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三位武举出身的名将:一位是唐代将军郭子仪,其他两位人尽皆知

三位武举出身的名将:一位是唐代将军郭子仪,其他两位人尽皆知

引言

科举制度,为我们古代选拔了大量优秀的政治人才。

一方面,加强了2023集权巩固皇帝的统治。

另一方面,给出身寒门的穷苦子弟一个改变命运的途径。

在这科举制度的分支当中,却有一个分支——武举。

武举的本意是为选拔军事人才,后来却演变为了选拔无知壮汉的冗制。

武举概念画

武举始立

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是我国延续近乎千年的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

为我们古代的教育、政治、文化都作出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拓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吸引了大量的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

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本腐朽的阶级固化。

拓展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通道,也让底层人民出人头地看到了曙光。

唐朝时期,武则天为了选拔培养属于自己的军事势力,首次创立了武举制度。

武则天画像

《新唐书·选举制》中对此进行记载:

“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工具、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复书。”

这时的武举主要注重个人的武力选拔,只考武力,不论谋略。

如此以来,武举考试如同军队演武,考试对象多为从军者。

还有一部分非行伍出身的习武之人。

武举就给了这样一些不善文辞之人,开辟了一条入仕之路。

从此,帝国的科举取士由文科变为文武两途。

事实上,唐朝的武科考试只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便被叫停了。

武举发展

宋朝初期,因朝廷出台重文抑武的新规,武举又一度被搁置。

直到宋仁宗时期才重启武科考试。

但第一个武举状元的出现已经是宋神宗时期。

比起我们首位文举状元的出现,晚了整整五百年。

南宋时期虽然也举行过若干次的武举考试,但大多流于形式。

而元朝时期科举考试制度一度中断七十余年。

同为帝国的科举考试项目,武举考试自然也跟着被废除了。

武举的命运又为何多次大起大落。

宋朝初年,时任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马仁瑀。

曾向当时掌管科举事务的大臣薛居正举荐了自己的亲友,

希望考试时薛居正能够给予一些照顾。

待到张榜之时马仁瑀发现并没有自己所举荐之人。

顿时恼怒不已,随即就在庆贺新科进士及第的闻喜宴上。

命令自己的属下,当众对薛居正进行谩说和攻击。

此事在朝中被传得沸沸扬扬,言官还专门为此弹劾马仁瑀。

宋太祖赵匡胤碍于马仁瑀为大宋立下过不少的战功。

才勉强容忍没有深究。

但是武人粗鲁的举止,还是给赵匡胤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

可以说正是武人的为非作歹和武人势力的恶性膨胀。

成为宋太祖出台重文抑武新规的催化剂。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我们古代王朝的覆灭,大多数都与武力祸害有关。

所以历代统治者的国策,简单概括起来

都是以武打天下,以文治天下。

强盛如唐王朝,也因武夫当国而长期进入了战乱和分裂。

安史之乱、五镇叛唐、甘露之变、黄巢起义、朱温灭唐等等。

赵匡胤当然明白重文抑武的国策,

更能利于皇权的长治久安。

因此,武举一度在王朝的过渡中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

武举在整个科举的制度中还没有受到重视。

统治者对于兵权的警惕性,以及对于武举的重视程度。

自然而然的会波及到武举的社会氛围。

宋代以后,武举的书面考试的比重有所增加。

但是其书面成绩占总体成绩的比重却是越来越小。

也就是书面考试在武举当中并不受到重视。

这些武举的考生经常在书面考试中也是洋相百出,

经常会在书面考试当中夹带兵书小抄,

武举考生不但道德素质偏低,甚至连基本的文字识认都有问题。

由于长期重文抑武的传统,武举人通常得不到重用,

以及武举制度,本身也存在诸多的弊端。

举刀概念画

武举制度选拔人才的目的,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到了明代其武将体系一直以世袭或“门下提拔”为主,

有着明显的派别之分,这与明末党争脱不开干系。

在新规方面,清朝比前面的任何朝代都更加的重视武举选拔,

通过武举步入军队的人员比例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直到清代,规定满清八旗子弟在准备文科科举之前。

必须先中武举,才能进行文科考试。

武举才再次受到重视。

康熙时期一次最新的的变化是:首次允许文举武举可以交替选择。

康熙的初衷是使其各得展期所学,文武两途,皆得真才。

可惜这只是康熙的美好幻想罢了。

因为清朝也延续了明代的“壁垒体系”,文武对立由来已久。

文人的社会地位一直居于碾压的地位,文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

所以二者都对交替选择这项新规嗤之以鼻。

武举没落

从唐代到清代的一千多年以来,出将拜相的文武全才很多。

明清时期就已经十分罕见,清代文武方面的专才很多,但是全才真的称得上是凤毛麟角。

真正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成为千古名将的人,鲜有是从武举中选拔出来的。

历史上有记载的仅有三人:唐代左卫大将军郭子仪、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明末清初的平西王吴三桂。

武举考试在我们一共开办过五百多次,共有武状元282位,其中的大部分也没有担任军中要职。

军中主要的高级军官仍然是出身行伍当中,凭借实打实的军功升任的,

其次是从武将世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军事教育的耳濡目染。

武举考场概念画

所以武人中举后一般只授出身,并不马上授予官职。

此外,武举的考试要求过于严苛,能通过的人通常是从小刻苦习武。

习武在古代寻常人家可谓是奢侈无比。

首先要有兵器,要有足粮,要请拳师,最新的的还是不事生产。

所以习武之人多数是家底殷厚之辈。

这些空有一身武艺的武举们,幸运的成为皇家的侍卫,

或是成为历朝历代的漕运安保,还是民间的镖局,

再或是一些大户人家的教头,大多都配有武举人坐镇。

武举军事上的作用越来越小。

到了清末地方内部势力贪糜之风盛行,

外部势力互相勾结企图瓜分我们。

西方世界在经历两次工业大革命的洗礼,国力强盛,科技进步。

虎门销烟场景画

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候,

愚昧腐朽的清廷终于认识到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

热武器的发展已经完全的改变了战争的形式,

而以往通过武举所选拔出来所谓的人才,

说白了就是一群身体素质比较优秀的人而已。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培养的神箭手,可能需要数月乃至数年。

火工具、火炮等武器的训练时间,

可能只需数日乃至数小时便能熟练掌握。

随着我们推行“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从小便培养的武术人才,仿佛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1901年,慈禧以光绪帝之名,以“武举无用”,

其内容所学与所用毫不相干为由,将其废除。

在我们实行以前多年的武举制度被废除,

我们的教育体系逐渐向新式学堂所转变。

武举就此消失在了茫茫的历史长河当中。

总结

武举的出现,开始是武则天为培养自己军队势力而始创。

后来武举的作用倾向于为地方选拔出合格的统帅人才,

武举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只设立武举,却不设立武学,

这是武举从创立开始便存在的弊端。

因此历史上的武举在民间并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习武,

其次在地方层面他选拔的将才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直到民国时期,在孙中山先生的带领下,

才成立了我们近代历史中第一个系统化的军校——黄埔军校

自此,宣告我们军事教育迈入了新时代。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

《新唐书·选举制》

《科举制度与我们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科举,考试,名将,时期,赵匡胤,马仁瑀,唐代,其他,制度,将军,科举,武举,赵匡胤,马仁瑀,薛居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科举,考试,名将,时期,赵匡胤,马仁瑀,唐代,其他,制度,将军,科举,武举,赵匡胤,马仁瑀,薛居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科举,考试,名将,时期,赵匡胤,马仁瑀,唐代,其他,制度,将军,科举,武举,赵匡胤,马仁瑀,薛居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