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财经 解读|今年GDP预期增长5%左右,背后是千万以上的就业机会

解读|今年GDP预期增长5%左右,背后是千万以上的就业机会

3月5日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据报告,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报告还提到,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

怎么看GDP预期增长5%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

5%左右的目标高于2022年全年增长水平,同时也高于世界银行此前预测的4.3%,与中国社科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别预测的5%、5.2%大体相当。

“2023年是我国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年,是经济从疫情模式重回正常运行轨道的首年,稳增长必然成为最重要的任务。”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教授对澎湃新闻表示,“综合考虑到外部压力和国内的不确定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5%左右的预期GDP增速目标,为经济增长可能的超预期表现保留灵活空间,是科学而又合理的。”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澎湃新闻表示,在2022年GDP增速为3%的背景下,如无意外情况发生,则在低基数的作用下,2023年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实现的难度并不大。这就意味着2023年中国宏观政策还将保持定力,“大水漫灌”的现象不会出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也对澎湃新闻表示,2022年经济增长的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消费的反弹复苏比较明显,因此全年应能确保实现5%的目标。具体走势上,或前高后低;前五个月,投资和消费的情况都相对不错;到下半年,要重视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

“实现5%的目标,主要靠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稳定扩大消费。预计今年出口或全年负增长,关键领域的投资则非常重要,消费要发挥基础作用,摆在优先位置。”滕泰说道。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政府工作报告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滕泰表示,把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在决策观念上的重大转变。目前,消费已经贡献了经济增长的65%以上,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不能把消费纯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工具,消费本身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是所有投资生产的目的。

郑后成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重点工作之首,表明在出口增速承压的背景下,扩内需是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的首要任务。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只有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才能使消费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促消费手段上,滕泰说,增加居民的一次性收入,有地方政府发消费券等手段,对消费的拉动是立竿见影的。其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包括房租、股市和债券的投资、存款收益等,金融资本市场的收益已经成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远来看,这要靠更健全的社保体系、就业,带来工资和劳务性收入的增长。

朱启贵表示,为了提振消费信心,一是要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二是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水平;三是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急难愁盼,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五是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消费趋势上,郑后成表示,在2022年低基数,以及疫情管控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背景下,2023年中国消费增速大概率较2022年上行,但是消费增速也面临掣肘,这包括:2023年中国CPI温和可控;出口增速承压利空就业率;国际油价同比进入负值区间利空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

财政支出保持扩张态势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法,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

2022年,财政赤字率控制在2.8%,中央财政收支符合预算、支出略有结余。同时,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安排额度高于去年的3.65万亿元。

朱启贵表示,根据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的国际标准和外国财政工作经验,中国财政处于安全运行区间,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是安全的、合理的。

滕泰表示,从财政赤字和专项债的规模来看,2023年整体的财政支出保持扩张的态势,对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财政支出的投资方面上,要注意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率,降低低效和无效投资。

朱启贵认为,投资的着力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快制造业投资,让民间投资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和短板领域投资力度。三是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

郑后成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从具体举措看,主要和基建投资高度相关,此外,从历史经验看,在出口增速承压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通常位于较高位置,预计基建投资是2023年扩内需的“主力军”。

“对比投资和消费的乘数效应,目前,如果政府的财政资金用来发消费券,基本消费对拉动经济的乘数效应,在农村是5倍以上,在城镇是3倍以上。而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部门的测算,财政资金去做基本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全国只有约1.06%。”滕泰指出,据此推算,大概有一半以上的省份,财政资金搞投资的乘数效应实际上小于1。所以更多把财政支出用于促消费,对宏观经济扩内需的作用可能要更高。

国内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可控

政府工作报告对全面CPI的预期目标是3%左右。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朱启贵表示,预计食品价格总体稳定。猪肉供给整体有保障,预计价格涨幅有限。近年来中国粮食连续丰收,农业生产持续保持稳定,除鲜菜受天气影响外,整体食品难有较大的价格起伏。同时,防疫措施不断优化,核心CPI有望回升。预计2023年核心CPI将由目前低于历史10%分位以下逐步回升。

滕泰表示,从全球看,2023年欧美的通胀都会快速回落,对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会明显减小。从国内看,很多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都面临着过剩的状况,因此2023年的主要矛盾,不是通胀,而是稳增长、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主要矛盾,是提高有效投资,更要扩大消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也对澎湃新闻表示,尽管今年海外通胀仍维持高位,国际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国内需求趋势恢复,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等,国内对潜在输入型通胀压力需要保持警惕。但整体上,国内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可控。

周茂华表示,国内物价温和可控,不会对宏观支持政策构成影响。一是国内消费和内需处于恢复阶段,生产供给恢复保持领先;二是,粮食连年丰收,生猪产能恢复,工业生产能力强,居民生活必须品供应充足;三是,国内能源、原材料、居民生活用品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力度不减;四是,国内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等。

服务业吸纳就业功能有望明显恢复

政府工作报告对城镇新增就业的预计目标为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年未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

滕泰表示,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疫情造成年轻人的就业率明显低于过去几年;同时,农民工就业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保持就业率的关键是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GDP数据增长背后,是千万以上的就业机会。”滕泰说,就业领域上,要重视服务业的就业。虽然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来讲,农业是基础,制造业是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但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在服务业。

周茂华也表示,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实现今年1200万新增就业岗位目标。今年防疫进入新阶段,疫情对经济活动干扰趋势减弱,加上纾困帮扶政策有力支持;像零售、餐饮、文旅、住宿服务业有望加快复苏,服务业吸纳就业功能有望明显恢复。同时,这也有助于改善就业结构等。

“受国际形势影响,国内的经济也相对比较严峻,一些企业还有个体商户先后倒闭,这就导致疫情结束之后,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待就业人员,再加上高校毕业生,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023年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朱启贵表示,各级政府要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