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本应“完美主义“的墓志,在东晋南朝时期为何频频出现“错别字“?

本应“完美主义“的墓志,在东晋南朝时期为何频频出现“错别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陶文(在陶器上刻画的字符)、金文(青铜器上刻画的铭文),周、秦时大篆(石鼓文),秦、汉时的小篆、隶书,到汉末往后,一直绵延流行至今,“可作楷模”的楷书。

从最开始图形偏多,以象形为主的雕刻文字,到小篆时期开始逐渐定下文字基本结构、笔划,再到基本将所有不成笔划的象形部分全部替换成易于书写,美观工整的笔划的隶书,最后到现在随处可见的楷书。

可以说,文字伴随着时代变迁、朝代更迭而不断在变化。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解决广大疆域上各地交流文字、衡量标准等不一致的问题,用极具先见性的眼光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政策,创造了便于书写的小篆。

汉时,为了追求字形之美而形成的楷书将字形结构和成字笔画基本完善。从那之后,草书、颜体、柳体等极具个人特色的字体开始纷纷出现。

东晋、南朝时期,上承隶、楷,正是各地民族流动极为频繁广泛的时期,产生一些独特的字体并不奇怪,但作为墓志,本来应当庄严肃穆,为何在墓志上会出现大量“俗字”呢?

一:“民人相食”,颠沛流离中冒出萌芽的墓志

1.战乱频发的时代。

《华人德书学文集》有记载:“到南北朝时,始称之墓志或墓志铭。”也就是说,墓志的规范化和正式化正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

东汉末年,各地起义纷纷爆发,各大军阀混战,直到魏、蜀、吴三分天下才稍微好一点,然而即使是这个时候,仍旧存在部分贫困地区不得不吃人以充饥的情况。

当时,北魏和汉蜀战争不断,打得民众叫苦连连,到了西晋司马炎时期,天下一统,然而不过匆匆几十年的时间,立马就开始八王之乱,接着就是历史上最混乱、朝代更迭最频繁的时代之一,东晋十六国。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墓志并不流行,东汉时期主要流行的是立碑厚葬,而且是规矩繁多,耗资巨大的奢侈丧葬。《后汉书》中有记载当时为了给亡父建立坟冢雕刻墓碑而将所有家产尽数变卖的例子。汉时丧葬奢华由此可见。

然而经过各地战乱,民族混斗,甚至是“民人相食”的阶段,不要说平民百姓了,就是皇宫贵族也穷困不已。为了节省开支,扼制这种奢侈的丧葬风气,魏武帝曹操下令不得厚葬,禁立碑,而随后的各代帝王也纷纷效仿。立碑一事,直到隋唐时期才得以重新兴盛。

那么不能立碑来标明死者姓名、卒葬年月的基本信息,东晋、南朝时期获得一线喘息的人们就想到了通过墓志替代碑文,以此记述死者生平。

2.盗墓贼猖獗的时代。

一代枭雄曹操当时甚至专门有一支盗墓军队,军队的领头官员为发丘中郎将,“发”即发掘,而“丘”即为坟墓,这支军队走过的地方到处都是惨遭坟墓挖掘后露在空中的森森白骨。实际上,这是曹操面对当时困苦的生活生活状况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面对数量庞大且非常需要日常粮食补给的士兵和兵将家属,他不得不盗掘东汉那些奢靡富庶的墓葬,通过这种方法积蓄财富,换得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官方甚至如此,更何况民间。因此,不立碑,不厚葬不仅仅是因为家中贫困,更重要的是防止那些无处不在的盗墓贼。

二:以墓志为载体,恣意生长的墓志俗字

1.未成体系先风行的墓志。

墓志实际上是墓碑的替代品,在官方普遍禁止立碑且民间生活日益困苦的情况下,墓志,作为一种标记死者身份及下葬时间,且随同死者一起葬入墓穴的物品,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在没有一个系统的流程、书本的详细规定的情况下,各地为死者篆刻墓志的情况各不相同。

有的只是记载死者姓名、身份等简单信息,刻文歪斜,且具有大量俗字(即与正体字不同的字),而有的却详细记述了死者生平大事,且在最后还有对死者的哀悼或赞颂,刻文方正美观,墓志上几乎没有俗字。这其实和死者的家庭情况和身份地位有很大关系。

2.大时代的动乱使得墓志俗字花开遍地。

东晋、南朝都是偏居于南方这一隅的未能统一的国家,在这两个朝代,战争频起,大量北方士人涌入南方谋求安稳,遍布于广泛土地上的人们在南方形成人口融合,用墓志代替墓碑的方法随着人口大量流动飞速流传开来。

而一些受教育程度比较底下的地区,在刻墓志时自然会遇到很多不认识或不会的字,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墓志俗字。

三:为何东晋南朝的墓志会出现大量俗字?

