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为何在唐代京官多出自门阀家族?当谜底揭开,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为何在唐代京官多出自门阀家族?当谜底揭开,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啥叫门阀?知道王羲之吗?作为一名大官,王羲之父子居然不知道自己是管什么的。在魏晋南北朝那个图书和笔墨堪比黄金的年代,王羲之父子哪里来的那么的时间和金钱来供他们职业化地练习书法呢?

这是因为王羲之出自琅邪王氏,他的叔叔是王导。谁是王导?就是那个“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如果不是王导,晋国的司马皇室早就玩完了。而王导和当年的曹操一样,靠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帮助司马家族延续了皇室。像王家这样的家族就是门阀,他们家的子弟多数都是京城的大官。门阀家的官职不但可以世袭,还能垄断,必要时还可以灭了皇室自己当皇帝。

·人比人气死人的古代

虽然唐朝就已经实施了科举,但普通官宦人家想通过科举谋得一官半职简直比登天还难,更不要说寒门子弟了。

很多人幼稚地认为门阀只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实这是错误的。门阀从周朝一直延续到唐朝,就连秦汉两朝的灭亡都和门阀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里必须要说一下唐朝的科举,绝对不是宋朝时候的匿名考试。

唐朝科举只在京城进行,仅仅这一项就杀掉了很多付不起路费的穷人家的孩子,这里的穷是和京城里的公子哥家们对比的。

不但如此,唐朝想参加科举的读书人第一讲究的是出身和人品,还要有人推荐。你想想如果你家里没有当大官的亲戚朋友,谁给你写推荐信呢?

而且人品这个东西,又怎么评价呢?

更糟糕的是,读书人要在考试前提前大半年来到京城,将自己的作品拿给考官看,还要经过层层面试。你想想,提前半年到京城,光吃喝拉撒睡就需要多少钱?而且为了前程,还要四处去访师拜友,这不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吗?

唐朝挨着国子监最繁荣的一条街是做什么的?是官方经营的“怡红院”,是秀才们最喜欢的地方。

你以为唐朝的秀才都像戏文里写的那样,都是来怡红院听曲谈恋爱的吗?他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还是社交。无论是怡红院里的各位小姐,还是来这里的京官大少,他们都有自己的圈子,想要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经营饭桌和圈子。

而像温庭筠这样的大文豪,他除了给怡红院的姑娘填词赚钱,还充当枪手,将他的作品卖给需要考试的文人,让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拜师,这叫约定门生。

如果一个文人通过种种展示之后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势力,就会得到某位京官的青睐,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就形成了一个联盟。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举办一个极为夸张和复杂的拜师仪式,通过这种仪式,京官将未来之星就永远绑在了自己的门下,这就是门生故吏的由来。

很多人会觉得这好下作,这不就是光明正大的作弊吗?其实,就算公平考试,寒门子弟依然弄不过京城里门阀出身的子弟们。

·为何说门阀子弟更厉害

一般人都知道《红楼梦》这本书吧,你看看贾家对孩子们教育重视的程度的。是的,这些人不但家里是大官,还比普通人家有钱,比普通人家努力,比普通人家更有关系。你小门小家的是一个人在奋斗,人家是一个家族的孩子都在奋斗。

就像王谢家一样,弟弟死了,有哥哥,哥哥死了还有侄子呢?虽然家族里出了不少纨绔子弟,但只要有一个有出息的就能确保整个家族的兴旺。

在唐朝门阀大族牛到什么程度,牛到他们连皇室李家都看不起。在河北四大家族眼里,李世民家族不但是一群没啥文化内涵的暴发户,而且他们的血统也有问题。

而像河北四大家族这样的人家,他们已经繁衍了几百年,家族里不但藏着各种珍贵的经史子集,而且他们家族里的人很多还是文学泰斗,是一个文化派系的权威。

虽然四大家族内部也矛盾重重,但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也和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一样,通过内部通婚来彼此帮扶。在李渊等皇帝的努力下,皇家试图通过科举来抬高自己,同时又达到让所有门阀势力都依附于皇家的目的。

在李渊、李世民、李治,特别是武则天的共同努力下,唐朝的科举慢慢给了寒门子弟开了一扇窗。加上唐朝后期军阀割据,财政大臣也逐步掌握了话语权,这就是大大冲击了门阀大族的势力。

为了更大限度地攫取利益,分散在全国的门阀家族不得不举家搬到京城去。离心脏最近的地方总能得到更多的血液,这点,唐朝的门阀很是清楚。为此,他们卖光家里的田产,在京城重新创业。也正是这种深谋远虑,让门阀子弟有了更多入京为官的机会。

在唐朝很有意思,即便官员做到了节度使和盐运史(盐铁专卖)这样的封疆大吏,只要他们不在京城做官,就都被认为是“发配”。

所以,唐朝有个“出将入相”的制度。

当一个武官当到了节度使之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入京城去当宰相,这是当官的终极目的。

但当李林甫和杨国忠为了一己之私打破了这种文武转换的机会之后,彻底将武官的地位降到了文官的下面,这一弄,不但影响到了唐朝,连后面的宋和明也都开始重文轻武了。

安禄山为何起兵造反?和李林甫的死和杨国忠的霸道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想要在唐朝弄个官当当,如果你不在京城安家,这事还真不好办。

尽管唐朝的京官又分“清官”和“浊官”,但无论他们属于一个派系的,在科举的时候,他们都会相互优先推荐自己的官僚孩子,这也很符合人性。

一句话,在唐朝,不是寒门不出贵子,而是寒门子弟从一生下来就失去了和门阀家族的竞争优势。当唐朝京官和门阀大族的谜底揭开之后读者您又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家族,科举,考试,皇室,子弟,势力,唐朝,谜底,门阀,京城,消息资讯,家族,怡红院,门阀,京城,王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家族,科举,考试,皇室,子弟,势力,唐朝,谜底,门阀,京城,消息资讯,家族,怡红院,门阀,京城,王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家族,科举,考试,皇室,子弟,势力,唐朝,谜底,门阀,京城,消息资讯,家族,怡红院,门阀,京城,王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