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市场可能低估了京东的成长韧性|公司观察

市场可能低估了京东的成长韧性|公司观察

2023年的春天,消费、制造业不断回暖,叠加房地产的修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仿佛正在走进暌违三年的春天。政府换届之年的全国两会召开,在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内需和消费的扩大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优先位置。这个春天里,外资、内资与中国政府较为难得地在中国经济反弹的话题上达成了共识,且无一例外地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反弹的框架是有机复苏与刺激。

《巴伦周刊》3月3日的报道援引独立研究机构中国褐皮书(CCB)的分析指出,中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或达到6%,未来几个月可能预示着中国消费者将更加持续地回归,“中国投资者正在看到他们渴望的市场。”

这一“被渴望的市场”意味着持续积极的宏观经济、回升的消费和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些因素进一步具象化表现为,扎根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和产业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正在迎来长周期的价值重估和释放。

最近因为“百亿补贴”而站上风口浪尖的京东(JD.O;9618.HK)就是这样的企业。一片热闹的价格战讨论背后,鲜有人提及的是,电商竞争的真正优势是供应链效率、产业数字化程度和建立在性价比基础上的用户体验。对于旨在穿越周期、通过不断巩固的消费者心智完成更底层技术与供应链强化升级的京东而言,无论是20年前转型电子商务、16年前坚定自建物流,还是一直以来对成本、效率和体验的优化与极致追求,底层逻辑都在于建立追求更极致的供应链效率和产业链协同,从供应链基础设施底座出发,最终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正如京东2023年新春贺信中所说:我们很难想象下一个二十年京东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是可以肯定,我们围绕成本、效率以及产品、价格、服务的经营理念一定不会改变.。

在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趋于常态化的今天,京东“必须要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必须要为行业伙伴实现成本和效率的优化”的决心及穿越周期、长期向上生长的投资逻辑不仅与国内扩大需求与消费的发展要点脉络相合、方向一致,更受到多家外资的看好。

财报发布前夕,摩根士丹利发研报指出,其推出的100亿元补贴计划以及2023年的利润率或将成为下一个股价催化剂。该行认为,市场已高估与100亿元补贴有关的增量费用,管理层对利润率的利好举措或推动股价上行。大摩对京东美股维持“增持”评级与74美元目标价,这意味着与其3月6日收盘价47.92美元相比,还有高达54.42%的上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大空头》原型、Scion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基于对中国互联网低估值的分析和对中国经济今年反弹前景的看好,也在去年四季度建仓京东(JD.O),买入75000股,以当时股价计算价值超过390万美元,占其投资组合的9.05%。

港股方面,包括富瑞、星展、建银国际、瑞信、德银、野村等的多家券商同样给出京东“买入”、“增持”或“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在269港元至402港元之间,与3月6日收盘价相比有至少43.62%的上涨空间。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拉长周期来看,京东的成长韧性仍被市场低估,随着宏观环境中消费升级与经济活动的恢复和繁荣,其稳固的供应链壁垒、数字能力及赋能产业的优势将在企业发展的更成熟、稳健的阶段得以释放,长期保证用户体验的不断升级,进而收获高质量且高效的收入利润增长。

面向新的二十年

距离京东在纳斯达克敲钟,成为中国首个在美上市的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过去了9年;距离其港交所上市,也过去了近三年。这个春天对京东而言意义非凡,不仅因为站在20年的时间节点,它成为了中国首个营收超过万亿元的民营企业;更在于数据背后的战略定力、消费者黏性和增长的长期性与稳定性。

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京东净营收为10462亿元(约合1517美元),同比增长9.9%;四季度京东营收为2954亿元(约合428美元),同比增速7.1%,营收持续增长。去年前三个季度,京东总营收分别录得2396.55亿、2675.99亿和2435.35亿元,对应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95%、5.44%和11.35%。四季度,京东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亿元(约合4亿美元),而2021年同期净亏损52亿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四季度京东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7亿元(约合11亿美元),这一数据同比去年同期的36亿元大增了113.9%,也远超机构预计的56亿元。

随着行业消费信心恢复,京东凭借赋能线上线下渠道商家及新品类拓展,结合数字化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了规模的提升和消费者黏性强化。2022年11月,京东在多个城市开设了八家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及两家京东MALL,提供更专业的场景体验和线上线下同款同价服务。迄今为止,京东已在中国近60个城市开设了此类旗舰店和京东MALL,以与各县、乡镇和乡村的数万家京东家电店形成互补,使更多消费者能够通过京东线下购买家电和电子产品。

2023年2月,世界知名奢侈珠宝品牌蒂芙尼(Tiffany&Co.)与京东合作,在该平台上推出了其官方旗舰店,使京东成为蒂芙尼在中国的第一个电子商务合作伙伴。随着品牌迈向数字化的新篇章,京东旗舰店不仅有助于加深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还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在线购物体验。京东旗下京东到家和“J Shop”(京东时尚和生活方式业务的升级)与时尚、体育和其他品牌(如HLA和迪卡侬)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京东到家和京东一“一小时达”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754家HLA门店和170家迪卡侬门店。

2023年开年,在让利消费者方面,京东传递的发展主题和信号十分鲜明:“只要是有利于消费者的事情,就必须要坚定地干下去”。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表示,京东推出百亿补贴频道符合今年“低价心智”的重要战略布局方向,未来会继续推出一系统针对用户低价体验的举措,包括建设低价机制、完善价格基础能力以及构建百亿补贴低价场域等。

助力数实融合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内外部均跨进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京东助推整个产业链降本增效的逻辑无比清晰,赋能产业链和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在不断得到升级和检验。

