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时期,刘伯温的才华对于中国历史,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朱元璋时期,刘伯温的才华对于中国历史,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半人半神”刘伯温】系列(五):明君贤臣真相得

前言

生而为人,对于人生的际遇实在是难以预料,只要你还活着,肯定就可以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刻出现。

刘伯温从一个郁郁不得志,差点自杀的元朝官员,一直到遇上了朱元璋,继而成为了明朝开国的第一谋臣,他的自我价值肯定实现了最大化。

因此,我在这里奉劝大家,无论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千万一定要挺住,只要活着就会有翻盘的机会!

事实上,刘伯温对于自己的才华还是相当自信的,一腔热忱的他也总是扪心自问:我的一腔热血与才华,究竟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有道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刘伯温的才华表现在军事、谋略、科教、法制,甚至是心理疏导方面,一切的一切全都得到了发挥,而且他还常常利用自己“天命代言人”的身份,略施话术,在朱元璋的屠刀下救人。

那么,刘伯温的才华对于我们中国的历史,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恢复完善科举制,推动教育普及性

明朝建国之后,刘伯温不仅参与制定了《大明律》,而且还执法必严,对明朝恢复和建立科举制度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大家要知道,科举制度从隋朝以来开始创立,一直都是提倡平等竞争,但是元朝入主中国之后,科举制度就停止了很长时间,直到明朝建立之后,科举制度即使得以恢复,可它的规模却也远不及前朝了。

虽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但他本人毕竟是大老粗出身,根本就认识不到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于是,刘伯温这些文人才开始不停地建议,一定要恢复科举制度,他们对朱元璋说道:“如果您想要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日后兴旺发达,就必须恢复科举!”

因此,在刘伯温等人的支持和规划下,明朝的科举制度相比先前宋元时的制度就更加完善和严密了,而这种科举制度还一直延续了近600年时间:明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清朝却将此科举制度继续沿用了下来。

说起来,明朝的科举制度还有一个特点:明朝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不论乡试还是会试,都必须是从学校里出来的人。

换言之,自学的不算,你得有学生的身份,才能够中举。

如此一来,也就推动了明朝学校的建设,因此从明初一直到明末,无论是国家、中央,还是各省、地方上的县,包括卫所军队当中,都建有学校。

明朝时期的学校普及率非常高,哪怕是当时的穷乡僻壤中也都有学校,都有政府建立的官学。

因此,学校的建立后来也成为了朱元璋称帝后的一件功德!

朱元璋称帝后,首先最着重的,一个是农桑,一个是学校,农桑用来发展经济,而后就是兴建学校。

实际上,从明初的科举制度,一直到学校建设,刘伯温绝对是朱元璋背后最大的推手,给他出了不少的主意。

仿“府兵制”建“卫所制”,养兵再不苦百姓

刘伯温不仅能文、善文,实际上他也很有武略。

当然了,他的武略并不是说他自己的武艺有多么高强,可以拿着武器冲锋陷阵,而是他懂得军队的建设,懂得指挥打仗。

明朝建立之后,虽说天下已经太平,但是明朝军队的建设却是一个重大课题……

当时,刘伯温就给朱元璋提出了一个办法:一定要仿照古代的“府兵制”,但是在这种制度下,我们还得发展新的东西,那就是建立“卫所制”。

简单来说,古代“府兵制”就是寓兵于农的制度,府兵不仅可以打仗,还可以种地生产。

刘伯温当时就提出:“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明朝卫所制度的优点就在于:明朝军队在作战和防备的同时,士兵们还要担任农业生产的任务。

每个卫所的士兵叫军兵,每个兵都有大约50亩左右的土地,土地生产粮食收获之后,还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屯田籽粒,可以用来当作战时的行军月粮(出征时带的干粮)。

因为当时明朝的士兵每个月吃饭都有配额,所以就叫“月粮”。

因此,“卫所制”的执行,不仅在明朝全天下的要害地区安置了军队,而且还巩固了边疆,同时也稳定了地方,从而减轻了当地老百姓的负担。

为此,朱元璋还曾经夸口:“吾养兵百万,不动用民间一粒粮食!”

当然了,朱元璋的这一说法也有些夸张,他怎么可能不动用民间的一粒粮食呢?

但是,在明初的时候,屯田制度的发展也确实解决了老百姓的沉重负担。

实际上,“卫所制”也是刘伯温对明朝的一项重大贡献。

皇帝想回老家威,伯温当头泼冷水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还有更多的真知灼见,而朱元璋在他的身上也是受益匪浅……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出身草莽,白手起家,做事情很有随意性,自打当上了皇帝,他就认为自己大权在握,因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明朝建国后,面对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建都。

毕竟,国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都何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维护一个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不得不说,当时朱元璋的脑回路非常奇特:想在自己的老家凤阳建都!

