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代册命太子之礼

唐代册命太子之礼

在华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延续与继承”是一切社会状态下的首要追求,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表现出对部落传承的高度重视,那些繁衍生息的妇女曾经对社会产生过决定性影响,奴隶制社会时期甚至还创造出利于家族继续生存的“宗法制”。

主要是以中央官职改选的方式达到王室宗亲家族延续的目的,这种方式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并养成正妻生下第一个儿子以继承王位的惯例。这种继承方式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时期,它比奴隶制社会官职的继承更为重要。

由于封建社会高层给后辈留下的不仅有血脉,更有至尊皇位、万里江山之传,他们对后辈的挑选十分谨慎,以唐朝为例,所选继承人称为“皇太子”,册命时也要遵循具体仪式。

1

首先“临轩”一词乃是皇帝的专用词,“临”意为驾临,特指皇帝到了某个地方;“轩”则是为皇帝举行某种仪式的重要场所。唐朝王维诗中曾有“天子临轩赐侯印”,由此可见和帝王到他处之异。

临轩,一般专指完成某种赏赐或其他重要礼节,如诗中所说的“赐候印”,不仅官衔的授予,而且兵权的交付。由此便可知道所谓临轩是与庄重严肃气氛相伴而生,如唐代太子册命时便有临轩一环。

唐朝为太子册命大典通常会在太极殿进行,此乃隋代灭亡后李渊把原大兴殿更名而来,因顾及朝内隋旧臣众多,因此对它有所改动,主要是败因归咎于唐朝在政治、册封方面的某些重大事件。

在册命立太子前,通常要请相师“册定吉日”,日期确定后,就着手安排太极殿。据当时记载,最早是“御设御幄坐太极殿的北壁之下,朝南而立。”古人注重坐北朝南作为尊位,因此不难猜到,这是为了以后皇帝入朝。

建成后,于东朝堂北面设位,面朝西方,是为将要受封的太子所立,其次是群臣,处于东、西方两个朝堂。从群臣的地位设置上看,这时皇帝已隐隐地提高太子的地位,而座次安排中,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顺理成章。

而册封中则把皇太子置于第二顺位,即对群臣宣布其身份,再不像其他皇子和臣子。除皇帝外,太子是第一位,虽无明确官职,但是太子地位之高,足以使其在群臣中屹立不倒,并有一定权势。

有一次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后,就有了“监国”的大权,也就是掌握了除兵马、粮草调动以外的一切大权,如果皇帝不在了,那么太子就相当于帝王了。

2

册封大典前一天朝臣官员的位置、地点、仪仗、鼓乐设施已经准备就绪,并有详细的记载及补救应对之策,且册封之日,太子亦不可任意直抵会场,须遵守系列仪式,并有专官负责。

礼部规定,必须“出前两刻宫官从之皆服之”,即在天明两刻钟之前,皇太子和仪仗队的一系列官员都需要准备完毕,其次要求皇帝左庶子履行“中严”“外办”之礼,而左庶子是太子官属的至尊。

庄严是对朝廷戒备工作的负责,这一制度仅仅是一个完成过程,由于册封仪式前,隐患已由官员查出来。无独有偶,外边也与中廷外部警戒相对,待两项任务全部结束后,再回奏时,这时侍卫们就严阵以待了。

很快,执事官就会走进来,告诉大臣们时间到了,这时包括皇太子、仪仗和随从都会浩浩荡荡地离开,根据当时的记载“太子具衣冠,赞善退之,曰:‘侍臣上马’赞继承之,文武侍臣俱上。”这就是起程之前的一连串号令。

乘车仗行军时,皇太子无法先行,为表谦恭,被“三师坐车指导”、三少跟随,三师皆为东宫高官负责教育皇太子,到了目的地后,从这里三人指引下了车,又有专人指引到了这个前设的行动就座,这里是东朝堂的北面。

1

册封仪式启动后,需按之前朝臣协商后制定的程序顺序举行各项仪式,先由各主要官员展示进入,由于册封继承人本是国事,要正式通知朝中各官,于是等皇帝、太子全部坐定后,就开始了官的展示。

