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财经 中国制造十年进化论|东莞:“世界工厂”如何完成科创转身

中国制造十年进化论|东莞:“世界工厂”如何完成科创转身

东莞制造,传奇正在继续。

2021年,东莞GDP迈过“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15个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而1978年,东莞GDP为6.1亿元,彼时,东莞还是四季飘香的农业县。

2022年6月22日,航拍广东东莞中心城区。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从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蹒跚起步,“借船出海”实现农村工业化,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东莞白手起家,起步于制造业,扬名于制造业,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

近年来,突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工厂”东莞,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历经“腾笼换鸟”“机器换人”,聚焦于“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

东莞经济的传奇,除了“北接广州南邻深圳”的优势地理方位外,还有其他原因吗?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东莞,掀起的千帆竞逐的制造大潮,在近十年,又带来怎样的惊喜?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座城市又如何应对重重挑战?10月下旬,澎湃新闻记者走进东莞,探寻这座“制造名城”的张力。

传统制造,华丽转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莞农村地区以“三来一补”企业为突破口,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业化。1985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城市化率达到21%,并设立县级市。

1988年东莞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的东莞,提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在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体系。“东莞制造”享誉全球。

而在电子信息产业之外,东莞的新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也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均已是千亿级规模。

近十年,以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徐福记)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进化”。

走进徐福记的生产车间,仅有少数人员在进行数据监测或产品的包装检查。沙琪玛工厂中飘荡着甜蜜香气,大型机械设备运行有条不紊,基本所有流程已经实现自动化。

徐福记的自动化打蛋车间。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70年代,台湾徐氏四兄弟走街串巷叫卖糖果。1992年,四兄弟前往东莞建厂,从事糖果贴牌加工,1994年创建徐福记品牌。徐福记早年间贴着“劳动密集型”的标签,十年前最旺季的时候,工厂人数超过1万。

2013年,内部成本的压力倒逼徐福记开启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升级之路的探索。

从机器换人,到定制化的全流程自动化,徐福记用了近10年的时间。

制造总部总经理鲍喜涛告诉记者,2020年,徐福记的车间实现无纸化操作,车间的关键工艺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物联网将过去的手工记录本换成Pad、数字化看板。

“自动化对徐福记来说,意味着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起初考虑的是节约成本,后来对品质稳定性、食品安全都有极大的好处。”鲍喜涛说。

2014年,东莞“机器换人”大幕开启,以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为抓手,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率先实施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示范。

在这一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启了现代化的精益管理。家具制造企业作为东莞传统支柱产业的组成细胞,能更容易吸收到这一轮智造变革的养分,实现换新赛道超车。

走进位于厚街镇的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慕思股份,001323.SZ,下称慕思)的工厂,巨大的立库(自动化立体仓库)充满现代工业气息,物料与产品跨车间、跨楼层自动化配送,系统看板报表实时监控和分析数据。

慕思床垫二部立体仓库。受访者供图

慕思创立之初,软体家具行业基本纯手工生产。2014年前后,慕思发现,质量标准上的管理存在困难,会因为人的主观理解不同质量标准出现偏差。慕思开始寻求变革,实施“机器换人”,并引入全球先进的自动、智能化设备和工业流程。

慕思的自动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数字化转型为慕思带来产能的大幅增长,近三年,慕思主要产品产能提升30%-60%,单品人工成本下降9%-59%。慕思股份董事、副总裁盛艳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床垫的自动包装从过去的六七道工序精简为一道工序。”

传统制造,已经不传统。

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副院长吴嘉宁告诉记者,从历史沿革看,在早年间,东莞的传统制造就已经布局深厚,涌现出众多民营企业,且形成产业集群,这些企业拥有设备、相关上下游及稳定订单,进行迭代和改造会更有基础条件。

“在工业4.0阶段,早期的积累有助于迅速占据软硬件条件的优势,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吴嘉宁说。

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迅猛发展

“全国每生产5部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迈入新世纪的东莞,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球95%的IT产品可在东莞配齐,一批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行业加速发展成为龙头产业。

2021年,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营收超万亿规模,手机产量达2.45亿台,是2012年(6729万台)的3.6倍。

在新能源方面,东莞消费电池产值规模约占全国的15%,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300多家,拥有东莞新能源(ATL)、振华新能源、创明电池、锂威能源等众多电池生产厂家。

与此同时,工业检测装备行业也迎来增长。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业科技,300410.SZ)作为工业检测智能装备提供商,深耕锂电、PCB(印刷电路板)、平板显示行业多年,并进军半导体领域。自主研发包括适用于锂电、半导体及电子制造行业的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PCB行业用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设备,平板显示行业用绑定、贴合、背光组装等中后段模组全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

正业科技的锂电池X-RAY智能检测设备。受访者供图

正业科技走出了单机离线检测-自动化在线检测-集成化解决方案-工业检测智能产线的技术、产品发展之路,涵盖了光、机、电、软和图像处理等核心技术,可根据工艺及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电气机械及设备作为东莞继电子信息之后的支柱产业,近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78.1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081.3亿元。东莞参与创建的“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入选第二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凯格精机,301338.SZ)研发生产的锡膏印刷机也是电子制造产业链中的重要设备。

长期以来,电子工业自动化精密装备高度依赖进口,以锡膏印刷设备为例,因SMT(表面贴装技术,将电子元器件贴装至线路板表面并焊接的工艺)生产线中大部分品质缺陷是由于锡膏印刷不良引起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MPM、德国EKRA、日本松下等品牌设备曾是下游电子工业客户采购的首选对象。

