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这里是三国古战场,传说有“铜桥金镶边”,李世民曾派魏征前往

这里是三国古战场,传说有“铜桥金镶边”,李世民曾派魏征前往

铜桥金镶边

吴文申

老家门前有条河,每当路过这河上的桥时,总是想起老辈给我讲的这座桥的故事。

贞观年间一天下午,太宗皇帝李世民在案头拿起几本未批的奏章看了看就放下,又拿起一本翻了翻也想放下,其中“铜桥金镶边”几个字映进了他的眼帘,什么“铜桥金镶边?”有点疑惑,又有些惊奇,就又拿起来看了看,不看犹可,一看,大惊失色,急忙传丞相魏征进见,“魏卿啊,你快看看,这还了得”!魏征双手接过奏本,认真地看了两遍,大意是某地方官上奏“土山西南用铜造了一座大桥,还用黄金镶着桥边,金光闪闪,数里外都能看到”。“你快去查看,顺便观风考政,一并走来”。魏征领旨出殿,他选了身强力壮、文武双全六人,带足盘缠,微服快马,东出长安,如同闪电,直奔土山而来。

土山这个地方还是很有名气的,三国时,关云长在此兵败,曹操用上马金、下马银、金钱、美女、官爵引诱、劝降,不为所动,他自此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美名天下传扬,土山因此而闻名遐迩。

长安距土山,路途遥远,千层峻岭,万叠高山,好在九九重阳前后秋高气爽,金风迎面,正合赶路。魏征一行“一路风景无心观,千里勒马有意行”,晓行夜宿,饥餐渴饮,赶到土山西门外。他们一不进城,二不见官,就近住店歇息,一边饮酒解乏,一边打听铜桥金镶边的事。结果,店老板,店小二,店里挑水的,劈柴的,做饭的,打杂的一一问遍,不是摇头,就是摆手,都说目所未见,耳所未闻。

第二天天还未大亮,他们用过饭,在店外聚齐,魏征安排,“你们两个向南,你们两个向西,我们三个向西南,见桥就访,见老人就问,未时在天寿山南相会”。当年,这天寿山上有“一步二庙三道土咔嚓,白龙神威卫八方”等美景,闻名遐迩。善男信女,前往求神拜佛,香火旺盛,佛号喧天。山中,茂林郁郁,修竹森森,翠阴遮断屏山,密叶深藏轩槛,暗道纵横,神出鬼没。山下,城河环绕,碧波荡漾,商贾云集,生意兴隆,车水马龙,繁荣空前”。

