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赵匡胤的一生 从黄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 斧声烛影成历史悬案

赵匡胤的一生 从黄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 斧声烛影成历史悬案

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在位17年。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五代十国,神州血雨腥风,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望天悲问:大乱何时休?!国家何时大治?21岁的赵匡胤,辞别父母和妻子,离家闯荡,受尽磨难。乱世出英雄,赵匡胤因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赵匡胤逐渐在禁军中形成自己的势力,结“义社十兄弟“。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早期经历,个性强横

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是赵弘殷(宋宣祖)次子,赵弘殷出身官宦世家,骁勇善战,擅长骑射,救援后唐庄宗有功,负责管理禁军。后周建立的时候,参见淮南之战。后来,跟儿子赵匡胤掌管禁军。赵匡胤就这样跟着父亲,天天耳濡目染,对武事兴趣很浓,对读书却提不起兴趣。

少年时期的赵匡胤个性强横,好赌博,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惹了不少麻烦。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十八岁的赵匡胤和贺景思(与赵弘殷同在禁军供职)的长女贺氏成婚。

投奔郭威,追随柴荣

赵匡胤这人闲不下来,不安分,不想顺从父亲赵弘殷的理想在太原定居下来,而是继续在三秦到西北这一带游历。等他返回洛阳的时候,发现身居枢密使的郭威的权势最大,于是果断投奔郭威。

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五代时期后周开国君主(951~954年在位),顺州刺史郭简之子。郭威出身江门世家,身材魁梧,勇力过人。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驾崩,享年五十一岁,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死后由养子郭荣继承皇位。

周世宗柴荣的政治才能和声誉非常突出,引起了郭威的重视。在公元前953年,柴荣被拜为开封府尹、封晋王。精明强干的柴荣,却遭到守旧派的打击压迫。在公元前953年12月份,太祖郭威病危,因为太祖的两个儿子很早之前就被杀了。没有儿子作为继承人,这样郭威就选择柴荣为皇位继承人。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 “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的壮志。小查后面会有一篇专门介绍后周世宗柴荣,这里略过。

那么,柴荣跟赵匡胤的关系如何呢?赵匡胤是如何取得柴荣的信任呢。小查先说个小故事,赵匡胤不让病重的亲爹进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赵弘殷死因),父亲后来惨死在冰天雪地里。柴荣得知后说道:赵匡胤,真乃大忠人呐。

在夺取滁州城的当晚,赵匡胤奉旨守滁州城,当时跟随周世宗出征的赵弘殷也在半夜率兵赶到,不幸的是赵弘殷当时感染风寒,急需进城就医。当时的滁州城已经实施宵禁,而且赵匡胤也怕出差错,父亲固然很重要,但滁州城的安全可是国事。犹豫再三,赵匡胤决定严守军规戒令,遵守后周世宗柴荣的命令,坚决不开城门。第二天,早上打开城门,赵匡胤父亲的随从告诉赵匡胤,父亲已经去世了。

能当皇帝的人都不是凡人,从这件事就能看出赵匡胤的果断和坚毅,即使涉及亲情骨肉,也必须依法依规,绝不徇私。也正是因为看中了赵匡胤这点,后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极其信任。

屡建战功,培植亲信

高平之战后,柴荣决定整顿积弊丛生的侍卫司,扩充“殿前诸班”的兵力为殿前军。赵匡胤按照柴荣的指示,对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组。组成新的殿前司所属诸班直及龙捷(马军)、虎捷(步军)、铁骑、控鹤等诸禁军,殿前司兵力大增,其所属禁军遂成为后周最精锐的军队。赵匡胤成为了柴荣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赵匡胤也在这次整顿禁军的机会,广泛地同各级将领接触,结拜了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等“义社十兄弟”。扶植了杨信、崔翰、田重进、张琼等一大批亲信。这些将领成为赵匡胤屡建战功的坚定力量,也为后来的黄袍加身提供了军队支持。

高平之战是赵匡胤一生的转折点,宋太祖赵匡胤当时是后周的普通禁军将领,他对周围人说,陛下都以身犯险,我们怎么能不拼命呢!于是,禁军指挥张永德与赵匡胤各带两千骑兵杀向汉军。柴荣冒死赴险,加上赵匡胤率军的奋力搏杀,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

