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西晋人物 - 保卫太子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对齐王司马攸连发狠招儿

西晋人物 - 保卫太子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对齐王司马攸连发狠招儿

衣赐履按:上一回,我们讲到,公元276年,司马炎得了重病,差点儿就挂了。病愈之后,司马炎听说了一件事儿,仿如挨了一记闷棍,受了严重的内伤。

什么事儿呢?

司马炎生病的时候,贾充、荀勖和老弟司马攸,都在身边伺候。司马炎病愈之后,有人向他汇报,说是他病重期间,朝廷上下都以为这回恐怕皇上是要龙驭上宾了,于是乎,大家都属意于司马攸,也即是说,一旦司马炎挂了,大家就会推举齐王司马攸当皇帝。

这些人甚至还要把贾充也拉过去,河南尹夏侯和对贾充说,老贾,你对两个女婿,一碗水可要端平啊,立人当立德诶——谁有德就应该立谁做皇帝诶!

对夏侯和的试探,贾充以沉默来回应。

【越看越发现,老贾同志是个神人】

司马炎病愈恢复工作,立即把夏侯和从河南尹的重要岗位拿下,改任没什么实权的光禄勋,削了贾充的兵权,但贾充的其他待遇不变。

衣赐履说:这儿得解释一下。贾充没儿子,但生了不少闺女,并且,嫁得也都很不错。贾充最初娶的是曹魏时代中书令李丰的女儿,给贾充生了两个闺女,大的叫贾褒,又名贾荃,小的叫贾裕,又名贾浚。公元254年,当时主政的司马师宣称李丰、夏侯玄等人谋反,把他们都夷了三族,李姑娘因受到父亲的牵连而被流放。之后,贾充娶了城阳太守郭配(郭淮的弟弟)的女儿郭槐,又生了两个闺女贾南风和贾午。贾荃嫁给了齐王司马攸,贾南风嫁给了太子司马衷。

码字至此,我对这个贾充真是叹服啊!

他最初是曹爽手下的干部,曹爽被诛杀之后,几乎所有曹爽手下干部都被免职了,只有贾充同志,没有被免职的记录。贾充娶了李丰的女儿,李丰被认定为谋反,居然这位贾女婿又没受到牵连,一转身儿又娶了郭家的女儿,他的官场之路,可谓是“总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啊。

现在你看,俩女婿,一个是司马攸,一个是司马衷,不管哪个当了皇帝,贾充都立于不败之地。这究竟是眼光,还是运气?呵呵呵。

按照《晋书·贾充传》的说法,帝疾笃,朝廷属意于攸。从这句话判断,显然朝廷高官支持司马攸的,恐怕不在少数。但司马炎并没有拉开架势,非要查个水落石出,彻底弄清究竟是哪些王八蛋支持司马攸。估计牵扯面儿太广,一查就得乱套,只是稍微修理贾充和夏侯和一下,算是对朝臣的提醒,至于司马攸,朕要徐徐而图之。

有学者认为,贾充对夏侯和的问询没有回答,说明贾充首鼠两端,是对司马炎的某种背叛。也许?反正,如果我是贾充,不管我内心支持哪个女婿,嘴上我也不会回答的。怎么回答?

那么,为什么朝廷属意于司马攸呢?

大约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太子司马衷的智力水平确实无法恭维。要不是大家都觉得司马衷傻,哪有司马攸什么事儿啊!

第二,司马攸至孝,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本,上一回我们详细讲过。

第三,司马攸能力素质还是相当过硬的,我们简单摆一摆。

公元265年,司马炎登基之后,封司马攸为齐王。当时,朝廷草创,司马攸“总统军事,抚宁内外,莫不景附焉”。

衣赐履说:这段话出自《晋书·司马攸传》。司马攸生于公元248年,本年,虚岁十八,除了齐王的爵位之外,并没有实际的官职,如果说他总统军事,显然是相当扯淡的。在读司马攸事迹时,我们必须预设一个前提,即,李世民是老二,杀了他大哥、太子李建成,又逼老爹李渊逊位,才当上了皇帝。而《晋书》是房玄龄这帮人编著的,因此,对于齐王司马攸的描述,李世民大约是很有些代入感的,房玄龄等人在李世民的授意或暗示下,一定做了不少涂脂抹粉的工作。

