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历经四年战火,为何朱棣能在短期迅速恢复国力,缔造永乐盛世?

历经四年战火,为何朱棣能在短期迅速恢复国力,缔造永乐盛世?

1402年四月,朱棣在安徽灵璧一战荡平了淮河以北的明朝中央军主力。

面对这一晴天霹雳,坐在南京皇城里的朱允炆傻眼了。

他是万万想不到,削藩削了四年,最后竟然会搞到自己皇位不保。

五月初七,燕军趁势南下,进抵淮河北岸的泗州。

此时驻守在淮河对岸的南军主将是盛庸。

从削藩开始,盛庸就一直与燕军作战,曾斩杀多名燕军大军,是朱允炆帐下少有的能与朱棣打得有来有去的将领。

不过,此时的朱棣状态正佳,人挡杀人,佛挡弑佛,谁也挡不住!

面对盛庸的拦截,朱棣将兵力分为两路:

一路由自己亲领,在正面牵制盛庸;另一路交由朱能、丘福统领,绕开南军防线,行至淮水上游偷偷渡河。

等到盛庸发现朱能已经迂回到自己后方时,已经晚了。

五月初九,盛庸被朱棣击败,被迫率军退守长江南岸。

随后,燕军趁势追击,攻至扬州。

五月十八日,驻守扬州的监察御史王彬鼓励部将抵抗,但部下们认为朱允炆大势已去,集体反叛,将王彬绑了送给燕军。

随后,高邮守军有样学样,亦不战而降。

得知朱棣已经杀到长江北岸,朱允炆六神无主。他急忙找来方孝孺,问应对之策。

方孝孺表示:事情太紧迫了。现在只能一面派人与朱棣谈判,以割地为条件,拖延时间。一面派人在皖南、浙东招募军队。燕军不善水战,待我们的援兵赶到,与敌决战于江上,胜负尤为可分!

方孝孺出的这两个建议,属于典型的纸上谈兵。

朱棣何许人也,他当初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要的是天下所有的一切,区区割地就想打发他?

外出募兵、号召勤王,这都啥时候了?朱棣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这时候再招兵买马,怎么来得及?

不过,此时的朱允炆也没得选,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很快,之前被贬到外地的齐泰、黄子澄收到圣旨,朱允炆命他们带兵勤王。

齐、黄二人不敢怠慢,立即招募兵士,奔赴南京。

谈判方面,此时的朝廷没有合适人选与朱棣谈判。

朱允炆思考再三,想到了庆成郡主。

庆成郡主原本的封号是庆阳公主,她是朱元璋的堂侄女(不是亲侄女),朱棣的堂姐。

洪武时期,礼部官员曾上奏,表示庆阳公主只是郡王之女,与皇帝关系疏远,按礼制应降封为郡主。

朱元璋碍于礼法,又顾念兄弟手足之情,说自己家族不幸,亲戚几乎都死绝了,现在就剩两个侄女在世(还有一个亲侄女),实在不忍心降夺封号,便驳回了礼部奏呈,然后做了一个折中处理。

即将庆阳公主的俸禄降一级,与郡主相同待遇,但封号不变,仍为公主。

这么做,既照顾了亲情,也维护了朝廷礼法。

朱允炆登基后,礼部旧事重提,朱允炆脑子缺根筋,竟然采纳了礼部的建议,将庆阳公主的封号剥夺,改封为庆成郡主。

一个名义上的公主而已,既不掌兵,对皇权也没有任何威胁。甚至连公主俸禄都不领。就让人家享受公主名号,能咋滴?可朱允炆却偏不这么想。

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朱允炆不是一般的缺心眼。他能把自己皇位折腾没了,绝非意外事件。

没事的时候降自己堂姑的封号,有事了又死乞白赖求人帮忙,此时的庆成郡主又是个什么态度呢?

按照《明史》记载,庆成郡主很爽快的答应了。

五月二十二日,庆成郡主渡江与朱棣谈判,朱棣热情地接待了她。

面子上的工作,朱棣做的很好,但原则问题,朱棣一步也不退让。

他对庆成郡主表示:“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

意思就是说,我这次起兵,只为清君侧,诛灭奸臣,仿效当年的周公辅政。希望皇上答应我的要求。

很显然,朱棣的条件,朱允炆不可能答应。

所以,庆成郡主的斡旋没能成功。

事后,朱允炆得知谈判结果。心里哇凉哇凉。他很清楚,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不久之后都会飘散如烟。

六月初一,在休整了多日后,朱棣指挥燕军从浦子口渡江。

此时盛庸正在南岸,他指挥南军渡过长江,做最后抵抗,打退了燕军的几次攻势。

煮熟的鸭子又要飞了,这换谁能忍?

