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不世之功的刘文静,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不世之功的刘文静,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

预计阅读本文需要7分钟

李渊、李世民父子能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毅然拉起队伍,打出反隋大旗,并很快歼灭群雄,推翻隋的统治,建立唐朝,得力于一个人的帮助。

刘文静,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

这个人就刘文静。可是李渊在天下未稳的情况下,于武德二年(622年)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处死,制造了唐代开国以来第一起大冤案。

刘文静与裴寂曾是好朋友,裴寂能参与李渊的义军,成为李渊的谋士,也得力于刘文静的帮助。

隋末,天下大乱,义军蜂起。裴寂当时任太原晋阳宫(炀帝行宫)副监,刘文静为晋阳(今太原西南)令。二人交往密切。

一晚,他们同宿于一室,望着窗外纷起的烽烟,裴寂感慨颇深地说:

“卑贱之极,家道屡空,又属乱离,当取何济?”(《旧唐书·刘文静传》),

刘文静却不这样悲观。

裴寂,蒲州桑泉(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开国功臣、宰相,追赠绛州刺史裴瑜之子。

他听后对裴寂说:

“世途若此,时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患于卑贱?”(《旧唐书·刘文静传》)

他认为这种乱世正是改变自己境遇的好机会。李渊当时为太原留守。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只是城府很深,轻易不露,连他的儿子李世民也摸不清他的心思。

李渊同裴寂有旧亲,所以平时与裴寂来往密切,二人经常在一起宴饮,博弈(下棋),有时夜以继日。

刘文静因裴寂的关系,也与李渊经常往来。刘文静逐渐发现了李渊的野心,便深自结交。他又见李世民是个可成大业的人,劝裴寂与李世民交往。

唐高祖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

他曾对裴寂说:

“(李世民)非常人也,大度类于汉高祖、魏祖(曹操)。其年虽轻,乃天纵也。”(《旧唐书·刘文静传》)

把李世民当作刘邦、曹操一类人物,评价可谓不低。

但裴寂并没认识到这一点。后来刘文静因与起义军领袖李密联姻,被隋炀帝派人囚于狱中。李世民知刘文静是个可与之谋大事的人,来狱中探望他。刘文静见了李世民,高兴地说,天下大乱,没有像汤武高光之才不能定啊!

他认为当时大乱的局面,得由李世民来收拾。李世民见此,乘机对他说:“我今日到狱中来,不是出于一般的友情,而是来与你谋大事的。”他请刘文静为其筹划起义事。刘文静见李世民如此看重自己,便与其分析天下大势。

他说现在李密大军正在围攻洛阳,隋炀帝逃窜于江淮之间,各地义军蜂起。势力大的占据州县,势力小的占据山林江泽,不下数万。这些人都是不满于隋朝统治揭竿而起的。他们需要真主来驾取之,如果能顺应民心,举旗大呼,则天下可定。

隋炀帝杨广,本名杨英,弘农华阴人。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并进一步指出形势对李世民有利的地方:

“今太原(今山西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指太原)。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李渊)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指函谷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年,帝业可成。”(《旧唐书·刘文静传》)

李世民听后大喜,于是布署起义事。

但他不知李渊心情,不敢轻举妄动。刘文静便给李世民出主意,让裴寂去说服李渊。但李世民同裴寂不熟,为了交结裴寂,李世民拿出私钱几百万,私下交给龙山令高斌,让高斌与裴寂赌博,并让他一点点将这数百万钱都输给裴寂,以取得裴寂好感。裴寂赢钱后十分高兴。

李世民见时机已到,便将实情告诉了他,裴寂听后表示要为李世民效劳。于是裴寂

“以晋阳宫人私侍高祖(李渊)”(《旧唐书·裴寂传》)。

这是件犯杀头罪的大事,事后裴寂告诉了李渊李世民的打算,李渊明确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一说陇西狄道人,又说钜鹿郡人。

这时李渊的副手,太原副留守高君雅为突厥所败,李渊受其连累被关于狱中。刘文静去狱中见了李渊说,现在天下大乱,您又处于嫌疑之地,无法保全自己。现在您的副手打了败仗,隋炀帝却归罪于您,事情很不好办。然后他又说,要想逃罪,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起义。

并对李渊分析了有利的形势:“晋阳之地,士马精强。宫监之中,府库盈积。以兹举事,可立大功。”并谈了起义之后如何行动:“从此而入关,大事可成。”李渊听后,起义决心更坚。可不久李渊获释,对起义之事又犹豫起来。

李世民见状,心中很着急,便令刘文静“诈炀帝勒”,假造隋炀帝圣旨说,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等地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征辽东。

消息发出,人心惶惶,天下大乱。百姓更加对朝廷不满。李渊见状,才又答应起义。

刘文静和裴寂关系好的时期

为使李渊不再反复,刘文静又威胁裴寂说:“你难道没听说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话吗?唐公(李渊)已答应起义,此事天下皆知,为什么要一拖再拖,这不是自找灾祸吗?你答应过唐公举义旗,却迟迟不见动静,这可不是件好事。”

并进一步威胁说:“你作为宫监却让宫女去侍奉唐公,唐公犯的是死罪,是你使唐公误入歧途。”裴寂听后十分害怕。裴寂去威胁李渊说:

“二郎(李世民)密绩兵马,欲举义旗,正为寂以宫人奉公,恐事发及诛,急为此耳。”(《旧唐书·裴寂传》)

并说:“今天下大乱,城门之外,皆是盗贼,若守小节,旦夕死亡,若举大旗,必得天佑,众情已协,公意如何?”李渊见起义已万无一失,才说:“我儿诚有此计,既已定矣,可从之。”(《旧唐书·裴寂传》)

