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深刻的哲理 感人的诗篇 一介绍白居易的七律《放言》

深刻的哲理 感人的诗篇 一介绍白居易的七律《放言》

白居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的诗人,也是唐代比较关心人民疾苦、刚直不阿的士大夫。在他任谏官左拾遗的时候,屡次上书,主张改革弊政,削减宦官和藩镇的势力,因而得罪了权贵,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赴江州(今九江)的船上,望着悠悠东去的江水,想到自己的好友元稹已遭到被贬的命运,想到自己仕途的坎坷,朝廷的腐败,感慨万千,但坚信自己改革的主张是正确的,虽遭贬而不悔,因而写下了剖白自己赤诚之心的五首《放言》,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在过去,每当人们遇到委决不下的事,受到无端冤枉之时,往往哀告上苍,求神问卜以占吉凶。但诗人却一反其道,他从现实生活中搭出一种道理,并愿将这个道理作为一法赠给别人。此“法有什么用处呢?“赠君一法决狐疑,是为了解决狐疑的。相传狐善多疑,狐疑就是犹豫不决之意。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不用钻龟与祝蓍”,用不着象古代那样,将龟甲钻灼用其裂纹,或用蓍草的茎实卜占吉凶。这里诗人没有立即正面拿出“决狐疑”之“法”,而是先否定卜占之术。欲擒先纵,更能使人感到“赠”法的重要和知“法”的迫切,使诗的一开始就掀起波澜,引人入胜。

第三、四两句诗,诗人通过用“试玉”和“辨材”两个比喻,从侧面把方法提出来,那就是要接受时间的考验:烧三日色泽不变的玉才是真玉;长七年以后才能分辨出那是豫木,那是樟木。据《淮南子·椒真训》上记载:“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史记正义》:“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这就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出典所本。诗人信手拈来,将自然界的现象引伸为生活的哲理,耐人寻味,别具一格。

诗人写到这里言尚未尽,“法”亦不完,又用历史上已盖棺论定的周公、王莽两个人物,从另一侧面来论“法”,概括出和时间相关联的又一哲理,不能一时一事,要全面看问题。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武王死,成王继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霍叔嫉妒周公,阴谋陷害,散布周公要纂位的流言,周公因之辞职深居,不问政事。成王悔悟,请回周公,三叔惧而叛变,成王命周公予以平定,大治天下,王莽是国戚,其女为汗平帝的皇后。平日王莽为人谦恭,聚宾客,结交期相,后见党羽已成,杀平帝自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两句诗,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它是三、四两句诗的深化,因为它说明如果不用试玉”、“辨材”之法,那就会鱼目混珠,是非混淆、忠奸颠倒,它又是七、八两句诗的发展前提,如果在“流言之日、“谦恭之时,两人都死去了,“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样诗人就把所“赠”之“法”,全部交给读者了。

“一生真伪复谁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与诗的开头相呼应:赠法是为了“决狐疑”,“决狐疑”的目的是鉴别真伪,真伪分明了,疑也就去掉了,“法”也就掌握了。

我们诵吟全诗,掩卷深思,虽然时隔千余年,还感到和诗人呼吸相通。日久见人心,这就是诗人告诉我们的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暂理。这哲理实际上就是诗人自身遭遇的总结,在诗中现身说法而已。诗人和他的朋友都身受在皇帝面前花言巧语,搬弄是非的人所害,对此非常痛恨。在《放言》第一首中,游人尖锐地怦击这种人是“草莹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表达了诗人愤懑之情。在这首诗的背后,也隐藏着诗人对现实生括的不满和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坚定信念,期待着“试玉”“辩材”之后,诬陷得以清洗,真伪能够辨明,自己改革时弊的主张能够受到重视。但在腐败的封建王制、诗人的理想是不能实现的,诗人暮年也只好闲居洛阳,只能以喝酒吟诗来消磨时光。

深入浅出是白易诗的艺术特色。这首《放言》虽然是以讲道理为主的诗,但诗里用典,大都取材于人们所熟知人和事,有历史实据可查。在议论中又不平铺直叙,波澜起伏;律诗三至六句对偶完整,无斧凿痕迹。全诗以问句做结束,使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这就是这首诗千余年来,至今还脍炙人口的原因。

附: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暮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诗篇,流言,白居易,全诗,真伪,周成王,改革,王莽,周公,哲理,诗人,白居易,辨材,王莽,周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诗篇,流言,白居易,全诗,真伪,周成王,改革,王莽,周公,哲理,诗人,白居易,辨材,王莽,周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诗篇,流言,白居易,全诗,真伪,周成王,改革,王莽,周公,哲理,诗人,白居易,辨材,王莽,周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