司马炎下诏,让各藩王自己任命封国的干部。司马攸三次上书,表示现在天下尚未一统,国家制度刚刚建立,由封国自行任用干部不妥,还是等灭了东吴之后,再考虑此事吧。

司马炎不准。

后来,齐国宰相向司马攸报告,说是长吏缺编。司马攸下令说,封国任用干部,实际上是朝廷的职责,我们不宜自行选拔任用,还是打报告请求朝廷为我们配备吧。当时,司马攸家的人,衣服食物都是由朝廷提供的,司马攸上书表示自己的租税和薪水,完全够自己府里的开销,请求朝廷不必再配发衣食了。前后上书十余次,司马炎不准。司马攸虽然没有回封国,但他从租赋中分出一部分,给国内的文武官员,甚至底层士卒发放福利。国中有人疾病死丧的,另外还有赏赐。碰到水旱灾害,封国内的老百姓日子难过,司马攸就借钱借粮帮他们度过难关,可以等到年景好了再偿还,偿还时还给打个八折,因此,封国内的干部百姓,都对司马攸十分爱戴。

【司马攸人望甚高】

不久,司马攸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来,朝廷要求罢去骠骑将军下属的营兵,结果,好几千兵士依恋司马攸的恩德,硬是不肯离开。司马炎知道之后,把这些兵都归还给司马攸。

司马攸每次参加朝议,都很尽心,应该说提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后来,又转为镇军大将军,加侍中,行太子少傅。几年之后,又担任太子太傅。

衣赐履说:司马攸的数次任职时间,史书都没有明确记录。我一直强调,时间因素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事件至为重要,一个关键时间点判断错误,可能导致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全都是错误的。史官们对时间节点有意无意地漠视,让人颇感愤怒。

我们推测一下司马攸的任职时间节点。公元266年,五月,原骠骑将军王沈去世,司马攸可能此时担任骠骑将军。公元269年,朝廷撤掉了镇军官的编制。公元270年,十二月,东吴前将军孙秀归降晋朝,被司马炎任命为骠骑将军。同月,重新设置镇军官,司马攸应该于此时改任了镇军大将军。照理,司马炎可以直接任命孙秀为镇军将军,但他偏偏要让司马攸给孙秀腾位子,这种操作,颇为耐人寻味。联系司马炎打算罢骠骑营兵的事,或许任命孙休为骠骑将军又不想给孙休兵,于是干脆罢掉营兵,或者本来就是想利用这个机会罢掉司马攸的兵,但是,这些兵居然不肯离开司马攸,于是,转为镇军大将军的营兵。

公元274年,原太子太傅荀顗(读如以)去世,司马攸当为此时担任太子太傅。

公元276年,八月,司马攸代贾充为司空,免去镇军大将军职务,本年,二十九岁。

总体上看,司马攸是比较受欢迎的,特别是自己带的部队,和自己封国的官员百姓,对他都相当爱戴。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当然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对皇位有威胁的人来说,恐怕并不是好事。

好,我们回到公元276年。

司马炎病愈之后,他那两个亲信,中书监荀勖和左卫将军冯紞(读如胆),终于长出一口气。司马攸向来看不上荀勖,而荀勖很清楚,满朝都“意属”司马攸,一旦司马攸坐上皇位,他荀勖,或者说他老荀家,一定彻底吹灯拔蜡,于是,荀勖就支使冯紞对司马炎说:

皇上啊,如果这次您没能挺过去,太子就完蛋了。齐王司马攸,老百姓爱戴,公卿百官推崇,即使他本人谦逊退让,我恐怕太子的位子也保不住啊!现在,应当打发他回封国去,社稷才能安定。

【冯紞,也是那种左右历史发展的非著名人物】

司马炎认为冯紞说得很对,确实有必要修理修理这个弟弟。

司马炎跟孙皓不一样,如果是孙皓,我估计上朝的时候就能把司马攸当场打死,但司马炎没那么暴脾气,做事儿考虑比较多,对于如何修理打压司马攸,七七八八地颇搞了几个大动作:

动作一,册封皇后

本年,十月二十一日,司马炎册封弘农(河南省灵宝县东北)人杨骏的闺女杨芷为皇后,大赦天下。

十二月,任命杨骏为镇军将军,封临晋侯。

册封皇后,跟修理司马攸,这儿哪儿跟哪儿啊?

