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传统文化根基:从鼎沸的北宋玩具街,到映射在傀儡戏中的家天下

传统文化根基:从鼎沸的北宋玩具街,到映射在傀儡戏中的家天下

引言

北宋年间,经济繁荣兴盛,商业文化一改周代的封闭,自汴京城中流入民间。百姓开始摆摊贩卖商品,北宋民间市场形成,民间的商业开始冒头,百姓于屋宅之内贩卖商品,玩具店铺、器具商铺、食品商铺的出现,使得北宋的民间商业产业链应运而生。

图|北宋玩具工匠

玩具工匠瞅准宋代的节令,在节令中贩卖精致奇巧的玩具,儿童对玩具的喜爱,使得玩具工匠得到了大量的利润,而节令中的玩具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风俗玩具跟随着节令的传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一、北宋节令文化传承,民间儿童娱乐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的农历中有着二十四节令,每个节令都有着其独特传承礼仪,一些节令之中百姓以赠送儿童玩具的方式来表达祝福,端午节的香包,五彩线就是此风俗的表现。而这些风俗的传承来自何处?除了过节时赠送玩具之外,古代儿童的玩具文化中还有哪些娱乐活动?

庙会文化与傀儡戏北宋的民间玩具在《货郎图》中鲜活的表现了北宋民间文化,根据图中的记载,北宋时古老的玩具文化在庙会中得以一窥。人声鼎沸的庙会以品类繁多的玩具而吸引了大量的儿童,商业街上的以面粉和糖制作的面人,营造氛围的拨浪鼓、铃铛、竹箫在儿童的簇拥下卖的如火如荼。另外一侧的不倒翁的卖场更是人头攒动,但是邻家的傀儡戏更为火热,呜呜泱泱围满了观众。傀儡戏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戏曲艺术在工匠手中的缩影,自汉代起源,到北宋时已经十分成熟。匠人在台面下操纵精致的傀儡,向观众们演绎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故事。

图|叶子牌

叶子牌——麻将的前身北宋的玩具文化中,除去庙会玩具的如火如荼,节令的玩具才是与宋代的时节密不可分的文化产物。春节时爆竹和叶子牌是儿童和成人庆祝节日的娱乐形式;元宵节时走马灯和玩具灯在夜中点亮万家屋宅,端午节时香包和布老虎代表长辈对孩童的祝福,中秋节的兔爷儿是孩子王手里骄傲的象征。

蹴鞠——足球运动的前身而节令之外,北宋民间的儿童在平淡日子里也有着一些简单的娱乐方式,以兽皮包裹粗粮皮而制造的蹴鞠就是其中之一。蹴鞠不止是儿童将其作为娱乐的产物,其丰富乐趣使得成年人也加入其中,据《武林旧事·社会》:

如绯绿社、齐云社。

成年人对这种运动的嗜好也使得他们组成了社团。而后北宋的军队也是把其当做了军事训练中的一项,之后纳入了中国文化中,成为现代体育项目中足球的前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风筝,古代称为木鹞,此物是春秋时鲁国工匠研发的工艺品,在清明上河图中有所记载,北宋时荷尔蒙旺盛的少年人,常常三五成群的拉着风筝在空旷的场地挥霍精力。

图|蹴鞠

北宋中玩具以二十四节令的风俗得以传承,而民间流传的平民运动也流传至今,少年们放从放风筝中找到了自由,蹴鞠运动受到喜爱,后演变为足球而跻身于国际运动。

二、国政在玩具中的缩影,风筝与傀儡戏的大同观

风筝和傀儡都是以人牵线来控制的,而古代的国政又与玩具有何联系?为何把玩具当做是国政的缩影?这跟秦始皇的天下一统和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息息相关。

农业为长的超级大国中国自周代出现第一个国以后,以农业的优势在亚洲迅速扩张势力,因为地理特性,中国在对外扩张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遇到能够让其低头的阻力,一路顺风的促成了中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在秦朝将天下统一后更是形成了霸主国的思想,这种思想上的倾向在之后的千百年间体现于中国的国政中。

秦王之集权,风筝之白线秦始皇以儒家的思想将国政统一到了中央君主手中,前朝周天子脚下的封侯再也没有了参政的权力,只是成为帝王封区内的闲置官员;秦始皇将天下的权力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而国政的走势也是秦皇一人决定的,秦国的兵马更是体现了一切都按照君王意志主宰的霸气。君王以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国的发展,而文化将其意向投射到了民间,儿童也以手中的白线决定风筝的走向,与国君执政无异。

