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聚焦地域文化,江西诗派如何成就宋代文化盛象?

聚焦地域文化,江西诗派如何成就宋代文化盛象?

地域文化千差万别,不仅在于时间上相差甚远,在空间上差别更为迥异。地域文化是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一种大众文化,它代表了特定地方的乡土人情、世情百态以及其中凝结的精神文化。宋代时期,出现了地域文化繁荣的现象,譬如福建、四川都是文化昌盛之地,文化普及程度高,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热情高涨,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者不计其数;两浙地区向来是文化名人荟萃之地,宋代之时也是名家辈出;此外还有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为宋代文学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本文将以江西诗派为例,讲述地域文化塑造的宋代文学特点及对其的影响,分析江西诗派如何成就宋代文化盛象。

魅力江西

宋代时期是江西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而“江西文学现象”在宋代就已经被当时的文人敏锐察觉,宋代一介名家欧阳修就称赞自己的故乡江西“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黄次山在《重刻临川文集序》中也论及了江西的文学现象,说道:“艺祖神武定天下,列圣右文而守之,江西士大夫多秀而文,挟所长与时而奋”。江西不仅是人才的集中地,更是文学的涵养地。在北宋后期,更是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诗人群体,正是我国文学诗歌史上首个有正式名称的派别——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创作了大量能够反映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社会状况和文人思想的诗歌,还提出了大量诗歌创作理论,它的出现使宋诗朝着成熟的方向稳步发展。通过对于江西诗派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宋诗在唐诗的巅峰阴影之下如何一步步去探寻自己发展的新道路,并且能够对于后世受其影响较深的诗人陆游、杨万里等做出客观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江西诗派的个例,体会宋代文学的创作特色,以及探讨一个地域的文化对于整个时代文化的贡献。

江西文化风靡宋代的原因

讲述之初,先来分析一下江西文化为何可以盛产名人,在宋代取得极高的文学地位。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评价的“宋时的江西,不仅是哲学家的摇篮,而且是文学家的大本营”的文化盛况到底缘由何在?从宏观层面来说,首先,经济重心南移逐步完成,土地私有化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局面,政治和文化也随之发展,为南方带去了发展的积极因素;其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创造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加上对基础设施的重视,交通十分便利;此外,文化事业的发展兴盛,学校和书院的数量大增。从微观的层面来说,便是晏殊、王安石等江西籍名人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还与江西发达的科举有关。

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

除此以外,从江西地域这一角度来看,还有更为具体的原因。首先是在晋唐五代时期,江西的文学家分布在特地区域,主要是北部地区,南部较为稀少,区域的限制性较大,但是到了宋代,这种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化,呈现全面辐射状,这便有利于文学作家群体的出现;其次是鄱阳湖凭借着交通枢纽的运输作用,笼聚人才,成为宋代文学家高度集中的地区。鄱阳湖流域地区的政治人才高度集中,通过科举考试成功走上仕途的人数众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江西文学家的崛起。

宋代鄱阳湖形势图

江西的文化繁盛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地域优势的,它构成了地域文化里比较强盛有力的一支,同时也为江西诗派的出现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为宋代文学做出不斐的贡献。

江西诗派概况

“江西诗派”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是在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此中称黄庭坚为诗派之祖,并开列了陈师道等二十五人的诗派名单,后续有更多的诗人被纳入此流派,到了宋代末期,方回提出“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先介绍一下江西诗派的产生,再从它的诗歌创作理论来分析其作用在宋代文学上使之呈现的特点。

吕本中

(一)江西诗派的产生

江西诗派的产生有着时代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作用,莫砺峰在《江西诗派研究》中具体阐述了江西诗派的产生,具体为如下三点:

