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玄宗为何追封所有的兄弟为皇帝、太子?三个原因,两个让人泪目

唐玄宗为何追封所有的兄弟为皇帝、太子?三个原因,两个让人泪目

唐睿宗李旦一共有六个儿子: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六子李隆悌。

“旦叔”保持了一个记录,他的儿子们除了早逝的李隆悌外,其余的个个都是“皇帝”和“太子”。当然,创造这个记录的不是旦叔本人,而是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二年(724年),申王李成义病逝,唐玄宗下旨追赠二哥为“惠庄太子”;

开元十四年(726年),岐王李隆范病逝,唐玄宗下旨追赠三弟为“惠文太子”;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薛王李隆业病逝,唐玄宗下旨追赠四弟为“惠宣太子”;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宁王李成器病逝,唐玄宗下旨追赠大哥为“让皇帝”。

旦叔在地下表示遗憾,当年不努力,生少了,如果能凑成108个,在阎王爷面前走一遭该有多拉风。

虽然唐朝有追赠皇帝、太子的乖僻,但像唐玄宗这样“一网打尽”的情况只有这一例。那么,唐玄宗为何要这么做呢?难道旦叔的儿子们有什么过人之处?

那就让我们将四兄弟拉出来,挨个过一遍堂审。

▶ “让皇帝”李成器

李成器比李隆基大六岁,李旦第一次登基的时候,5岁的他就曾经被立为太子。六年后,武则天登基称帝,旦叔脱掉龙袍,降尊为皇储,李成器也只好跟着“掉价”,从太子爷变成了皇孙。

神龙元年,李唐复国,重新上位的不是李旦,而是他哥李显,即唐中宗。

“显大爷”当皇帝后,下旨册封李成器为“蔡王”。

蔡王是“一字王”、亲王,这个待遇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享受,显大爷此举其实是在照顾大侄子,毕竟他当年曾经是太子。

但李成器有自知之明,坚决不肯接受。李显只好作罢,同意他保留“寿春郡王”的爵位。

又过了五年,显大爷驾崩了,旦叔“兄终弟及”二次登基了,李成器又从“皇侄”变成了“皇子”,而且是嫡长子。

惊喜来得太快,这会儿“蔡王”都显得很掉价了,皇太子非他莫属。然而,最后上位的却是非嫡非长的李隆基,李成器却只得了个“宋王”。

原来,旦叔之所以能重新坐上龙椅,全靠李隆基的功劳,是他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干掉了“显大妈”韦皇后,并废掉了堂弟唐殇帝李重茂。

老爸的龙椅是弟弟抢来的,当哥哥的还好意思跟弟弟争继承人吗?于是李成器打了份报告,主动退出了储位之争。

为了感谢大哥的让位之恩,唐玄宗对大哥竭尽所能予以回报。李成器也自觉,绝不干预朝政,不结交朝臣,也不惹是生非,一心当享乐派。

就这样,他享尽天年,于开元二十九年病逝,享年63岁,并被追谥为“让皇帝”。

▶“惠庄太子”李成义

李成义在兄弟几个当中最不起眼,但他的血统其实还是很高贵的,他的母亲出身于河东柳氏,是宰相柳奭的孙女。

柳奭有个外甥女,即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就是那位被武则天害死的那位。受累于王皇后之死,柳奭也遇害了,家人全都被罚为奴,孙女入宫成了一名宫女。

都说在领导身边工作机会多,柳宫女也一样,一不小心被旦叔宠幸了一下,生了个儿子,从此又翻身做主人了。

旦叔第一次登基时,李成义才1岁,奶娃子一枚,什么也做不了。等旦叔二次登基,他已经27岁了,终于干成了一件大事:紧随大哥之后表态“支持三弟”。

李成器退出储位之争后,李隆基还面临着第二道关卡,那就是他二哥李成器。都怪死板的继承制度,哪怕早出生一天也能压死人。

缩在角落里默默无闻二十多年,都快要发霉的李成器突然间被阳光普照了。好在他没被晒晕了头,大哥都退出了,咱算个屁?赶紧表个姿态还能落一个好名声:三弟,俺是你的拥趸。

这就是李成器这辈子“最伟大”的壮举,从此他安安心心跟在哥哥、弟弟们身后吃席。比较遗憾的是,他只活了41岁就病逝了。

▶“惠文太子”李隆范

李隆范在兄弟几个当中才华最突出,个性最鲜明,也最具人格魅力。

李家兄弟都是音乐天才,李成器擅长笛子独奏,李隆业擅长抚琴,李隆范则擅长琵琶演奏,哥几个聚在一起就可以搞一场音乐会。

李隆范还擅长书画,也收藏了大量的名画。当年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也是个书画迷,这伙计有机会接触宫中藏画,于是请来大批临摹高手,画了一批伪作,偷换了真迹。

后来这批真迹几经周折,大多都落在了李隆范的手里。令人惋惜的是,有一次岐王府走水,这些真迹几乎被焚毁一空。

李隆范还有个乖僻,手冷的时候从来不烤火,而是将手插进美女的怀里,美其名曰“香肌暖手”。

怪不得那么多人往文人堆里扎,连我写这么一行字都激动得浑身发抖。

风雅气派的李隆范身边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比如王维、杜甫、李龟年、阎朝隐等人都是岐王府的常客。品评书画,吟诗作对,歌舞夜宴,好不热闹。

