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隋朝最糊涂的大臣:宣旨忘内容返回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隋朝最糊涂的大臣:宣旨忘内容返回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想要为皇帝办事,不仅要有过人的能力,更要时刻小心谨慎,我们古代千百年的封建王朝,有无数因为功高震主却不知收敛的大臣,受到了皇帝猜忌针对最终结局凄惨,不过都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历史上也有不少收敛锋芒的大臣,能够获得皇帝的信赖和重用,隋朝时期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糊涂大臣”牛弘,皇帝让他去传圣旨,结果他转头就将内容给忘了。

牛弘忘了内容之后,竟然还回去找皇帝重新问了一遍。一般这种情况,他少说也要被治个办事不力的罪名,但是皇帝竟然不怒反喜,甚至还大笑着赏赐了他。

牛弘明明犯了错,皇帝为何会赏赐他呢?他身上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传圣旨忘记内容

隋文帝杨坚时期,武将杨素与文臣牛弘可以说是最受重用的两位大臣,牛弘还是隋朝的两朝元老。若说杨素有名是因为累累战功与显赫的家世,那牛弘就全然是因为自己经世治国的才能。

某天上朝的时候,一众大臣们发现皇帝的座位前竟然加了一道厚厚的帷帐,正当众人议论的时候,皇帝已经落座,众人只能连忙缄口跪拜,但是却没有听到皇帝让他们平身的声音。

宦官告诉下方跪着的大臣们,隋文帝身体不适,因此不能大声讲话,如果有事情要奏就必须上前到皇帝的身旁,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敢动弹。

这时牛弘第一个站了出来,先是向皇帝报告了近期的工作情况,又上报了一些最近遇到了问题,皇帝问他可有解决之法,他就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打算,并将一早就拟好的奏折呈了上去。

皇帝接过之后仔仔细细的看了之后,就让他大胆放手去做,牛弘的事情已经汇报完毕,刚想告退回到大臣队伍中,隋文帝将他叫住,说下方大臣不敢上前汇报,让他站在帷幕边替自己转述。

站在大殿2023的文武百官心急如焚,牛弘进入良久,他们也听不见帷幕中到底说了些什么,若是牛弘惊扰了圣驾受到了惩处,他们可就更加不敢上前汇报工作了。

这时队伍中已经有人在窃窃私语,他们的事情急需解决,若是不能及时上报,恐怕就有百姓要遭殃了,此时出了这样的岔子,万一皇帝病愈之后回过头来治罪,他们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牛弘终于拉开帷幕走了出来,但却是要告诉大臣们有事就由他替皇帝转述,大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几个有要事的大臣上奏之后因为还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皇帝就让他们先递上折子,然后到御书房再议。

这次早朝总算是有惊无险,就在即将退朝的时候,皇帝叫住了准备跪下恭送皇帝的牛弘,并附身跟他说了几句话,让他向在场的大臣们宣旨,听完之后他就走向了百官。

刚下台阶他就听见有人在议论自己,对方小声嘀咕着牛弘也不知究竟有什么本事,竟然能替皇帝传话,一个管礼乐的破官有什么好得意的,就是仗着自己攀上了大将军而已,迟早会被皇帝一脚踹开,说完还狠狠呸了一口。

虽然他的声音不大,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都听见了,牛弘一向待人温和,就算是有人出言不逊他也从不当回事,也是因此,看不惯他被重用的那些人就敢不分场合的谩说。

牛弘听完这几句话也走下了台阶,刚准备开口就一脸茫然杵在原地一言不发,大臣们也都一头雾水,朝堂一时之间鸦雀无声,众人都在大眼瞪小眼。

思考片刻之后,牛弘竟然转身上了台阶又回到了皇帝的帷幕之中,开口便说自己将圣旨的内容给忘了,皇帝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哈哈大笑,重复了一遍之后还嘱咐他这次一定要记牢,牛弘这才传旨给百官。

事实上牛弘并没有忘记口谕的内容,他之所以会自毁形象,这其中大有小哥,虽然与他的性格、经历都有联系,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皇帝对他的态度。

牛弘此人

牛弘出生于公元545年,此时隋朝尚未建立,他的父亲尞允是北魏侍中,身为朝廷官员,尞允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跻身朝堂。

牛弘出生后就跟平常的孩子很不一样,襁褓中的他不哭也不闹,总是安安静静的看着面前的大人,尞允想知道牛弘命中究竟有没有官运,还特地请了当地最有名的占卜师来给牛弘算上一卦。

