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元朝兴衰史:扩张受挫,汉化失败,内斗不断,最终不到百年便退场

元朝兴衰史:扩张受挫,汉化失败,内斗不断,最终不到百年便退场

中国历史上,如果要论武力之强大,疆域之辽阔,元朝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但是历史上雄极一时的元王朝,相比于其他大一统王朝,国祚却并不算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元朝一统全国后,不到百年就被赶回了漠北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回顾元朝的兴衰史。

1259年秋,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钓鱼城期间暴毙而亡,终年52岁。

蒙哥死后,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先后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自立为大汗,继而又大打出手。

当时,阿里不哥的基本盘是西道宗王。也就是蒙古本部贵族、察合台系诸王、窝阔台系诸王和金帐汗国诸王。

忽必烈的基本盘是东道宗王,也就是漠南蒙古贵族以及支持他的中原汉人地主阶级。

从双方各自的拥护势力便不难看出,这场蒙古统治集团的内战,表面上是汗位之争。

实则是漠南新生的蒙古封建势力联合汉族地主阶级,与漠北落后的蒙古奴隶主军事贵族集团之间的博弈。

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被俘,忽必烈夺得蒙古汗国的最高统治权。

前面说了,忽必烈的基本盘是中原和漠南蒙古。

所以战争结束后,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根基,便继续推行汉化改革。

当时的忽必烈,虽然名号仍然是蒙古大汗,没有正式称帝。但他平时一直以皇帝自居,表现出了强烈的要实行—条与先祖不同治国路线的决心。

见忽必烈态度如此,守旧的西道宗王不干了,纷纷遣使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而您却遵用汉法,其故如何?

是啊,蒙古人自古就是以游牧为生,可现在忽必烈却号召大家去种地?这成何体统,不符合祖宗旧法啊!

蒙古大汗自古就是通过忽里勒台大会推选出来的,可现在忽必烈却想推行中原汉人的那套父死子继的制度,这成何体统,不符合祖宗旧法啊!

由于无法接受忽必烈的主张,除伊尔汗国外的三大汗国,便先后宣布脱离本部独立。

自此,原本就貌合神离的黄金家族也正式宣告分家。

面对巨大的反对声浪,忽必烈起初还想挽回人心。

但随着分裂已成为事实,他也看开了。

老子要当总统,难道还要几个省长承认吗?

到了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下定决心,正式称帝,并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大元。

待政治制度被基本确定下来后,忽必烈随即根据汉人谋臣的建议,采用了自唐宋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改进和发展。

经过一番改进,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这一变革,奠定了明清以来,直到今天省区的规模,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当然,忽必烈为了照顾蒙古旧贵族的情绪,也没有把事情做绝。

他还是承认东道诸王的权利,中原各地的贵族食邑也可以照样世袭。

蒙古原来的斡尔朵制、怯薛制和投下制,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下来,只是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些变化。

而这样一来,元朝就出现了诸王、封君与行省并立的局面。

这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并立,反映了忽必烈不得不服从中原地区的社会现实,又反映了他对蒙古贵族不得不实行妥协。

1279年,经过多年战争,元朝彻底消灭宋室,自此中原一统。

不过,统一中原后的忽必烈,心情却很烦躁。

烦什么呢?

一方面,汉化推行了二十年,此时遇到了前有未有的阻力。

西道宗王就不说了,这些人原本就反对汉化。

元朝灭宋后,原本支持忽必烈的一些东道宗王也开始反水,与西边的海都等人眉来眼去。

为了镇压反对势力,忽必烈先派大将伯颜征讨,后来又自己亲征。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暂时平息事端。

但好景不长,这边刚刚把蒙古贵族摁下去,汉人士大夫那边又开始折腾了。

对于忽必烈一边慢慢汉化,一边继续尊重蒙古旧俗的行为,元朝的士大夫阶级是不满意的。

为了一蹴而就,一些汉人大臣作死,居然在1285年上书忽必烈,希望他能主动禅位给太子真金。

这帮士大夫的想法很幼稚,真金太子支持汉化,而且性格柔弱,比较听话。他上位以后,士大夫好处多多。

但让老皇帝主动逊位,这不是明摆了作死吗?

