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王保保:天下奇男子,元末狠人,朱元璋得不到的男人

王保保:天下奇男子,元末狠人,朱元璋得不到的男人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大宴群臣。酒足饭饱,他向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天下,能称第一奇男子的,有谁?众将领热切讨论后,一致认为猛将常遇春能夺此头衔,毕竟他统帅不过万余人,却能横行天下,不曾败北。

但朱元璋摇摇头,却道,“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这句话能看出,朱元璋非常想得到这个叫王保保的人,而且对他评价颇高,那这王保保究竟是谁?元末将领王保保,为何会被朱元璋称赞为天下奇男子?

一、何许人也?

身为蒙古贵族,王保保只是他的汉名,他的蒙古名字叫扩廓帖木儿。他的父亲是元朝的翰林学士,他的母亲是元朝末期的将领。他有着蒙古族和汉族两个名字,再加上他长期的生活在河南地区,所以关于他的身世就出现了诸多的传闻。

在元朝末期,一直都流传着王保保其实是河南的汉人,而扩廓帖木儿只是皇帝赐给他的名字。而这一传闻却随着王保保的生父葬墓的出土,也是水落石出了,因为在上面明确的记载了,扩廓帖木儿就是王保保的原名。

而且他虽然长期生活在中原,但他并不是汉人,而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至于王保保久居中原,那自然便是因为成吉思汗在一统天下之后,中原地区也成了元朝的国土,那么自然便会有大量的蒙古贵族离开他们的草原,去到全国各个地方去助手,或者担任官职。

而王保保父母双方的家族,当时便全部都已经生活在河南地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全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王保保自然也是一样。虽说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但其实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

洪武元年,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在应天称帝,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元朝军队节节撤退,先是让出了中原,而后退出了大都,并且逐渐的退到了北方的山西地区。

当时的王保保也成为了整个元朝的中流砥柱,他便负责针对整个山西地区的防御,同时他的肩上也担负着重要着复兴元朝的重任,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复兴元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元朝军队退出大都,那么明朝军队自然便能够十分轻松地进入大都,而进驻之后,还将大都更名为北平,这便是彻底要向天下宣告,元朝已经不复存在,明朝已经崛起。接下来便出现了明军和王保保以及他所率领的军队之间,和打过的诸多交道和战争。

二、与朱元璋的“爱恨情仇”

双方第一次打交道是在两军交战之前,明朝军队先是派出了元朝的尚书九柱前去济宁招抚王保保,但是并没有得偿所愿,而是遭到了王保保的拒绝。明军这样做是典型的先礼后兵,不过既然招呼不成,那么只能用武力来解决了。于是在同年的10月初,王保保便派军向南,攻打了汤和的先锋部队,最终汤和的部队以失败而告终。

听闻王保保打了胜仗,元顺帝十分高兴,当即便对他加以重赏,但但却要求他从明军的手中夺回大都,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既然元顺帝已经下了命令,王保保也不能不执行。于是他便聚拢了一支大军,并且向着大都的方向进发。

当时作为明军主帅的徐达,在得知王保保的意图后,对大都并不是很担心,因为他早已经安排了重兵把守,而且明军竟然占据着大都城,有着明显的地理优势,于是徐达便派出大军直曲济宁。

听到明军主力出击济宁的消息之后,王保保便立刻向率领军队回到济宁,但没想到的是,当时的他身边已经出了叛徒,如果不是王保保足够机灵,早就已经成为明军的阶下囚了,所幸王保保侥幸逃脱了。

黄武二年,王保保率军包围了兰州,听到兰州被围攻的消息后,明君立马派出了援军,但是没想到的是,明军派出的援军被王保保杀了个精光。为了能够完全铲除元朝残余势力,统一全国,朱元璋便再次发起了北伐战争。

在这场北伐战争中,明军一举将王保保率领的元军击溃,王保保手下的很多将领也被明军所拿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王保保再次带着家属逃跑了。

三、为何想要规劝王保保?

按理说王保保并没有打仗的能力,朱元璋为什么要反复不断地招募王保保?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首先,朱元璋认为王保保是汉人,既然是汉人,就应该跟他站在同一个阵营下。

其次,朱元璋认为王保保非常的机敏,在和朱元璋打仗的过程中,虽然多次打了败仗,而且经常是全军覆没,但王保保总能逃脱。这就是王保保机敏的地方,并且他对元朝的忠诚,也被朱元璋深深地看在了眼里。

最后,是他非常害怕王保保,因为这样的人非常的危险,就算他打仗不厉害,但只要他存在,那么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一个隐患,可能朱元璋收复的那些地方,又会死灰复燃,最终又会站到朱元璋的对立面。所以,如果不把王保保收服的话,那么将来这些隐患就会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这几点原因,朱元璋一直想要收服王保保,他对于王保保是那么的巴结,那么的肯定,但是王保保一生都没有投降于朱元璋,最后还跟着元朝的皇帝逃到了漠北,王保保也被称之为元朝“最后的王牌。”

四、结语

虽然王保保并不是当时最强力的武将,但朱元璋所钦佩的也不是他的武力,而是他对元朝的一片忠心。朱元璋或许也已经知道了,此人不会为己所用,但还是十分欣赏他,不然不可能前后七次,用各种方式规劝王保保。

或许在生命的最后,当他回顾他这一生时,王保保可能会后悔、会流泪,但残酷的历史没有重来的机会,因此,他注定只能带着蒙古人最后的骄傲,离开中原。但是抛开成败,王保保确实是因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其坚韧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因为,王保保,明军,元末,朱元璋,男子,天下,大都,军队,观点评论,元朝,王保保,明军,朱元璋,济宁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因为,王保保,明军,元末,朱元璋,男子,天下,大都,军队,观点评论,元朝,王保保,明军,朱元璋,济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因为,王保保,明军,元末,朱元璋,男子,天下,大都,军队,观点评论,元朝,王保保,明军,朱元璋,济宁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