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建成墓志寒酸简陋,仅五十五个字,李世民还将其中一字多次修改

李建成墓志寒酸简陋,仅五十五个字,李世民还将其中一字多次修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谏臣魏征去逝时,唐太宗痛心疾首说下的肺腑之言。

唐太宗

墓志寒酸简陋,引后人深思

古人云: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诚然,对于“千古一帝”的美誉,唐太宗是当之无愧的,李世民在位期间,有经天纬地之才。

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积极整顿,使民修养生息,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以武征群雄,驰骋战场,开疆拓土,使国海晏河清,为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然而却有这样一段历史,2005年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志寒酸简陋,仅刻有五十五个字,其中一字还有被多次修改的痕迹。

墓志作为一种记录信息的载体,主要用来记叙逝者的姓名、卒年、籍贯、家事和生平事迹等信息,从碑石选材到设计造型、从图文修饰到字体风格等各方面都有着详细明确的等级划分。

隋唐时期,墓志文化进一步发展,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

墓志文化

相比于普通百姓和中下层官员的墓志,位高权重的王孙贵族和高级官员的墓志不仅碑石材质、图文设计颇为讲究,而且在造型和字体等方面也天差地别。

然而,作为唐朝第一位太子的李建成,他的墓志不仅寒酸简陋,仅有五十五个字,文体内容和外观形制与其身份出入极大,而且碑石上的字还有被反复修改的痕迹,而修改人正是李世民。

在这反常情况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让一度杀伐果断的李世民如此踌躇不定?这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呢?

李建成墓

政治博弈中的失败者,生命如白驹过隙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并选定李建成为第一任太子。说到李建成,也许世人联想到的是一个平平无奇、没有担当、甚至昏庸无度的形象,但其实他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作为将领,李建成在晋阳一呼百应,召集天下豪杰一同起兵,攻略西河、占取霍邑、攻取长安,为李唐基业的稳固打下了坚实基础,深受李渊赞赏与器重。

唐朝建立后,被选为太子的李建成转移重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管理军事后勤、协助唐高祖李渊处理政务等方面,作为唐高祖的左膀右臂,李建成终究站到了风口浪尖上,在政治地位上对李世民构成了威胁。

胜者为王败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众所周知的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下场惨淡,命丧当场的同时,子嗣也未能幸免于难,遭到清洗。

李世民成了最后的赢家,在他成功继承皇位后,曾不遗余力地多次修改史书,想要彻底抹去李建成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的成绩,但事实胜于雄辩,真实存在过的事情怎么会凭空消失呢?

玄武门之变

功绩赫赫,无法被抹除

与小说、影视剧演绎的不同,李建成是一个才干出众的人,能力等各方面丝毫不比李世民逊色。

第一,攻克长安。隋末天下大乱,李渊在李建成规劝下,才决定起兵统帅晋阳,在作战方案上以李建成为主导,一路向西,平定西河,攻克长安,大小战役连战连捷,李建成被封为陇西公。

第二,北御突厥。李唐成立初期,突厥人三番五次派兵南下,李建成自告奋勇,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力拼搏,在很大程度上免去了李世民经略中原的后顾之忧,对取得最后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第三,平定黑闼。在李唐平定军阀的过程中,李建成带着诸多将领浴血奋战,凭借着自己多年来防御突厥所积累的御敌经验和任人唯贤的用人之才,成功平定黑闼。唐朝建立后,初登帝位的李渊便立李建成为太子,这一举动充分说明

李渊对于江山社稷之位属意李建成,与此同时不可排除的是,李建成也是有能力担起太子之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李渊

选择谥号举棋不定,几经周折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已故太子李建成墓志铭墓志上只有五十五个字,先后记录的是李建成的名字、谥号、去逝时间、下葬的时间和地点,但对于他的人生功绩和个人评价等只字未提。

值得一提的是,李建成墓志中的“隐”字被反复修改过,李世民对于兄长的谥号一直难以抉择,根据相关史实资料记载,唐朝第一位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先后被修改了三次。

第一次的时候,大臣进言给李建成的谥号选定为“戾”,意思是不知悔过、一意孤行。或许是觉得这个谥号的本意太严重,言过其实了,李世民将其否定。

到了第二次,大臣们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试图对帝王的心思进行揣测,协商一致之后把意思较为中庸的“灵”字向唐太宗提出,这个字在本意上远不如“戾”字那么严苛,一开始李世民对这一方案表示同意,但最后几经思量,仍然选择了放弃。

最终,李世民决定把李建成的谥号定为“隐”。“隐”既没有“戾”的严重,也没有“灵”的灵性,从本意上来讲更为中庸,不偏不倚,不褒不贬,不排除李建成有功,但也不能抹灭他的过错。

李世民

仅从李世民三次改变李建成谥号这一过程来看,李世民对待兄长的态度是十分纠结的,他一直在衡量自己该采取何种方式去对待自己的这位兄长,是该彻底抹杀还是客观公正?

极力保持中庸是李世民最后的态度和选择,既不彻底抹杀李建成的功绩,也不肯定赞扬李建成的所作所为,所以选择了中庸的谥号“隐”。

这也恰好表明了同时作为帝王和兄弟两种身份时的内心争斗,一方面既能保证自己的帝王正统,一方面也能平定内心的不安与愧疚。

政治斗争的竞技场上结局永远不可能永远完美,作为帝王,李世民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但作为凡人,李世民内心也是十分痛苦挣扎,所以才会在谥号的选择上举棋不定,左右衡量,或许这也是他对兄长唯一能做的安慰和补偿。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谥号,李世民,方面,历史,位太子,唐太宗,唐朝,李建成,墓志,消息资讯,李渊,谥号,李世民,李建成,墓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谥号,李世民,方面,历史,位太子,唐太宗,唐朝,李建成,墓志,消息资讯,李渊,谥号,李世民,李建成,墓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谥号,李世民,方面,历史,位太子,唐太宗,唐朝,李建成,墓志,消息资讯,李渊,谥号,李世民,李建成,墓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