称帝之后,朱元璋就把应天府(南京)就叫南京,大家一定要记住:朱元璋从来没有把都城南京叫京城或者京师,而是一直叫南京。而且,朱元璋时代的北京也不是我们今天的北京,而是开封汴梁,也就是先前宋朝的都城。

换言之,明初时期有两个“京”: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北京就是今天的开封汴梁。

此外,还有一个所谓的都城,就是朱元璋内心非常相中的一个京城——中都。

朱元璋口中的中都和元朝的中都完全不是一回事,其实就是指他自己的老家安徽凤阳,也就是当时的濠州。

为了衣锦还乡,朱元璋也曾力排众议,表示一定要在中都建立一个都城,而且大兴土木。

毕竟,那里是龙兴之地,所以当时选工选料都是大张旗鼓,朱元璋还派了一堆人去营建中都城,潜台词就是:我朱重八出息了!

刘伯温的政治经验非常丰富,又熟读历史,自然深知古往今来都城的意义是什么,于是便向朱元璋建议:“凤阳虽然是您的龙兴帝乡,但它肯定不是最佳的建都之地,此地并不适合用来当首都。”

为此,刘伯温就不厌其烦地长篇大论,告诉朱元璋不能在凤阳建都的原因,而且还对其一一说明,王朝建都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好在朱元璋最后自己也想明白了,觉得凤阳虽然出了自己这么个皇帝,但在这样一个穷地方建都也确实不合适。因此,后来所谓的中都工程也逐渐停止了。

如果大家现在去安徽凤阳,在很多地方还能看见那些半拉子工程的遗存,当时不少的预制件、石头雕刻、柱础……在当地还有很多。

提出警惕王保保,皇帝轻敌吃大亏

除了上述种种建议之外,刘伯温还经常从细节方面提醒朱元璋,让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避免一些疏漏……

刘伯温一直强调:王保保虽可取,然未易轻也。

王保保是元末时期的元朝大将,蒙古人,他的蒙古名字叫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

王保保是个地位很高的蒙古贵族,此人能征善战,因此才成为了元朝末年支撑元朝江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当时,徐达率领明军攻打元朝都城的时候,元顺帝就带着少量人马惊慌失措地溜去了塞外,而后又继续狂逃,遁入了大漠之中。

但是,当时的元朝其实还有大量的武装军队,以及王保保这样的大将,因此在明初很长一段时间内,蒙古蒙元政权的残余势力对明朝实际上还是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此,刘伯温就不断地提醒朱元璋,让他千万不要轻视王保保。

只可惜,朱元璋当时对于刘伯温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一度认为那些蒙古人都逃得那么远了,而自己的大明江山也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所以根本就不拿王保保当回事,他们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结果可想而知,明朝军队后来还真吃了王保保的大亏。

所以说,刘伯温不仅在明朝建国的过程中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立下了卓越功勋,在大明王朝各种制度和法律的建立方面,他也是贡献颇大。而且,在很多问题上,包括王保保这种小事的细节上,也近乎算无遗策。

君臣相合蜜调油,应用迷信解君愁

当然了,刘伯温之所以能够帮助朱元璋建国立业,与朱元璋和他的君臣相得也是密不可分的。

朱元璋的确是个明君,刘伯温也确实是个贤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他们君臣间的关系还是非常默契的。

有道是:时势造英雄!

因此,他们二人一旦结合,肯定就可以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朱元璋当时还曾说过: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打仗,只要爱卿说出主意,我经过审定后就能用。)

遇到明主朱元璋之后,刘伯温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大明王朝竭尽忠心,他们君臣在那时候的关系绝对是交相辉映、息息相通、相得益彰。

当然了,重要的事情得说三遍:朱元璋之所以如此看重刘伯温,就是因为刘伯温不仅懂得儒学、统治学和军事学,而且他还懂得象纬、术数之学!

大家要知道,古代帝王是非常迷信天命的,既然当时天下人都知道刘伯温懂得天象,能识天命,那么他一旦投奔了朱元璋,大家肯定都会知道,朱元璋就是天命所在、天命所归。

刘伯温一方面借天命为朱元璋造神,另一方面也在借助天命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以此来劝导朱元璋……

有一次,由于天旱很久都没下过一场雨,朱元璋就问:“天人感应,天不下雨肯定是我们有些事情做得还不够好,老天爷生气了!”