终于对起兵一事不再反悔。

这时正好马邑人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之后,自称天子,并引突厥兵犯太原。李世民便假传圣旨,调晋阳宫中大批物资充军,并以抗刘武周的名义广为征兵。此事只瞒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王威、高君雅二人对李渊早有戒心,当得知李渊即将起义的消息后,想除掉他。

刘武周,河间景城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

李世民知道后十分着急,决定先动手除掉王威、高君雅。李世民让刘文静派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到李渊处告王威、高君雅谋反。当时李渊正与王威、高君雅二人一起议事,刘文静便引来刘政会到堂中告状,说王威、高君雅二人谋反。

李渊假装让王威接状纸。刘政会说,我告的是王威和高君雅,状纸不能交给他们。李渊听后故作惊讶地问,真有那种事吗?

随手便从刘政会手中将状纸接了过来,并假惺惺地问:“事如何?”高君雅见状大骂说:“他(李渊)就是那个造反的人,你们是想借机杀我。”

此时,刘文静从外进来,不由分说,便让左右将王、高二人抓起来囚于别室,于是义兵起。裴寂又向李渊进宫女五百人,米九万斛,甲四十万领,以供军用。

起事之后,李渊任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劝李渊改旗号(此时李渊仍打隋旗),又提出联突厥,益兵威。李渊都听从了他的意见,并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引来二千骑兵。

李渊见此,高兴地说:

“非公善辩,何以至此!”(《旧唐书·刘文静传》)

并派刘文静率军御敌于临潼。隋将屈突通牙将桑显和攻刘文静,刘文静苦战半日,死数千人,才挡住隋兵。

战后,刘文静以功转丞相府司马,追授光禄大夫,封鲁国公。李渊正式当皇帝后,拜刘文静为纳言(原为宣诏帝命之官,唐为侍中)。

武德元年(621年)薛举反,寇泾州。李渊命李世民为元帅,刘文静为元帅府长史征讨。部队行动之日,正赶上李世民身体欠安,无法领兵出战。

唐代长安城

李世民便委托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率兵前征,走前李世民告诚他们说,薛举军粮少,士卒也少,且孤军深入,意在决战。切不可中其计而与之快战。

应先将其拖住,然后再战而胜之。可交战之后,刘文静听信殷开山之言,贪利快战,大败,逃回京师,坐除名。李世民病好之后,刘文静又随其出兵攻薛举。战而胜之。刘文静复得其爵,拜民部尚书,领陕西东道行台左仆射。

这个时候刘文静与裴寂关系紧张起来。

这一方面是因为刘文静心胸狭窄,嫉妒;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李渊办事不公,对臣下亲疏不一造成的。

唐代长安

刘文静认为自己无论能力或是功劳都在裴寂之上,从李渊起兵到唐朝初具规模,刘文静起到了别人起不到的作用,裴寂也是在刘文静步步推动下才逐步走到这一步的。

但职位裴寂却在刘文静之上,时为尚书右仆射。由于同李渊关系密切,李渊赐给裴寂珠宝服玩不计其数。

李渊对裴寂不呼名而称为裴监。当朝贵戚亲王,莫与之比。刘文静对此意甚不平。所以每议事,刘文静都与裴寂相左。裴寂认为是的,刘文静认为非;裴寂认为非的、刘文静认为是。刘文静对其弟散骑常侍刘文起大发怨气,并以刀击柱,发誓要斩裴寂。

时刘文起家屡有事发生,为除邪气,刘文起召巫人在星光下披发挥刀作杀人的样子,拟所杀之人为裴寂。

唐代长安

此事被刘文静一失宠小妾发现后告诉其兄,小妾之兄奏明李渊,李渊听后大怒,令裴寂与

萧璃一起审问刘文静。

审问时,刘文静回答说,起义之时我为司马,与裴寂地位差不多,而现在裴寂为尚书右仆射,而我与其地位相差甚远,所以我有不平之气,由于克制不住,才说出一些怨言来。刘文静说的本来都是心里话,但李渊却不这样看,他听后说刘文静这些话里谋反的意思很清楚了。

担任审问的

萧璃认为,刘文静只是发发怨气,说说牢骚话而已,不是谋反,李世民也对李渊说,刘文静为唐王朝建立了汗马功劳,虽然说出一些怨言,但并不是谋反,竭力劝阻李渊杀刘文静。

而裴寂则对李渊说,刘文静方略过人,性格傲慢,嫉妒心重,从他这些话中已露出反状,现在天下未稳,如救了他,会留下后患。

李渊竟然不分析装寂与刘文静是一种什么关系,也不分析裴寂这番话的用意,再加上他平时就认为刘文静才高而性格不顺、于是下令杀刘文静、刘文起兄弟二人。

临刑时,刘文静长叹道:

“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

此时他想起为汉王朝立下大功而被杀的韩信,他觉得自己和韩信一样。时年52岁。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对不起刘文静,平反了这起冤案。追授刘文静官爵,让刘文静之子刘树义袭封了鲁国公。

拙文一篇,文笔不成熟,恳望列位看官见谅或赐教。谢谢!

历史是永不落幕的舞台上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炀帝,旧唐书,晋阳,李世民,唐朝,天下,刘文静,太原,裴寂,消息资讯,李渊,高君雅,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炀帝,旧唐书,晋阳,李世民,唐朝,天下,刘文静,太原,裴寂,消息资讯,李渊,高君雅,李世民,刘文静,裴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炀帝,旧唐书,晋阳,李世民,唐朝,天下,刘文静,太原,裴寂,消息资讯,李渊,高君雅,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