就在燕军士气低落之际,朱高煦果断率军发动冲锋,一战击垮盛庸大军。

朱高煦的英勇表现,令朱棣非常高兴。

但估计是高兴过了头,朱棣竟然对朱高煦画起了大饼:“努力!世子朱高炽常常生病。”

可以说,正是朱棣此时开出的这张空头支票,种下了永乐后期的皇位之争。

六月初三,朱棣率军进至浦子口下游的瓜洲,并在瓜洲又击败了退守此地的盛庸。

至此,长江北岸的明朝中央军已全部被朱棣击败。

六月初六,燕军渡过长江,江对岸的镇江守军开城投降。

六月初八,燕军进至距离南京仅30公里的龙潭。

得知消息后,朝廷大震。朱允炆徘徊殿间,召方孝孺问计。

这时的方孝孺,仍然很镇定,他在朝堂之上鼓励朱允炆:南京尚有二十万兵,应坚守待援;即使真战败,国君为社稷而死,是理所应当的!

方孝孺这个人,虽然能力一般,但确实很有骨气。

姚广孝曾评价方孝孺,说他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所言不虚。

不过,此时的南京城内,像方孝孺这样的人,太少了。绝大多数都是李景隆之流。

自从济南兵败,把六十万大军赔了个干干净净后,李景隆便被朱允炆召回了南京。

按照黄子澄的建议,李景隆本来应该被处死。

可朱允炆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让他继续带兵,镇守南京金川门。对其格外优待。

但李景隆毫无气节可言,见大势已去,便与谷王朱橞合谋,打开城门引燕军进城。

就这样,燕军兵不血刃进入南京,江山就此易主。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也宣告结束。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战争结束了。

但对于朱棣而言,自己的靖难才刚刚开始。

因为靖难之役的本质是造反,无论朱棣有多么充分的理由,造反就是造反。

造反者必须要给自己的行为,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朱棣当时并没有急于进城,而是把军队分成了四队:

一队负责镇压南京城中的抵抗武装。

一队派去解救被朱允炆下旨囚禁的周王、齐王等藩王。

一队派去包围皇宫。

一队随自己行动,做预备队使用。

做完安排后,朱棣这才下令进城,准备收割胜利果实。

不过,尽管朱棣已经想的很周到了,但他还是百密一疏,竟然忘了先去拜谒明孝陵。

但好在时任翰林编修的杨荣拦住了朱棣,站在他的面前问道:殿下是该先去拜谒先皇呢,还是该先即位呢?

杨荣的这句话,看似是疑问句,其实是在警告朱棣——你可要想清楚了,到了南京没有第一时间拜谒孝陵,这岂不是自我否定,暴露自己的造反野心吗?到时候天下人会如何评价你!

朱棣是聪明人,第一时间听懂杨荣的画外音。

于是,他在与杨荣简单寒暄了几句后,立即就调头去拜谒明孝陵。

等到办完谒陵事宜后,朱棣突然又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他立即派人给包围皇宫的将领带话:停止行动,全军退守龙江驿,所有人不准入皇城!

为什么要解除对皇宫的包围呢?

因为朱棣意识到,自己不能背上杀害皇帝的罪名。

站在朱棣的立场,朱允炆当然必须死。

但是,仅限于朱允炆自杀。

朱允炆绝对不能死于燕军之手,否则这事就麻烦了,朱棣无法向世人交代。

朱棣让士兵不要进宫,就是想给朱允炆留足自杀的时间。

当然,朱棣并没有等来大侄子自杀的消息。

因为就在他下达命令后没多久,就有人回来报告,皇宫起火了!已找不到朱允炆的下落。

听闻消息,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很快,朱棣亲自赶往皇宫,命令士兵灭火,并寻找皇帝。

如果找到了,一定要“保护”起来。

不多时,皇宫的大火被扑灭,士兵也从火堆里扒出了两具尸体。

大家不知道两具尸体是谁,便找来宫里的太监指认。

太监看后,估计是为了保护朱允炆,便说这两具尸体是朱允炆和皇后马氏。

听说有人指认尸体是朱允炆,朱棣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当老子是三岁小孩呢?随便拿两具尸体就想糊弄过去。

但转头一想,朱棣还是认可了这个结果,并令人对外宣称:皇帝、皇后一起殉难。

此时的朱棣,有更重要的事。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寻找朱允炆。

就算朱允炆没死,悄悄从密道跑了,朱棣也无所谓,他必须马上官宣皇帝自杀的消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然后处理那件重要的事。

什么重要事情呢?

