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东晋最大的农民起义-孙恩卢循起义:王谢世家走向衰落的起点

东晋最大的农民起义-孙恩卢循起义:王谢世家走向衰落的起点

唐朝时期的刘禹锡曾写下一首《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通过对乌衣巷、朱雀桥的描写,反映了过去东晋时期王谢两大家族的衰落。王谢家族的衰落是一段漫长的历史,中间有政权的变化、战争的打击以及科举制的推行等因素。而东晋末期的孙恩卢循起义,则是两大家族衰落的起点。

一,东晋的士族统治

所谓的士族,也就是世家大族,也被称为“门阀”。士族的前身是战国时代的士人,在汉朝时期,他们通过兼并土地、垄断仕途等成为了豪强地主。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已经成为了世家大族。到魏晋时期,王朝的建立也必须依靠士族的支持,而士族也在国家政权中获得了特权。曹魏出台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一项保护士族特权的制度,特权的保护下,社会上出现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势族

”的现象。

东晋时期是门阀政治的顶峰。司马睿南渡之后,大量的北方士族也跟随南下。东晋政权也就是南北方士族的支撑下而建立起来。终东晋一带,皇权一直受到严重的制约,往往都是士族控制了大权。

在这些士族中,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无疑是最为显赫的。琅琊王氏在东晋早期控制了大权,如王导担任宰相、王敦掌握东晋上游兵权,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桓温之后,又是陈郡谢氏掌权,出现了谢安、谢玄、谢石等位高权重的人物。

当时的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的分布也是有区别的。南方的土著豪强朱、张、顾、陆等主要分布在建康一带;北方南下的士族无法在建康渗透,因而选择到了其他地区开辟庄园,浙东地区成为了北方士族的首选之地。浙东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建康不远,拥有良好的耕地资源以及秀丽的山水风光,既能获得衣食来源,又能流览山川之美。当时的王谢家族的田园就基本在浙东。

但是士族在浙东开辟田园,又加剧了社会矛盾。士族的安逸生活是建立了残酷的剥削基础之上的。

根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的资料显示,魏晋时期的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沦为了依附民,主要有佃农、宾客、部曲、奴婢几种形式,这些依附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未能进入国家的“编户齐民”,也难以获得国家的法律保护。

士族可以对他们进行买卖、鞭打甚至杀害,换言之,他们和奴隶是差不多的。

二,孙恩起义的爆发

孙恩本为琅琊人,原本也是士族。孙恩的祖先为孙秀,在“八王之乱”中是赵王伦的谋士之一。后来赵王伦失败后,孙氏家族就急剧衰落了。永嘉之乱后,孙氏家族移居江南。当时的江南一带还流传着五斗米道(道教的分支),信奉该教的人基本都是下层百姓,而孙氏家族也接受了五斗米教,并成为其领导人。

五斗米教

孙恩的叔父孙泰通过五斗米教联络下层百姓,形成了较好的群众基础,《晋书・孙恩传》称“百姓……敬之如神,皆竭财产、进子女以祈福庆”。孙泰的行为让东晋政府感到不安,于是将他流放到了广州。孙泰到广州后,被广州刺史王怀之暂任为代理郁林郡太守。后来又担任徐州主簿、新安太守。王恭之乱时,孙泰就私下招募了几千人的部队,“三吴士庶多从之”。此后,东晋担任孙泰起兵,于是将孙泰和他的六个儿子杀害,而孙恩则逃亡舟山群岛。

孙泰被杀后,他的信徒就传播他“蝉蜕登仙”了,并且分封支持逃亡海岛的孙恩。399年,主持政局的是司马元显强制在浙东征兵,企图组建能够和北府兵、荆州兵抗衡的武装力量。司马元显的征兵遭到了世家大族的抵制,于是只能向低级士族开刀。低级士族受到了压迫和排挤,于是选择起兵反抗。

就在当年10月,孙恩乘机带领信徒从海岛起兵,攻破了上虞、会稽等地,部队发展到了几万人。于是江南八郡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起兵响应。

“旬日之中,众数十万”,“畿内诸县,处处蜂起”

。在这次起义中,会稽内史王凝之、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谢逸、乌程令夏侯愔等被杀,吴国内史桓谦、临海太守新蔡王司马崇、义兴太守魏隐、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张琨、中书郎孔道、太子洗马孔福等遭到杀害。

魏晋士族地望分布

孙恩的起义严重危害了谢氏集团的利益,于是东晋派遣北府兵的首领——谢琰为会稽内史兼督吴兴、义兴军事,去镇压起义。北府兵在刘牢之等人的带领下不断击溃孙恩的部队,孙恩被迫退守海岛进行休整。400年五月,孙恩卷土重来,攻破上虞、山阴等地,杀谢琰及其二子,谢氏集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此后,东晋再次派遣北府兵镇压,孙恩再次退守海岛。401年,孙恩再次进攻浙东,此次战役攻破了扬州、丹徒等地,俘虏高雅之等北府兵高级统帅,但是在和刘裕的会战中三战三败,不得已再次退守海岛。