嗳,你还真别说,这两件事儿,关系大了。

这位杨皇后,是上任杨皇后的亲堂妹。

之前,我们讲过,司马炎之前的皇后叫杨艳,老爹杨炳,字文宗,是杨骏的大哥,出自著名的弘农杨氏。杨艳生了司马轨(早卒)、司马衷、司马柬三个儿子,还生了平阳、新丰、阳平三位公主。

据说,司马炎一度也感觉太子司马衷智商有点儿问题,当皇帝会比较吃力,就跟杨艳商量,是不是换个儿子当太子。杨艳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即使阿衷不太聪明,又岂可轻易废掉?后来,在杨艳和荀勖、荀顗等人的努力下,为司马衷娶了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这就使得重臣贾充成为司马衷的支持者(详见拙文《

一场政治角力,把贾南风送上了晋惠帝司马衷的婚床

》)。

公元273年,司马炎扩充后宫,从高官世家的闺女中选了不少夫人、妃嫔唔的。司马炎亲自参与选美工作,有关部门初选之后,让美女们排好队,摆好Pose,跟那儿等皇上过目。司马炎一个一个仔细瞧,看上哪个,就在哪个的胳膊上系一条深红色的纱巾。当时,将军胡奋的闺女胡芳被选中了,下了大殿,胡姑娘攥着胳膊上的红纱巾放声大哭。左右赶紧上前说,姑奶奶,别哭了,小心皇上听见!胡姑娘不愧将门出身,说,姑娘我死都不怕,难道会怕皇上!

胡芳性格豪爽,和司马炎说话也不装,直来直去的。司马炎对胡芳非常宠爱,宠爱到什么程度呢?灭了东吴之后,司马炎又从东吴末帝孙皓后宫弄来好几千美女,司马炎的后宫超过一万,他就成天手里挥着小皮鞭,驾着羊拉的车,在后宫乱逛,羊车停哪,他就跟哪过夜。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依然对胡芳最为喜爱,在胡芳处留宿次数最多。胡芳的职称虽然只是贵嫔,但她的各种服饰饮食什么的,规格仅次于皇后。司马炎有一次和胡芳玩儿摴蒲(一种古代赌博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儿,类似现在的掷骰子。摴蒲读如出仆),争抢的时候,伤了手指。司马炎怒道,你还真是将种啊!胡芳说,北伐公孙,西距诸葛,非将种而何?司马炎立马挼了,面露惭色。

衣赐履说:胡姑娘太有意思了。将种,就是武将的后代。魏晋时代,武将相对于文臣,地位上低不少。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更是不把武将出身的人放在眼里。司马炎说胡姑娘是将种,胡姑娘说你爷爷司马懿北伐公孙渊,西讨诸葛亮,你是他孙子,你不是将种是神马!哈哈哈。

司马炎如此喜欢胡姑娘,皇后杨艳心里就不踏实了。公元274年,杨艳生病,病得还挺重,担心自己一旦过世,司马炎恐怕会立那个狐狸精为皇后,到时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就悬了。杨艳终究没能挺过去,七月,临终之前,她枕在司马炎的腿上,说:

我叔父杨骏有个女儿,小名叫男胤,又贤惠,又美丽,希望陛下能够把她接进宫来。

然后,杨艳就呜呜咽咽哭个不停。司马炎被她哭得心里发酸,就流着泪水答应了。

这是公元274年的事儿。

公元276年,十月,司马炎册封杨艳的堂妹杨芷为皇后。也即是说,皇后的位置,已经空了两年多了。有读者可能会想,是不是礼法上有要求,必须等上一个皇后去世多长时间之后,才能立下一个?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即使有这种规矩,几个月、半拉年,意思到了也就行了,断不会超过一年,遑论两年?

比如,后主刘禅。皇后是张飞的大闺女。公元237年,大约下半年,张皇后去世了,刘禅立即把张皇后的妹妹接入宫,立为贵人。第二年,公元238年,正月,就立为皇后。

那么,既然没有礼法方面的要求,司马炎为什么两年多不立皇后呢?我猜,杨艳死后,司马炎并没有决定立哪个为皇后,或者说,并不特别强烈地想立杨芷为皇后,那就先拖着。但是,到了公元276年,突然发现满朝大臣都支持弟弟司马攸,几乎没人支持儿子司马衷,这还了得!自己在的时候尚可应付,自己一旦挂了,谁来保护太子?还得靠太子亲娘杨艳的娘家人啊!