1、时代背景

北宋政权在军阀混战的时代开创了一个民生安乐的稳定局面,但是这种短暂的祥和背后埋藏着深重的内部危机,土地兼并、苛捐杂税等问题依旧存在并愈演愈烈,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交相争斗,最后演化为官僚集团的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北宋王朝也覆灭。江西诗派产生于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于是有论断称“江西诗派的产生和发展和北宋末和南宋的国力很弱、对少数民族割据者主动退让、力求维持暂安局面的情况分不开”但是莫砺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不能用庸俗社会学的观点去看待这种关系,不能认为这个文学流派就一定是当时政治形势的产物,更不能认为它的产生一定体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他从江西诗派在新旧党争中的立场较为消极和江西诗派中大多数人仕途并不得意,没有深入过政治两点来说明江西诗派是一个纯粹的文学流派,并不带有政治色彩。

北宋地图

江西诗派产生之时,宋代文坛呈现这样一幅景象:北宋采取优待士人的政策,使诗人能够在安定的条件下钻研诗艺,但同时对于思想上的禁锢也比较厉害;再而就是理学的发展让诗人喜欢在诗中抒发议论,阐明道理;还有宋代的印刷术使很多经史得以流传,很多诗人读破万卷书便好在诗中广泛用典,以此来争奇斗巧。总体来说就造就了宋代诗坛轻视诗歌思想内容而注重诗歌艺术技巧的倾向,而江西诗派正是应运而生的重视诗歌创作艺术技巧的流派。因而正是北宋的时代环境塑造了北宋文坛的风貌,从而使北宋文坛孕育了江西诗派。

2、北宋诗坛发展情况

时代背景都是外在,文学自身的发展情况才是江西诗派产生的根本原因。宋初的诗坛,还被晚唐五代遗风给笼罩,虽然说有宋初三体:白体、西昆体、晚唐体的存在,但是他们多数是在模仿前人的创作,还逃不出模仿对象的藩篱,使诗歌缺少独创风格。

欧阳修

直到欧阳修在宋代文坛上掀起了诗文革新运动,宋诗才慢慢步入正轨;后来随着梅尧臣的“主张写实、兴寄、刺美”等诗歌创作主张的提出与实践,宋诗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王安石注重在诗歌中抒发议论并营造浓厚的抒情氛围,他的艺术风格独特性也促进了宋诗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苏轼,他以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把宋诗擎举到唐后诗歌的另一个高度,他的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务求畅尽,不事含蓄,还富有理趣。在苏轼之时,宋代诗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宋诗已经有足够的自信在唐人巨大的影子里走出自己的创作道路,而且已经具备了产生一个文学流派的条件,因此江西诗派便在此时应运而生。

3、黄庭坚的领导作用

一说到江西诗派,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黄庭坚,他对于江西诗派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天生聪慧,八岁就能作诗,诗作得到苏轼的大加赞赏,在当时的诗坛上也是身负盛名。他特别喜欢给予有才学的年轻人以诗歌艺术的传授,提出了著名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创作技法,其创作论指点了不少当时的诗坛新人。首先他要求初学者多研读古人作品,以此来提升艺术修养;其次是给与新人在诗歌具体方面的指导,如谋篇布局或者论句法;最后他主张自然,反对在文章之中人工雕琢过多。黄庭坚明确指出:首先要熟练掌握谋篇、句法、炼字等技巧,然后要摆脱这些束缚以达到更高超的艺术境界。

黄庭坚

黄庭坚的理论实践性非常强,得到了当时文坛新人的喜爱,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向黄庭坚讨教,他们围绕在黄庭坚的周围,相互讨教,共话创作,渐渐地便形成了一个以黄庭坚为首的流派,后来就正式形成了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影响下宋代文学的特点

江西诗派的价值更多在于诗歌艺术的形式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并无显著特点。莫砺峰先生说:“从艺术形式的角度来看,江西诗派是很有特色的诗歌流派,它是古典诗歌发展到宋诗这个阶段时的重要环节,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宋诗彻底突破了唐诗的藩篱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貌。”正是江西诗派在诗歌艺术形式上面的新探,使宋代文学呈现出了独特的一面,从而使宋代文学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黄庭坚作品

