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棣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此人为何无动于衷,以致惨遭杀害

朱棣发动政变时,手握重兵的此人为何无动于衷,以致惨遭杀害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采纳大臣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一改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力主削藩,可惜由于削藩方针过于激进,导致了燕王朱棣的反叛,史称“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是当时宗室诸藩王中实力最强,威望最盛的一个藩王,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坐镇北平,负责拱卫朝廷和抵御蒙古人的入侵。燕王的手下军队也因此极为骁勇善战,虽说人数不多,但都是明朝的精锐部队。

再加上朱棣长期驻守在北平抵御蒙古人,导致当时的北方诸将中多是他的旧部,势力遍布天下,所以也难怪建文帝登基后对朱棣如此忌惮。可就算朱棣是诸王之首,实力强大,但要和整个朝廷对抗起来也是无异于以卵击石的,可以说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成功几率是非常低的。

可朱棣不愧是与蒙古人打了十几年仗的人,他一路上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兵锋直指南京,当然这一切也要多亏了曹国公李景隆的帮助。李景隆坐拥数十万大军,在粮草齐备,兵强马壮的情况下,面对燕王朱棣的数万部队是怎么打怎么输。

让朱棣能够一路从北平城打到南京城下,最后李景隆还背叛建文帝打开城门放朱棣进城,李景隆对大明朝真可谓是忠心耿耿啊。

公元1402年夏季,朱棣亲率大军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的南京朝廷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其实此刻在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个人手握四十万大军,但他却没有前来救援建文帝,解南京之围,他就是驸马梅殷。

梅殷是朱元璋最为看重的驸马,他的妻子是朱元璋第二女宁国公主,地位崇高,因此梅殷也深受朝廷上下的尊崇,梅殷还被朱元璋晋封为荣国公。因为当时诸藩王实力强盛,所以朱元璋临终前曾秘密嘱咐梅殷要好好辅佐建文帝,护他周全。

当靖难之役发生时,梅殷正奉建文帝的命令镇守淮安抵御朱棣,朱棣曾派使者向梅殷招降,可梅殷不予理会,还把使者的耳、鼻给割了,只留下嘴巴回去告诉朱棣什么是君臣大义。朱棣无奈之下只能改道进攻南京,绕开了梅殷手下的四十万大军。

梅殷既然对建文帝忠心耿耿,可为什么当朱棣围攻南京城时却见死不救呢?

一是燕王朱棣的军队多是骑兵,而梅殷手上的数十万大军多是步兵,就算想追击朱棣怕也是无能为力,况且当时朱棣的身后还有几路大军在追击,也用不着梅殷离开自己镇守的淮安。万一因为自己的离开,让朱棣虚晃一枪,攻取军事重镇淮安的话,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二是当时的南京城尚有不少守备部队,粮草充足,而建文帝派去周边州郡募兵的将领也在回师的途中,只要南京守将坚持数日,等到援军赶来合围叛军,朱棣自然插翅难飞。可梅殷没有想到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竟然在朱棣兵临城下时,打开城门迎叛军入城。

等到梅殷收到南京城失守的消息时,已经是为时已晚了,无奈之下梅殷只能选择向朱棣投降,但由于梅殷心中愤愤不平建文帝的遭遇,遭到朱棣的嫉恨。

在靖难之役三年后,朱棣唆使手下将正要上朝的梅殷投入水中溺死,对外宣称是梅殷自己投水而死的,可惜了一代名臣却落此下场。

参考资料:《明史·梅殷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变,李景隆,朝廷,重兵,明太祖朱元璋,靖难之役,朱棣,南京,大军,梅殷,故事传记,建文帝,李景隆,南京城,朱棣,梅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变,李景隆,朝廷,重兵,明太祖朱元璋,靖难之役,朱棣,南京,大军,梅殷,故事传记,建文帝,李景隆,南京城,朱棣,梅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变,李景隆,朝廷,重兵,明太祖朱元璋,靖难之役,朱棣,南京,大军,梅殷,故事传记,建文帝,李景隆,南京城,朱棣,梅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