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鞭厨师、擒岳父,朱元璋诛蓝玉的杀手锏,为什么说有他在,朱棣不敢反

鞭厨师、擒岳父,朱元璋诛蓝玉的杀手锏,为什么说有他在,朱棣不敢反

1358年,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出生,取名朱棡(gang),朱元璋并没有像长子朱标出生时的喜出望外,当时朱元璋处于张士诚、徐寿辉等人的围困中,没有多余精力关注这个儿子。

后来,朱元璋在南京稳定住局面,开始考虑儿子们的培养教育,特意请宋濂等名儒担任孩子们的启蒙教师。当时,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全部跟随宋濂学习,而朱棡开窍得特别早,格外聪慧。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明太祖。此时的朱棡已经10岁,朱元璋诚意聘请书法名家杜环教授书法,朱棡的长进非常明显。

朱元璋对到达学堂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每天天还没亮,朱棡就要与哥哥们读书练字,有时候还会遇到朱元璋的突击检查。

1370年,朱元璋决定恢复“藩王制度”,站在历史的上帝视角会发现,藩王最终会走向“尾大不掉”的局面。但是,身处特殊时代的朱元璋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明朝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将儿子们派往边疆守护中原,则可以衣食无忧、享受太平盛世。

12岁的朱棡被封为晋王,藩地是在山西太原,不得不说,朱元璋对教育孩子还是很有一套的,针对性开展全方位的锻炼磨砺。

随着众位儿子年龄的增长,朱元璋为了让他们养成勤劳的好习惯,专门命人制作麻绳鞋给儿子们穿,以此让他们感受底层百姓的艰苦生活,避免以后出现懒惰骄纵的行为。

再比如,如果皇子出城的距离稍微远一些,朱元璋就会命令骑马只能走三分之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必须让皇子步行体验。

在教育方面,朱元璋对儿子们甚至是严苛的,但正是这种全方位培养,让朱棡成长为文韬武略的皇子,受益终身。

1373年,在朱元璋的精心安排下,朱棡迎娶永平侯谢成的女儿为晋王妃。1378年,朱棡受命前往山西太原就藩,在出发之前,朱元璋送给朱棡一块玉,教导朱棡要做一位爱民如子、屏护江山的贤王。

父亲朱元璋的教导仿佛还在耳边,朱棡就犯下大错,事情是这样的。

在前往太原的途中,朱棡因为饭菜做的不合胃口,愤怒之下鞭笞了厨师,此事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他降诏训诫朱棡。

朱元璋说“我当年率领众位英雄平定天下,遇到犯错的部将,从来不曾姑息,但唯独厨师徐兴祖例外,他跟随我23年时间,从来没有受到责备。怨恨并不没有大小之分,希望你能够明白。”

虽然朱元璋是斥责的语气,但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浓浓的父爱,因为饮食是必不可少的,随意处罚得罪厨师,很容易被人毒死。

但是,朱棡并没有领会到朱元璋的用意,自从离开京城独自就藩,朱棡就彻底放飞自我。后来,朱棡又多次将人绑在飞奔的马匹身上,甚至还将人处以车裂的残忍极刑

由于朱棡在封地的肆意妄为,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甚至有人向朱元璋密告朱棡有谋逆之举。明太祖朱元璋得知朱棡的所作所为,极为生气,准备将朱棡召至南京问罪,幸亏太子朱标在旁边尽力劝说,这才让朱元璋消去怒火,朱棡免遭处罚。

如果从朱棡现在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位十恶不赦的混账藩王,似乎与镇守明朝边疆的晋王不是同一人,但是朱棡在1391年之后,突然发生很大的改变,而这个改变是源于太子朱标。

在1391年,朱元璋命太子朱标前往陕西巡视,完成任务回南京的时候,朱标带上晋王朱棡同路回京复命。在途中,大哥朱标对朱棡进行亲切劝导,具体说的什么内容并没有记载,可以确定的是,经过这次相处,朱棡的行为变化极大。

