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棣:朱元璋最信任的藩王,临死依旧对其念念不忘

朱棣:朱元璋最信任的藩王,临死依旧对其念念不忘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个不识字的皇帝搞得比较好,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这是毛主席在1964年5月说的话。

毛主席

对于朱元璋,他从不来都是不吝夸赞之辞,直言“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是朱元璋耳”。

从一个落魄和尚到平民皇帝,朱元璋大字不识一个却成功建立统一的大明,而他最信任的藩王,正是和他有着一脉相承为帝魄力的儿子朱棣。

复兴文化 藩王分封

朱元璋其实很不容易。

落魄和尚出生的他用十五载的时间成就帝业,成为继刘邦之后,又一位出身卑微、起自草莽的平民皇帝。

只不过,等着朱元璋的是一堆烂摊子。

江山并不稳固不说,四周也到处是虎视眈眈的劲敌,具体就是:北方草原被故元遗兵控制、辽东有纳哈盘桓、西北王保屡寇,川滇有被梁王政权割据、张士诚、方国珍的残部对海疆安全也时刻虎视眈眈。

满目疮痍的大明朝更像只是挂起了和平统一的旗帜,面对这样的“破局”,朱元璋也并没有放弃。

他一面高举南征北战,想要将这些残兵旧部逐一击破,另一方面又立纲陈纪,积极改革政治制度。

藩王分封就是这一时间段的主要内容。

彼时的朱元璋与开国功臣们的矛盾并未达到沸点,尚不至于用藩王分封的态度取而代之,他这么做,只是单纯的想给自己的儿子们找些事情干。

毕竟朱元璋算得上是多子多福的一位父亲,据说仅是儿子就有26名之多。

嫡长子继承这一铁律让太子朱标直接成为王位继承人,无须参加分封,而朱棣就是在这个时候拥有了权利,也在不上不下的兄弟排名中,拥有了让父亲注意到自己的机会。

那是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下令讨伐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以及知院阿鲁帖木儿一战,燕王朱棣与晋王朱棡兵分两路。

既是有着不同的战场,自也是会有暗戳戳的较劲。

只可惜,捷报率先在燕王这边传出。

朱棣在三月份的时候生擒了乃儿不花等人,看着快马加鞭送来的“悉收其部落及马驼牛羊而还”的字样,朱元璋是喜不自胜,甚至等不到朱棣归来,就命人送去了“清沙漠者、燕王也,朕再无北顾之忧”。

有人争气自也少不了拖后腿的。

朱棣的一群兄弟中,不乏有人堕落腐化、危害一方的失败案例,就说秦王朱樉热衷口腹之欲这件事吧。

吃美食原本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桩小事,但朱樉却不止一次因为厨师所做的饮食不合胃口,直接大打出手。

消息很快传到朱元璋的耳中,发来了“尔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的斥责。

可这秦王的荒诞不仅没有收敛,甚至延伸到了对美色的垂涎上。

要是正经人家女子也就算了,可朱樉要找的根本就是一位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画中人,按图索骥已属荒谬,可因为屡屡找不到人,朱樉甚至因此直接将陈婆打死。

齐王朱榑也是相当之上不了台面,他自己没有思想,就一味听信奸人谗言,无辜杀戮了指挥、千户等482人。

多亏“同行们”的衬托,朱棣很快成为朱元璋眼中的红人,毕竟,朱元璋看人的眼光一向不错。

长子辞世 埋下祸根

明朝初年,为了招贤纳士,朱元璋决定在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之外,外加一场从太学中挑选优秀学生直接任命官职的机会。

可这条件却并非所有人认定的成绩,而是态度。

朱元璋没有出考题,只是下令让被选中的学生一人抄写公文三年。

许多人认为抄书是大材小用,并未将之放在心上,只有一人始终正襟危坐,等到最后只有这位名叫夏元吉的人历经三朝,官至户部尚书。

同理,既然钟意朱棣,朱元璋就必须要让之感受到自己的偏爱。

想来想去最后是直接将开国最大功臣徐达的长女许配给了朱棣,有了这样的殊荣,虽然没有做大权的资格,但日子总归也差不到哪去。

可老天爷偏偏给了朱棣机会。

公元1392年,视察陕西地区归来的朱标不幸感染风寒,谁料最后竟恶化成重病,仅仅37岁就撒手人寰。

对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而言,这是不想面对的现实,可对于婆得父皇宠爱的朱棣而言,长兄的意外辞世让他看到了自己执掌大权的可能。

