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崇文抑武是两宋独有的特色:能使皇权逐步加强,也使国力逐渐衰弱

崇文抑武是两宋独有的特色:能使皇权逐步加强,也使国力逐渐衰弱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往往就会认为他人亦是如此"。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通过发动兵变,夺得皇位建立大宋。他害怕自己的事迹,会在别人身上上演,也害怕宋朝会成为继五代以后的第六代,所以对文武百官们时刻提防。

同时,鉴于隋唐以来的经验,他严格防范有臣子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他表面上虽然说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其实所有的人他都不放心。

因为武将掌握着兵权,他们的威胁最大,所以要明目张胆的打击他们;而文臣们心思缜密,要悄无声息的分化其权力。这一明一暗,就是整个宋朝的理政之策。

(一)、集天下兵马大权,成空前之业

纵观整个专制社会历史,就是皇权再不断加强的过程,而宋朝可以算作是一个小高峰。宋太祖知道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制定了条条框框的限制,以保大宋江山永传。

后世的君王们本着"先朝庶政,尽有成规,务在遵行,不敢失坠"的原则,按部就班的遵循宋太祖的期冀走下去。

1.降低武将地位,夺其手中权力

唐末藩镇节度使割据,是造成五代十国混乱的开端。而赵匡胤要做的,就是让那些行伍之人,感受到自己地位低下,低人一等。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有任何居功自傲,恃才傲物之心。认为这个国家没了他们不能转,自己就是顶梁柱。

"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那些昔日跟随自己打天下的武将的权力。让石守信等人明白,这个国家和他们无关。他们所得到的,都是皇帝赐予的,也随时能够收回。

其他武将们一看,就连开国元勋都落得如此下场,那自己还有什么资格敢拥兵自重。此外,赵匡胤在将领们身边不断的安插亲信,美其名曰"都监"。"都监监压以夺其兵:立仓场库务之官,以夺其财"。

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明明什么也不懂,却因为是皇权的化身而肆意妄为。雍熙北伐,西路军大败,杨业惨死,就完全是"都监"的功劳。可碍于祖宗家法,宋太宗还是没有改变这一境况。

此外,将领们平日里根本没有调兵之权,他们甚至都见不到自己的士兵。

2.朝廷步步紧逼,武将节节败退

"太祖设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统领禁军;三帅军务皆有枢密院掌柜;皆由陛下任用,无调兵遣将之权"。

如此一来,北宋皇帝根本不用担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事情再度发生,在这场对弈中,武将输的一败涂地。

但是宋朝的皇帝们没有想过,武将被打压的无地自容,谁还能够为自己保家卫国。他们知道自己不受信任,所以到了战场上,一直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而雍熙北伐西路军主帅潘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知道按照监军的做法,一定会输的一塌糊涂。但这位三朝元老,没有出面阻拦,就是因为他畏惧都监以及其背后的皇帝。他害怕即使胜利了,自己也会遭到清算,所以才选择了明哲保身。

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武将们变得循规蹈矩,谨慎万分同时又极其恐惧,这样的将领,带出来的军队,怎能与骁勇善战的契丹匹敌。

所以,在这场博弈中,皇权取得了胜利,却也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所以不论是宋辽战争还是宋夏之战,北宋都以失败告终。

(二)、互有进退,兵不血刃的角逐

唐朝时期也曾发生过宰相独揽大权的情况,而赵匡胤也吸取到了这一点。他害怕有威望极高的文官出现,会架空皇帝的权力,所以他口口声声的抬举文人士大夫,但背地里不乏对他们的打压。这种提升文官地位是表面的,而想方设法的分化其权力才是主要的。

1. 制约彼此防遮天,集体领导助分权

丞相在除了明,清以外的朝代中,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它也曾一度是能够与皇权抗衡的存在。如若撤销了宰相,那么国家大事全部交由皇帝,工作量太大。倒不如将这块蛋糕分散开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份利好。

如此一来,不会出现有人一家独大,架空皇权的情况,同时,又能够集思广益,想出更好的治国之策。

宋朝的宰辅集中制,还是有些民主性和先进性的。各部门的领导,相互制衡。两位宰相,轮流执笔,他们权力相当。而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也会参与进来,再加上由二到四人构成的参知政事,他们共同形成了宰辅集体领导制度。