1.什么叫俗字?

《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将“俗字”定义为“指流行于民间的,跟当时字书正体字写法不合的字(也包括同音代替的字),是相对于正体字而言的一种非正式或准正式字体。”

为了方便研究东晋、南朝的俗字,我们将它分成两个大类,一个是增减或改变笔划类,一个是增减或改变、移动构件(用来构造汉字的一个构形单位)类。

第一、对于增减或改变笔划类,《东晋张镇墓碑志考释》中有记载“仁德隆茂,仕晋元眀。”《康熙字典》有言:“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由此可见,在东晋时期,人口流动量巨大,用“眀”字的人和坚持用“明”字的人交杂居住,因此形成了同一片墓葬区有“明”又有“眀”的情况。

第二、对于增减或改变、移动构件类,《梁萧敷、王氏墓志铭》有记载,“䦱门之礼斯洽”这里将“闈”里的韋换成了“爲”。《说文》有言:“闈,宫中之门也。”“䦱,辟门也。”这两个一个是名词,门,一个是动词,开门,意思完全不一样,但是在这里却将“闈”写作了“䦱”。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飞速发展的墓志俗字。

中国的墓碑文化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东汉的大力推崇下,规格完善的丧葬制度以及为死者歌颂其生平哀悼其逝去一事深入民众内心。然而连连战乱惹得民生凋敝,为了节省开支,降低生活成本,朝廷开始大力推进墓葬简化,并禁止立碑。

南朝梁武帝曾在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下令,明确所有人的墓葬中不得立碑。因此,在魏晋南北朝诸多严厉的“禁碑”条文的管束和日益猖獗的盗墓行为逼迫下.

如果想要为死者生平作些简单概述,通过一些能流传下来的文字为死者悲颂,抒发内心汹涌情感,就必须要寻找其他能够替代墓碑,且又不会被盗墓者和统治者注意到的不明显的物品,这个时候,墓志一物随之出现。

作为本身就是晋朝、南朝才开始发展、流行的墓志,其各种规章制度并不明确,因此,各类墓志层出不穷。

毕竟墓志在一开始主要是为了寄托生者哀思,为了标明死者身份而发展起来的,对于那些家中贫困之人,能请得起工匠雕刻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工匠师父的文化水平,甚至于请工匠师父其人本身的文化水平可能都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俗字”也就并不奇怪了。

3.民族大融合下形态百样的墓志俗字。

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不仅是战乱频发的时间,更是天灾不断的时间。据《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描述,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而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这段时间正处于第二个寒冷期,当时黄河流域的气温要比现在平均低上3~4摄氏度。

北边的民族被恶劣的天气所迫,不得不大肆南侵,再加上西晋晚期贾后专权、八王之乱把国家弄得混乱不堪,战乱频发。处于躲避战乱和北方寒冷的需求,大部分的北方民众纷纷迁徙到南边,寻求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东晋和南朝都位于相对比较温暖一些的南方,因此在这里汇聚了大量从北边逃难来的民众,各类语言、文字都在这里进行交杂融合,因而产生了大量不同于“正式字”的“俗字”,这些“俗字”产生后就被他们作为“正字”使用,自然也会出现在需要刻字的墓志上。

四:总结

墓志一物在东晋、南朝时得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为魏晋南北朝森严的“禁立碑”与当时各处各地逐渐兴起的盗墓文化。当时的民众在无法立碑记述死者生平,表达生者哀思的情况下,想出了通过墓志替代立碑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战火烧遍四野,且天气非常寒冷,许多墓志都是匆匆而立,谈不上有多考究,因此出现了一些错写的“俗字”。

同时,许多稍有些家底的,拥有不同文化与习俗的北方人为了寻求安稳而大范围南迁,因此东晋、南朝作为南方政权,其统治范围内自然就形成了频率极高的文化大融合,许多“俗字”也因此而生。

参考文献:

《说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时代,笔划,时期,死者,东晋南朝,俗字,民间,墓志,错别字,消息资讯,东晋,死者,俗字,南朝,墓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时代,笔划,时期,死者,东晋南朝,俗字,民间,墓志,错别字,消息资讯,东晋,死者,俗字,南朝,墓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时代,笔划,时期,死者,东晋南朝,俗字,民间,墓志,错别字,消息资讯,东晋,死者,俗字,南朝,墓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