占卜师来到了牛弘家中之后,下人就抱着安静的牛弘来到了占卜师的面前,占卜师还未将自己的工具拿出来,只是先看了牛弘一眼,没想到这一看就让他挪不开眼了。

占卜师的眼睛都真实,只看面相就知道牛弘以后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连忙告诉尞允这个孩子以后一定大有作为,要好生教养,尞允听后大喜过望,直接就给了赏钱让下人送他离开。

尞允得知自己的儿子以后会是权倾朝野的大臣,对他的教育自然是更加上心,牛弘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有人教他认字,作为朝廷命官,尞允自然是想亲自教导儿子。

牛弘幼年时期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父亲的书房,尞允每天下朝回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检查牛弘前一天的功课,然后再教授新知识,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牛弘一天天长大,汲取知识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尞允却越来越忙,他能教导牛弘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就开始为牛弘寻找教书先生,得知一位有名的先生就住在他们家附近的时候,尞允二话不说就花重金将人请了过来。

牛弘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小小年纪就已经博览群书,不论走到哪里,手上一直都捧着书籍,就连教书先生都感叹牛弘就像是文曲星下凡,因为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

牛弘弱冠之时就凭借祖辈的荫庇获得了官职,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牛弘虽然是因为家境和出身才走上了仕途的,但是能够晋升获得重用却是全凭个人本事。

此时他效力的还是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牛弘与一些官员因为才能过人美名在外,被隋文帝留了下来继续当官,这些从北周保留下来的贤士被委以重任的并不算多,但是牛弘却很快就被提拔为秘书监。

牛弘的成就

此时的牛弘虽然是升了官,但是隋文帝对他的印象还只是本分能干,毕竟牛弘一直以来都是低调踏实,从来不会显摆自己的学识,因此隋文帝并不知道牛弘此人有大智慧。

成为秘书监之后,牛弘对于公事就更加严谨,即使他所在的职位是中规中矩,几乎没有什么晋升前途的,但是牛弘还是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此时牛弘掌管的并不是人,而是地方的藏书,这也正合他意,毕竟牛弘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是清点藏书,但是经过筛查之后他发现名册上的很多古籍都已经丢失了。

这个问题上一任的秘书监就已经发现了,迟迟没有解决也不过是因为藏书众多,以往的管理方法并不管用,但是牛弘上任这个问题就不叫问题,他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牛弘将自己的建议整理成了《请开献书之路表》,上书给隋文帝之后还受到了夸赞,隋文帝召见牛弘并让他详细阐述了措施与方法,之后立马就被推行。

牛弘是通过奖励的方式让百姓上交收藏的古书,只要献上一卷古书,即可获得一匹细绢,短短两年的时间,牛弘就收集到了以往几十年都没有完成的目标古书数量,隋文帝大喜之余将他封为了奇章郡公,赏赐无数。

牛弘受到了隋文帝的重用之后,朝堂上畏惧他的人就更多了,这倒不是因为有他手握大权,不仅此时的牛弘官职并不高,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略微有些潦草的长相。

虽然牛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知识分子,饱读诗书并且学识渊博,但是他的外表却并不像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学士,他长的和张飞颇有些神似,都是满脸的络腮胡而且身材魁梧。

牛弘在日常生活中话不多,并且不怎么爱笑,尤其是认真思考的时候,板着一张脸尤其骇人,不了解他的人只要他一皱眉头就会胆战心惊,但实际上牛弘宽容温和,很少发脾气。

根据《隋书》记载,牛弘有个非常不安分的弟弟,不务正业还是个酒蒙子,关键是酒量奇差一喝酒醉,每次醉酒都要闹些事情出来才肯罢休,还因为醉酒射伤了牛弘的牛。

这天牛弘照常在家读书,女子却火急火燎的冲进了书房,并且大声喊着他弟弟将牛车的牛给射伤了,牛弘连头都没抬,直接告诉女子让厨房的伙夫将牛宰了晚上吃肉。

因为家中只有这一辆牛车,而牛弘出门办公、上朝都需要坐这辆车,于是女子就又说小叔竟然杀了牛,这可真是一件怪事,牛弘仍然一脸平静说知道了。

整个过程中牛弘都没有任何的震惊和愤怒,只有女子一个人非常的焦急,他原本是想让牛弘趁此机会教训一下弟弟的,不过牛弘非常宽宏大量,这件事也就没人再提起了。

虽然牛弘没有惩戒弟弟杀牛的事情,但是弟弟清醒过来之后得知自己做的事情之后非常羞愧,之后也慢慢的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很少再喝酒闹事了。