结果,忽必烈不出意外的勃然大怒,不仅诛杀了一大批事件参与者,而且还把真金给活活吓死了。

出了这种事,忽必烈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对该不该汉化产生了怀疑态度。

汉化当然好,别的不说,起码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

可是,汉化这事不能急,必须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贸然推进,代价必然是与大多数蒙古贵族彻底决裂。

除了汉化不顺外,另一件让忽必烈烦心的事是扩张受挫。

1265年,忽必烈通过高丽人的介绍,知道大海之上还有一个未曾臣服自己的日本。

为了消灭这个漏网之鱼,忽必烈动了征伐的念头。

只不过,当时由于要集中力量攻打南宋,征讨日本的计划才没有立即启动。

到了1274年,宋元战争大局已定,忽必烈也不再压抑自己征服日本的欲望。

当年十月,元军三万人东征,拉开了元日战争的序幕。

但是元军的这次征讨,运气很不好,竟然遇到了台风,最后无功而返。

七年后,元朝一统全国,忽必烈决定雪耻,遂又调集十四万大军,兵分两路,第二次进攻日本。

然而,元军这一次又遭遇了台风,战船多坏,将卒溺死者众,几乎全军覆没。

两次远征,损失惨重,忽必烈的反应是“震怒”。

他很不甘心,总想再进行一次征讨。

但在冷静下来后,忽必烈也意识到了日本不同于中原。

它是一个岛国,征服难度太大。

后来,在太子真金的劝说下,忽必烈最终放弃了吞并日本的想法。

没能拿下日本,忽必烈又将安南视为攻伐对象。

忽必烈对安南的觊觎之心,比日本还要早几年。

1257年底,蒙古军灭掉大理后,便兵分三路,从云南进攻越南的北部平原地区。

以蒙古军的陆战水平,这一战如果放在在中原打,十拿九稳。

可是,由于蒙古人无法适应热带炎热气候,加之蒙古军此次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南面夹击南宋,逼迫南宋早日就范。

因而当安南国王陈煚坐船逃往海上后,蒙古军很快便退兵。

这场战争,最后也以安南向蒙古入贡而草草结束。

早年未能吞并安南,让忽必烈很不甘心。

到了1276年,正值元军攻陷临安之际,忽必烈携平定东南之余威,遣使到安南宣谕六事:

一、安南王亲自入朝;

二、王子为质;

三、上呈民册;

四、资助军役;

五、缴纳贡赋;

六、设置达鲁花赤。

忽必烈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迫使安南陈朝屈服就范,从而达到控制安南的目的。

面对元廷的要求,安南国王陈晃直接拒绝。

由此,安南与元朝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1278年十月,陈晃禅位于太子陈昑。忽必烈遣使册封陈昑为王,趁机要求在安南设置达鲁花赤,并威逼陈晃接受上次遣使所言六事。