只可惜,朱元璋没有这么做。

他的内心一定闪过纠结,一面是卓有建树能成大器的儿子朱棣,一面是大明王朝定死的嫡长子继承制的规矩,即便朱标最大的儿子也只是一个不经事的孩子。

最终年仅12岁的朱允炆被立为了皇太孙。

父亲在世的时候,朱棣还能对按辈分应唤自己一生叔叔的“大权继承者”视而不见,可等朱元璋在公元1398年被疾病缠身辞世,新帝登基之后,朱棣却再也放不下心中的芥蒂。

这一下朱元璋临终前给朱棣所写的“攘外安内,非汝其谁”也真正发挥了作用。

可实际上给予朱棣这份旁人都没有的信,朱元璋并不是鼓励其篡权,而是希望他以皇叔的身份尽心尽力的辅佐小皇帝,以武将的身份为之安家兴邦。

明明能文能武却要居于人下,将自己的功劳甘愿与旁人分羹,这样的大度朱棣做不到,于是靖难之役爆发了!

建文四年,朱棣攻破了南京,即位仅有几天的小皇帝下落不明,他正式夺取了帝位,由燕王摇身一变成为了永乐大帝。

就像朱元璋所说的“攘外安内,非汝其谁”一般,朱棣不仅会打仗,更是爱兵如子。

有一次他在路边看到一位兵卒正在呻吟,不顾自己的身份尊贵,直接就要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他。

随从试图阻止,朱棣却是正色说出一句“人命与马,孰轻孰重?”

就是因为这般的“感同身受”,他手下的兵才会在夺取政权之时舍生忘死,所向披靡。

再者说深得朱元璋喜爱的朱棣,原本就是一个极其善战的人。

建文二年与李景隆所率领的勤王之师兵戈相见白沟河的时候,朱棣是刀刀快准狠,将其大败!

七次出海 成就郑和

打仗上颇有谋略,身后又跟着一群忠心耿耿的士兵,坐稳江山对于朱棣而言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有句话说“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打量这个世界时眼中也尽是友善的眼神”,朱棣就是这样。

永乐五年天下初定的时候,朱棣带头去南京灵谷寺进香,经过一片槐树林的时候,一条虫子好巧不巧正好落在朱棣的衣服上。

发现的侍卫随即就要上前将之踩死,朱棣是连忙制止,亲手将虫子放回树上,口中还不间断的说着“此物虽微,皆有生理,勿轻之”。

只不过在朱棣的心中,始终有一根弦绷着的,那便是建文帝的下落。

因为怀疑其逃亡海外,朱棣还让自己的心腹带领着一个船队到海外去寻找,领航之人正是在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郑和。

前五次出海也许还有着寻找建文帝的目的,但是等到最后两次,与寻找行踪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拓展政治、文化和商贸上的交流意义。

或许这也正是朱棣能够获得毛主席欣赏的原因,那就是永永远远以国家的大局为重。

除却航海之行的“及时止损”,对于官吏的选拔,朱棣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和父亲重用藩王不同,朱棣不仅会查漏补缺,还会将人才放在最适宜的岗位。

陪在自己身边的人,最为重要的自然是衷心,可对于黑龙江流域的边关,朱棣最在乎的却是吃苦耐劳,这也正是朱元璋原先疏忽的地方。

除此之外,朱棣用人也从不在乎出身。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人员,亦失哈能够成为内官的希望其实是渺茫的,的,但是因为主权者是朱棣,直接不拘一格降人才,一人抗下所有质疑和反对,将亦失哈推上最贴心内官的位置。

很多人说,朱棣不同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面孔,对其残害侄儿上位的事件更是极为抨击。

可要让自己对一个小辈俯首称臣,他的内心就是不服。

某种程度来说,不服也是很多人力争上游的一个动力,朱棣身上有可取的地方,为了上位痛下杀手的狠厉却是不值得借鉴。

想要达到目的,过程和方法也同样是重要的事情。

可归根结底,一切其实都是封建嫡长子继承制的错。

单凭临终仅给朱棣一人留信之事,就可见朱元璋对朱棣的不一般,只是碍于封建制度所以才未将大权移交。

幸运的是,这一腐败的不合理,最终也随着清朝推翻明朝而被废除,如此也算是主动打开外辱大门的清王朝,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一点贡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父亲,信任,朱元璋,朱樉,皇帝,朱标,儿子,大明,机会,朱棣,消息资讯,藩王,朱元璋,朱樉,朱标,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父亲,信任,朱元璋,朱樉,皇帝,朱标,儿子,大明,机会,朱棣,消息资讯,藩王,朱元璋,朱樉,朱标,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父亲,信任,朱元璋,朱樉,皇帝,朱标,儿子,大明,机会,朱棣,消息资讯,藩王,朱元璋,朱樉,朱标,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