到了对应时辰后,宫廷诸卫将宣布百官入内,此时朝中供职的大小官吏都要按制度入内坐定,群臣毕到,亦为大唐最高礼仪。

百官入拜后,诸亲和使者按顺序入场,穿上最高级别的衣服,按头天布置的地点入场坐定。全部人到齐后,侍中主持典礼开始了。

由于侍中在当时行使相权,在大唐朝廷中地位仅次于皇帝,所以在宣布典礼正式开始后,有一批参与者将进入大殿到位。

一为群官、二为太子,值得一提的是入殿后群臣已无法继续坐堂,需要站起来等候皇帝驾临,各种仪式无声等候,现场气氛肃穆。

此后便是“帝服衮冕,御舆以出之,曲直、华盖、警跸、护卫照旧。”

也就是说,从皇帝进门的那一刻开始,乐队就开始演奏,敲钟打鼓等等,“皇上带着鼓乐声进入正殿,随着皇上坐定,鼓乐声也就停了下来。”,从此为正式册封仪式。

在仪仗官会上说“拜”,这时皇太子向皇帝行跪拜礼,仪仗官说“再拜”,群臣和皇太子一起向皇帝行跪拜礼,再由中书令将立在太子东北西侧,手捧册案、中书侍郎执玺绶立在中书令相对,验明册案后,由中书令将启奏帝,谓之“有制”。

然后由太子出面领受案册、玉玺,从此又分别站岗,仪仗官又要召号行跪拜之礼,与第一次相同,先太子后群臣,其后以鼓乐声及舍人领退,又引其入殿,以尚书令代天子念太子册命诏书。

大体是褒扬皇太子的良好品行,鼓励他之后的表现,并正式把玺绶代皇上送达皇太子手中,这样就算是完成了册封仪式的全部过程。太子于是在鼓乐声中出了殿,出了正门鼓乐就停了,这时太子又对皇上行了跪拜之礼,作为代表册封之礼的终结。

皇太子走后,即举行退场仪式,侍中跪着奏礼结束后,又奏敲钟声,余者由舍人率领而去。

2

事实上,大殿上所有典礼结束后,册封的全部典礼就不结束了,还要举行“谒皇后之礼也”,却不属于册封那天,但由相师再确定良辰后,同样要提前一天做完准备,再等太后召见,其具体步骤与去大殿的安排差不多。

决定外办与中办没有错后,朝见太后也正式开始了,太后收拾好衣服后,便可御驾亲征,坐北向南等候,然后由皇后宫中专人指引太子行至肃章门前,侍从侍卫均站在处候驾,祭拜后,司宾介绍入阁,与皇后相见祭拜。

按当时唐朝的规定,太后虽然属于东宫,但从身份上看和皇上无二,因此从祭拜过程上看还是很隆重的,太后祭拜完了,太子也要到太庙祭拜。

3

所谓太庙即王室列祖列宗供奉之地,按李唐王室之规,但凡册封之处,不论地位如何,只需皇族血脉即可,就要到太庙去祭了,因此太子见到太后,一定要到太庙来祭,也就是把册封的事情告诉先祖们知道。

离开皇后宫殿后,要在庶子主持下继续到太庙旅游,到太庙旅游的第一天,有关礼制人员就已前往,做了一系列准备。

如打扫卫生、位次排列等,到了太庙后,皇太子的位次排列是北西南东,剩下的人大臣都站在皇太子后面,近西方、偏东方。

等时辰过后,由左庶子安排,太子举行拜祭活动,先要举行列祖列宗拜祭仪式,内容有先后、多少、等,拜祭结束后在左庶子指引下回到东宫,全部结束后,才能算正式结束太子册封仪式。

进宫后,皇上要把群臣集合起来,叫做接受群臣的祝贺,实际上就是要太子和群臣见面,朝中宦官等人也要给他们送礼,这些就是唐朝太子册命时的全部礼仪制度。

总体上看,唐朝册命制度在中国古代具有典范意义,在当时是一种十分完整的继承人册封礼制形式,由此仪式感甚至可以窥见先秦礼制之端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群臣,唐代册,社会,仪仗,唐朝,地位,皇帝,仪式,太子,官职,消息资讯,群臣,太庙,皇太子,皇帝,太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群臣,唐代册,社会,仪仗,唐朝,地位,皇帝,仪式,太子,官职,消息资讯,群臣,太庙,皇太子,皇帝,太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群臣,唐代册,社会,仪仗,唐朝,地位,皇帝,仪式,太子,官职,消息资讯,群臣,太庙,皇太子,皇帝,太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