凯格精机工艺人员对运行设备进行调试。受访者供图

“做设备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做出来可能只有60分。”凯格精机总经理刘小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起初,凯格精机集几家国外品牌之所长结合自己对设备工艺的理解,在2006年推出首款锡膏印刷设备。为打开最初的市场,将30台设备送给客户,“你们免费用,只有一个要求,要反馈意见,提需求,帮助我们改进。”中国企业和海外品牌竞争,往往通过这个路径,从基础的、低端的开始做起,“干中学,边干边总结经验提升技术,一级级台阶往上走。”

随着电子装联的工艺需求向小型化、复杂化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IC集成度越来越高,对锡膏印刷机的精度、稳定性和印刷工艺要求就更高。2014年,凯格精机首次使用了01005元器件,是全球首家完美印刷01005的公司,目前能印刷的最小尺寸是55x75μm。

凯格精机不断优化设备性能及工艺方案,成为中国SMT领域最大的设备制造及服务商之一,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自动锡膏印刷机性能及市场占有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目前我们设备的定位精度、印刷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已处于全球行业领先水平。一年销量约四五千台,相当于市场增加了四五千条生产线。”刘小宁说。

2011年,东莞确立了“五大支柱、四个特色”的产业发展结构,“五大支柱”即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设备、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四个特色”即玩具及文体用品、家具、化工、包装印刷。

近年来,在“五支四特”的产业基础上,培育涌现了一批新产业、新动能。

2021年,东莞提出选取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选取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4+5”产业集群培育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万、千、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发展梯队。

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从手工加工到高新技术

在中国经济发展版图中,东莞是极其重要的观察窗口。多年“打拼”,这里酝酿出了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并且拥有强大的成果转化能力。

然而,一路走来,东莞从未轻松过。

与其他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城市类似,东莞对国际市场形势敏感。

2008年金融危机呼啸而来,外贸企业遭遇寒冬。

2015年,世界经济疲软,我国经济换挡提速,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速。2019年以来,疫情、中美经贸摩擦、国内外经济下行,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产生冲击,不少企业面临物流、原材料、人工、资金等不同的困难。

压力,倒逼着东莞突围。

十年间,东莞共有8份市政府“一号文”与制造业发展相关。2014-2016年,连续三年,“一号文”加码,掀起了智能制造的热潮。自2017年起,东莞创新开展了“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引领全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截至2021年底,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中,共计拥有16292项发明专利、23项国家驰名商标,共计纳入38家上市企业和91家专精特企业(25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目前已占据华南地区最大市场份额的“倍增企业”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传统制造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发展壮大的典型案例:通过设立工业自动化零部件采购B2B电商平台,去掉中间商和零售商环节,实现零部件厂商与终端设备厂商直接交易的产业链纵向整合。

随着国内自动化机器人设备不断成熟、价格走低,东莞的传统代工制造企业也走上了求变发展之路。部分企业逐步脱离代工发展模式,寻求自主品牌发展和转型升级。

2020年12月18日,广东东莞,监控镜头生产的智能制造车间。视觉中国 资料图

数据记录着这些变化。东莞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OBM)比重由2015年的73.5%提升至2020年的77%,提高3.5个百分点。以“三来一补”起家的东莞,慢慢撕掉“代工”城市的标签。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益科技,600183.SH),实现了从成立之初依靠来料加工、引进美国配方到如今完全自主创新的跨越,写就覆铜板领域龙头企业的成长之路;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液态金属”的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安科技,300328.SZ)从创办之初的手工加工厂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的例证。

东莞的制造企业,越来越多主动变革,顺势而为。

而东莞“直筒子”的市-镇二级管理结构也为各镇街(园区)的特色产业奠定行政基础,虎门的服装和线缆、长安的电子信息和五金模具、大朗的毛纺织、厚街的家具制造和批发零售业……随着出口放缓,发展内销成了今年企业转型的共同关键词。内销之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也使得很多制造业重镇实现了二次飞跃,不断迭代。

此外,科创资源也加速在东莞云集。

近年来,除了华为,东莞还吸引了不少深圳企业的目光。2016年,考虑到东莞完善的电子产业生态,蓝思科技成立子公司蓝思东莞,落地松山湖,生产显示屏视窗玻璃、触控模组等产品。这些企业的进军,为东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添了信心。

10年间,松山湖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华为终端、华贝电子、歌尔智能、红珊瑚药业、菲鹏生物、众生药业、汇川科技、拓斯达等一批颇具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在这里发展壮大;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领衔打造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走出了李群自动化、云鲸智能、逸动科技等一大批新锐科技企业。

东莞也蕴藏了珠三角最强的科研能力,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聚集,推动松山湖形成全球难得一见的科研制高点。

东莞传奇,未完待续

东莞,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这座岭南风味浓厚的千年古城,从销烟之地、世界工厂,发展成为如今的“智造之城”“科创高地”。

这座城市,总是处于“创业”的状态。

除了改变粗放型模式,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东莞还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012年,东莞外向依存度为175.6%,到2021年,这一数据降为140.5%。

这十年,东莞的工业市场主体数量倍增。截至2022年8月,东莞的工业企业达20.4万家,是2012年的3.5倍;规上工业企业达1.28万家,是2012年的3倍,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东莞,也在充分利用大湾区各项政策优势和地理环境优势。

大湾区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应用市场,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反馈中,东莞初步形成了以封装测试、设计为核心,以设备、原材料及应用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布局,安世半导体、中镓半导体、天域半导体等企业在东莞扎根发展。

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标志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2021年4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在东莞松山湖正式奠基,定位为推动“东莞制造+香港科创”。

大科学装置、大平台、大学府、大企业,优质创新资源汇聚,为湾区时代的东莞开启新篇章。

东莞,续写传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