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减少女性束缚,提高女性地位

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减少女性束缚,提高女性地位

宋代是中国思想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儒学女教思想也是儒家女教思想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备,在儒家女教思想史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女教思想从先秦发展到宋代的一脉相承,以先秦儒学思想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发展而来,同时随着理学的发展又对明清女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时期女教思想在继承宋代儒学女教思想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表现出来的特征与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但女教思想的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无论是宋代儒学女教思想还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明清女教思想,其所反映出的本质仍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

一、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明清女教思想的影响

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明清女教思想影响较大,为女之道、为妇之道、为母之道的角色规范在明清都有所延续,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妇女贞节观进一步强化。宋代理学的兴起打开了贞节观严苛的走向,这一发展延续至明清,女教思想中的贞节观在明清进一步被强化。在宋代,理学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较为严苛的贞节观,但是由于其影响力在当时比较小,尚未对现实社会产生实际的影响。

因此,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女子仍然存在诸多改嫁的现象。

随着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这些严格的主张被推行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明清的女教思想造成深远影响。

在明代的一些女教思想中,对于女子守护贞节一事有较为明确的规范。吕坤在《闺范》中指出“女子守身”就像端着玉制的酒杯,捧着满满的水,要做到“心不欲为耳目所变,迹不欲为中外所疑”,这样可以守护“坚白之节”,保有“清洁之身”。女子应当从一而终,舍生取义,为保贞节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除此之外女子的贞节事关其娘家的声誉,甚至关系到其是否能拥有稳定的婚姻。

清朝俞樾《右台仙馆笔记》记载“凡女子初嫁,母家必使侦探”,即在新婚之夜会专门对女子的贞节检验,如果第二天,“夫家鼓乐喧阗,宾客杂沓,则大喜”;但是如果“日阒然”,结果“则女家为之丧气”,损害女子娘家的声誉。新婚女子被夫家检验是否贞洁,这在明清许多地区十分常见。

由此可见,新婚之夜是否落红,将决定女子的荣誉甚至是一生的幸福。封建社会中对女子的规诫“不出中门”,也是为了教导女子守护自己的贞节。女子不仅要尽力守护自己的贞节,在遭遇变故贞节被侵犯时,女子为守贞甚至要舍弃自己的生命,而后被奉为贞洁烈女广为称赞。

因此,在当时的女教书中,树立了许多贞洁烈女的形象,譬如詹氏女子为赎父兄跳水而死,窦氏二女为保贞节跳崖自尽。

母教进一步得到规范与加强。在“为母之道”中我们提到,宋代儒学家十分重视母亲的教育,母亲在教育子女上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明清时期继承宋代重视母教的主张,母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发展,明清时期在一些女教书中甚至专门开辟章节来对母亲如何教育子女进行系统的规范。母亲对于子女要慈爱相加兼顾严格规范,对于其错误行径不可姑息,要教导子女养成良好的德行礼仪,培养谦逊廉正、勤劳俭朴的优良品格,以促进其安身立命。

吕坤认为母亲对子女的溺爱以及对其不良行为的姑息是教导子女的阻碍,不利于子女的成长,因此母亲不应该过分慈爱导致溺爱,应该注重对子女的严格教导。继母则不担心其对子女的教导,而要看她是否足够慈爱。

清代的女教思想中对于母教方面同样主张“严慈相济”,对待子女需要宽容和严苛并用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家教。母亲对孩子应该有慈爱之心,但是慈爱并不意味着溺爱,不代表孩子犯错要姑息。

反之,对于子女不合适的言行,母亲应该严加管教,严厉教导,敦促其改正,尤其是在子女年幼时,心性尚未定下来,母亲需要时刻关注教导,“勿逞其欲,勿纵其骄”,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习为善良,俾成智德兼全之品格”。

除此之外,母教不仅是子女年幼时期的职责,秦云爽在《秦氏闺训新编》指出“教子当严于童樨而宽于成人”,子女年幼时期要严格教导,方能帮助其端正品行,但是成年之后也不能完全抛弃对子女的教导,对于其行事作风也需要加以监督并予以劝诫,如王孙贾的母亲在闵王被杀后仍然劝他为国尽忠。

二、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对现代女性教育思想的影响

宋代儒学女教思想,是封建社会礼教的产物。传统女教和女性地位是历史的沿革,随着封建帝制的坍塌、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解放,女性伦理发生了重大转型,女性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现代女性教育思想的内容也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不断发展。

