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制造工艺全新升级:桌面处理器率先品尝14nm工艺,无锁频设计。
目前关于Skylake的信息有限,但我们还是可以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英特尔已经率先进入22nm时代,预计未来将凭借优势进入14nm时代。英特尔的14nm技术首先在Broadwell处理器上使用,但根据英特尔的电路图,Broadwell将于2015年在Q2与Skylake的桌面版Skylake-S一起上市。为了区分两者的市场定位,英特尔将前者(Broadwell)打造成高性能、无锁频倍频的产品,后者(Skylake)定位于主流市场。它们都采用了相同的14纳米技术。
众所周知,14纳米新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进一步缩小芯片面积。在同样规格的SRAM存储单元下,14纳米芯片的尺寸只有22纳米芯片的54%,几乎是原来尺寸的一半。更小的芯片面积使得切割更多芯片成为可能,从而降低成本。此外,英特尔声称对14 nm工艺的细节进行了改进,并称之为第二代三栅晶体管技术(缩写为3D晶体管)。与第一代3D晶体管相比,新一代3D晶体管的鳍高从34nm增加到42nm,鳍间距从60nm减小到42nm。这些变化增加了晶体管的驱动电流,降低了电容,提高了产品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