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为了防止科举作弊,宋代朝廷都想了哪些“先进”的好法子?

为了防止科举作弊,宋代朝廷都想了哪些“先进”的好法子?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为了防止作弊,国家费了不少心思,效果也十分显著。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防弊手段越来越高明,这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

对作弊的忌讳,古今皆然。

在科技发展落后的古代,如何防止考试中的作弊现象,是当权者十分头疼的问题。

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最为鼎盛的朝代之一,对科举考试极为重视。

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宋朝廷可谓是绞尽脑汁。

一、怎么防止“出题人”环节的作弊?

在宋代,一旦被选为出题人,该官员就要被“锁院”。意思是,被限制在贡院活动,不能离开,不能与家人及外人接触,直到考试结束。

这一制度和我们今天的对待出题人的策略几乎是一样的。不论是高考的出题人,还是考研的出题人,自被选为出题人时,为了防止考题泄露,便会被封闭起来,不能与外界接触,直到考试结束。

“锁院”这一制度并不是宋代首创。

它起始于唐代后期,是唐代科举中请托之风泛滥的产物。

在请托之风下,不论是出题人还是批卷人,都不能保证考题的严密性。

各种科举作弊的情况层出不穷,极大地损害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宋朝开创后,一直极为重视这个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始终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契机出现在宋太宗淳化三年。

这一年的科举考试由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人担任知贡举。苏易简自受命起,便立即赶往贡院,自行“锁院”,以此来避嫌。

他这一举措顿时令人茅塞顿开,于是,“锁院”便成了之后的惯例,被后来的科举考试一直沿用下去。

除了“锁院”制度外,宋朝廷针对考官作弊环节,还研究了一些举措。

比如,科举考试中的考官都是临时指派的,非常突然,没有任何先兆性;同时,除了主考官外,宋朝廷还委派了许多副职,以此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最大限度地防止漏题以及考官与外人串通的可能,以此保证考试的公正性。

二、怎么防止考生环节的作弊?

现代社会,学生参加高考或者考研考试时,都不允许携带多余物件,比如书、笔记本,这都是违禁物品。

在宋代也是如此。

考生进入考场前,有严格的搜查程序。宋朝廷为了防止这个环节的作弊行为,严禁考生携带书籍进入考场。

为此,宋朝廷设了监门、巡铺等官吏,对考生逐个进行巡查。考生一旦被查获携带书籍,会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

同时,考生进入考场后,要按照编排好的座次落座,不允许随意移动和调换座位。

宋代省试中的考生座次,均由考官在考前一天安排好,然后将座次张贴出来,公布给考生。

到了考试的那一天,由监门官按照姓名把考生引入指定地点。考生们必须依照榜单上的座次落座,不能随意调换座次。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考生之间互相串通作弊。

这一点与现代社会的考试座位制度是一样的。这种制度看似容易想到,但其实也是经过一定漫长的演进,才形成定制。

比如,唐代的省试,考生均坐在尚书都省的廊庑下,没有固定的座次,考生可随意选择。

这样既增加了考生之间串通作弊的可能,也不利于考场上的秩序维护。

在我们今天的高考场内,如果发现学生交头接耳,或者是传递纸条的行为,主考老师肯定会立刻逮住遣出考场。

在宋代也是如此,宋太祖乾德二年,宋朝廷下诏:“如有遥口相授传与人者,即时遣出,不在试限。”

这里可以看出,一旦发现交头接耳互相通传,立即会被考官“遣出”,处罚十分严厉。

在考试制度中,“代考”一直是被严厉禁止的,古今皆然。

这两年媒体连续曝出高考作弊、学术造假等事件,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对考试作弊方面管控更加严格。

比如代考作弊行为,一旦被查出,会被永久取消考试资格。

这一点与宋代如出一辙。

宋太宗雍熙二年,宋朝廷下诏:

“今后如有倩人撰述文字应举者,许人告言,送本处色役,永不得仕进。同保人知者殿四举,不知殿两举。受倩者,在官停任,选人殿三选,举(保)人殿五举,诸色人量事科罪。”

从这项记载可以看出,代考人将“永不得仕进”,同时,作保人及相关官员也会受到牵连。

三、“考卷”的防作弊管理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考卷都实行糊名制。实际上,这项制度是宋代开始严格贯彻执行的。

在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其姓名和籍贯等信息都是公开的。

很显然,这便给了许多权贵一些可乘之机。比如,拥有特权的他们可以提前知道自己的考试结果,一旦发现成绩不好,便可及时采取措施挽救。

为了改变这种弊端,武则天曾命考生自己将自己试卷上的名字糊起来。但由于执行起来困难,这项举措没有形成一种制度进行强制执行。

直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弥封”才正式走进科举的舞台。该项制度要求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信息必须被封贴起来,以此来杜绝考官“容私之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是采取了“弥封”,考官还是可以通过笔迹,以及一些相约的暗号来进行串通作弊。

怎么办呢?

宋朝廷又创立了“誊录”制度。

即,朝廷会指派专人对考生的考卷重新进行抄录,把副本交给批卷人。

所有副本的笔迹都是统一的,那么就杜绝了通过笔迹或者暗号来作弊的可能性。

希言说

即便从考官到考生,再到考卷,宋朝廷都进行了严密的放作弊措施,但依然存在漏网之鱼。

宋太祖开宝六年的科举考试后,有人告发主考官翰林学士李昉徇私舞弊,照顾同乡。

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平息众怒,决定在殿上亲自举行复试。

从这以后,殿试便被加在了省试之上,便成为了常制。

这样,宋代的科举程序就变成了三级考试:解试、省试、殿试。

考生通过礼部举行的省试后,需要再次参加殿试。宋代的殿试不淘汰考生,但会分出名次,朝廷根据名字对考生进行授官。

殿试制度,不但可以进一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还能增加考生对皇帝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所以,一直被执行下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座次,科举,考试,考生,朝廷,考场,高考,制度,宋太宗,行为,消息资讯,宋朝廷,科举,考生,锁院,出题人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座次,科举,考试,考生,朝廷,考场,高考,制度,宋太宗,行为,消息资讯,宋朝廷,科举,考生,锁院,出题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座次,科举,考试,考生,朝廷,考场,高考,制度,宋太宗,行为,消息资讯,宋朝廷,科举,考生,锁院,出题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