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论唐朝维护边疆稳定的策略及手段

论唐朝维护边疆稳定的策略及手段

在所有的封建王朝中,唐朝应该是人们最熟悉也最引以为傲的一个朝代,唐朝国富民强,疆域辽阔,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生产力大幅上涨,是四方来贺,八方来朝的天朝大国。

唐代能够受到如此多的美誉,与当时的统治政策是分不开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的唐朝当权者,以开明、包容、合理的边疆政策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一、羁縻统治——地区自治与中央集权的两全之法

《汉官仪》中记载:“马云羁,牛云縻。”在此处,羁指用来套住马头的网罩,縻指牵牛的绳索,合在一起就是“笼络、控制”的意思,因此唐代的羁縻府州制度也就是设置州府以笼络控制少数民族的制度。

前朝的教训

所谓“以史为镜”,一位好的统治者必须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结合国家情况来制定政策。

唐朝的统治者,在经历了隋前南北朝割据、隋末五胡乱华的乱象后,深刻地意识到了尊重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重要性,更兼之唐朝都城地处中原,有控制少数民族以求安定的现实需要,而羁縻府州制度的推行就显得十分合理。

(二)现实的实践

羁縻府州制度是在唐太宗平定突厥后正式确立的,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用,该制度规定:羁縻府州的官员由各个部落的首领担任,管辖民族内部事务,可以世袭,但必须经过中央的任命,一经任命,就必须按照中央的政策法规行事,同时,羁縻府州还要定时向中央汇报工作,履行朝贡的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朝廷间接统治了少数民族,同时又不会冒犯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而引起不满,既加强了中央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实现中央集权,又实现了少数民族内部自治,可谓是两全之法。

唐代在开国之初至开元年间的一百多年里,一共设置了856个羁縻府州,西北的河套、幽州地区,北部的漠北地区,西部的回纥、高昌地区,都有羁縻府州的设置,正是这些羁縻府州管辖着各个民族、联系中央与地区,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二、友好和亲——不失体面且效果明显的讨巧之计

(一)并不屈辱的和亲

“和亲”这个词向来是被人们唾弃的,有诗云“满朝文武皆无用,却要红粉去和番”,和亲被认为是国家贫弱、将领无能才会被采用的下下策,但是从唐代的和亲记录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

唐代和亲大多是将皇室公主或宗室女子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结成姻亲关系,而不是迎娶其他民族的公主或贵女,这主要是因为,和亲这件事是少数民族部落主动要求,甚至恳求的。

盛唐时期的大唐帝国繁荣昌盛真是羡煞周边小国和少数民族部落,大家都以能和李唐王室结成姻亲为傲,甚至有不少部落向中央进贡无数财物来求取公主,而唐王朝也把和亲作为在保持自身尊严的前提下维系和平的重要手段。

以唐代最著名的文成公主入藏事迹为例: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在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政权后即向大唐求娶公主。

起初唐朝不同意许嫁公主,松赞干布即派兵二十万到寇松洲“迎接公主”,之后又多次派使者来唐协商,彼时的唐朝并不想与实力强劲的吐蕃开战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于是最终答应下嫁公主,松赞干布得知后立刻进贡黄金五千两作为聘礼,并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与管辖。

文成公主入藏后,带去了中原的器物与文化,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吐蕃与中原也长期无战事。

(二)多线进行的和亲

除了与吐蕃和亲之外,唐朝也有和西北吐谷浑、突厥,北方回纥,东北契丹、奚和亲的记录,这些地区的首领在娶得公主后,都向中央进贡了大量财物,并在之后的上书中称自己和唐王朝是“甥舅关系”,而唐方面也认可这种关系,表现自己与少数民族“和同为一家”,既然是亲戚,是一家人,再用暴力解决问题就不合理了,于是无数的冲突和战争也就在和亲活动中消弭了。

除了姻亲关系在唐帝国与少数民族之间起到的拉近距离作用,和亲的公主们也在促进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拉近双方关系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上文提到的文成公主之外,再说武则天时期,吐蕃再次求取公主,也进贡了良马千匹,黄金两千两,唐方才将金城公主下嫁,而这位金城公主,更是为唐与吐蕃之间的和平稳定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不仅直接消弭了当时唐与吐蕃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更促使双方划定疆界以达成双方长期的和平相处。