此时,刘伯温就抓住了朱元璋的心理,劝他道:“陛下,监狱里关了很多人,有许多都罚不当罪,而且有些人关进去之后,长时间得不到审判,该放的出不去,该判的也没判刑,致使冤气郁结,才造成了天旱。”

听了刘伯温的话,朱元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点头表示同意:“那就烦劳先生去处理一下这些事情吧!”

由此,刘伯温到了监狱之后,就把那些无辜的犯人该放的放,该平反的平反,一下子使得人心大顺,很快天上就下起了大雨。

可见,刘伯温当时就是借着天象、天气、天命,来表达他自己的政治理念。

当然了,刘伯温主要的目的,还是借天象和天命来维护朱元璋的权威和地位,巩固大明王朝的政权。

有人也许会问:难道真是因为刘伯温放了很多人,感天动地才使得天降大雨吗?

肯定不是!

久旱必定会有雨,南京周围又不是沙漠地区,早晚都会下雨。因此,刘伯温并不是能掐会算,懂天气预报,而是他的一种心理暗示。

还有一次,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头上全是血,脚底还踩着土,旁边还堆着土。

于是,朱元璋第二天早上就说:“昨晚的梦不是好兆头,看来朕得杀上一两个人,好好避避灾了!”

刘伯温问道:“陛下为何一定要杀人呢?”

朱元璋就回答:“朕昨夜做了一个噩梦……”

听了朱元璋的梦,刘伯温摇头大笑:“陛下做的这个梦可是好梦啊,是吉兆!陛下想一想,人头上有血,就是众(衆),血字下面有三个人,下面还有土地,那就意味着陛下得众得土,马上又能得到人马和新的土地!”

别说,不久之后还真到了一个好消息,前方传来战报,某城池得以收复,大胜之后还得到了很多新的人马。

大家想一想,当时的朱元璋正在走狗屎运,天天都在打仗,保不准哪天就会有攻城略地得胜的消息传来,而刘伯温就是借着这件事情来缓和朱元璋当时的紧张情绪,从而阻止他因为一个梦胡乱杀人。

同心创业如一家,手书关怀美名传

和朱元璋晚年杀戮功臣完全不同的是:朱元璋在早期和刘伯温的关系非常亲密,如同家人一般。

有一次,正在打仗,刘伯温的母亲去世了,当时的刘伯温非常为难,毕竟正在打仗,军情紧急,自己无法回家奔丧。

当时正值用人之际,朱元璋也知道刘伯温不能离开,于是就亲自给刘伯温写了一封信:

听说您的老母亲八十多岁了,如今已经故去。按照礼节,我应该让您回家奔丧,当年徐庶因为帮助刘备,使得曹操把他的母亲控制了起来,目的就是要得到徐庶这个人才,出于孝顺的天性,徐庶就离开刘备回到了家,探望他的母亲。

如果按照礼法,我也应该让您回家。而且,一直以来我都要求属地的老百姓尽孝道,如今您的母亲病逝了,如果我不让您回家尽孝道,肯定是不应该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当年徐庶回家看望母亲,是因为他的老母亲还健在,如今您的母亲已经往生了,即便回家也无法与母亲团圆。

可现在大敌当前,所以我不能让您走,但是我也向你保证,等打了胜仗,我一定陪您一起回去吊唁她老人家!

可以想见,当时的朱元璋绝对是温情脉脉,给刘伯温写了如此一封长信,就是为了向刘伯温表示:您看,我老朱离不开您!

不用说,刘伯温自然也像家人一样,非常体谅朱元璋对他的心情。

纵观朱元璋一生,他能和自己的臣下有如此温情脉脉的事情,绝对是千古难得。因此,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的君臣交往也被后世所传颂。

大家肯定都特别想知道:刘伯温和朱元璋之间的亲密关系究竟能维持多久,大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当了皇帝,他们君臣间的关系又会发生一些什么微妙的变化呢?

敬请关注!我们下期再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朱元璋,时期,历史,建设,中国,产生了,刘伯温,才华,军队,故事传记,王保保,明朝,朱元璋,凤阳,刘伯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朱元璋,时期,历史,建设,中国,产生了,刘伯温,才华,军队,故事传记,王保保,明朝,朱元璋,凤阳,刘伯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朱元璋,时期,历史,建设,中国,产生了,刘伯温,才华,军队,故事传记,王保保,明朝,朱元璋,凤阳,刘伯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