图|风筝

傀儡戏的匠人与战国的君主傀儡戏中人偶的性格和剧情都由手艺人来决定,而古代崇尚的墨子大同观念也是由天子来决定天下万民的思想和性格。大同思想乃是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良药,战国年间,诸侯互相侵伐,百姓和君主的生活质量有着天壤之别。君主可享受最为优质的食物,多妻多妾,子孙绕膝;百姓则赋税连连,甚至有老弱孤寡漂泊无依。墨子知天下苍生处于水生火热中,皆是因为阶级固化,制度腐败造成的。

于是墨子提出天下大同的观念,据《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图|傀儡戏

使得君主修贤,君主再使得天下诸侯修贤,诸侯又将贤能教授百姓,这样一来百姓的思想以天子的意志为本,君主既贤,则天下大同,再无战乱。

大同思想和一统思想在国政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力因此富强,百姓也因此得益,于是后世子孙将其潜移默化的输入到了玩具的文化中,风筝和傀儡戏就是其具体表现。

三、鬼方对周人的迫害,唐代驱邪之爆竹

天下大同的理想使得君主和百姓以一种思想和谐的生活在一片土地,民间的文化传播以国政的支持作为可行的方式,如同青铜酒器文化在商代之后被周武王以禁酒令斥退,传统文化中保留的玩具传递出的意向也和国政的文化相契合。

鬼方入侵周土中国农历以十二个月份作为轮回,开头第一天爆竹必然不能缺席,其在中国文化故事中是以驱邪避鬼的神奇效果陈述的,鬼字与周初时位列与周朝王畿之外的鬼方戎族有关,据《周礼·夏官·职方氏》:

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

图|周王伐鬼

王畿便是王宫千里之内的土地,在周朝时千里之外的鬼方戎族曾多次入侵周土,掠夺财物,草菅人命,使得周人饱受困扰,凭借游牧民族马上作战的奇技,与周朝多次大战,其余患直到高宗时才将其收服。

爆竹的神奇效果虽说鬼方被高宗收服,但是祭祀中负责记事的史官还是将其残忍的行径记载下来;祭祀是周人的大事,官民皆以祭祀为常。史官所记以祭祀的形式传入百姓耳中,故事传了几代后,就变了味道。民间开始流传有着女鬼敲门,鬼上身一系列迷信的说法,“鬼”便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混乱的意向。

在传统文化中的保留周代时的祭祀观念被后世百姓承继,使其十分的相信鬼神。他们听了这些故事后便恐惧鬼的出现,太阳落山后,百姓难以入睡。直到发生一次意外,有人把硝石放入竹子引燃后驱山中雾气,百姓以为此物可将邪物驱逐,遂商人将其大量制造,驱邪避鬼的爆竹市场大开。爆竹有着既可以弘扬周代时高宗灭鬼方的威武事迹,又能让老百姓安稳入睡的特性,以驱邪灭鬼的奇效被纳入在了传统之流。

图|爆竹

结语

以北宋的商业玩具街人头攒动,可知道当时玩具之火热,这些玩具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也促就了今日节令的特色风俗,蹴鞠作为足球的前身更是加入了现代竞技,风筝和傀儡戏体现的天下大同思想使得百姓国泰民安,爆竹也以驱鬼邪的功效出现在中国节日之首——春节之中。

玩具始初作为一种娱乐产物,后以跟随节令的传承世世代代保留下来,宋代玩具的兴盛也体现了中国家庭观念对于孩子的重视,以家长的视角对孩子爱玩的天性的理解,中国以家为本的思想在玩具上充分的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

《武林旧事·社会》

《礼记·礼运》

《周礼·夏官·职方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玩具,节令,文化,傀儡戏,中国,君主,百姓,儿童,根基,民间,观点评论,玩具,节令,国政,傀儡,北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玩具,节令,文化,傀儡戏,中国,君主,百姓,儿童,根基,民间,观点评论,玩具,节令,国政,傀儡,北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玩具,节令,文化,傀儡戏,中国,君主,百姓,儿童,根基,民间,观点评论,玩具,节令,国政,傀儡,北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