江西诗派一代宗师黄庭坚在谋篇、造句、炼字等方面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是文学创作之上必须具备的功底,还是指导初学者创作的理论依据。黄庭坚主张青年人要多读古人的作品,从古人的作品里学习文章创作的经验技巧,但同时又不能仅满足于对经验技巧的借鉴,更要跨越前人,创造出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作品。黄庭坚的追求,让宋代文学不仅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还摆脱了前人束缚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钱钟书在《谈艺录》里说道“唐诗多以风神情韵见长,宋诗多以筋骨理思见胜。”宋诗充分地发挥了文人的优势,以议论入诗、以才学为诗,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所以宋诗整体上是平淡雅致的。在江西诗派的引导下,宋代文学更加注重艺术技巧方面的琢炼,丰富并发展了唐诗已有或者没有的艺术技巧,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从而使文学的外在形式美更加的完善,达到“自成一家”和“不烦绳削而自合”的艺术境界。此外,江西诗派的杰出诗人大都奉行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却又以自己的自立精神,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宗”之一陈师道

陈师道遵循黄庭坚的学习古人的诗歌艺术技巧,同时他又提出“规矩可得其法,不可得其巧。舍规矩则无求其巧也。法在人,故必学;巧在己,故必悟。”主张打破前人束缚,通过“学”与“悟”来提高艺术修养。韩驹的“参禅”说也是主张学习古人的经验到达一定阶段就会豁然开朗。江西诗派的诗人以自己独创性的才学与风格来作诗,从而使宋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呈现异彩纷呈的多样化局面,从而丰富了宋代文学的作品风格。

江西诗派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江西诗派在南北宋之时的发展蔚为大观,当时诸多文人的创作都受到江西诗派诗歌理论的影响,并在诗歌创作中将其发扬光大,最为著名的当属南宋的陆游与杨万里。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南宋时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是受到江西诗派一定影响的。首先,众所周知,陆游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中所传达出来的这种浓厚爱国主义情感其实是与江西诗派中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等人一脉相承的;他的“律令合时方妥帖,工夫深处却平夷”就是继承了黄庭坚的理论,“我得茶山一转语,文章切忌参死句”又契合了吕本中提出的“活法”,“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说明他将学诗过程中的“换骨”论。这都可以证明陆游从年轻到暮年都在推崇着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虽然说他的诗歌与江西诗派风格迥异,但这并不说明他与江西诗派毫无瓜葛。江西诗派最为注重的是“自成一家”,陆游是彻底领悟了江西诗派理论的精神,然后凭借自己的才识与能力,摆脱了江西诗派的条框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其实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发展。

“诚斋体”开创者杨万里

另一位诗人杨万里,受江西诗派影响颇深,杨万里在晚年时说“要知诗客参江西,政似禅客参曹溪。不到南华与修水,于何传法更传衣?”由此可见他对黄庭坚和陈师道的崇拜之情。杨万里的诗歌创作是非常具有独创性的,然而他的风格也是从江西诗派中发展而来的。江西诗派成员以自己极具独创性的艺术手段丰富了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段和风格流派,他们更是指出了提高艺术修养的一条道路,这对当代及后代的诗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

江西诗派的出现与发展,给宋代诗坛开辟了另一条新的道路,因为唐诗是古典诗歌的最高峰,在诗境的开拓、风格的多样化、艺术技巧的熟练运用等方面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宋诗如果继续沿袭唐诗的道路,是不可能走出自己的另一座高峰的。江西诗派在塑造宋诗独特风貌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虽然它的确不强调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它在艺术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探讨诗人创作的艺术技巧,包括用字、句法、章法和借鉴前人语言艺术的“夺胎换骨”等。江西诗派代表着宋人挣脱了唐诗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它对于宋代文学的贡献巨大,体现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对于时代文化的添砖加瓦。站在现在的角度,对于江西诗派我们要辩证看待它的优与劣,才能得出中肯且客观的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文化,文学,地域,作用,诗派,的产生,成就,江西,发展,消息资讯,诗歌,诗派,宋诗,江西,黄庭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文化,文学,地域,作用,诗派,的产生,成就,江西,发展,消息资讯,诗歌,诗派,宋诗,江西,黄庭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文化,文学,地域,作用,诗派,的产生,成就,江西,发展,消息资讯,诗歌,诗派,宋诗,江西,黄庭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