面对元廷更苛刻的要求,陈晃和陈昑父子再次果断拒绝。

双方闹得不欢而散。事情发展到如此,战争已无可避免。

1285年,忽必烈派自己第九子、镇南王脱欢领兵征讨。元越战争爆发。

开战之初的富良江之战,元军大获全胜,陈晃险些被擒。

为了讨好元军,陈晃将自己的妹妹送给了脱欢。

可是,元军在大胜后的情况也不好。

由于当时正逢夏季,天气炎热,元营中出现瘟疫。

与此同时,越南北部雨水不断,让元军的粮草运输也出现了问题。

无奈之下,脱欢只好下令撤退。

初战失利失利,忽必烈吸取教训。

半年后的1286年正月,趁着天气凉爽,忽必烈派兵六万,水陆并进,再次对安南用兵。

不过,安南统治者这一次也吸取了教训。

当元军攻入安南境内后,陈晃果断乘船出海。

元军找不着安南的太上王和国王,而气温又慢慢升高。

到了六月,元军只好再次撤退。

1287年,忽必烈又派脱欢率领十万大军出征安南。

但这一次征讨,元军遭到了安南军队的顽强抵抗,损兵折将。

1288年,忽必烈决定再打一次,派大将乌马儿率军征伐安南。

这一战,双方交战三个多月,元军吃了大亏,在水陆方面都没有占到便宜。乌马儿更是在白藤江之战中被安南军俘虏。

屡战屡败,忽必烈也是没脾气了。

后来,见安南主动遣使求和,忽必烈遂见好就收,表示安南向元朝称臣纳贡即可,不再奢望吞并之事。

如果忽必烈面对的对手,是北宋初年刚刚脱离中原的越南黎朝,战争不会这么难打。

因为早年的安南土著,并没有“安南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概念。

历史上所谓的“越南独立运动”,全部都是因阶级矛盾引发的起义,如官员欺压百姓;或是因高层利益分配不公,如中原流官欺压越南土官引起的军阀割据。而并非是因民族矛盾导致的民族战争。

这种民变和军阀割据,其实不难平定。中原的平叛大军往往只需要擒住匪首即可。老百姓其实无所谓被谁统治。

唐朝岭南道

但此一时彼一时。

自从北宋初期,宋太宗赵光义承认了越南黎朝的合法性后。当地土著用三百多年的时间,产生了民族认同感。

而当安南民众不再认同中原王朝的统治后,中原对安南的征讨,就变成了“泥潭式战争”。

一旦朝廷派去管理的官员素质不高,引发阶级矛盾或同僚内部倾轧。

这种矛盾,立即就会被叛军刻意引导为民族矛盾。继而演变成全民参与性质的民族战争。

可以说,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宋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征服安南失败后,忽必烈又很快瞄准了下一个打击对象。

1289年,他遣使前往爪哇岛,向统治当地的克塔纳伽提出臣服和朝贡的要求。

但克塔纳伽一向以南洋之王自居,不愿意臣服元朝,便当即拒绝,并划伤了元使的面部,以示侮辱。

侮辱或杀害使者,向来是蒙古人最痛恨的事情。

之前花刺子模被灭国,就是因为羞辱了蒙古使者。

如今克塔纳伽此举,无疑是在玩火。

当忽必烈知道了这事后,勃然大怒,命令江浙、福建、两广建造战舰,准备远征爪哇。

这一战,史称“元爪战争”。

忽必烈以史弼为主将,亦黑迷失、高兴为副将,率领千艘战船、万余船员和五千兵士从泉州出港,浩浩荡荡地向爪哇岛出发。

开战之前,忽必烈吸取攻打日本失利的教训,对史弼强调此次出征是军国大事,诸将可以便宜行事,不必时时上奏。大军登陆后,先在岛屿上驻扎下来,然后再开打。

关于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国和印尼史料有不同的记载。

不过,虽然过程的记载不一样,但结果的记载是一样的。

元军先胜后败,被克塔纳伽的女婿克塔拉亚萨当枪使,最终大败而归。

事后,浑水摸鱼的克塔拉亚萨知道自己惹不起元朝,赶紧遣使修复关系。

忽必烈本来不想接受克塔拉亚萨的示好,决意报复。

但是还没等元军准备好,忽必烈就驾崩了。这事最后也不了了之。

忽必烈死后,由谁来即位,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忽必烈生前,曾指定真金的第三子孛儿只斤·铁穆耳为太子。

按照汉人的制度,既然老皇帝已经指定了人选,铁穆耳直接即位就是了。

但是,由于元朝的汉化不彻底,仍然保留了很多的蒙古旧制。

所以忽必烈死后,铁穆耳的长兄甘麻剌便跳了出来,公开与铁穆耳叫板。

无奈之下,铁穆耳只好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让蒙古贵族们决定新皇帝的人选。

幸好,托孤大臣伯颜态度坚决,“握剑立殿陛,陈祖宗宝训,宣扬顾命”。

另一个托孤大臣玉昔帖木儿也坚决拥护忽必烈的遗命。铁穆耳这才侥幸即位,是为元成宗。

事后,差点没能即位的元成宗对汉法成见颇深。

加之他的父亲真金太子又是间接被儒生坑死的。

所以执政之后,他就对汉臣和汉化没有一点好感,元朝的汉化也就此止步。

元朝不搞汉化了,谁是元成宗可以拉拢的对象?

