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襄樊争夺战,南宋军事上最后辉煌,一代战神延续了南宋五十年国祚

襄樊争夺战,南宋军事上最后辉煌,一代战神延续了南宋五十年国祚

襄樊争夺战的主人公:

在南宋末年的将领中,孟拱是少有的善打进攻战的将领,孟珙出身将门,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为岳飞部将。孟珙早年随父抗金,并参与灭金的蔡州之战。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襄樊争夺战的背景:

头脑发热的皇帝宋理宗开始憧憬光复中原了,趁蒙古兵北撤之机,宋朝派军进入河南,企图收复被金国占领的失地,却恰好给了雄心勃勃的窝阔台可汗以南侵的借口。

于是,刚刚横扫了欧亚的蒙古大军掉转枪口,以宋朝背约为名,于公元1235年从江淮,襄樊,四川三条战线向南宋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遭受惨重打击的宋军很快退却,战火燃烧进了宋朝的国境,而襄樊地区的防御更成为了南宋抗蒙战争重中之重的生命线,不幸的是,蒙古军很快攻陷了襄阳,全面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

襄樊争夺战的经过:

危急之下,宋朝急忙调孟拱北上,来收拾这个残破的烂摊子。孟珙于端平三年(1236年)到任黄州后,加紧筑城墙挖城壕,招募流民开荒,安顿各部军队,从而使黄州防务更加稳固,为后来黄州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孟珙可能不知道,他即将担起保卫大半个南宋的重任。

不过在窝阔台看来,这个时候谁来都没用了,蒙古军气焰正盛,灭宋,也许仅仅是时间问题。

然而孟拱很快就给了蒙古军以教训,面对蒙古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孟拱主动出击,在江汉平原上连破蒙古军24个军寨,抢回被俘百姓两万多人,并将蒙军的渡江器具一并焚毁,取得了胜利,遏制住了蒙古的进攻态势。蒙古军无奈之下,只好撤军。 取得“江陵大捷。”打了蒙古大军一个下马威。

窝阔台不得不正视这个对手了,然而他没有想到,本来应该是势如破竹的襄樊会战,却从此以后演变成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孟拱的宋军与蒙古大军在江汉平原上相互攻守,互有胜负。强横的蒙古军始终无法再前进一步。

蒙古军把赖以取胜的各种战术用了个遍,却始终无法战胜孟拱,公元1239年,宋军在庐州会战中重创蒙古军,孟拱乘胜追击,接连在进攻战里重创蒙古大军,终于成功收复襄阳信阳等失地,使蒙古军以江汉平原为跳板南进的战略彻底破产。

然而孟拱却并未就此满足,在粉碎了蒙古人在江汉平原的进攻后,孟拱火速率兵西进,痛打蒙古人进攻四川的部队,在大亚寨会战中再次击败蒙古军主力,并收复夔州等失地,至此,南宋防御蒙古的整条战线成为了一个坚固的正面,而蒙古第一次对南宋的战争,也在历经六年后以失败而告终。

襄樊争夺战的意义:

襄樊争夺战是蒙古军与南宋军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硬碰硬较量,此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延续了南宋五十年的国祚,更让蒙古军因连胜而狂热的头脑渐渐转向了清醒。

如果宋朝能够出现一位善用人才的有为君主,能够适当的调整国策,赋予武将更多的主动权,如果能够出现几位真正以国家为己任的贤良文臣,宋朝免于灭亡的命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多是宋朝功臣不得善终的结局,除了孟拱以外,宋朝多数抗蒙名将都几乎遭陷害身死。

襄樊争夺战的影响:

孟拱襄樊争夺战的胜利,为南宋打造了一条足够抵抗蒙古大军南下的坚固屏障,让蒙古军后面每次的南侵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而从中吸取教训的蒙古人,也开始调整自己原有的整治政策和军事政策,把学习南宋的科技与水军战术作为重点,并广泛任用汉将汉军,后来的蒙古灭宋之战,基本成为了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之间的战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孟珙,辉煌,争夺战,襄樊,孟拱,宋朝,一代,军事,战神,蒙古,消息资讯,孟珙,江汉平原,孟拱,蒙古,蒙古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孟珙,辉煌,争夺战,襄樊,孟拱,宋朝,一代,军事,战神,蒙古,消息资讯,孟珙,江汉平原,孟拱,蒙古,蒙古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孟珙,辉煌,争夺战,襄樊,孟拱,宋朝,一代,军事,战神,蒙古,消息资讯,孟珙,江汉平原,孟拱,蒙古,蒙古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