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岳飞背上刺的字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原来我们都错了

岳飞背上刺的字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原来我们都错了

这是《满江红》上映之后最受争议的一点,岳飞背后刺的字应该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可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岳母刻的字就是“精忠报国”啊。实际上根据史料记载,岳飞背后刺的字就是“尽忠报国”……

公元1103年,岳飞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传说在他出生的时候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所以父母给他取名为飞,字鹏举。小时候的岳飞非常喜欢看书,特别是《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这样关于兵法类的书籍。后来岳飞拜了周侗为师,在读书之余,学习骑射和刀枪。据说岳飞具有天生神力,不到二十岁就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在河南汤阴县有“一县无敌”的称号。

公元1122年,金军侵犯中原,岳飞在岳母的鼓励下开始参军抗击金人,就这样20岁的岳飞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他的第一战就表现的非常突出。他战胜归来时,父亲岳和病故,他还没来得及领赏就匆匆离开了军队,回家给父亲守孝,那时候的岳飞生活非常艰难,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公元1124年,他的家乡遭遇了一场水灾,迫于生计,三年守孝期满后岳飞再次投军。

1125年,金灭辽之后,便开始南侵攻宋,宋军大败被迫议和,供奉了大量金银,割让太原等地。第二年钦宗反悔割地,但金军攻破太原,又南下攻围开封。这时候岳飞所在的部队,因为不敌金军的强大攻势,也打了败仗,但幸运的是他所在的平定军突围了出来,岳飞再一次回到了家乡。

岳飞回到家,看到被金人破坏的家乡,心中万分愤慨,想要再次投戎。但他担心年迈的母亲和力弱妻儿无人照顾,是要在家保护家人还是披上战甲,保卫自己的国家。就在岳飞两难的时候,岳母不愿拖累儿子报国的衷心,为了让儿子牢记保卫国家的使命,便在岳飞的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字,自古忠孝难两全,在母亲的坚持下,岳飞安顿好母亲和妻儿之后忍痛离别,再次投身抗金前线。

这一次他加入了康王赵构所管辖的军队,后隶属于副元帅宗泽,在黄河北屡败金军,1127年,金国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北宋遭遇团灭,史称“靖康之难”。后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视为高宗,南宋就此成立。

赵构当了皇帝以后,听信宠臣黄潜善等劝说,反战而求和,一直向南逃窜,全然不顾中原大地。当时年仅25岁的岳飞不顾自己官职卑微,越级上书劝谏皇上北伐,然而他的一片赤心只换来了高宗的“小臣越级,非所宜言”八个字。求和派也趁机将岳飞逐出军队,但岳飞一心报国并未回乡。

后岳飞经友人介绍,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他凭借自己的非凡见识和高超武艺,一路迅速升到统治。后来张所被求和派贬黜,岳飞又投到开封宗泽的旗下,兜兜转转还是这个领导。正当他们跃跃欲试准备北伐的时候,宗泽将军病逝,计划再度成空。岳飞只能四处镇压流寇,吸收流民,逐渐组建起一支军纪严明的岳家军。

公元1134年,金军南犯,宋高宗下令北伐,蛰伏十年的岳飞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接连收复襄汉六郡。1136年,就在岳飞准备进军襄阳时,岳母病逝,但因为战事需要,母亲去世后的第四个月,岳飞就正式北伐,随后一路攻城略地。岳飞在前线为国卖命,没想到后方的高宗却为“屈己求和”,进一步重用秦桧。在1139年,宋金第一次议和达成,岳飞这么多年的奋战仿佛成了一场笑话,《小重山》就是这个时候写的。一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道出了岳飞的无奈和心酸。

公元1140年,金国的完颜兀术掌权,随即废除和宋议和。于是,37岁的岳飞第四次北伐,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战,岳家军也因为这次北伐而名垂千古。岳家军一路北上,金军一路败退,大宋的太平就在眼前。而后放的援军迟迟不到,岳家军陷入孤军作战的危险。而金兵大帅完颜兀术得知岳飞驻扎在河南郾城,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发起猛烈攻势,这一次,岳飞长子岳云牺牲,好在金军大败。

就在金军溃败的大好局势下,一道金牌诏令从临安发来,“大军即刻班师回朝”,岳飞本来打算继续进军,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谁能想到,一天之中,宋高宗竟然连发十二道金牌诏令,纵使岳飞有再多的不情愿,可他怎么能不回呢?临走时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并写下了那首《满江红》,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道尽了岳飞保卫家和山川的豪情壮志,那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却又尽显壮志未酬的痛惜和遗憾。

岳飞班师回朝后,用无数鲜血所收复的国土,又被金人重新占领,而岳飞也被宋高宗卸下兵权,奸佞之臣秦桧怕他东山再起,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岳飞,以一道诏书将岳飞打入囚牢,很快诏狱开庭,主审官是御史中丞何铸,面对“为何要造反”的质问,岳飞情绪激动的脱下囚衣,漏出后背,何铸不明所以,绕其背后看到了那名垂青史的四个字“尽忠报国”,那一刻何铸震惊了,这四个字是岳飞终其一生的信念,何铸原本是秦桧的亲信,但岿然不动的岳飞还有那醒目的刺字,瞬间动摇了他,他决定要为岳飞伸冤。

然而岳飞再次被提审时,主审官已被换成了其他人,新任的万俟禼以善用酷刑闻名,管你岳飞刻的什么字,当即下令动用大刑,任凭狱卒百般拷打,岳飞始终一言不发,并且用绝食这一仅剩的手段,来表明自己的忠心和清白。得知此事的韩世忠跑去质问秦桧,岳飞到底是什么罪,秦桧只说了句“其事体莫须有”,面对这无耻的回答,韩世忠无可奈何的低下了头。

公元1142年1月27日,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天,杭州城大雪纷飞,一瓶毒酒摆在了岳飞面前,而这一年岳飞才刚刚39岁。那么“尽忠报国”怎么就成了“精忠报国”呢?原因很简单,岳飞背上刺的字就是“尽忠报国”,只不过宋高宗赵构为了表彰岳飞的战功,曾御赐手书“精忠报国”作旗帜,岳家军出征,都是举着这面大旗,老百姓看到的都是“精忠”,所以后人将二者混淆也在情理之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岳飞,岳母,北伐,母亲,金军,高宗,公元,秦桧,赵构,时候,八卦爆料,宋高宗,岳飞,金军,秦桧,赵构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岳飞,岳母,北伐,母亲,金军,高宗,公元,秦桧,赵构,时候,八卦爆料,宋高宗,岳飞,金军,秦桧,赵构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岳飞,岳母,北伐,母亲,金军,高宗,公元,秦桧,赵构,时候,八卦爆料,宋高宗,岳飞,金军,秦桧,赵构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