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并非无可挽救,如果他们当时如果这样子做应该还有救

明朝并非无可挽救,如果他们当时如果这样子做应该还有救

体制的积弊,加上万历以来腐败达于极点的施政措施,等到1627年崇祯即位的时候,明王朝已是风中纸鹞。然而,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何况这个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封建帝国还没有彻底失去朝野人望。在崇祯即位的前几年,只要能有正确的施政措施,明王朝并非无可挽救。正值甲申年,以治明方略六条来祭奠明王朝,更希望给今人带来思考。

减赋税。明末造反大军的骨干力量是叛卒、逃卒、驿卒和响马,而基本群众则是饥民和难民。没有大量难民的依附,“流寇”决不足以撼动明朝的统治根基。而导致饥民、难民大量出现的除了天灾人祸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不断加重的赋税。只要把赋税降低到一个适当的水平,则“流寇”不攻自破。这样既避免了来自内部的动乱,又节约了大量军费。对此一个很好的例证是,李闯大军攻城略地,却始终不能踏进江南半步,只因江南富庶,没有群众根基。肃吏治。明末的官场,用“暗无天日”四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官员贪墨的银子最终要由百姓来承担,进而造成了“官逼民反”的局面。“乱世用重典”,只有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严厉打击,才能安抚民心,保障百姓的生存条件,从而进一步瓦解造反大军的根基。同时,国库收入可以显著增加,因为明末官绅的家产都是相当惊人的。

屯田制。明朝拥有一支数量极其庞大的军队,然而,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差得让人难以想象。非但不能保境安民,反而在频繁调动中耗费大量钱财。更致命的是,沿途抢掠,更是有相当多的叛卒和逃卒成为了“流寇”的骨干。相反,屯田制不仅能够约束士兵的行为(常驻军利于管理),而且易于操练。同时,军队常驻某地尤其是在边境地区容易激发军队的战斗力。纵观历史,屯田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边境地区。以上三策,以减赋税和肃吏治为根本。这对于严重威胁明王朝统治“流寇”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这样,在为国库带来不菲收入的同时还节约了大量军费开支。同时,由于屯田制可以大幅度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则为对清作战带来了保证。然而,对于内外交困的明王朝而言,仅仅上述三策并不足以保证让它转危为安,因为国内毕竟还不稳定,外部还有后金虎视耽耽。但是,明朝的国力毕竟还是远远强于后金,只要政治稍微清明,军备稍有保障,在长期的对抗中就能取得胜利。毕竟,国力之争才是根本。对于担负市的明王朝而言,急需解决的便是筹措军饷的问题。

除了上文中查处贪官、打击豪强之外,另有以下方法可以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基础上增加国库收入。开海禁。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物品在海外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足以保障国家的开支。(从长远来看,更加会带来社会的进步。)授爵制。鼓励百姓(尤其是商人)向朝廷纳捐,或者把继续借给国家,朝廷则授予做出贡献的百姓响应的爵位。只要授予的是清爵,即不担任实际官职的爵位,授爵制就和卖官没有任何联系。发内府。明朝的皇宫是历朝最大的,虽然崇祯极尽节约,但是皇族所花耗的费用是非常惊人的。如果皇室能把后宫的积蓄拿出部分以资军用,不仅可以补充军饷,更是可以大大鼓舞士气。开海禁和发内府两条,看似空谈,在明朝却都有先例。郑和下西洋虽然不是贸易往来,却开创了与海外交往的先河;崇祯本人也有过用后宫积蓄发放军饷的事实,尽管数量很少。授爵制决非卖官,以当时朝廷尚未失去民望,尤其是商人渴望提高社会地位的现实来看,是完全可行的。

还有一点就是,可以把盐铁酒收归国家专卖,这在汉朝就有先例。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后金军队的进攻)就可以迎刃而解。毕竟,后金的整体国力远远不足以支持长期大战的消耗。以上各种方略,应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完全有实施的可能的。至于明朝本身的政治体制,则决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而以上述措施,挽救明朝的危局并非没有可能。你觉得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国家,崇祯,无可,明朝,保障,样子,流寇,百姓,国库,军队,观点评论,崇祯,明朝,流寇,屯田制,明王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国家,崇祯,无可,明朝,保障,样子,流寇,百姓,国库,军队,观点评论,崇祯,明朝,流寇,屯田制,明王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国家,崇祯,无可,明朝,保障,样子,流寇,百姓,国库,军队,观点评论,崇祯,明朝,流寇,屯田制,明王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