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清朝修《明史》刻意丑化了明朝吗?

清朝修《明史》刻意丑化了明朝吗?

不知何时起网络上有一种观点:《明史》不可靠,因为它是满清编纂的,有意丑化了明朝。本人虽不是明史专家,但是从常理的角度分析,这种观点站不住脚。

首先,满清其实没有抹黑明朝的动机和必要。修《明史》启动于清顺治二年,最终完成于乾隆年间,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以此来宣告明朝已亡,清朝是继承明朝的正统王朝;二是以此来笼络明朝遗臣遗民们的人心,这些遗臣遗民很多在清朝做官,其中还有不少人是声望很高的学者,比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傅山。遗臣遗民们对前朝故国是有感情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傅山(梁羽生《七剑下天山》傅青主的原型)就自称“侨公”,意思是明亡之后自己无国无家,侨居于清朝。如果刻意歪曲事实,故意抹黑明朝,只会激起遗臣遗民们的反感和厌恶,对清王朝采取更加不合作的态度。更何况,很多明朝遗臣亲自参与了《明史》编纂工作。

事实上,清廷不仅不抹黑明朝,反而还用了很多溢美之词来赞扬明朝,比如康熙就曾祭拜明孝陵,称赞明太祖“治隆唐宋”;《明史》称赞明成祖时代的疆域“远迈汉唐”,这些评价显然过誉了。

甚至清朝对明末清初很多人物的评价标准是站在明朝的立场上。乾隆四十一年,清廷编写《贰臣传》,把洪承畴、祖大寿、钱谦益等曾在明朝做官,后来投降清朝的157人列入“贰臣”。比如,最典型的是洪承畴,他曾是明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在明清松锦大战中兵败被俘后降清,为清军入关出谋划策,在清朝消灭明朝残余势力、平定全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洪承畴还是被清廷当作“贰臣”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乾隆认为这样才是“大中至正”。

从专家的视角看,后世史学家对《明史》普遍高度肯定。因为《明史》“编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史书,“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与《明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元璋下令编写的《元史》,由于迫于朱元璋政治需要的压力,只用了11个月就草草完成了,很多史料的真伪都来不及甄别,导致整部《元史》谬误很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是公认的二十四史中质量垫底的。

其实没有哪个朝代是能被“抹”得黑的。明朝中后期屡出昏君、皇帝怠政、大臣党争、宦官专权、厂卫横行、疆域狭窄、财政危机、军事力量衰弱等等,都是事实。

就拿万历皇帝不上朝一事来说,一些人认为明朝内阁制度保证了国家正常运转,这完全是想当然。万历几十年怠政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特别是不立太子、不批阅奏章、不任命官员,耽误了很多国家大事,努尔哈赤就是在这时崛起的。党争也因为万历怠政愈演愈烈,不可收拾,以致到南明时期都还在争斗不休,把明朝复兴的希望折腾没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贰臣,国家,明朝,清朝,疆域,明史,洪承畴,遗民,清廷,消息资讯,明朝,清朝,明史,洪承畴,遗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贰臣,国家,明朝,清朝,疆域,明史,洪承畴,遗民,清廷,消息资讯,明朝,清朝,明史,洪承畴,遗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贰臣,国家,明朝,清朝,疆域,明史,洪承畴,遗民,清廷,消息资讯,明朝,清朝,明史,洪承畴,遗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