无独有偶,政策对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强调也与中小企业的真实需求相呼应,正成为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脉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很靠前的位置,明确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在两会提案中表示,中国数实融合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突破,比如,农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敢、不会的困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中小企业数量超5000万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亿人。而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正在赋能供应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助推产业链降本增效、助力数实融合等方面不断实践。

数字经济的新模式意义在于,通过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寻找更高质量的盈利点。通过布局云业务,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京东已经逐渐建立了坚实的数智供应链底座,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京东适配企业的产业级需求、助推全产业系统的降本增效的作用和意义十分显著。过去一年,京东云业绩增长超110%,已深度服务近100座城市、2048家大型企业、914家金融机构和超207万家中小微企业。

今年1月,京东科技推出了“产业回暖”计划,京东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启动“实惠上云”行动。这一行动,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建设基数和差异化需求,推出了多类权益,爆款云主机最低1.1折,将惠及全国200万家中小企业,预计让利数亿元。

作为零售的重要一环,物流对实体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基于“零售+物流”的合力优势,京东旗下达达集团向行业开放技术能力,为有需求的实体零售企业提供一体化数字解决方案。达达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中台SaaS系统海博系统能够让商家基于一套系统、一次对接所有线上渠道,帮助门店一体化管理运营所有O2O平台的业务,目前已与超过120家大中小型实体零售企业合作,覆盖超过4300家门店。

海博系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中小商家的运营效率,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据统计,海博帮助中小商家线上全渠道经营效率最高提升了12.6倍,经营成本最大程度降低了3.8倍,销售额最大化提高了2.5倍。

由于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京东在服务商家、减少中小微企业负担等方面不断布局。今年1月起,“京小贷”首次对个体工商户、自然人开放申请权限。注册京东小店、企业店铺的商家,无需抵押和担保,均可申请“京小贷”专属资金支持,最快5分钟即可获得金融支持。据悉,去年“京小贷”帮助中小微商家减免息费6000余万元,“618”“11.11”期间为京东商家临时提额近40亿元。

京东的技术底盘

助力实体经济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和核心保障,依然是技术的持续投入及优化,走过过去20年,京东十分清楚的是,如果没有供应链基础设施,没有品牌商和供应商的成本和效率优化,想要给客户带来好的产品、价格、服务就是一纸空谈。

从自建物流开始,技术及供应链的稳固壁垒已经成为了京东下一个20年的核心优势,为其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发展逻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底盘。

市场对供应链底层优势的回报可以说是丰厚的。以供应链为核心优势、长期通过技术革新帮助制造商降低成本、削减价格的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WMT.N)在过去的20年里,股价从33美元左右一路上涨至140美元水平,足足增长了324%。即使在2022财年全球实体零售受到较大冲击、整体业绩不景气的背景下,沃尔玛仍依靠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保持了业绩的稳定增长。

与沃尔玛相似,京东同样以技术和基础设施投入为底层逻辑,依靠数字能力不断提升供应商的业务能力与效率,进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在过去六年里,京东体系技术研发投入累计近1000亿元,通过互联网与自营相结合,全链路助力十余万商家降本、提效、增收。在自营商品SKU超过1000万的基础上,京东2022年库存周转天数继续保持在约30天的全球领先水平。

2022年四季度以来,京东云持续发力数字基础设施,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通过行业最高级别评估,京东云成为国内首家提供多云多活多芯的云厂商,对内全面支持京东多元化业态场景,对外广泛服务产业客户,向产业输出更高效的数智供应链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的水平与能力站上新台阶,具备互联网及技术能力的中国公司纷纷开始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在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入局后,京东也在今年2月宣布将整合过往产业实践和技术积累,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正筹备产业版ChatGPT,取名“ChatJD”。与其他中国版ChatGPT不同的是,京东扎根于自身的垂直产业优势,深耕零售和金融两大领域的产业应用,将通过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切实提升商业链条的系统效率。

自建物流给京东带来的不仅是运输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更是打通电商全体系的核心渠道升级和稳健成长的底气。此前2022年Q3, 京东物流(02618.HK)收入就呈现了亮眼的表现,同比提升38.9%至358 亿元,经营利润达2.5 亿元,最新财报显示京东物流的收入更进一步提升430亿元,同比再次大增41.1%,经营利润达到9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着超过1500个仓库。包括通过开放式仓库平台管理的仓库空间在内,京东物流的仓库网络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优秀的物流体系不仅服务京东自营、京东国际等内部电商平台,更成为吸引大量外部客户的重要优势。例如,2022年9月,京东物流成为首批介入抖音电商“音需达”服务的物流企业,为抖音用户提供送货上门等高质量配送服务。

除了自身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京东物流的战略投资与合作基础上的业务优势拓展也被市场看好。2022年7月,京东物流完成对德邦超50%股权的收购,机构普遍认为,这一动作有利于德邦将其在大件快递和快运领域的业务优势注入京东物流,进一步提升效率并拓展京东物流供应链的能力边界。

此外,京东物流在海外的布局也在不断深化升级。继2022年6月,京东物流在美国首个自动化仓“洛杉矶2号”正式启用后,近日京东物流“洛杉矶3号仓”开仓仪式在美国加州洛杉矶举行。至此,京东物流在美国的自营仓管理面积已超130万平方英尺,相当于17个标准足球场,多个仓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文| 《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梁沐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经济,政府,韧性,市场,成长,效率,公司,利润率,中国,消费,京东云,供应链,中国,京东,京东物流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经济,政府,韧性,市场,成长,效率,公司,利润率,中国,消费,京东云,供应链,中国,京东,京东物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经济,政府,韧性,市场,成长,效率,公司,利润率,中国,消费,京东云,供应链,中国,京东,京东物流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