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山河月明》矫情朱棣说当皇子累,朱标说了朱元璋的劳累让他羞愧

《山河月明》矫情朱棣说当皇子累,朱标说了朱元璋的劳累让他羞愧

文|吴清浅

电视剧《山河月明》里,少年时的朱棣是个能惹事的主,又作又矫情,幼稚又冲动,与有女诸生之称的徐妙云的成熟、隐忍简直是鲜明对比。经常翘课有他,夜逃皇宫有他,偷偷参军也有他,更作更幼稚的是登门退婚,甚至矫情地跟白加黑、七加二的大哥朱标说,当皇帝的儿子很累,当太子的弟弟很累。直到听完朱标一番引经据典的话,以及得知皇帝老子朱元璋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全年三百六十五天仅休息两天才不作了,发自内心的羞愧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年少无知且轻狂的朱棣被伯雅伦海别刺激后,也不管班师回朝路上的徐达会怎么想,自己父皇、母后、太子大哥会怎么想,仅凭一时冲动就跑到徐府跟徐妙云说“我过去就不打算娶你,现在也不打算娶你,将来还是不打算娶你,所以两家联姻之事,就此作罢,告辞。”

这一闹后果很严重,作为大哥兼太子的朱标知道后很生气。此时大明劲敌王保保已北撤,徐达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呢,朱棣此时去拒婚,不是在丢徐达脸吗,像是在告诉徐家,王保保退兵了,朱家江山用不着你们徐家了,我想毁婚就毁婚。这不胡闹吗,王保保只是暂时北撤,以后还会再来,大明江山还需要徐达们,通过联姻笼络安抚将领还是很有必要的。再说联姻这事是皇帝老子提出来的,朱棣这么瞎闹不是在打自己老爹的脸吗,他不要脸就是了,总不能不管皇帝老子的脸吧。

朱标知道自己父皇舍不得打老四(朱棣排行第四),作为长兄就得代父亲教训老四,便亲自动手打了自己最疼爱的弟弟,打得还不轻,一共是五十鞭,鞭鞭到肉,打得朱棣满背都是血。这是朱标有生以来第一次打他,目的是想让弟弟记住,“天家无私事,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由不得你胡来,只要你还姓朱,只要你还是大明朝的皇子亲王。这就是你我的命运。”

是的,谁叫你的长兄是太子,父亲是皇帝呢,这都是你的命。你首先是燕王,得考虑大明江山,其次才是你自己,在于江山有利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自己自由。人家徐妙云是徐达的掌上明珠,欺辱她就是在打徐达的脸,怎么可以?何况徐妙云一直都无不妥之处,知书达理,很识大体,还曾因登记百官贺礼的事得罪了不少大臣,但却帮助朱元璋掌握了官员们的贪污铁证,哪怕朱棣欺负到她头上,跑去说退婚,也不前来诉苦,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也难找,朱棣却不识好歹。这弟弟太顽皮必须教训,狠狠地教训。

然而这一顿打还是没能打醒朱棣,依旧为父兄非要他娶徐妙云之事而赌气,还因此觉得自己身为皇子很累很累,竟然婚姻大事无法由自己作主,全由父兄安排。此时,他对王保保之女伯雅伦海别有好感呢,要是按他的意愿,他倒是想娶伯雅伦海别的,他也感觉得到对方对他的喜欢。他登徐府提退婚,也是受伯雅伦海别影响,因对方冷嘲热讽他娶徐妙云,这才去说退婚的。

朱标说盛庸是个人才,拔擢很正常。可朱棣却说盛庸是个十足的小人,卖主求荣,摇尾乞怜。朱棣倒也没冤枉盛庸,盛庸原是王保保的臣子,被徐达抓拿并投降时,朱棣也在军中。朱棣知道是盛庸说出了王保保军队的真实情况,让徐达得知对手同样在苦苦支撑,在等一个时机,与辽东开元王联合打击徐达,徐达才得以通过牵制开平王,进而让王保保知难而退,下令北撤。尽管盛庸于大明而言是功臣一个,但年轻的朱棣却看不起这样一个出卖主子求保命、谋富贵的人。

朱标说他让他读的书是压根儿就没读懂,便罚弟弟回去抄上魏武三诏令五十遍。朱标这样做,是因为朱棣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性格适合当侠客,但不适合搞政治,朱家需要的可不是侠客,而是能唯才是举的政客,只有这样才能击败王保保,消灭北元,巩固江山。现在的侠客朱棣显然难以辅助朱家,难以守卫大明江山。