从此之后,朱棡经常礼贤下士,对于身边的那些部将属官都非常有礼貌,朱棡恭敬谦虚的名声很快传播开来。

当时,明朝开国名将徐达、李文忠等人已经先后去世,朱元璋对边疆的军事防务问题非常关注,命令众位藩王要熟悉军中事务,在这些藩王当中,朱元璋最看重的是朱棡和朱棣

在朱元璋的授命下,朱棡多次率领明军北出关口,在塞外关键地点修建防御建筑、城池,带领军队屯田种地实现自给自足,圈定草场为明朝蓄养战马。

曾经的浪荡子变成有勇有谋的藩王,朱元璋对朱棡更加倚重,像冯胜、傅友德这样的人物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朱元璋将他们全部调任山西,受晋王朱棡的节制。

实际上,明太祖朱元璋在布署一盘很大的棋局,朱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92年4月,朱元璋精心培养的太子朱标去世,悲痛万分的朱元璋一夜白头,但是皇位继承人问题始终是要解决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元璋决定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这样就把皇位留在朱标一脉。

由于太子朱标的突然去世,导致朱元璋前期做的很多铺垫安排,都变成多余的累赘。目前,朱允炆年纪轻轻又没有功绩傍身,无法驾驭这些战功赫赫的名将,为了让朱允炆登基后平稳掌握朝局,朱元璋决定为孙子扫除一切路障,这就爆发了明朝“蓝玉案”。

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猛将如云,蓝玉算是后起之秀,在老一代将星逝去的时候,蓝玉作为明朝主力率领大军北伐,因此,蓝玉在明朝军队中的声望是很高的,甚至可以说,在明军各级将领当中很多都是蓝玉的亲信。

朱元璋想要除掉蓝玉,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布局,然而晋王朱棡就是朱元璋的王牌

1393年,即洪武26年,锦衣卫向朱元璋报告“蓝玉意图谋反”,很快,蓝玉、怀远侯曹兴、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等人全部落网。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像蓝玉这样极具影响力的武将,为什么无声无息地就被收拾掉了?

实际上,这都来自朱元璋的提前布局。在《明史·曹兴传》中记载,在1392年,朱元璋已经将曹兴调任山西,也就是受晋王朱棡的节制。在《明史·王弼传》中记载,同样是1392年,朱元璋也将王弼安排到山西练兵,和曹兴的情况基本一致。

更为重要的是,冯胜、傅友德已经在晋王朱棡地盘很长时间,他们不管是从资历上,还是战场上,都能够很好地震慑军中将领,也就是说可以帮助朱元璋稳定军心。

比如曹兴、王弼作为蓝玉的党羽,他们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但最后就是被晋王朱棡钳制的。此外,在蓝玉案爆发的时候,朱棡迅速行动诛杀了张温、仇正等人,就连自己的岳父谢成,朱棡也毫不手软地擒获,更别说蓝玉麾下的其他部将。

经过分析以上史料所记载的内容,朱元璋在预谋治罪蓝玉的计划中,晋王朱棡是极为关键的环节,是军事力量的王牌,也是朱元璋的底牌。

1395年,朱元璋第2子朱樉被毒死,连续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心情沉重。这件事之后,也就意味着晋王朱棡成为朱元璋年龄最大的儿子,与此同时,朱棡所在的山西是明朝初期北方赋税第一省,对燕王朱棣形成压制局面。

每位藩王的封地都有明确界限,但朱棡管辖的卫所士兵多次越界到燕王朱棣的封地,不仅双方士兵爆发冲突,朱棡属下甚至还监视朱棣的行踪,面对这些“挑衅”,朱棣并没有找朱棡理论,而是选择忍气吞声。

由此可见,朱棣对三哥朱棡是心存忌惮的,同样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能力足以让朱棣感到威胁。可以大胆猜测,如果朱棡没有去世的话,燕王朱棣不一定敢发动靖难之变,当然,如果朱棡没死的话,建文帝削藩的重点就要增加晋王朱棡了。

1398年3月,晋王朱棡突然患病,垂暮之年的朱元璋立即派出太医团队前往太原,要求必须治好晋王朱棡,即便如此,朱棡还是不治身亡,终年41岁

明太祖朱元璋悲痛万分,接连3位儿子走在自己前面,诏令辍朝3日,将朱棡安葬在黑陀山,此地在太原城东南方向10公里左右,朱棡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