此后,东晋加强了沿海的防务,孙恩军队难以获得补给了。402年,孙恩的部队在海岛发生了瘟疫,损失大半。402年三月,孙恩孤注一掷进攻临海,结果遭到失败。孙恩和部下的百多人选择投海自尽,于是当地人们都传说孙恩成为了“水仙”。经过此役,宣告孙恩起义的失败。

三,卢循起义

孙恩投海自尽后,尚有起义军数千人,他们共推孙恩妹夫卢循为首领。卢循也是来自于北方的低级士族,他的祖先卢湛是西晋经学名家,曾在石赵朝廷中任职,后被冉闵所杀。350年,卢氏南渡江南,后来卢循娶孙恩之妹为妻,两家形成了亲戚关系。

孙恩起义对扬州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然,这种破坏不仅仅是起义劫掠庄园造成的,还有北府兵的抢夺等因素。如刘牢之在第一次击败孙恩后,纵容军队烧杀抢掠,“城中无复人迹,月余乃稍有还者”。战争之后,江南一带“编户饥馑,公私不赡”“饥馑疾疫”。于是坐镇荆州的桓玄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这封锁长江,不给建康提供物质补给,“商旅遂绝”。东晋于是下令讨伐桓玄。

荆扬之争

为了稳定浙东一带,东晋任命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也想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于是就答应此事。此后,桓玄于402年勾结北府兵将领刘牢之攻入了建康城,之后称帝,改国号为楚,东晋实际上就宣告灭亡了。称帝后,桓玄又大规模杀北府兵高级将领,企图消灭北府兵的威胁。403年,北府兵的新将领刘裕起兵,桓玄被击败,从此刘裕掌握了最高了大权。

也就在这一年,卢循乘机起兵进攻东阳,但是被刘裕击败。此后卢循转移到福建一带,第二年攻下广州,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刺史。刘裕此时正忙于消灭桓玄的残余势力,因而正式任命桓玄为广州刺史,桓玄的妹夫徐道覆为始兴相。卢循也答应了刘毅的要求,将俘虏的官吏和士族放回。

409年,刘裕北伐南燕,第二年南燕灭亡。这时候,卢循的部队已经在广州休整了五年,实力得到了恢复,刘裕的北伐为其提供了起兵的天赐良机。410年,卢循和徐道覆兵分两路向建康开进,东部由徐道覆率领,一路沿着赣江北上,攻破赣州、吉安、南昌等地,兵锋直指建康。卢循带领西路,沿着湘江北上,一路上攻破长沙、巴陵等地,进入长江。最终两路大军在长江之上汇合。大军汇合后,向建康进军,击败了豫州刘毅,建康陷入了危机。

刘裕听说卢循起兵的消息,赶紧南归。此时建康人心惶惶,许多人建议迁都。但是刘裕认为“若一旦迁动,便自土崩瓦解”,坚决反对迁都。当卢循大军到达了淮口后,刘裕宣布内外戒严,下令修筑防御工事,沿江置栅、筑垒等。又将江淮一带的军队调集在建康周边。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建康城已经固若金汤。刘裕南归之时,卢循犹豫不决,甚至想掉头占据荆州,错失了最佳的进攻时间。

不久,卢循在徐道覆的坚决劝说之下,派遣大军在建康城附近登陆,寻求和刘裕大军决战。但是刘裕将军队安置在秦淮河南岸,避其锋芒,坚壁不战。卢循的大军屯兵建康城下两个月之久,粮食的供给已经严重不足,军队疲惫。于是卢循选择退回荆州,等休养后再决战。刘裕此时抓住机会,调出大军追击,双方在九江一带大战,最终卢循大军失败。随后卢循和徐道覆带领残余部队退回广州,但是发现广州已经被刘裕军队占领。卢循攻城不下,又转战到交州(越南交趾),最终投海自尽。

结语

孙恩卢循的起义,一共坚持了11年,转战了东晋半壁江山,对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孙恩卢循起义,破坏了浙东的庄园经济,加速了士族的衰亡。从此之后,王谢等家族的势力就再也抬不起头来。在之后的南朝,王谢家族进一步遭到打击,不断走向衰落;第二,孙恩的起义,为桓玄、刘裕的兴起提供了机遇,直接导致了东晋王朝的崩溃;第三,孙恩卢循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依靠海域和水域进行大规模的作战的先河,对中国古代的海防假设,海军建设都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推荐阅读

挽救了东晋王朝的北府兵,最终也成为了东晋的掘墓人

可歌可泣的祖逖北伐,最终因为东晋王朝内乱而宣告破产

桓温北伐:将国家统一大业当做野心家的游戏,难怪东晋无所作为

从气吞万里如虎到烽火扬州路,刘裕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十六国时期,北方陷入了大规模的混乱,东晋为什么不能实现统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卢循,家族,时期,谢世家,东晋,农民起义,海岛,孙恩,孙泰,士族,消息资讯,卢循,刘裕,孙恩,孙泰,士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卢循,家族,时期,谢世家,东晋,农民起义,海岛,孙恩,孙泰,士族,消息资讯,卢循,刘裕,孙恩,孙泰,士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卢循,家族,时期,谢世家,东晋,农民起义,海岛,孙恩,孙泰,士族,消息资讯,卢循,刘裕,孙恩,孙泰,士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