先不说远的,就说当下,朱棣这样的性格根本斗不过胡惟庸这样的老狐狸。胡惟庸通过在大朝贺上举报淮西功臣贪腐,在外间赢得了极好名声,说他刚正不阿、执法不避权贵。而事实上胡惟庸哪里是什么正直之臣,不过是个惟利是图的小人,但这个小人却非常有能力呀,根基还不够稳固的大明需要这样的能臣。同理盛庸也如此。

如果因他们品德问题而不用,那待解决的一堆问题怎么办呢,总不能一直不解决吧,问题不解决伤的是国体。同时皇帝太子也会遭诟病,被外人说他们放着人才不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毕竟胡惟庸通过举报权贵美誉度很高,其政绩也很显著。如朱标后来跟朱棣说的,一个人能不能干让他试试就知道了,但人心长在肚子里,看不清,外人可不知道胡惟庸是小人,却看得见他的能干以及表面上的正直。而若不重用盛庸,失一人才事小,更坏的影响是不重用盛庸,又如何怀柔王保保的臣子甚至是王保保本人,让他们投降呢。

然而,朱棣抄了五十遍魏武三诏令后还是不懂其中奥妙,还跟朱标发牢骚说,臣弟只是觉得做陛下的儿子、做殿下的弟弟都太累。朱标说知道累是好事,总好过以前,并让他说说对魏武三诏令的理解。朱棣便背起魏武三诏令里的第一令《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朱标说他不是要他背书,是让他谈看法。朱棣说魏武帝的这三道诏令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唯才是举、不论德行。但他不认同这说法,在大本堂(皇子上学的地方)的时候,宋先生、李夫子都讲过,有德行者远胜小人。

朱标可不同意弟弟的看法,以曹操第二道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回应弟弟“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以此说明“唯才是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接着,朱标还借此机会说出他们父子的劳累、不容易,说父皇一天只能睡上两个半时辰,一年十二个月,除了过年和他的生日才能歇上两天。这几年我帮父皇分担了一些事,父皇也只能再多睡半个时辰。父皇不累?我不累?你刚刚跟我说用人要首重德行,那我问问你,一个人有没有本事,就让他做做事,就能看出来,可人心难测,是忠是奸谁能分得清?难道说你真把他的心挖出来看看是红是黑不成?

之后,朱标还引用了《论语·尧日篇》说明身为皇帝太子的重大责任。“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的官员千千万万,你去翻一翻十七史,三代以来有哪一朝哪一代是真的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话虽如此,但我们也只能勉力去做。你说你累,但是和父皇比起来,哪怕和我比起来,你也配说累?不过是不许你退一门亲事,不过是挨了一顿打,你瞧瞧你那德行,像是被人打断了脊梁骨,你就这点出息?

我就不跟你废话了,给你两条路。要么你就在江南膏腴之地做一个逍遥的王爷,从此与徐家的婚事就此作罢,不过,你再也不要来南京了;要么留下来,做我的得力臂助,做一个为大明戍守边疆的塞王,不过在这之前,你要先娶了徐家的女儿。何去何从,你自己选。

这一番话让朱棣无言以对,再也不作了,乖乖地娶了徐妙云,后来还心甘情愿地去凤阳当百户长,以此历练自己,了解民间疾苦。朱棣这样做,一是因为他不是个贪图享受的人,他想为大明江山做点什么,想干出点大事来,证明自己;二是他割舍不下疼爱他的父兄,真选择做逍遥王爷,就见不到在南京的父兄了呢。

朱棣的选择,朱元璋、朱标都是欣慰的,也为朱棣日后逆袭成皇打下良好基础。令人唏嘘的是,朱棣当上皇帝后对朱标一脉子孙却赶尽杀绝,从回报长兄上看,朱棣是对不起自己大哥的,若没有大哥的劝导、庇护,他未必能那么快茁壮成长吧,甚至如果朱标疑心朱棣的话,朱棣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王保保,徐达,盛庸,朱元璋,皇帝,徐妙云,朱标,弟弟,大明,朱棣,八卦爆料,王保保,徐达,徐妙云,朱标,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王保保,徐达,盛庸,朱元璋,皇帝,徐妙云,朱标,弟弟,大明,朱棣,八卦爆料,王保保,徐达,徐妙云,朱标,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王保保,徐达,盛庸,朱元璋,皇帝,徐妙云,朱标,弟弟,大明,朱棣,八卦爆料,王保保,徐达,徐妙云,朱标,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