仅仅3个月后,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继承皇位的是皇太孙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在朱元璋册封的众位藩王当中,年龄最长、实力最强、野心最大的便是燕王朱棣,面对建文帝手起刀落的削藩行动,朱棣暗中积蓄力量,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对抗建文帝,靖难之役爆发。

在朱元璋临终时,曾留给朱棣一封圣旨,大致内容是说,“我所有儿子当中你有勇有谋,如今你二哥、三哥全都去世,你是年龄最大的皇子,你要担负起攘外安内的重任,带领众位藩王抵御外敌,以此回应天子的心意,也满足我的期望。”

朱元璋在遗诏中,为什么只提到去世的老二、老三,没有提到太子朱标呢?因为虽然都是至亲骨肉兄弟,但是朱标是储君身份,不能与众位亲王相提并论,从这里也透露出朱元璋的意思,希望朱棣做一位安分守己、守卫大明的柱石藩王。

朱棣并没有遵从朱元璋的意愿,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

虽然有“成王败寇”的说法,但是朱棣始终不是正统登基的皇帝,反而饱受诟病,为此,朱棣更要想尽办法显示自身继位的正统性,他对大哥朱标、建文帝朱允炆进行系统性诋毁,首先,不准史官承认建文帝的年号,继续沿用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号,其次,废掉大哥朱标被追封的“孝康皇帝”尊号,命史官抹黑朱标的为人,在《明太宗实录》中,朱标是一位软弱无能、被父亲厌恶的太子。

对于三哥朱棡,明成祖朱棣同样没有手下留情,说朱棡“经常与太子朱标勾结,喜欢沽名钓誉,为了打击燕王朱棣,特意派人秘密搜集朱棣的罪证,结果什么都没找到,只能无功而返。”

根据朱棣的说法,朱标、朱樉、朱棡全都是奸邪小人,而朱元璋最宠信认可的是朱棣自己,如今登基称帝是符合朱元璋心愿的。假如朱元璋地下有知,估计能气活过来,找儿子朱棣当面对质。

最后要说朱棡去世之后,朱元璋将晋王的爵位封给朱棡的长子朱济熺,是明朝第二代晋王。意想不到的是,朱棡的第三子朱济熿眼馋晋王爵位,于是暗中求助明成祖朱棣。

朱棣很愿意帮助朱济熿,因为他早就想打压晋王的势力,可惜暂时找不到好理由,送上门的朱济熿正好可以实现朱棣削藩的计划。

随后,朱济熿大张旗鼓地上奏明太祖朱棣,表示大哥朱济熺对朱棣心存不满,意图起兵谋反。有了亲兄弟举报的谋反罪名,朱棣顺理成章地削夺朱济熺的兵权,废除晋王爵位,命朱济熺去给父亲朱棡守陵,朱济熿则被册封为新晋王。

晋王爵位直到明朝宣德年间,才重新回到朱济熺后代的手中,但是在朱棣的刻意打击下,晋王朱棡一脉的后代基本上没有大的作为,更没有发挥朱元璋当初“屏护江山”的构想。

回顾晋王朱棡的一生,他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3子,年幼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锻炼,在就藩初期骄横残暴,但是在大哥朱标的劝说下,突然改变心性,礼贤下士、屯兵边关,成为守护明朝江山社稷的中坚力量,帮助朱元璋迅速诛杀蓝玉等名将,对燕王朱棣形成制衡压制。

明太祖朱元璋对每位儿子都充满期许,当他们出发就藩之前,朱元璋都会教导他们做“爱民如子、屏护江山”的贤王,朱棡做到了,他应该是让朱元璋最骄傲的藩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朱元璋,杀手锏,岳父,朱标,儿子,晋王,朱棡,蓝玉,太子,朱元璋,朱标,朱棡,蓝玉,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朱元璋,杀手锏,岳父,朱标,儿子,晋王,朱棡,蓝玉,太子,朱元璋,朱标,朱棡,蓝玉,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朱元璋,杀手锏,岳父,朱标,儿子,晋王,朱棡,蓝玉,太子,朱元璋,朱标,朱棡,蓝玉,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