虽然现代女性教育思想与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大有不同,但其中的许多内容是历史的自然延伸,是对传统女教思想的现代化转型。

第一,重视女子的教育。宋代蒙学发展成熟,再加上私学更加繁荣,这样的社会环境为女子教育提供了机会。《醉翁谈录》记述:“静女者,乃延平连氏簪缨之后。早孤,喜读书。母令入学。十岁,涉猎经史”。女子并不能参加科举,但是,从上述记录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女子有进入学堂的机会。宋代女子可以接受教育,甚至家境优越的还可以请老师到家中教学。女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加考试,走上仕途,而是要提高思想境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且为了之后嫁为人妇打理家庭事务做准备。

宋代儒学家在为母之道中强调母亲“齐家守业、严慈并重”,重视母亲在教育子女中承担的重要责任,提倡女子接受教育也有助于为人母后更好地对子女进行教育,而这些思想在现代女性教育中也有所体现。健康的国民必须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而养成的,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处于核心的位置,而好的母亲需要学校来培养。

因此,近代已有学者大力提倡开设女学堂,培养优秀的女性,认为在教育层面要做到男女平等,倡导男女同校,共同接受教育,女子同样应该享有深造的机会和权利。

要解放女性,大学就要开放女禁,这是最重要的环节。现代社会中更是强调男女平等,现代女性教育思想提倡女子接受教育,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享有独立的人格,在对孩子的教育层面一直倡导家校联合,而家庭中的女性以其独特的不同于父亲的教育方式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从中可以看出传统儒学女教思想在为母之道上的延续。第二,注重道德修养。孝悌、贤良等是宋代士大夫所倡导的女性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同样是现代女性教育思想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首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任何社会中孝都是上到统治者下到平民百姓在治家过程中最为重视的美德。宋代儒学女教思想中孝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化内容,要求女子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尽心尽力侍奉公婆。

孝文化发展到今天,是在继承传统孝道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孝文化也是维护家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在任何时代都不能被抛弃。

其次,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提高,相比封建社会时期,男女平等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准则。女子在婚姻方面,主体意识提高,自主性增强,“父母之命”已经被抛弃。但是男女在组建家庭之后,女子仍然要与丈夫互敬互助,相互扶持、相互尊重。在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支持;在丈夫出现错误的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加以劝诫,这是妻子贤良的体现。

除此之外,宋代儒学女教思想中提到的谦逊、恭谨、勤俭等传统美德都是我们现代社会中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任何道德、价值观都具有相对性,宋代儒学女教思想中的内容,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的价值观也需要我们及时调整。

传统女教思想中对于女性的一些训诫,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但是我们对于传统不能完全否定,对于传统范式中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规范要予以反思剔除,而一些良性的、进步的思想也应该延续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利用新时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我们在审视历史的时候,也应该发现历史中的永恒,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根基。

从“男女有别”“三从四德”出发,传统儒家思想将女子的一生都置于从属的地位,“三从”从纵向涵盖女子发展的一生,即女子一生都要依附别人而活。“四德”则横向包揽女子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宋

代儒学女教思想也是以此为基础,在对传统儒家典籍的阐释之上重新构建自己的女教思想。女子尚未出嫁时,要学习礼仪规范,孝敬父母,除此之外还要树立正确的择偶标准。嫁为人妇后,最根本的则是“从夫”,守护贞节。在夫家女子要“相夫教子”,既要帮丈夫处理好家庭内部事务,又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其次,宋代儒学女教思想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深受理学发展的影响。

但是理学虽起源于两宋,但在当时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理学严苛的贞节观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有限,这一影响却延伸至明清甚至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的女教思想深受宋代儒学女教思想的影响,其中理学中严格的贞节观到明清有过有过之无不及。

除此之外,宋代儒学女教思想与现代女性教育思想虽然大为不同,现代女性教育思想是女子解放后,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倡导的一些规范,但是其中的一些道德伦理,也是对宋代儒学女教思想的延续和转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后世,贞节,女子,束缚,影响,子女,思想,发展,女性,教导,消息资讯,女子,子女,思想,女教,儒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后世,贞节,女子,束缚,影响,子女,思想,发展,女性,教导,消息资讯,女子,子女,思想,女教,儒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后世,贞节,女子,束缚,影响,子女,思想,发展,女性,教导,消息资讯,女子,子女,思想,女教,儒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