显然是守旧的蒙古贵族和三大汗国。

不过,就在元成宗对守旧贵族和三大汗国示好时,海都又出来兴风作浪了。

自从蒙哥继位之后,以海都为代表的窝阔台系后王就一直与蒙古汗廷对立。

忽必烈继位后,海都等人先是参加了阿里不哥反对忽必烈的战争。

在阿里不哥战败后,海都等宗王仍然与元朝廷处于战争状态,一直持续到忽必烈去世。

现如今元成宗即位,海都等叛王的问题依旧没解决。如果不能消灭这些人,其他两大汗国也不可能奉元朝为正朔,不可能承认元成宗的正统地位。

1297年,隐忍了三年的元成宗决定出手打击海都。

四年后,在元军的无力打击下,海都兵败被杀。

到了1304年,面对元朝强大的实力,海都的儿子察八儿不得不认怂,向元成宗俯首称臣。

自此,黄金家族在经过几十年的内部鏖战后,迎来了至少在形式上的重新统一。

大体来看,元朝皇帝的政治素养普遍不高。

自忽必烈之后,能称得上有为之君的皇帝也就只有元成宗。

可惜,元成宗与其父真金太子一样,身体不佳,四十多岁就病死了。

元成宗死后,由于他的独生子德寿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去世,所以一时之间,皇位由谁来继承,又成了问题。

当时,成宗的皇后卜鲁罕与左丞相阿忽台、平章政事八度马欣等商议,准备参照旧制,邀请手握重兵的阿难答辅国,然后卜鲁罕临朝称制。

阿难答是忽必烈的第三子安西王忙哥剌之子,元成宗的堂兄,他本身就有继承皇位的血统优势。

于是,当卜鲁罕伸出邀约之手后,阿难答马上响应。

得知阿难答要成为储君,时任右丞相的哈剌哈孙坚决反对。

他是传统蒙古贵族,向来反对回回人控制朝政,而阿难答当时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

十三世纪末的亚洲大陆,伊尔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先后废除了成吉思汗的《大扎撒》,尊奉伊斯兰经典《古兰经》,改奉了伊斯兰教。

既然三大汗国能改变信仰,元朝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一旦阿难答登上了大位,元朝也必然会被全面伊斯兰化。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哈剌哈孙便秘密遣使联络真金的次子,也就是成宗二哥答剌麻八剌的两个儿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请他们回大都继承大统。

收到邀请后,身处漠北本部的海山和身处河南的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即动身。

由于爱育黎拔力八达离得近,所以他先一步抵达大都,并在与哈剌哈孙密谋后,抢在卜鲁罕做监国的前一天突然发难,将卜鲁罕囚禁,擒杀了阿忽台、阿难答等人。

得知爱育黎拔力八达已经控制了大都,此时仍在路上的海山只得调整计划,率军驻留于和林(元朝岭北行省首府),窥视大都的动向。

不久后,大都方面传来消息,说大部分人都拥护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希望海山能主动放弃皇位。

见到手的皇位又飞了,海山勃然大怒。他先派人回大都带话,表示自己已决意继承帝位。接着又亲率三万大军南下,决定靠武力夺取皇位。

面对海山强大的武力威胁,大都城内的文武大臣瞬间怂了,被迫改变原来的想法,向海山明确表示推戴之意。

1307年五月,海山在元上都会聚宗戚大臣,举行忽里台大会。

最终经过大会确认,海山因为手握兵权,被推举为元朝的第三任皇帝,是为元武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则因为诛杀乱臣有功,被推举为皇太子。

这个事件,史称“武仁授受”。

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亲兄弟明算账。约定先由海山做皇帝,百年后传位给爱育黎拔力八达。等到爱育黎拔力八达百年后,再传位给海山的儿子。然后以此类推,未来皇位就在二人的子孙之间交替传承。

看到哥俩的这波操作,元朝的汉族官僚简直惊呆了。

历史证明,兄终弟及向来就不靠谱,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还奢望他们的后人能叔侄相传。

这确定不是闹着玩呢?

