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苦出身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对待贫苦大众的?穷人的好皇帝

苦出身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对待贫苦大众的?穷人的好皇帝

朱元璋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皇帝,作为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古代皇帝,朱元璋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有关他的光辉事迹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官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任何贪污枉法的行为都在朱元璋打击之列,明朝开国四大案,朱元璋杀了很多官员,尤其是空印案的爆发,让所有明朝大小官员都变得谨小慎微,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哪天就被砍头剥皮了。

朱元璋的确对官员太过苛刻了一点,但他对农民和弱势群体却极为照顾。朱元璋16岁的时候,其父亲、大哥、母亲便先后饿死了,那时的老朱家实在太穷了,至亲死后连下葬的块墓地都找不到,最后还是同村的地主刘继祖看朱家可伶,给了他一块薄地,让朱元璋将自己的亲人下葬,才算解了围。

因为父母早死,自己没能尽到孝心,这是朱元璋心中最大遗憾,所以他治理的明朝,提倡尊老爱老,因为早年四处行乞的经历,让他明白弱势群体十分不容易,所以他出台了种种政策,希望能给弱势群体一个庇护之地。

2、尊老爱老有奖

朱元璋是一个行动派,他将自己的想法都付诸了实践,并用律条固定下来,洪武六年朝廷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为了让70岁以上的老人能安度晚年,国家规定免除其一子的差役,这样的规定不仅是对老人的优待,也间接为一个尽孝之家留住了一个劳动力,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背后具有重大的意义,能有效减轻一个家庭的生活压力。

并且,这些年轻时善待老人的孝子,老了之后,国家会给予他们更多好处,80岁老人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他们60岁就能享受,如果子女不幸都死了,60岁后,在家就能享受“低保户”的待遇,逢年过节当地官府都会送米送面,死后国家还会出3两银子安葬费,保其安度晚年,后半生无忧。

3、老有所依

对于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一年就给出了安排意见,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无依无靠的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国家会给予帮助。

洪武五年,朱元璋再次下诏“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在全国各地都建立养老院,为困难群体解决吃饭问题,还筹建免费医馆,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以及免费的公墓“漏泽园”,解决困难群体的身后事,入院的条件是不能独立生存的没有人照顾的人,比如孤寡老人,残疾者。

办事细心的朱元璋,还将这条规定写入了《大明律》,明朝存在一天,制度就要保持下去。明英宗时期,给出了养济院的伙食标准“支米煮饭,日给两餐,器皿、柴薪、蔬菜等均由政府设法措办”,并且朱元璋还在南京试行了“保障房”制度,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如若泉下有知,也当拍手称快。

4、朱元璋心底的种子

朱元璋是苦出身,他曾经也是贫苦大众中的一员,在其落魄、饥苦的时候,他也希冀有人搭救他,当他走了一天,敲开一扇又一扇门都毫无收获,独自一人卧在山岗,忍受寒冷和饥饿时,也希望有一个不缺食物、温暖的地方供自己栖身,这是一个既简单又难以实现的愿望。

深处绝望,却不放弃希望,经历苦难,却心存光明,这很难难做到。一个人的早年经历,尤其是痛苦的经历,会伴随其一生,这些过往就如同一枚枚种子,人在成长,种子也在生根发芽,如果你用爱和坚毅去灌养,那种子会开出绚丽的花,结出幸福的果实,如果浇灌以怨毒和仇恨,最后只会长出一株食人花,既伤害了他人,也终将害了自己。

朱元璋心中的花,又该是如何模样?

参考资料:《明太祖实录》、《明太祖朱元璋(上)》、《朱元璋重典惩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给予,群体,生活,国家,明朝,朱元璋,老人,规定,皇帝,经历,观点评论,朱元璋,弱势群体,老人,皇帝,官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给予,群体,生活,国家,明朝,朱元璋,老人,规定,皇帝,经历,观点评论,朱元璋,弱势群体,老人,皇帝,官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给予,群体,生活,国家,明朝,朱元璋,老人,规定,皇帝,经历,观点评论,朱元璋,弱势群体,老人,皇帝,官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