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燕云十六州”无法收复,宋太祖和宋太宗谁的责任更大

“燕云十六州”无法收复,宋太祖和宋太宗谁的责任更大

公元939年,为了换取辽国对自己的支持,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即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石敬瑭此举让自己背上了千古骂名,也给后面的中原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从辽军手中收复幽云十六州,柴荣、赵匡胤和赵光义三代帝王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直至宋太宗赵光义去世,幽云十六州都没有收回来。那么,对于北宋无法收复幽云十六州这件事,宋太祖和宋太宗谁的责任更大呢?传统的史学界认为,宋太宗的责任更大。因为宋太宗连续组织的两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导致宋军再也无力收复幽云十六州。但也有的历史学者认为,宋太祖要为宋朝无法收复幽云十六州负主要责任,到底该如何去看待这个事件呢?要想揭开这段历史的真相,我们就得从宋朝的主要对手——辽国开始说起。

上图_辽、北宋时期

不同于匈奴、突厥的辽国

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的印象中,汉军轻松碾压匈奴,唐军轻松碾压突厥,这成为了汉唐强大的最直接证据。而宋朝无法打败辽国,这成为了宋朝武力衰弱的直接证据。但如果我们以一个客观的角度仔细剖析辽国和匈奴、突厥之间的差别,我们就会发现,后周军队乃至宋军无法彻底战胜辽国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辽国的实力比匈奴、突厥要强很多。汉朝打匈奴的时候,匈奴并没有形成完全的国家结构。其内部政治结构仍然处于较为松散的部落制阶段。相较于汉朝形成的国家常备军而言,缺少完整国家结构的匈奴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常备军。唐朝打突厥的时候,突厥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结构,其内部也没有成立完整意义的国家常备军。而唐军对突厥的打击,自然是典型的降维碾压式打击。

上图_燕云十六州

辽国绝不可能放弃幽云十六州

在古代中原文明和游牧民族的决战中,幽云十六州沿线的长城防线始终是中原国家抗击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幽云十六州失守,中原地区就出现了巨大的战略真空。由于幽云十六州对于辽国屏障中原王朝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所以在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之后,辽国是绝对不可能放弃幽云十六州。一旦中原王朝的大军踏入幽云十六州,辽军势必会集中重兵,与中原王朝展开血战。幽云十六州的丢失让中原王朝的心里耿耿于怀。公元959年后,后周世宗柴荣率领大军北伐。在42天内,柴荣收复了三关三州17个县。随后,柴荣决心带领大军北伐幽云,但下级将领却阻止柴荣的做法。但柴荣依然不听,执意继续北上。幸好柴荣在继续北伐之前突然生病,否则柴荣的北伐会以失败而告终的机率极大。

上图_宋太祖(927年-976年),即赵匡胤

宋太祖想买回幽云十六州

上图_宋朝军队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宋太宗

宋太祖去世后,继承皇位的宋太宗决定出兵收复幽云十六州。说实话,宋太宗收复领土的壮志是值得肯定的,宋太宗也是宋朝皇帝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帝王。但是,由于辽军的军力过于强大,再加上宋朝监军制度的束缚,宋军两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两次北伐的失败让宋太宗彻底清醒——要想彻底打败辽军,除非辽国自己走向衰落。因此,在两次北伐失败后,赵光义就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修建了水长城,成功顶住了辽军南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辽国,柴荣,北伐,宋太祖,匈奴,宋朝,责任,宋太宗,中原,突厥,观点评论,辽国,柴荣,宋太祖,宋太宗,幽云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辽国,柴荣,北伐,宋太祖,匈奴,宋朝,责任,宋太宗,中原,突厥,观点评论,辽国,柴荣,宋太祖,宋太宗,幽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辽国,柴荣,北伐,宋太祖,匈奴,宋朝,责任,宋太宗,中原,突厥,观点评论,辽国,柴荣,宋太祖,宋太宗,幽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