称帝。

宣布完朱允炆的死讯后,朱棣找来军师姚广孝,商量自己称帝的事宜。

这时候的朱棣,有立即称帝的想法。他担心名不正言不顺,自己不称帝,大家会不服他。

因为此时的燕军,只是控制了河北、山东、两淮、江南的部分府县。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还未向朱棣表示臣服。

如果朱允炆跑了,逃到外地,振臂一呼,事情就麻烦了。

可以说,朱棣这时候确实有必要立即称帝,宣示合法性。

不过,姚广孝看得比朱棣更长远。他及时制止了朱棣的不理智想法。

姚广孝认为,称帝之事不宜急躁,应该先让南京城的局面再乱一点。

越乱越好!乱到南京的文武百官、豪强士绅、普通老百姓都来请命。

到那时,朱棣再出来收拾残局,宣布即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之后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姚广孝所料。

朱棣不登基,南京城顿时就陷入了混乱中。

六月十四日,朱棣的旧将和身处南京的藩王坐不住了,纷纷劝进。

紧接着,建文朝的旧臣们也按耐不住,集体向朱棣劝进。

对于这些劝进,朱棣一一驳回,表示自己不会称帝。

他一面拒绝,一面哀叹:侄儿啊,怎么这么傻,我是来帮你清君侧的,你咋就自焚了呢?

六月十六日,南京城内的乡绅代表,百姓代表,一起上奏,请求朱棣赶快登基,称再这样乱下去,南京的百姓们就无法生活了。

有了乡绅和老百姓的劝进,朱棣这时才假模假样的表示:既然你们都希望我登基,那我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六月十七日,朱棣再次谒孝陵,并于当日即皇帝位,是为明太宗,后来改为明成祖。

登基之前,为了宣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朱棣找来方孝孺,希望方孝孺能够为他起草诏书。

但让朱棣万万没想到的是,方孝孺应召而来后,竟然当众让他差点下不来台。

方孝孺见到朱棣后,不理朱棣,也不行礼,就在大殿上哭。

对此,朱棣十分尴尬,只好说道:“我靖难,不过是仿照周公辅成王而已。先生不要这样。”

朱棣不说话倒好,此言一出,方孝孺立时大怒,对朱棣反问道:你想做周公,那你辅佐的“成王”在哪里?

朱棣已经官宣了朱允炆自焚,只好答道:他自焚而死。

方孝孺又问:先皇虽然自焚,但有儿子可即位,你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

这句话,问到了朱棣的软肋。朱棣只好表示:天下太乱,现在国家需要成年君王执政。

方孝孺对朱棣的回复嗤之以鼻,旋即又说:先皇有兄弟,皆已成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这一下,算是彻底让朱棣无言以对,只好强词夺理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你作为臣子,只管起草诏书!

说罢,朱棣让人拿出了纸和笔给方孝孺,逼他写。

方孝孺不写,表示“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面对一心求死的方孝孺,朱棣知道多说无益,便下旨将方孝孺处死于闹市。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明史》记载,朱棣只是处死了方孝孺一家。

所谓方孝孺被诛灭十族,出自明朝嘉靖年间祝枝山所写的《枝山野记》,正史并未记载。

杀了方孝孺后,朱棣索性破罐子破摔,凡是跟他有仇的,他一个都没放过。

之前镇守济南,差点让朱棣丧命的铁铉被凌迟处死。

黄子澄和齐泰领兵勤王,但还没赶回南京,朱允炆就“自焚了”。

两人见到朱棣后,态度坚决,一口一个“殿下”,死活不承认朱棣是皇帝。

朱棣被惹怒了,下旨将齐泰、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另外诸如平安、盛庸、耿炳文、吴高等中央军将领,后来也都未能善终。

当然,朱棣清洗这些人也没什么问题。

他原本就是来“清君侧”的,如今靖难成功,他不杀掉朱允炆身边的“奸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不过,刚登基杀了这么多人,而且还都是硬骨头,造成的负面影响必然不会小。

为了消散这种负面影响,朱棣登基之后又做了四件事。

一是废除建文年号,将建文元年至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

二是颁布法令,将朱允炆在位期间下达的所有与洪武时期相悖的法规,一律废除。

三是下旨剥夺了朱标的帝号。

朱允炆在位期间,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明兴宗。

朱棣为了表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太祖继承人,在抹除朱允炆影响的同时,还下旨将朱标的谥号、庙号废除,否定了朱标的正统性。

