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通信行程卡下线,曾备受侵犯隐私的指责,实属“大冤种”

通信行程卡下线,曾备受侵犯隐私的指责,实属“大冤种”

12日13日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通信行程卡曾经在抗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仅中国以东一家,调用次数就超过了500亿次,平均每个中国移动用户调用了50亿次。

通信行程卡的作业原理是,根据手机连网的信息,如果1个号码连续在一个地区使用超过4个小时,就在其行程记录中加入该市。如果该市有风险区,就在行程卡中注明。

但从一开始,行程卡的颗粒度(单一地点的覆盖范围大小)不够,就备受质疑。例如北京市朝阳区(目前北京此轮疫情最严重的领域),人口数量大,面积大,甚至北京首都机场都是朝阳区的“飞地”,在前期疫情中,就出现了南部出现了中高风险区后在通信行程卡中被标注,然后影响了该手机用户在全国出行的情况。

驻留时间要求过长、颗粒度不够,随着我国精准防控的要求不断提升,通信行程卡的弊端不断显现。例如,第九版后,高风险区精准到了住宅楼的单元,而行程卡远做不到那么精细。甚至由于在高流动的特大城市受质疑,通信行程卡不再显示“北京市海淀区”,而只显示“北京市”,与高风险区划定更为精准的做法正好相反。

在部分城市,曾经试点过,利用通信行程信息发现“时空密接者”,这同样只适用于德尔塔毒株流行前,病毒潜伏期长,传播系数低,通信行程卡及时发现可能的风险人群,进行管控,以避免病毒扩散,实现“动态清零”。但不同部委之间的数据未能打通(运营商还是非常注意保护用户隐私),行程信息精准度不够高,误判比例也很高。因此,在各地判定密接时,通信行程信息,只是一个补充。更多是通过其他信息,如扫码、支付等,与病例确诊后流调的行程轨迹信息相匹配,发现密接者、次密接者。

总结“通信行程卡”的一生,在原始毒株和德尔塔变种在国内流行时,通信行程卡曾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进入2021年末期,奥密克戎开始流行时,通信行程卡逐渐被边缘化,第九版取消封控区、管控区,精准定位高中低风险区后,通信行程卡的作用已大大衰减。仅在过度防疫时,被用来防范没有划定中高风险区的潜在风险区域来返人员。

在过去近三年里,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复复,各地的防控不断调整,健康码、行程卡、流调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其中很多地方侵犯了用户的隐私,例如某些地方公布某无症状感染者的行程,精准到车厢座位号,住宅的单元号…… 但这些侵犯隐私与通信行程卡无关。因为通信行程卡根本提供不了那么高的精度。而且工信部、电信运营商,在调用通信行程卡时必须再次获得用户本人的同意,因此各地的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一直未能打通,这也曾经被媒体、自媒体多次抨击。

公正的说,通信行程卡曾经在抗疫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到2021年末后,通信行程卡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但通信行程卡未侵犯用户隐私,在抗疫期间,信息被过度使用的案例很多,甚至有不少是违法使用,但不包括通行行程卡

目前,相关的防疫措施已大幅调整,此前的做法已很难再回去。有关部门及网友可以回顾过去三年来的防控措施调整。全国一盘棋的精准防控,在新冠肺炎原始毒株和德尔塔变种时,都没有能够做到,在奥密克戎变种(尤其是BA.5.2 和BF.7)成为国内主要流行的毒株后,病毒潜伏期短,症状弱,传播速度快,曾经精准防控的标兵上海、天津2022年年初相继被攻克,防疫政策未能及时调整。尤其是上海疫情后,6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只是根据病毒感染后变弱,精准调整了封控范围和封控时间,以减少了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并未认识到病毒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潜伏期大幅缩短对防控网络的影响,没有强力加快老年人病毒接种、抗原生产储备和进入常规诊疗、ICU病房建设、准定点(康复中心)医院建设以及相关的医护人员培训(大多做了,但力度不够,部分地方政府还“顾不过来”),没有适时调整宣传传播策略,减弱民众对感染病毒的恐慌,而是从绝对清零的必要性向突出后遗症影响延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调整,病毒,隐私,信息,通信,影响,防控,下线,行程,风险区,观点评论,病毒,德尔塔,毒株,行程卡,行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调整,病毒,隐私,信息,通信,影响,防控,下线,行程,风险区,观点评论,病毒,德尔塔,毒株,行程卡,行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调整,病毒,隐私,信息,通信,影响,防控,下线,行程,风险区,观点评论,病毒,德尔塔,毒株,行程卡,行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