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碑,墓室内刻的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碑,墓室内刻的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华的一个朝代,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都出现在了这个朝代,影响力之广泛,前所未有,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和遍及世界的唐人街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大唐帝国,可是世界上诸多国家都要顶礼膜拜,俯首称臣的。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李世民作为唐朝非常重要的一任皇帝,是贞观盛世的开创者,作为帝王,开创丰功伟绩固然重要,可是留给后人的看法和观点更加重要,正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古人对后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是相当看重的。

然而历史是铁面无私的,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但是记录历史的却是人类,俗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也就是说,统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观点决定各种历史事件的去留,后人能看到什么东西,完全取决于当代统治者的主观意见。

太子之位

李世民曾经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这句话看李世民还是很看中历史的,其本人性格究竟如何?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真正为人。

古代王位继承,一般有两种方法,要么是名正言顺地传位于太子,一种是经过一番争夺之后传给其他人,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争夺皇位,独揽天下大全,可以说少不了一番流血争夺,李世民就是如此。

隋朝末年,当时的唐高祖李渊还只是唐国公,由于隋朝政治昏庸,朝廷无能,所以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李渊则是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当时的李渊对长子李建成宠爱有加,早已经将其立为世子,作为自己今后的接班人。

当时的次子李世民并不在意,随着李世民东奔西走,立下战功无数,由于其突出的表现,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成为了李世民的座上宾,最后,李世民帮助李渊夺得了天下,李渊当皇帝之后,直接将李建成立为皇太子,对于战功赫赫的李世民则是封为秦王。

由于李世民的功劳甚大,所以李建成和第三子李元吉联合起来在李渊面前挑拨和李世民的关系,所以李渊开始逐渐疏远;李世民,本来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李建成当皇帝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但是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这时候李建成坐不住了,趁老皇帝李渊外出的时候竟然企图带兵谋反,这就是杨文干的事件,提前知晓此事的李渊很是恼火,直接令李建成前来,李建成这时候直接怂了,回来就被李渊关了禁闭,并且承诺给李世民,只要他带兵平叛,太子之位就是他的。

玄武门之变

结果李渊放了李世民的鸽子,平定叛乱之后并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而是归结为家庭事件,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弄清楚了一件事,李渊对李建成已经宠爱到可以原谅造反的程度,要想登上皇帝之位,只有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将十大高手埋伏在玄武门,等待二人到来之后亲手将二人射死,迫使李渊传位给自己。可以说李世民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死后之事代表了后人最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君王,虽说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杀死自己兄弟的事实就在这里,李世民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直到李建成的墓在西安出土,我们才明白了这一切。

从西安出土的李建成之墓的内容看,只有区区简单的五个字,要知道,墓中所刻文字一般都是记录墓主生平事迹,成就与过失的,但是从李建成墓内的文字上看,除了刻有性命,生卒年月等必要的信息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内容。

首先这是不合理的,哪怕是一位在外征战的将军,其生平事迹也不是短短五个字就能说得清的,更何况李建成还是堂堂的大唐皇太子,虽说当时没有率兵外出打仗,但是在大后方守家也是大功一件啊,唯一能够解释的通的理由为,李世民的授意。

任何一个人帝王都希望自己一生都是无比辉煌的,不希望落下弑兄的说法,所以李世民在这方面其实做了很多,首先,就是赦免当时支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登上皇位,除在玄武门战死的之外,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有大量的支持者,在此之后,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怕李世民降罪,所以选择出逃,当时的李世民为稳定民心,曾下诏对当时参加政变的人不予追究。

重用太子府官员

说到底还是对当时事件的心虚,渴望掩饰,但是多数出逃的人都比较害怕,不敢回来,于是李世民又做出了一个决定,任用当时太子府的官员,杨文干事件爆发之后,多数和太子府有牵扯的官员被处死和流放,李世民登位之后,将他们全都招了回来。

并在原有官职的基础上加以封赏和重用,体现出自己的宽宏大量和仁爱,最后,李世民还做出了最为仁至义尽的一项决定,对李建成和李元吉封王,要知道,这可是当年要治他于死地的人,对其封王的用意在于不会让后人觉得自己小心眼,也想淡化这件事。

陵墓方面自然也是出自李世民的手笔,毕竟是家丑不可外扬,李世民其实还是很想回避这件事情的,史官在记录的时候也是左右为难,如实记录吧,怕李世民不肯,抹去这件事情吧,不但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李世民要是知道就是欺君大罪。

所以骑虎难下的他去找李世民做主,这做法无疑是给了双方台阶下,李世民如何说他就如何写,最后,李世民还是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话,将这段历史抹去了,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知道。

所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世民虽然不失为一代明君,但是依然有自己的私心,虽说抹去了这段历史,但是也给了人们一个盛极一时的大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李世民,墓碑,历史,后人,皇帝,李元吉,墓室,李建成,太子,消息资讯,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李世民,墓碑,历史,后人,皇帝,李元吉,墓室,李建成,太子,消息资讯,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李世民,墓碑,历史,后人,皇帝,李元吉,墓室,李建成,太子,消息资讯,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