而事实也证明,兄终弟及就是不靠谱。

1311年初,元武宗海山病死于元大都。

随后不久,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元仁宗。

仁宗即位后仅三天,便违背了当年与武宗的约定, 将两个侄子和世㻋与图帖睦尔先后逼出京城,随后又册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

除了违背诺言外,元仁宗执政之后还全面推翻了武宗生前的种种主张。

元武宗是传统的蒙古人,他的用人方针与忽必烈前期重用汉人、后期重用色目人,以及元成宗铁穆尔平衡使用汉人、蒙古人、色目人不同。

他绝对排斥其他族裔,即位之后,几乎一边倒地重用蒙古人或蒙古化的突厥系人。

元朝的汉化,也因为元武宗的用人变化而出现了明显的倒退。

仁宗与武宗又不同,他从小接受了全面而系统的儒学教育,倾向于汉化。

加之,仁宗当初进京诛杀阿难答,囚禁卜鲁罕,又是得到汉人大儒李孟的点拨。

所以即位之后的仁宗,立即拜李孟为中书平章(宰相),并重启汉化。

1314年八月,中断了30多年的科举得以恢复。

次年二年,仁宗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

值得一提的是,元朝儒生的地位其实并不像清末民初谣传的那样,所谓“九儒十丐”,处于社会底端。

按照史料记载,比起其他户籍,元朝的儒户特权很多,如身份世袭,在学生员每天享受两餐供应,除基本赋税外不需要承担任何差役等。

可是,尽管元朝的儒生并不似谣传的那般低下,但因为没有科举,儒生们没有上升渠道,这使得元朝的读书人对朝廷很不满。

换言之,横向对比同时代的平民老百姓,元朝读书人的待遇其实不算低。但纵向对比,相比于其他朝代的读书人,元朝士子们的处境又只能用可怜二字来形容了。

所以,元仁宗重开科举,意义还是挺大的。解决了一部分儒生上升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民族矛盾。

1320年正月,在位八年的元仁宗去世。

同一个月,在皇太后答己的主持下,太子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

这次即位,是继贵由汗之后,元朝乃至蒙古汗国,唯一的一次父死子继。

元英宗上台之初,朝内有不少反对他即位的声音。

这些反对者认为,既然武宗和仁宗当初立下“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誓约,皇位就应该让武宗的儿子和世㻋或图帖睦尔即位。

但答己有自己的算盘,她觉得英宗年幼,如果让他当皇帝,有利于自己控制朝廷。

于是,在答己的坚持下,元英宗也坐稳了皇帝宝座。

不过,答己显然看走眼了。当时的元英宗虽然年幼,但却很有主见。

他自幼深受儒学熏陶,比仁宗的汉化程度还要深。

当了皇帝后,英宗开蒙元皇帝之先河,头戴汉人的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一副汉人皇帝的打扮,并按儒家礼仪祭祀了元朝太庙。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可比他老爸仁宗恢复科举带来的冲击要大得多。当时差点没把已荣升太皇太后的答己气死。

除了给守旧派添堵外,英宗还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企图搬倒与以答己为代表的太后党。

面对英宗的争权,这一下,答己忍无可忍,遂授意守旧派大臣阿散、黑驴、失列门等人发动宫廷政变,废掉元英宗,另立新君。

不过,英宗事先探知了消息,果断出手,将参与政变的人全部诛杀。

搞不定英宗,答己恼羞成怒,一口气没上来,气死了。

1322年八九月间,随着太皇太后答己的去世,元英宗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愉快,他觉得自己大权独揽,元朝的汉化也即将完成。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英宗却阴沟里翻船了。

1323年八月,按照蒙古传统的两都驻跸制度,英宗从上都开平出发,回大都过冬,中途在南坡店住宿。

当晚,蒙古守旧派发动政变,将英宗刺杀。

这个事件,史称“南坡之变”。

英宗生前,大量选用了有才能的汉族官员和士人,如张珪、王结、王约、吴险等。

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元朝的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减轻。

如果英宗能活得长一点,能营造出更好的经济社会局面,元朝的寿命或许能延长一些。

但很可惜,随着英宗的遇刺,这种向好的局面也戛然而止。

英宗遇刺后,由于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于是在“其余争立的哥哥、兄弟也无有”的形势下,甘麻剌的次子,镇守漠北祖宗故地的也孙铁木儿便被守旧派拥戴为新君。

也孙铁木儿即位后,做了五年皇帝,史称泰定帝。

当年甘麻剌与元成宗争夺皇位失利,被迫滚到漠北吃沙子。

如今他的儿子即位,为他追加谥号、庙号,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需要注意的是,“泰定”是年号,不是谥号。泰定帝死后,没人给他定谥号和庙号。

好歹也坐了五年皇位,为什么死后连个谥号也没有呢?