和亲使唐与少数民族从观念上的“一家人”成为了事实上的“一家人”,更加温和、有效地打破了民族壁垒,推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三、互市通商——发展经济与互通文化的绝妙之策

“互市”并非唐代初创,而是自春秋战国就存在的一种中原政权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形式,而唐朝则是将互市变得更加完善,政治意图也更加明显。

(一)、立法设官,不与外夷争利

为了使互市更加规范化,唐代统治者花了不少心思制定了正规的互市法律,还设立了互市监来管理这些市集。

比如《唐六典》明确了互市监的职能是掌管外商贸易,《唐令拾遗》中记载了互市的实践方法,规定在互市交易的货物要接受官方的定价,《关市令》中则规定互市要采用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唐律》中则有对违反互市交易规定的行为划定了处罚方式,这些法律条文与官职都是为了互市服务,使得中原与周边民族的贸易往来能够更加的公平、合理、安全,系统的政策法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的顾虑,使双方贸易更加繁荣。

另外,唐朝同意开立互市并以明典保护可不是单纯为了牟利,更多的是为了向周边显示自己的包容与友善。

唐朝作为封建王朝,重农抑商依旧是主流思想,市场交易只占税收来源的很小一部分,更兼当时的唐朝经济繁荣,税种增加,互市的交易税和市税就被相对忽略了,这也减轻了互市交易双方的贸易压力。

说明唐朝并不指望从互市中谋取利益,大多时候只是想达到特定的政治效果而已。

比如在唐初期,一匹好马可以在市场上换取一匹布,但随着唐朝的衰弱,到了唐代宗时期,一匹马可以换取四十匹布,这是价值不对等的交易,但为了维护与周边的友好关系与自己的统治地位,唐朝廷依旧维持了这种不平等的交易。

(二)广开商路,经济文化同行

唐代地域辽阔,少数民族总多,互市的规模、种类也各有不同。在与回纥的交易市场上,商品多为马匹和丝绸;在与游牧民族突厥、吐谷浑的交易中,中原商品多为游牧民族所需的日用品,种子、农具、丝帛等,突厥则出售牛、马等牲畜;

据记载,唐与吐蕃的贸易最为密切,其中最热门的商品就是茶叶, 茶叶传入吐蕃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原优雅的茶文化;另外唐朝与党项、羌人的互市也不在少数,并且有时这些参与互市的少数民族还会充当丝绸之路上中西贸易的中间人,通过转手贸易获得巨额利润。

互市作为中央羁縻手段的一种,以更隐晦的形式同时达到了促进中原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融合效果。

四、以和为贵——统领全局又无懈可击的格局之思

“以和为贵”是中国从古传至今的重要思想,而唐朝的统治者也一直奉行这种思想,从“和” 的角度出发,唐代君主在面对异族时,没有一味采用武力进攻,而是以十分开明的姿态,将少数民族放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用尊重的目光来看待这些少数民族,所以才会采用和亲、互市等政策,这些策略的实施,全都建立在大唐帝国热爱和平,不想和任何民族开战,并且尊重每个民族的特性的基础上。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各民族的友好发展关系至关重要,唐朝作为一个当时相对强大的帝国,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发展权益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甚至与其结亲,成为真正的一家人,正是这种真诚的态度,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使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成为可能,进而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

这样的格局不是谁都有的,中国历史上采用歧视、高压民族政策的君王不在少数,譬如隋文帝杨坚,就因为无视南北民族差异,乱派官员而导致国家的混乱,而历史也已经证明,开明包容、平等互惠的民族政策才是多民族国家的正确选择。

唐朝能够维护边疆稳定数百年实属不易,尽管唐代作为封建王朝已经被历史洪流所淘汰,其做法也依然值得后世褒扬与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地区,策略,国家,民族,中央集权,公主,唐朝,吐蕃,唐代,边疆,消息资讯,民族,唐朝,羁縻府州,少数民族,中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区,策略,国家,民族,中央集权,公主,唐朝,吐蕃,唐代,边疆,消息资讯,民族,唐朝,羁縻府州,少数民族,中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区,策略,国家,民族,中央集权,公主,唐朝,吐蕃,唐代,边疆,消息资讯,民族,唐朝,羁縻府州,少数民族,中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