魏征一行向西南一路走来,问问停停,停停问问,不知道过了多少桥,也不知道问了多少人,都说不知道,红日西沉,未时快到,事情还没有头绪,又渴又饿又着急,这时他们来到了一座桥的南头,拴好马,伸伸腰,各自方便休息。魏征最年长,就更疲倦,坐在桥边依着块石头喘着粗气。他远观观山,近看看水,自言自语道:“真乃碧水丹山,人间仙境啊!”歇了一会,又回头看看依着的石头,“铜桥金镶边”几个字竟在上面。魏征又惊又喜,这时也顾不得劳累和斯文了,急忙起身用上衣使劲地把石头擦拭了好几遍,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高声读了出来:“铜桥金镶边,紧靠晒银山,白马桥下过,上行众神仙”。随从们听到也围过来观看,魏征又仔细地端详起这块石头和桥来。这是一块很平常的小石碑,高不过三尺,宽不足九寸,字体端正,文虽算不上高雅,倒也引人入胜。桥虽大一些,但也没有十分出奇的地方,不就是用普通的石材建成普通的桥吗?怎么又是金、又是银、又是铜的?白马在哪里?反复琢磨,这是怎么回事呢?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从桥北端走来一位长者,身高丈余,白发苍苍,长须飘飘,慈眉善目,好似仙者冉冉而至。魏征忙上前作一揖道:“老人家,晚生在这旁有礼了”。老人打量这一行人非同一般,相揖道:“客官,你客气了”。“请问老人家尊姓?高寿”?老人向东挪了一步,含笑看着魏征不再言语,魏征一愣,停了片刻笑道:“老人家是否姓佟”?“然也,人冬佟,冬天的冬。老朽不才,虚度八十有五”。“这桥叫什么桥”?叫“佟桥”。这碑文“铜桥金镶边”是何意?老人哈哈大笑, 声如洪钟,顺手向桥北端一指,“客官请看,此村叫佟庄,两千余户,大都姓佟,人多、丁旺、财厚,建这桥时出人多,出钱多,能工巧匠也出的多。你看桥南头这村,叫金庄,户不足五十,全部姓金。年轻人好事,就说是姓佟的建这桥,是姓金的镶这桥边,碑上就刻成‘铜桥金镶边了’”。“紧靠晒银山呢”?你看这桥南的高山,以前叫石山,哪山没有石头?山南,东西三里多,南北二里余,如此大的一片山,洁白如银,松散似土,深不见底,银光闪闪。王母娘娘巡游至此,见这里乡邻百姓一团和气,人心向善,特赐给这方百姓白银,经年累月使用不完,就堆成了此山。周围人家建房,就来挖一些去刷房、刷墙,又美观又卫生,又不用钱,咱们庄户人家,有用不完的力气。因为白,又迎着太阳,也图个吉利,就叫它“晒银山了”。“白马桥下过呢”?“桥下这条河,以前叫三道沟,发源西南三千大山脚下,山高林密,云雾缭绕,常年流水不断。每年夏天洪水必至,河两岸的大堤和树木全都淹没,三道沟归成了一条三里宽的大河,波浪滔天,汹涌澎湃,浪花滚滚,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好似数不尽的白马奔腾咆哮着,争先恐后的从桥下通过。所以,河就叫白马河了,因此也就成了白马桥下过。河两岸百姓,不是亲戚就是故友,新亲老亲,亲如一家。平常,你来我往不断。一到雨季,就不好办了,每年还有三五百人因溺水而亡。上几代人就想建桥,因水太大,河太宽,用度多,没实现。再加上天灾人祸,连年征战,乱世过来的乡亲都说:“宁成盛世狗,不做乱世人”。饭都吃不饱,命都保不住,哪还顾得上建桥呢?近些年,托当今皇上的洪福,太平盛世,百姓安康,还说俺是水,官家是船”,魏征插话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客官说的是,官民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老天爷也眷顾咱这方百姓,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家家有余粮,户户有余钱,不然,焉有今日?受两岸亲朋抬爱,推举我为头,一年筹备,两年竣工,凶险的洪水被俺们征服,终于变成通途!”老人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的讲,魏征一行认真的听,不忍离去。老人接着说:“天色已晚,客官如不嫌寒舍简陋,就到敝庄下榻一宿,明日早早赶路如何?”魏征忙向老人施礼道:“谢谢老人家的好意,你这高龄还带领众乡亲建成了这座大桥,真是劳苦功高。古人云:‘修桥补路,行善积德’,后人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功德。祝愿您老福长寿远,子孙满堂,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碑文不是说吗,桥上行的是众神仙吗,咱们就由南向北通过这‘铜桥金镶边’的大桥,都成神仙了”。大家开心地大笑着。魏征一行向老人施礼道:“你老多保重,后会有期,告辞。”七人翻身上马,从佟桥上飞驰而去。

不几日就进了皇城,魏征顾不得休息,进殿见驾,将来去路上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一一如实奏禀皇上,李世民听后龙颜大悦,哈哈大笑道:“上下同道,官民同心,共建家国,民康物阜,我朝当兴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古战场,白马,魏征,李世民,一行,老人,土山,西南,传说,石头,故事传记,魏征,铜桥金,土山,白马桥,铜桥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古战场,白马,魏征,李世民,一行,老人,土山,西南,传说,石头,故事传记,魏征,铜桥金,土山,白马桥,铜桥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古战场,白马,魏征,李世民,一行,老人,土山,西南,传说,石头,故事传记,魏征,铜桥金,土山,白马桥,铜桥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