文官们根据自己的政见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形成了自己的小集团。皇帝们希望看到的是,朝臣们不会沆瀣一气的对付自己,他们内部既不团结又不会发生党争。此时的皇权,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每当有两相交恶之时,皇帝就会行使手中的任免权。比如曾当宰相的吕夷简,与另一位宰相王曾意见不合。他们都是权势滔天的人物,而官员们开始选边站队。两位参知政事也参与其中。一时之间,朝野乱作一团,险些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他们四人都被仁宗贬谪。

可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皇权都占据着上风。

2. 分庭抗礼,文官再度得利

仁宗在世时,希望出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情况,文臣们会为了政见而争执,但不会牵扯到个人恩怨。在他的朝代,虽然皇权占据了上风,不过文官们地位并不是太低。他们仍然可以对皇帝口诛笔伐,只要是对国家有益之事,赵祯不会计较。

而其继任者们,大都没有表现出他那非凡的气魄。文官们都是巧言善辩之辈,他们和只知道领兵作战的武将不同,他们会利用自己的嘴来争取权力。到王安石实行变法之时,合三省为一省,文官的权力再次得到集中。

而宰相,又能够成为与皇权抗衡的人物。以他为首的文官集团,也开始蠢蠢欲动。当然,文官的胜利最多能够达到与皇权平衡,而皇权始终是占据着绝对的权力。

(三)、借力打力,终究葬送自己

不论北宋文官的实权有多大,但他们的地位那是无可比拟之高。他们只要为官一天,就会将重文抑武的思想贯彻到底。在其看来,这是祖宗家法,打压武将,那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当然,皇帝们对这种现象也是喜闻乐见的。

1. 俱往矣,两位忠臣皆枉死

"若狄青、岳飞辈,盖数十百年而一,有寥落相望,无复继者,则其为存亡安危所系"。狄青先是在北方与西夏作战,后来又去广西平定侬智高叛乱,对赵宋有着天大的恩情。而仁宗皇帝敕封其为枢密使,这本无可厚非。

可以欧阳修,韩琦为首的文臣们,纷纷表示不服。找出各种理由,来弹劾狄青。甚至还说他家里的狗,长出了角,代表狄青将要谋反。仁宗最终迫于压力,撤回了自己的封赏。而狄青,也在家中郁闷至死。文官们的这些作法,皇帝其实已经无法控制了。

本来是想着让文官制衡武将,让他们用笔杆子和唾沫星子,压制武将,可到头来,文官们贬低武将的执念太深,不是皇帝所能应付的了。

岳飞,在北方战场上屡立奇功,导致了高宗不信任。而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此时的秦桧站了出来。主仆二人一拍即合,前者做,后者背锅。皇帝巧妙的利用文官,打压了武将。

2. 江山未有才人出,大宋江山毁一旦

北宋以分化权力的形式来打压文官,但是却让很多人都从中得利,因此对于北宋的政治发展有很多好处。而对于武将,那是实打实的轻视。就连普通人,私底下都将狄青称之为"贼配军",丝毫没有一点地位可言。

在与文官和武将的博弈中,看似是北宋皇权得到了彻底的胜利,但是它却亲手葬送了江山。当女真把燕云十六州的几个城池分给了北宋,才发现他们根本就守不住;当金国人的铁骑踏过黄河,只有小种经略相公和他的亲信们还在殊死一搏。

这正是皇权专制的狭隘之处,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天下是自己的私人财产。不论什么政令,都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最后维护来,维护去,把自己给维护没了。军队是国家的战争机器,如果它太过孱弱,哪里还会有人来保证皇帝可以高枕无忧。

这些博弈中,不论谁胜,谁负,宋朝的皇帝们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凡是都应该有个度,他们没有那个把握好尺寸的能力。

结语:

崇文抑武,是两宋独有的特色。它能够使得皇权逐步加强,但也使得国力在逐渐衰弱。到最后,国破家亡,连保家卫国的军队都没有,还何谈皇权统治,不过是孤家寡人罢了。即使没有皇权和文武百官的博弈,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集权统治,注定无法长久。

参考文献:

《宋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皇权,宰相,国力,权力,武是,赵匡胤,特色,皇帝,宋朝,武将,消息资讯,狄青,皇权,皇帝,文官,武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皇权,宰相,国力,权力,武是,赵匡胤,特色,皇帝,宋朝,武将,消息资讯,狄青,皇权,皇帝,文官,武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皇权,宰相,国力,权力,武是,赵匡胤,特色,皇帝,宋朝,武将,消息资讯,狄青,皇权,皇帝,文官,武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