【皇后杨男胤】

于是,司马炎果断册封杨芷,之后,任命杨芷老爹杨骏为镇军将军,封临晋侯。杨骏的两个弟弟杨珧(读如遥)、杨济,也都更加宠信。

衣赐履说:封杨骏为“临晋侯”,可能也有某种讲究,至少,司马炎认为,“临晋”二字,对大晋朝预示着某种福运。司马炎在加强太子身边力量的同时,按下了启动重用外戚的按钮。杨骏后来升任车骑将军,灭掉东吴之后,司马炎享受声色,不怎么搭理正事儿了,杨骏、杨珧、杨济兄弟权倾朝野,时人谓之为“三杨”。

动作二,整顿封国

公元277年,卫将军杨珧和中书监荀勖,认为司马攸威望太高,担心太子以后会受到司马攸的威胁,俩人就援引故司空裴秀当初建立五等爵位时的意旨,向司马炎提出建议:

古时候分封诸侯,是为了以地方藩国护卫中央。现在东吴还没有灭亡,边防州郡责任重大。而诸位王公都跟京城呆着,这就失去了设立藩国的意义了。另外,守边的将领们多为异姓,应该让宗室成员参与边防,确保稳定。

于是,司马炎下诏,根据食邑多少,将封国分为三等,大国设置三军,共五千人;次国设二军,共三千人,小国设一军,一千一百人。诸侯王任都督的,把封国迁到他们任职所在地。

衣赐履说:大国五个:平原国、汝南国、琅邪国、扶风国、齐国;次国六个:梁国、赵国、乐安国、燕国、安平国、义阳国;其他都是小国。原则上,封国的兵归中尉管理,中尉向朝廷负责。

另外,杨珧是杨骏的弟弟,杨皇后的叔叔,显然,至迟到本年,杨珧已经进入权力核心圈子了。

八月二十一日,扶风王司马亮改封汝南王,任镇南大将军,总领豫州军事;琅邪王司马伦改封赵王,督邺城的防守事务;勃海王司马辅改封太原王,监并州诸军事;东莞王司马伷改封琅邪王,驻防徐州;汝阴王司马骏改封扶风王,驻防关中;太原王司马颙改封河间王,汝南王司马柬改封为南阳王。诸侯王没有担任官职的,全都遣送回国。亲王们、公爵们,都习惯了京都声色犬马的生活啊,谁愿意离开啊,全都哭得稀里哗啦,流着泪水上路了。

司马炎又封儿子司马玮为始平王,司马允为濮阳王,司马该为新都王,司马遐为清河王。

九月,封司马攸的儿子司马蕤为辽东王,司马赞为广汉王。

衣赐履说:这个动作,真不小,把诸侯王们都折腾了一回,而且特别指出,都督哪里的军事工作,就把封国设到哪里。司马亮领豫州军事,就把封国迁到汝南郡,司马伦督邺城,就把封国迁到赵国,司马骏驻防关中,就把封国迁到扶风……下一步,对司马攸动手的时候,这些王爷都是榜样,看你有什么理由赖在京城不走。

动作三,齐王守丧

这个事儿有意思了。公元278年,六月,弘训太后羊徽瑜去世。羊太后是司马师的正妻,司马攸是司马师的嗣子,那就得为羊太后守丧啊,这个事儿,想躲都躲不过去,更何况,司马攸是以孝闻名天下的。

但是,这个丧该怎么守,成了朝廷需要讨论的大问题。

河南尹王恂认为,弘训太后入庙,合食于景皇帝,齐王司马攸不得以嗣子身份服丧。

衣赐履说:公元276年,河南尹夏侯和被调离,由王恂接任。王恂是司马炎老娘王元姬的兄弟,是司马炎的亲娘舅。

贾充则认为:

礼,诸侯不得祖天子,公子不得祢(读如迷)先君,皆谓奉统承祀,非谓不得复其父祖也。攸身宜服三年丧事,自如臣制。

有关部门上奏说,如果按照贾充的意见,司马攸就得“服子服,行臣制”,以前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应该采用王恂的意见,司马攸以诸侯的身份服丧。

司马炎批准贾充的建议。

衣赐履说:这种事儿,既非常无聊,又特别重要。司马师被追认为景皇帝,司马攸是司马师的嗣子,如果司马攸以嗣子身份守丧,则就成了天子的嗣子,从礼法角度讲,就有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这是司马炎所不能容忍的。王恂干脆主张,司马攸不得以嗣子身份服丧。而贾充则提出一个阉割版的折中方案,不是太好直译,大概意思是说,司马攸可以以人子的身份祭祀羊老太太,但是,不能以嗣子的身份祭祀羊太后。王恂直接剥夺了司马攸人子的身份,贾充则将司马攸的身份一分为二,于私,则为人子;于公,则为诸侯,而非嗣子。司马炎不是一个特别强势的君主,采用了贾充提出的这种“阉割版”服丧建议。

我们可以想见,司马攸知道这个方案之后,会是什么感受。

虽然说,这种通过礼法进行政治斗争的手段,高端而深奥,让人不得不叹服,我们老祖宗创造出这么一门儿博大精深的学问,恐怕全世界都没有能望其项背者吧。

但我还是不由想,难道说,大晋朝智商最高、学问最大、资源最丰富的一群高官们,就把精力都放在这种无聊至极的斗争中,还要沾沾自喜吗?这就是所谓的政治智慧吗?

