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科艺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启动

科艺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启动

听院士讲复活开化纸的故事、与科考英雄聊极地之旅……9月16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启动。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科协领导为获得2022年度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个人、团队和项目颁奖,社区书院“惠民科普直通车”成果展示大赛开赛。

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海市科协供图

今年是“全国科普日”举办的第20个年头。20年来,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品牌打造、阵地拓展、形式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启动仪式上播放的宣传片,致敬了活动举办以来“第一次走进公园”“第一次用微博链接公众”“第一支科普MV”等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第一次”。

2000余项各区和街镇的品牌特色科普活动近期在沪举行。如社区书院“惠民科普直通车”成果展示大赛,依托市科协“惠民科普直通车”品牌资源以及全市170余家“社区书院”阵地,面向亲子家庭、中青年和老年人三类人群,通过比赛的形式,将优质的科普资源送到全市各社区书院、送到市民大众的身边。

作为今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的重点活动,“薪火传承·沐光而行”科技会客厅专场活动邀请了杨玉良院士、金亚秋院士、管晓宏院士等科学家以及语言表演艺术家乔榛、钢琴家孔祥东、歌唱家黄英齐聚科学会堂,开启了一场科艺融合、跨界交流的盛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带来了开化纸“复活”的精彩故事。他带领团队利用现代科技,复原了已失传百年的开化纸制作工艺,今年复旦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就采用了薄如蝉翼、可保存近3000年的开化纸。目前,复活的开化纸还能用于古籍修复,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杨玉良和杨光辉讲述“复活开化”的故事。上海市科协供图

曾经20多次前往南北极的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教授讲述了自己极度晕船却仍无怨无悔投身极地科研事业的故事。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吴季则带来投身科幻小说创作的期许——中国未来的空间科学,值得期许。

活动现场,著名语言表演艺术家乔榛朗诵的《蜀道难》,著名钢琴家孔祥东演奏的《船歌》等都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为期一周的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推出2000余项各区和街镇的品牌特色科普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科学、参与科学、亲近科学、热爱科学,以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凝聚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科艺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启动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科艺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启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科艺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启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