犯错后却被升职

牛弘的所作所为正印证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做事一丝不苟,不论怎样的难题到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但是不善言辞,正是这样的形象让他忘记圣旨内容的事情不会引人生疑。

隋朝皇太后离去的时候,按照礼制应该举行皇家葬礼,但是隋朝开国并不是很久,因此精通仪制礼法的大臣几乎没有,正巧牛弘早年间接触过关于礼法的书籍,这项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牛弘将皇太后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所有的仪制与流程都符合礼法,没有出现丝毫的差错,此时之后,不仅朝中大臣对他刮目相看,就连一向自视甚高的武将杨素也对他非常恭敬。

牛弘也因为醉心学识少于人交往,但是唯独对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杨素十分欣赏,两人之间虽然没有太多的交际,但是对于彼此的赏识与尊敬都是发自内心的。

有一次杨素领命出征,临行前他特意在整装待发的军队向皇帝辞行的时候饶到了太常去向牛弘告别,按理来说这番情谊如此感人,牛弘也应当送他一程。

但是牛弘仅仅送到了中门就与他告别,杨素有些不解,自己特意来向他告别,沙场凶险,下次见面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牛弘竟然才走了这么几步就不送了。

杨素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就问牛弘为什么不多送他一段路,牛弘也没有说原因,只是摆了摆手示意杨素到了离开的时间了,然后就转身离去回到了办公的地方,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其实牛弘表现的有些疏离对两个人都好,一个文臣一个武将,两人还都是正得皇帝重用手中掌握着大权的,若是被有心之人用他们特意告别这件事来做小哥,那他们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但是这件事还是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原本他还想将牛弘升为宰相,这件事一出他就犹豫了,果真是人言可畏,自古伴君如伴虎,嫌隙一旦产生再想消除就难了。

就在这时,皇帝称病让牛弘代自己传话,就是想看看牛弘究竟是怎样的态度,牛弘毕竟不善与人交际,皇帝刚让他传话的时候他还没觉得与什么不对。

但是到了传旨的时候就察觉到了异常,毕竟这种事情一向都是宦官在做,如果传话还可以也用宦官不懂朝政来解释的话,那么传旨就实在没有办法自圆其说。

他一边下台阶一边思考,结果这时就听到了有大臣在下面说他,本来他没放在心上,直到他听到了“就是仗着自己攀上了大将军”这句话之后顿时后背发凉。

他以为自己已经和杨素保持了适当的距离,结果还是被人议论了,这种事情又怎么可能瞒得过皇帝,当务之急就是让皇帝对他的戒备降低,这才有了他“忘记圣旨内容”的事情。

这个办法果然有用,皇帝放下了对他的戒心,并且还“贴心”的将圣旨的内容重复了一遍让他去宣旨,一个能将晦涩难懂的典籍倒背如流的人怎么可能记不住几句话,宣旨时牛弘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

皇帝不仅打消了对牛弘的怀疑,还称他是最诚实的臣子,赏赐了大量的珍宝古玩,奖赏之后不久还升了他的职,而他忘记圣旨内容却被赏赐的事情也传为美谈。

结尾

牛弘从北周就入仕,北周灭亡之后又成为了隋朝的官员,甚至一路高歌前进不断升职,正是因为牛弘深知锋芒太过必输反噬的道理,所以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大智如愚。

他用木讷的外衣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上保护自己,为隋朝乃至后世的礼仪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些重要的礼仪文化所带来的影响甚至一直延续至今。

牛弘在一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的皇帝身边几十年,就连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都非常尊敬他,他离去的时候暴君杨广还痛惜不已,追赠牛弘为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

尽管有人认为他恪守礼制过于迂腐,并且不懂世故太过伤板,但不论怎样的言论,都改变不了他对后世留下的贡献和影响,牛弘完全称得上是一位大智若愚的君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隋朝,事情,牛弘,时期,皇帝,孩子,自然,内容,升职,时候,观点评论,隋文帝,牛弘,杨素,大臣,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隋朝,事情,牛弘,时期,皇帝,孩子,自然,内容,升职,时候,观点评论,隋文帝,牛弘,杨素,大臣,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隋朝,事情,牛弘,时期,皇帝,孩子,自然,内容,升职,时候,观点评论,隋文帝,牛弘,杨素,大臣,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