这是因为泰定帝死后,元朝上层分裂了,分成了两派。

一派人拥立泰定帝的儿子阿剌吉八在元上都即位。

另一派人拥立元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在元大都即位。

这两派人都指责对方是乱臣贼子,各自纠结人马,展开全国性内战。

这个事件,史称“两都之战”。

最终,经过数月混战,拥护图帖睦尔的一派人获胜,攻入上都。阿剌吉八在城破之后不知所踪。

由于儿子被推翻,帝位合法性不被承认,所以后来也就没人给泰定帝追加谥号、庙号。

史学界也只好根据他即位后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泰定,称其为泰定帝。

图帖睦尔打赢内战后,出于“人心向背之机,间不容发”的形势,立刻在大都称帝,并假模假样地声称“谨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让之心” 。

邀请大哥和世㻋回朝,表示愿意禅让于他,自己做太子。

当初,元仁宗违背誓言,将和世㻋与图帖睦尔赶出大都。兄弟俩可谓是难兄难弟,只能抱团取暖。

但时过境迁,一山不容二虎,图帖睦尔此时已容不下大哥。

弟弟心态上的变化,和世㻋并不知道。他兴致冲冲地从漠北往回赶,还在半路上称帝,史称元明宗。

结果见到图帖睦尔没两天,和世㻋就被毒杀了,实际上连一天皇位都没坐过。

和世㻋死后,图帖睦尔再次登基,史称元文宗。

元文宗这个人,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有较好的文化修养。

不过,由于害怕重蹈元英宗的覆辙,文宗在位期间,并没有重启汉化,只搞了些“样子工程”。

比如用虚崇文儒的手段来安抚汉地民心。

至于做出制度上的变革,他想也不敢想。

由于元文宗的碌碌无为,元朝的汉化依然是毫无起色。

而元朝在保守贵族的治理下,可谓是民怨沸腾,种下了后来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火苗。

元文宗图帖睦尔

1332年八月,元文宗病重。

估计是临死的时候良心发现,觉得当年毒死哥哥不对,文宗决定将皇位传给和世㻋的儿子。

和世㻋生前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妥懽帖睦尔,十二岁;一个叫懿璘质班,六岁。

按照文宗的意愿,他是想传位于年长的妥懽帖睦尔。

但由于把持朝政的权臣燕帖木儿觉得拥立年幼的懿璘质班即位,方便自己继续把控朝政。

于是,妥懽帖睦尔就被流放了,文宗的皇位传给了懿璘质班,是为元宁宗。

元宁宗即位后,没几个月就死了。

无奈之下,燕帖木儿只好又请回妥懽帖睦尔,拥立其即位,是为元惠宗,也就是元顺帝。

从皇位频繁更迭就能看出,元朝短命,其内部倾轧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1271年忽必烈称帝开始,一直到1333年元顺帝即位,中间62年,出了11个皇帝。

除去忽必烈在位的23年,元成宗在位的13年。等于在26年里,元朝换了9任皇帝。

这些元朝皇帝,有的在位三天,有的在位一年,最多不过八年。除了心里有愧病死的,喝酒喝死的,就是死于内部倾轧。

国势混乱到这种地步,天下怎么可能不乱?