贾充为什么那么受司马炎的待见?他能想出这种阉割版祭祖方法,别人就比不了。

公元279年,司马炎大举伐吴,号称“总统军事”的齐王司马攸,则由于要守三年丧,顺理成章被排除在伐吴大军之外了,至少在平吴这件事上,司马攸寸功没有。

动作四,太子考试

公元278年,十月,司马炎任命征北大将军卫瓘为尚书令。当时,朝廷上下都认为司马衷愚钝,不是继承皇位的料子。卫瓘也是这种看法,总是想向司马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但每次话到嘴边儿,都说不出口。一次,司马炎在陵云台请大家喝酒,卫瓘假装喝大了,借着酒劲儿,跪在司马炎的座位前,说,陛下,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司马炎说,但讲无妨。卫瓘欲言又止,一连三次张开嘴,还是没说出来,最后,用手抚摩着司马炎的座位,说,此座可惜啊!司马炎当然知道卫瓘的意思,说,老卫,你喝高了。从此之后,卫瓘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

怀疑司马衷智商的人多了去了,司马炎没少听到各种阴阳怪气的论调,他就打算为司马衷搞一次专门的考试,司马衷究竟是棵松,还是根儿葱,拉出来溜溜。某天,司马炎把东宫的干部都召集到一起,设宴款待。然后,派人把朝廷的一些疑难之事密封起来,送去给司马衷决断。手下干部都被皇上叫走了,太子妃贾南风一看考题就傻眼了,赶紧从外面请人来捉刀答题。这些人好容易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那是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答得花团锦绣。太子宫有个仆役(给使)叫张泓,瞅着这些个捉刀的答案,皱着眉头,对贾南风说:

这么答题恐怕不行诶。太子平时不爱学习,皇上非常清楚诶。这些人引用了很多古义,这种话太子哪能说得出来嘛!皇上肯定会怀疑,万一追究下来,大家都难逃干系。依我看,不如干脆用大白话儿来回答。

贾南风听了大喜,对张泓说,行,就由你来答题,我今后少不了你的富贵。

张泓刷刷刷写完,由司马衷亲笔抄录,送到大殿。司马炎看过之后,甚为高兴,先递给卫瓘过目。卫瓘看后,面露惭色。众人于是知道,卫瓘之前肯定是说过司马衷的小话儿。贾充秘密派人对贾南风说,卫瓘老奴,差点破了你的家!

【这个司马衷和贾南风没那么丑,呵呵】

衣赐履说:司马炎测试司马衷这件事儿,具体发生在哪年,史书记录颇为矛盾。《通鉴》记在了公元278年,基本说得过去。这件事儿,稍微一分析,就可以知道是司马炎跟大家演了一场戏,目的是堵住支持司马攸的那些人的嘴。太子是个什么成色,当爹能不知道吗?即使不知道,叫到跟前儿来,爷儿俩单独交流一下,司马衷几斤几两就都清楚了。何必把朝廷百官全都叫一块儿,打算集体看司马衷出丑不成?司马衷出了丑,司马炎脸上有光吗?真那么干,才是愚蠢。

卫瓘有惭色,不是说他认识到司马衷智商一百八,不是七十,而是自己搁桌子底下密奏的事儿,被皇上拿桌面儿上了,老脸难免有些挂不住。

司马炎导演了这出戏,目的是昭告群臣,太子能不能当继承人,我当着你们的面考试过了,以后,谁再敢废话我废了谁!

司马炎这几个动作下来,在打压司马攸的同时,培植了太子班底,双方力量形成某种平衡。

公元280年,司马炎灭掉东吴,统一了天下,文治武功、个人威望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于是,着手彻底解决司马攸的问题。

公元282年,司马炎签发了一道命令,任命司马攸为大司马、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

但司马炎没想到,这道命令一发出,就在朝廷引发了轩然大波。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夏侯和,朝廷,贾充,女婿,皇帝,齐王,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攸,司马衷,太子,消息资讯,司马炎,贾充,司马攸,杨骏,司马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夏侯和,朝廷,贾充,女婿,皇帝,齐王,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攸,司马衷,太子,消息资讯,司马炎,贾充,司马攸,杨骏,司马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夏侯和,朝廷,贾充,女婿,皇帝,齐王,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攸,司马衷,太子,消息资讯,司马炎,贾充,司马攸,杨骏,司马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