最后一件事是命人重修《明太祖实录》,为靖难之役正名。

《明太祖实录》,已经由朱允炆修过一次。但很明显,第一版并不符合朱棣的要求。

再次修改后的《明太祖实录》,加入了很多扯蛋内容。

比如说朱标是胆小鬼,德行与才华皆不配位。

二十五年春,复命上率师出塞,得还胡寇候骑所置木牌,遣人来报。太子谓上怯于深入,故假木牌来奏,甚不信。惟太祖独信。未几,上获胡寇谍者至,乃前置木牌者,自言其事,太子无语,太祖益喜。

还比如说朱元璋本想传位给朱棣,只是马皇后不同意,朱标才勉强保住太子之位。朱标还因此对朱元璋心怀愤恨,曾图谋造反。

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呪诅,忽有声震响,灯烛尽灭,略无所惧。又擅募勇士三千余,东宫执兵卫。太祖闻之,语孝慈高皇后曰:「朕与尔同起艰难,以成帝业,今长子所为如此,将为社稷忧,奈何?」皇后曰:「天下事重,妾不敢与知,惟陛下审之。」太祖曰:「诸子无如燕王最仁孝,且有文武才,能抚国家,吾所属意。皇后慎勿言,恐泄而祸之也。」有潜以告太子者,太子乃日夜伺察太祖。

做完这些事后,朱棣长舒一口气,真相被自己掩盖,若干年后,这场靖难之役将会被冠以正义之名而广为流传。

不过,朱棣搞得这些小动作,只能蒙蔽后人。对当时的人,是没有效果的。

大家又不是瞎子,太祖皇帝去世才几年?当年朱元璋在位时,对朱标的信任和器重,大家有目共睹,岂是你朱棣修改史书就能否认的?

在当时人看来,你朱棣原本只是藩王,靠着造反当了皇帝。

“篡位”这顶帽子,你朱棣算是戴上了,而且永世都别想摘掉。

类似的声音,朱棣坐了几个月皇位后,也渐渐听到了一些。

虽然现在自己拳头最大,谁敢反对,就灭了谁。

但这样不行,皇帝的形象很重要,必须要维护。

再说了,如果谁拳头大就可以当皇帝,那是不是其他藩王也可以有样学样呢?

自己必须做点什么,让天下人闭嘴,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摆脱来路不正的包袱。

那么,朱棣怎样做才能让天下人对自己心服口服呢?

办法无他,只能是通过建功立业,洗刷自己的污点。

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政变,杀了自己的兄弟和侄子,抢了兄弟的老婆,又软禁了自己的父皇。

但通过开启贞观之治,开疆扩土,李世民成功“上岸”。

有李世民这个领路人,现在朱棣打算重走这条路,搞一些前无古人的浩大工程。

1403年,朱棣启动即位后的第一个大工程,这便是由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

1404年,第二个大工程启动,这便是郑和下东洋。

所谓“下东洋”,就是日本的倭寇频繁侵扰明朝,而统治日本的室町幕府又不管。

为了解决倭寇问题,朱棣命郑和率十万水师抵达日本,迫使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向明朝称臣,并承诺积极解决倭寇问题。

郑和的这次访日,有些效果,至少保证了足利义满在世时,明朝沿海的安宁。

1405年,有了前一年下东洋的经验,朱棣又启动了第三个大工程,这便是郑和下西洋。

在朱棣看来,单单一个日本臣服,是远远不够的,大明还需要更多的藩属。

另外,听说皇宫起火时,朱允炆化妆成和尚逃到了海外。

趁着让郑和在西边宣扬大明威德的机会,朱棣命锦衣卫顺便搜寻朱允炆的下落。

1406年,这一年明朝同时有两个大工程启动,分别是明征安南战争和兴建北京城。

这一个个大工程的陆续启动,宣告了明朝进入永乐盛世。

但在盛世的背后,却是明朝日益恶化的财政和民生状况。

不过,朱棣此时并不被这些问题束缚自己的远大抱负。他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那就是征讨蒙古,完成朱元璋的未竟之业。

1409年,元顺帝的曾孙本雅失里斩杀了明使,对明朝采取强硬态度。

这一外交事件让朱棣勃然大怒。

由此,明朝也拉开了长达十五年的永乐北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盛庸,国力,能在,永乐,燕军,朱允炆,郡主,谈判,朱棣,战火,消息资讯,姚广孝,燕军,朱允炆,朱棣,南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盛庸,国力,能在,永乐,燕军,朱允炆,郡主,谈判,朱棣,战火,消息资讯,姚广孝,燕军,朱允炆,朱棣,南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盛庸,国力,能在,永乐,燕军,朱允炆,郡主,谈判,朱棣,战火,消息资讯,姚广孝,燕军,朱允炆,朱棣,南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