在这种情况下,即位后的元顺帝,不甘心做亡国之君,暗自决意改变现状。

1340年,在铲除掉所有权臣后,元顺帝改元“至正”,任命贤臣脱脱为右丞相,主持改革,恢复科举制,颁行《农桑辑要》,整饬吏治,征召隐逸,蠲免赋税,开放马禁,削减盐额,实行儒治。

当时,元顺帝十九岁,脱脱二十六岁,两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决意大展宏图、中兴元朝。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由于此前的元朝统治者,统治水平实在是太稀烂了。

几十年的“包税制”,让基层官员已经习惯了不理会皇帝的诏令,元顺帝的政令甚至都不了大都城。

因而脱脱主持改革,虽然有一些成效。但在事后看来,不过是昙花一现,至多只是延缓了元朝的覆亡而已。

1344年,元朝进入了灾害多发期,华北平原尤为严重。天灾不断,灾异频频,人民难以生存,纷纷流亡,甚至一度影响到了大都。

面对天灾,元顺帝无能为力,只能下罪己诏,试图挽回人心。

可是中原人对元王朝,早已经丧失透顶了。即便是士绅阶级,也不愿意再支持元廷。

此时元顺帝发罪己诏,能有什么用呢?

关于元朝的读书人待遇,前面提到过。

比老百姓好点,但远不如宋朝士大夫。

元廷对读书人的不够重视,让元末士绅阶级彻底寒心。

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末期的民变,往往是底层老百姓先揭竿而起,最后被贵族摘桃子。

比如汉末起义,隋末起义,贫民造反,严重动摇了朝廷的统治。但最后夺了江山的人,却是皇室和外戚出身的刘秀和李渊。

相比于前朝,元末的民变,情况却正好相反。

最先造反的人,诸如朱元璋的义父郭子兴,辅佐韩林儿的刘福通,都是地主出身。

是他们先揭竿而起,动摇了元廷的统治,所以才有了后来气势恢宏的元末大起义。

像这种地主毁家纾难、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情况。这在历史上不多见。

为啥衣食无忧的士绅老爷们,要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非得去造反呢?

就是因为在蒙古保守贵族的统治下,士绅的上升通道基本被焊死了。

纵观元朝历史,从建立到灭亡,只举行了16次科举,平均六年一次。

总共录取进士才1139人,平均一科才录取71人。

这么可怜的录取名额,别说是跟宋朝比了,就算是对比明清,也远远不如。

如果元朝单单只是录取名额偏少,也就罢了。

更不忍直视的现实情况是,就这么点蛋糕,还要被层层瓜分。

蒙古贵族要先分一大块,色目人也要再分一大块。

轮到汉人士绅时,名额已经没多少了。

并且,最后这点给汉人的名额,很多还让汉族勋贵世家大族给先分了去。

最后落到一般汉人士绅手上的进士名额,基本等于没有。

想想看,如果你是郭子兴、刘福通。你有钱,也有学识、见识。可是由于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不公平,导致你始终只是乡下土财主。这种境遇,你心里能接受?

如果朝廷强大,或许你能接受。

但朝纲不振,遍地都是造反的火苗,你还能隐忍不发?

1348年,以贩盐为生的方国珍召集兄弟,啸聚海上,公开造反。

三年后,刘福通在颍州颍上县聚会。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发动起义。

面对南方爆发的民变,元顺帝一面下旨安抚,一面派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等人率军南下镇压起义。

但安抚和镇压的结果,却是起义规模越来越大,元朝在许多地方的统治机构瘫痪,陷入土崩瓦解的绝境。

当然,元末有因为分不到蛋糕而造反的人,自然就有分到了蛋糕,维护元朝的人。比如当时的拥元军阀李思齐,张良弼等人。

可是,这些人的数量太少了。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元末起义是底层士绅扯旗造反,中层士绅观望。只有极少数做到宰相的高级士大夫愿意死忠元朝。

而一直以来分到最大蛋糕的蒙古勋贵,此时却无力维护朝廷的统治。

蛋糕分成这样,令大部分人不满意,元朝能挺到1368年才被赶出中原,也算是一种奇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诸王,兴衰史,忽必烈,内斗,中原,扩张,蒙古,贵族,汉人,消息资讯,元朝,忽必烈,安南,元成宗,蒙古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诸王,兴衰史,忽必烈,内斗,中原,扩张,蒙古,贵族,汉人,消息资讯,元朝,忽必烈,安南,元成宗,蒙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诸王,兴衰史,忽必烈,内斗,中原,扩张,蒙古,贵族,汉人,消息资讯,元朝,忽必烈,安南,元成宗,蒙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