力,正是有了这份底气,他才敢以小博大,发动玄武门之变。

而这样的局势,以及自己目前处于什么状况,李渊不是不清楚,谁强谁弱也是一目了然。

所以,拥有多年从政经验的李渊,在听到大臣们劝他将大权交给李世民后,才会马上“见风使舵”,当即说到,“此吾之夙心也”。

之后,李渊又发挥了影帝级别的演技,与随后而来的李世民,上演了一出“父子情深”。

既然在心里已经承认自己输了,那么李渊在接下来,又是立李世民为太子,继而又把皇位正式交给他,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如果,李渊在当时,依旧抱着皇位不放,那么李世民是不介意再添一条恶名的,即便是他不动手,他的手下也会帮他完成这个事情。

反正,太子和齐王都杀了,再杀个皇帝,也就那么回事。

当然,李渊可不想死,所以才会如此痛快,也正是因为他这么“识时务”,故而李世民才会登基后,给了李渊长达九年的快乐退休生活。

换句话说,李渊在退位后,能有九年的吃吃喝喝以及不断生孩子的退休生活,也是自己识时务争取来的。

所以,不是李世民非得在玄武门之变后很快登基,实在是他的父亲李渊,“发自内心”的想赶紧退休去享受生活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在当时,一旦李世民说要等李渊去世后才上位,那么跟着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一帮手下,第一个就不答应。

要说明白这其中缘由,就得先了解一下玄武门之变中,参与的人数。

按照史料记载,当时跟随李世民前往玄武门的,仅其心腹,就有二十个上下,其中不乏有我们熟悉的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以及侯君集、程知节等。

除了这些心腹之外,另有数百人名将士,总体人数,大约在八百人(此处存疑)。

而刨除这些人之外,还有李世民多年经营的“暗桩”,比如玄武门当天的守卫常何,以及那些负责宿卫大明宫的武装力量。

当然,参与此事的人肯定不止这些,之所以要提到参与人数,是为了说明一点,玄武门之变,是一帮人,更准确的一个以李世民为中心的团队,共同策划的事件。

所有参与此事的人,不管是在明处还是暗处,都算是这个团队的程院长之一。

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该团队所谋划的这件事,不是要搞公司团建,也不是干遵纪守法的事情,而是要干一件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大事。

如果成了,那么这群人封官加爵,但如果败了,那就是一个个人头落地。

并且,如果败了,死的可不止参与的人,他们身后的家庭乃至家族,亲人、朋友等,都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死于非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伙好不容易把事情办成了,就差一步便可以登天了,结果李世民却说,咱们再等几年吧,等我老爹死了,我再当皇帝。

你说,真要如此,就算李世民愿意等,他的一帮手下,以及参与此事的所有人,愿不愿意也等呢?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不愿意等。

就连我们现代人,去买个彩票中了五百块钱,都知道赶紧兑奖,以求“落袋为安”,难道古人就是憨子,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况且,老话说得好,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真要是等李渊死,那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更保不准李渊会在继续当皇帝期间,对这些人一一下手。

明的来不了,暗的还是可以的,谁叫李渊还是皇帝呢?

而一旦李渊利用手中的权力发起清算,到时候让这群人怎么办?如果反抗,那就是谋反,而如果不反抗,则就是把自己的命给交代了。

谁会这么愿意继续等着?谁又敢这么耗着?

所以,即便是李世民当时不愿意马上登上皇位,而是非要等李渊死了才登基,那么他手下的人,不仅不会同意,并且还会有一百种办法,把李渊悄悄弄死。

比如吃饭被噎住,骑马摔下来,划船掉湖里,总之就是,办法有的是。

还有,当时第一个进入太极宫并见到李渊的,为什么是全副武装,且铠甲上带着血的尉迟恭,而不是李世民?

这啥意思还不明白吗?李渊要是识趣,那一切都好说,要是不识趣,尉迟恭一点都不介意,让李渊感受一下“手中长剑锋利否”。

所以归根结底,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是完全没有必要等着李渊去世再做皇帝的,一来,他本就是奔皇位来的,二则是,李渊也很识趣,主动让出了皇位,而第三,这是一件玩命的勾当,不成功便成仁,而事情都到了最后关头了,李世民的手下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会让李世民登基,因此,这就是为何会说李世民没有必要等着李渊去世的原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房玄龄,李渊,什么,登基,李世民,皇位,李元吉,李建成,太子,大王,故事传记,李渊,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李建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房玄龄,李渊,什么,登基,李世民,皇位,李元吉,李建成,太子,大王,故事传记,李渊,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李建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房玄龄,李渊,什么,登基,李世民,皇位,李元吉,李建成,太子,大王,故事传记,李渊,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李建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