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太宗东征的故事与大连境内的印记

唐太宗东征的故事与大连境内的印记

唐太宗东征的故事与大连境内的印记

李清军

唐太宗东征时在辽宁境内留下很多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例如:薛仁贵单骑救主的故事、扳倒井的传奇、歇马岭的传说等等,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和故事在东北民间口口相传、源远流长,在我们大连境内也有着非常多的故事和历史痕迹,并且也都与当年唐太宗东征有关。

一、 历史上的唐太宗东征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公元581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十六国以来中国长达三百年的分裂的局面,割据辽东的高句丽政权也感到危机,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平阳王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辽西军事驻地,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从此开始了隋唐两朝长达七十多年战争。

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一共发生共有四次,其中只有第一次是唐太宗亲自率军东征,其基本过程是: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新罗向唐求援,唐太宗诏谕高句丽罢兵,高句丽西部大臣泉盖苏文置之不理,于是唐太宗决定亲征高句丽,收复辽东故土。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亲率大军兵分两路向高句丽发动进攻,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兵4.3万,战船500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6万直奔辽东(今辽阳),拟从水陆两路合击高句丽。

2月,李绩暗渡辽水,攻克盖牟城(今盖县),进逼辽东。张亮率水军横渡渤海,在都里镇(今旅顺口)登陆,攻克卑沙城(今大连金州大黑山),又与陆军张俭部合破高句丽军于建安城(今辽宁盖县东北)。随后张亮派总管丘孝忠率领一支水军直趋鸭绿江,以威胁高句丽前线诸军的侧背。5月初,李绩击败高句丽4万援军,而后连续12昼猛攻辽东城,高句丽守军力不支,伤亡万余人,被俘4万人,辽东城被攻克。唐紧接着收复攻白岩城(今辽阳市东)、乌骨城(今辽宁本溪市南)、白岩城守。

金州大黑山山城

6月底,唐军进抵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县南)。高句丽北部将领高延寿和南部将领高惠贞率兵5万来援。唐太宗将高延寿诱至安市城东南8 里处依山列阵,命李绩率步骑1.5万列阵于西岭,长孙无忌率精兵1.1万作为奇兵,从山北狭谷潜出袭敌阵后,唐太宗亲自率领步骑4000人登上敌营北的高山指挥。高延寿集合所部准备向李绩发动进攻,由于长孙无忌率部率先从敌背后杀出,导致高句丽兵惊慌失措,唐太宗遇险,在白袍小将薛仁贵与他各路兵马奋力救助冲杀之下,高延寿部被杀2万余人,走投无路,率3.68万人投降。

由于安市城守军拼死固守,唐军久攻不下,时间已到农历9月,辽东天气十分寒冷,军粮即将耗尽,兵马难以久留,唐太宗遂下令班师,第一次东征高句丽至此结束。而后在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又有唐朝又有两次东征高句丽,这两次都是渡海作战,由于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所以第三次东征并没有实际执行。到唐高宗时期,最后由唐朝大将薛仁贵、苏定方最后消灭了高句丽政权。

唐太宗东征留下的传说

黄粮堆的故事,

在盖州市青石岭镇202国道西侧3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黄粮堆村,根据《盖平县乡土志》记载:“相传唐太宗征高丽乏粮,夜筑土覆米于上诱敌,今已圮废无存。”相传,唐王李世民征东攻打高丽城,来到此处时已没有多少粮草。唐王恐被对方知晓,拖延交战时间,对唐军不利,为迷惑对方,命令将士连夜在原来堆放粮食的地方堆筑土丘,将粮食覆盖在土丘之上,谎称是粮食。对方看到唐军营地粮草充足,利于久战,怕唐王援兵到后难以取胜,匆忙与唐军交战,唐军大胜。后来人们称此地被称为“谎粮堆”,以后逐渐演变成“黄粮堆”。

黄粮堆

传说中的“谎粮堆”遗迹至今尚存。北起黄粮堆村南到三块石村,东起蚂虹咀村,西至赵家村,方圆约5平方公里,有大小不等的土丘七十二个半,当地人称它为“坨子”,这就是当年的“谎粮堆”。