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黄袍加身又叫做陈桥兵变,指的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部队出发不远,驻扎在陈桥驿,早上一些将士把尚未起床赵匡胤叫到屋外,强行把一件黄色的龙袍披加在他的身上。尽管赵匡胤坚决不同意,但是还是在众人的簇拥下开回京城,夺取了天下的统治权,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北宋王朝。

赵匡胤其实对这事心知肚明,但还是要配合着走一个过场,转过天赵匡胤和众多亲信在一块吃饭的时候,故意喝了很多酒,但是没喝醉,只是装作醉意。

正月四日,赵匡胤在开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时年三十四岁。

杯酒释权,重文轻武

赵匡胤代周自立离不开将领的支持,禁军在黄袍加身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也让赵匡胤非常不安,担心哪一天这些人还可以用同样的戏码换个人黄袍加身。为此,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杜绝黄袍加身再次发生类似的军事政变,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措施,解除了大臣的军权。

了解宋朝历史会发现,尤其是后面的靖康之变,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等,都跟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定下的重文轻武方略有关,导致后面的宋朝军队由一帮文臣领导,其军事实力可想而知。

所以,宋朝文臣领军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赵匡胤自己是武将叛变,建立了大宋王朝。

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手下人也学习自己,直接斩草除根,断绝后患,直接收缴开国功臣的兵权,并且直接影响到国策实施,重文轻武,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也直接导致了宋朝的灭亡。

斧声烛影,离奇去世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炅饮酒,共宿宫中;隔日(二十日)清晨(11月14日),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

这里要提到一段历史故事,史称金匮之盟。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存疑,也为后来赵匡胤的死因多出了很多历史谜案。

关于赵匡胤死因的推测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斧声烛影”一说。

据说,赵匡胤在睡觉之前,曾经拿出了柱斧。他用柱斧击打着地面,然后,对赵光义说道:“好做,好做。”关于这个“好做”,后人大致有着两种解释:

第一种是“看你做的好事”;

第二种是“好好做事。”

那么,赵匡胤驾崩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后世的史学家经过仔细的研究,认为:赵匡胤很可能死于脑溢血。据当时的宫廷画师给赵匡胤画的画像来看,赵匡胤身材肥胖。

而且,当了皇帝之后,他又非常喜欢喝酒,喝到深更半夜是常有的事情。脑出血的致死率很高,肥胖和饮酒过度都是其两大诱因。

赵匡胤遗诏的末尾写到:皇弟晋王天钟睿哲,神授莫奇,自列王藩,愈彰厚德,授以神器,时惟长君,可于柩前即皇帝位。

相比较于传闻最多的是赵光义杀死赵匡胤夺得皇帝位的传闻,小查更相信赵匡胤的遗嘱是真的,就是要把位子传给兄弟赵光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宋朝承袭五代十国而来,五代十国是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大哥,谁就能占领底盘,说到底,就能称王称帝。再来看看赵匡胤死之前的情况,赵德昭,赵德芳并没有进入军中历练,在军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威望,手下更是没有心腹班底,唯一的大靠山就是父亲赵匡胤。可是,赵匡胤一死,在这个强者通吃的时代,谁会服这种没有实权的皇帝呢?

赵匡胤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相比较传给儿子,把皇位传给兄弟更能保住赵家的大宋江山。那么,作为皇位继承人的赵光义怎么样呢?其他的不说,只提一点,禁军威望大。

豢养死士,心腹遍布朝野。即使“杯酒释兵权”后,赵光义在赵匡胤的默许下,于开封城内培养了一大批自己心腹班底。这一点其实就足够了,说白了拳头大,谁就是爷。

从后面看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基本完成全国统一,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没有让大宋分裂,说明赵匡胤的选择还是明智的。毕竟,万一江山断送在自己儿子手上,还不如让兄弟继位江山存续,反正宋朝还是姓赵,谁当皇帝不是当?

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有一段非常曲折离奇的故事,或许正是因为与众不同,他们才能被上天眷顾,能开创新朝,建立万年基业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后周,柴荣,父亲,黄袍加身,禁军,赵匡胤,郭威,一生,历史,赵弘殷,柴荣,赵匡胤,郭威,赵光义,赵弘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后周,柴荣,父亲,黄袍加身,禁军,赵匡胤,郭威,一生,历史,赵弘殷,柴荣,赵匡胤,郭威,赵光义,赵弘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后周,柴荣,父亲,黄袍加身,禁军,赵匡胤,郭威,一生,历史,赵弘殷,柴荣,赵匡胤,郭威,赵光义,赵弘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