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武则天退位群臣皆欢喜,唯一人低头痛哭,一年后没哭的全死了

武则天退位群臣皆欢喜,唯一人低头痛哭,一年后没哭的全死了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唐高宗时期已经逐渐插手朝政,未雨绸缪。在她的谋划之下,章怀太子李贤被逼自杀,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最后武则天在朝臣的拥护声中打破世俗的禁锢,临朝称帝,改唐为周,定都洛阳。

或许是想向世人证明“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是错的,女人一样可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刚登上皇位的武则天对于朝政十分勤勉,在她的治理下整个国家蒸蒸日上。

古人云:“温饱思淫欲”,在看到整个国家在自己的治理下显示出比以前更好的面貌,并且手底下的大臣们对于她的治理才能也心悦诚服之后,武则天开始懈怠了,她开始沉湎于享受。

前期,武则天把私人感情和政治事业分得很清楚,那时她也有男宠,但是她的男宠作威作福的范围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不可插手政治,一旦触到这一逆鳞,她便翻脸不认人,毫不心慈手软。

陪伴了她多年,深得她宠爱的薛怀义放火烧了明堂。明堂为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也是被用来证明武周这个新兴政权合法性的政治建筑。

火烧明堂一事震惊整个朝野,处理不好便会让人怀疑武则天的执政能力与驾驭臣下的能力。于是武则天便暗中授意身边的人将薛怀义诛杀,据说薛怀义死状十分凄惨。

但是,到了后期,武则天逐渐懈怠,不说驾驭臣下,就连仰仗着她鼻息过活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她都有些把控不住了。武则天被他们迷得团团转,一代英明的女皇模糊了私人与公事之间的界限,赋予了没什么能力的二张兄弟太大的权利。

二张兄弟刚开始只是利用手里的权利卖官入爵,拉帮结派。渐渐地,在武则天的纵容之下他们的气焰愈发的嚣张,甚至做出许多欺压皇族与朝中重臣的事。

积怨已久的朝臣与皇族逐渐起了反心,于是便暗中密谋,联合起来发动了政变。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的卯时,天刚蒙蒙亮,以凤阁侍郎张柬之为首等人称二张兄弟意图谋反,率领禁军诛杀二张兄弟,并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复位。

神龙政变成功之后,此次参与此次政变的功臣纷纷大喜过望,一来是劫后余生之喜,此次政变若是失败便可以定性为谋逆大罪,不成功便成仁,不仅是一人之死,而是满门抄斩。二来是立此拥护之功,此后的荣华富贵怕是享之不尽,且可以荫庇子孙后代。

唯有一个人与这欢快的气氛格格不入,他就是姚崇。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地庆祝,只有他一人哭丧着脸在垂泪。那些功臣们对此行为嗤之以鼻,觉得姚崇在武则天的阴影下站得太久了,都不会挺直腰杆了。

他们完全忘记了之前他们在武则天面前战战兢兢时,只有姚崇一个人敢在酷吏问题上与武则天起正面冲突。

姚崇毕竟是姚崇,看得高想得远。一来他确实是发自肺腑地痛惜武则天退位。他并没有被传统的“牝鸡司晨”的思想所禁锢,他与武则天有一种聪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而且武则天对他有知遇之恩。武则天在被逼宫时,看向他的眼神,让他惭愧不已。

武则天确实在二张之事上有些昏庸,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在她的治理下,整个国家不仅没有出现重大纰漏,并且还修改了之前的一些错误决定。

武则天有慧眼识人的眼光,还有一定的容人之度。之前在朝堂上讨论酷吏一事,姚崇可以说是非常的下武则天的面子,可是武则天不仅不因此恼怒姚崇,反而还赞赏了他的观点,并赏赐了他白银千两。

反观唐中宗李显遇大事无主见,遇常事刚愎自用,庸人之子都算是对他过谦了。

之前,唐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根基尚且不稳,大臣们看不过他的庸碌平常,与他意见相左,他便摆起皇帝架子,居高临下地对大臣们说:“我就是把天下交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以!难道我还舍不得一个侍中的职位?”武则天便以此为由头,将其废位。

而到了政变发动时,他不敢出头,姚崇、张柬之等人好说歹说才同意出面。到了逼宫的关键时刻就被武则天的几句诘问吓得退缩,害得此次政变差点功亏一篑。

再有,姚崇看得很清楚,武则天虽然已经退下来了,但是武家外戚势力在朝堂上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且未来很大概率李显还得依仗这些外戚势力与此次政变的功臣势力来抗衡,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不至于一家独大,皇权旁落。

所以,他要装出一副样子来,向两边都交上投名状,如此才可保证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全身而退。对李唐皇室他有拥立之功,对武氏外戚他并没有行落井下石之事,且在事后还表现得非常的惋惜,一副心不甘情不愿,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姚崇不愧是混迹政坛多年的老油条,唐中宗在站稳脚跟之后开始对当初参与政变,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大臣们出手,当初拥立他的那一批人流放、下狱、收监,晚节不保。尤其是神龙政变的五大功臣下场尤为凄凉。

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三人都是死在酷吏周利贞的手上。如果是一刀给个痛快便也罢,但这三人皆是被虐杀。敬晖是被处以极刑——凌迟,也就是用刀子将人的肉一片片地割下直至失血过多而死。

恕己是被逼着喝下野葛汁,毒发后疼痛难忍,以头抢地,血肉模糊后执以杖刑而死。桓彦范则是被捆绑于竹搓之上拖行,直至皮肉都被刮掉后才被乱棍打死。

张柬之较为好命,因其年老体弱,并之心中忧愤,加之流放途中颠沛流离环境极差,刚到流放之地还未被追及便已病死。崔玄暐则是在流放的途中便已病逝。

唯有姚崇不但保住了性命,还一直混迹在朝堂之上,历经三朝,直至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并且唐玄宗对其颇为信赖,于是姚崇再度拜相,佐理朝政。

但是,姚崇即使在唐玄宗时期,位极人臣之时,他依然兢兢业业、克己复礼。最后,因为他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后世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朝四大贤相”。

姚崇不仅有过硬的处事能力,并且还有足够的大智慧,知道在人生最顶端的时候不能得意忘形,而是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为将来做好长远的打算,这实在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群臣,兄弟,唐中宗,政变,姚崇,治理,武则天,李显,功臣,低头,消息资讯,唐中宗,薛怀义,姚崇,武则天,李显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群臣,兄弟,唐中宗,政变,姚崇,治理,武则天,李显,功臣,低头,消息资讯,唐中宗,薛怀义,姚崇,武则天,李显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群臣,兄弟,唐中宗,政变,姚崇,治理,武则天,李显,功臣,低头,消息资讯,唐中宗,薛怀义,姚崇,武则天,李显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