扳倒井大石桥市有个村子叫枣岭堡,村里有口水井与众不同。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的时候,白袍将军薛礼(薛仁贵)带领千军万马,追赶敌人两天两宿,累得人困马乏,又饥又渴,来到枣岭堡,正赶上这地方闹旱灾,水井大多枯干。士兵们发现村里有口水井,便蜂拥而上,一下子把井围了个风雨不透,争争抢抢乱成一团。薛礼为赢得宝贵时间,大喝一声:“闪开!”士兵们见是白袍将军,忙让开一条路。薛礼双手使劲一扳,井被扳倒了。霎时间,遍地都是水,士兵们都喝到水了,战马也及时饮上水。从此,这口井就成了倾斜的井,扳倒井的故事就传开了,一直流传到今天。

河蟹盖与马蹄窝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亲驾征东打到辽河边,只见波涛滚滚一条船也没有。时值深秋,要想过河只有等待河水冻冰。唐王心中焦急,每日派遣士兵到河边观察是否结冰,时间一天天过去,河水仍未封冻,负责观察的士兵常常被训斥。这天,唐王派了个老兵去探看,老兵怕被责罚,就回禀说河已结冻。唐王闻听大为高兴,吩咐赏赐酒肉,全军庆贺,准备过河。

第二天大军走到辽河边上时,远远看见河面上有一道黑压压的冰桥跨浮两岸之间。走近一看,原来是无数的蟹子盘结而成。唐王心中一亮:这是上天助我的吉兆!于是传令各路兵马迅速过河。马蹄嗒嗒,战旗飘飘,唐

盘锦河蟹

军顺利地渡过了辽河,从此辽河的河蟹的蟹盖上留下了永远磨不掉的马蹄印。

大连境内与唐军东征有关的遗迹

高句丽原来是以渔猎经济为主,随着不断向南迁移和铁器的广泛使用逐渐向农业经济过渡,为了防备野兽的袭击和防御居住的地方多在山上,据《三国志·高句丽传》记载:“依山而居,以草茨屋。唯王宫、官府佛庐为瓦”,“宴民盛冬作长炕,煴火以取暖”(类似汉族的火炕),说明高句丽当时居住的房屋与我们如今的房子相差不大。

大连市境内的高句丽遗址共有10余处,比较大的目前有金州新区大黑山上的卑沙城、普兰店区星台街道的镇巍霸山城(也称吴姑城)、庄河市城山镇的城山山城、瓦房店市得利寺山城,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均由石块砌成,依照山形,围山脊而建,设有城门和瞭望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中有屯兵和粮秣储存场所。城中居民有城民和谷民之分,城民常驻城中,谷民平时分散居住周围平坦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战时进入城中,形成“农夫释茉,并皆入堡”兵民合一战守相济的体制,在与隋朝、唐朝军事对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庄河成山山城

据史书记载,当年唐军渡海作战时在大连境内还留下很多的遗址,第一次从山东渡过渤海海峡在旅顺登陆时,在大连南部地区的小平岛港、老虎滩港青泥浦(青泥洼至三山岛一带)、广鹿岛均建有唐朝军队的仓库,用于存放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同时留有士兵驻守,由于岁月久远这些设施基本上已经消失了,但是在大连劳动公园旁边唐朝驻守军队建筑的松山寺遗址一直保留到建国以后。

大连松山寺

在大连有很多的地名听起来很是有意思,其实这些地名都与当年唐军东征有关,例如庄河市太平岭的歇马岭相传是薛仁贵东征曾经休息歇马的地方;仙人洞镇冰峪村原名为兵御,是唐朝军队就地防御的场所;马道口也曾经是唐朝军队骑兵经过的路口;金州新区的亮甲店是唐朝大将薛仁贵带领士兵晾晒盔甲的处所。伴随着这些美妙的名字,如今这些地方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有很多的地方伴随着这传奇般的地名而成为风景优美的旅游目的地,这可能是当年东征的唐军士兵没有想到的吧

普兰店吴姑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薛仁贵,唐军,唐王,李绩,唐太宗,粮堆,故事,大连,公元前,辽东,消息资讯,薛仁贵,唐军,唐王,唐太宗,高句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薛仁贵,唐军,唐王,李绩,唐太宗,粮堆,故事,大连,公元前,辽东,消息资讯,薛仁贵,唐军,唐王,唐太宗,高句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薛仁贵,唐军,唐王,李绩,唐太宗,粮堆,故事,大连,公元前,辽东,消息资讯,薛仁贵,唐军,唐王,唐太宗,高句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