朋友交多了就容易出事,李隆范一不小心就摊上大事了。

李隆范有个好友叫裴虚己,论血缘关系他也是自己的妹夫、霍国公主的驸马爷。河东裴氏有多牛咱就不多说了,反正裴虚己和他兄弟子侄都是驸马爷。

让人头痛的是,裴虚己的专业是“谶纬”,一个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学问。所谓谶纬,就是借着天象、灾异评议时政、推测未来的学说,你可以叫这类人为“神棍”。

很显然,这玩意儿太敏感,一不小心就会触了皇帝的霉头。而且这东西的解释没有边际,如果想找茬可以无限放大。

裴虚己整天神神叨叨的,难免不被人传闲话。于是有人谣传,李隆范、裴虚己、刘廷琦、张谔等人以岐王府为据点,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天命。

这还了得?本着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唐玄宗将裴虚己等人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唯独没有动李隆范。

李隆范也够牛,他也不找唐玄宗认错,连解释都懒得做,就当什么也没发生,照样喝酒照样暖手。

这就是李隆范的气度:老子也没干什么坏事,心虚什么?

搞得唐玄宗反而有点心虚了,他忍不住出来解释:“兄弟如手足,老婆如……别人巴结岐王而已,我怎么会怀疑她?”

还有一件事最能看出李隆范的人品。

有个叫王毛仲的高句丽人,当年非常落魄,狗都嫌。后来他投靠在李隆基门下,是“先天政变”的核心参与人,从此成了唐玄宗的心腹,一时红得发紫。

于是巴结他的人乌泱乌泱的,连王爷们都忙着捧臭脚。唯独李隆范泰然处之,以前咋样现在还是咋样。

只是李隆范寿数也不长,才40岁就去世了。

▶“惠宣太子”李隆业

与李隆范的潇洒豁达相比,李隆业则是个谨小慎微、笃守规矩的儒生形象。

李隆业的生母王德妃出身于太原王氏,是薛国公王玫畅之女,她还有一个妹妹叫王芳媚,也一起嫁给了李旦,即王贤妃。

如果李隆业早出生几年,按他母亲的身份,母子俩很可能就是李旦的嫡妻、嫡子。

王德妃去世早,扔下李隆业和两个妹妹淮阳公主李花山、凉国公主李㝹,于是姨妈王贤妃担负起抚养三兄妹的责任。

为了报答姨妈的养育之恩,李隆业将王贤妃接到薛王府尽心奉养。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谨慎做人的王爷,也被卷进了一起重要的案件中。

李隆业有个小舅子叫韦宾,在宫中充当内直郎,有一天他拦住殿中少监皇甫恂,二人嘀嘀咕咕说了半天。

不久,一则震惊的消息传出来:韦宾、皇甫恂妄议“休咎”(吉凶),判韦宾杖毙,皇甫恂革职流放。

原来,那段时间唐玄宗病了,病得很重,史书用了两个字——不豫,意思是快挂了。

韦宾这个小年轻犯浑,居然找皇甫恂打听详情:皇帝哪天能死啊,万一皇帝不行了,太子又年幼,俺姐夫能做点啥……

皇甫嵩时年62岁了,一个老江湖居然也犯了低级错误,不去喝止韦宾,反而向他透露消息。这说明,皇帝健康不佳,身边的人心里都长草了。

却不料唐玄宗挺过来了,只是差点又被韦宾气过去。

倒霉孩子给姐夫和姐姐带来无妄之灾,王妃韦氏胆战心惊地脱掉华服,穿上囚衣在家中待罪,李隆业也吓得不敢去见唐玄宗。

唐玄宗却发誓赌咒说:“我要是怀疑兄弟你,就天打五雷轰。冇事,冇事,来喝酒。”

对比一下李隆范的“心大”,李隆业真是谨小慎微得厉害。

要说唐玄宗对李隆业的关爱,可谓感动天地。开元二十二年,李隆业病了,也病得很重,唐玄宗愁得一夜间头发花白、面容憔悴。

有一天,唐玄宗坐着打了瞌睡,眼皮才合上就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得了个偏方可以治弟弟的病。他一高兴醒了,一睁开眼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唐玄宗长叹一声,将梦境告诉给了堂弟李守礼。

就在此时,有人来向他报告说,薛王爷突然病情好转了。

李守礼惊得合不上嘴:陛下的真情感动了天地,快叫史官,记下来,记下来。

其实这只是民间常说的“回光返照”,没几天李隆业就病逝了。

从兄弟四人的经历来看,他们除了“本分”外,并无过人之处。唐玄宗之所以将他们全都追封为皇帝或太子,原因有三。

其一,他们都是唐玄宗坐上皇位的恩人。

前面我们讲过,当初旦叔立太子的时候,李成器和李成义都主动退出竞争,拱手将太子之位让给了李隆基。

您可能说,李成器和李成义即便想争,也未必争得过李隆基。

这话不够准确,准确地说,他们二人肯定争不过李隆基。但问题是,争不过不代表胜利者就一定是李隆基,鹬蚌相争谁得利?这份情李隆基还是要领的。

后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姑侄反目,太平公主就想利用李成器和李成义来对付李隆基,提出李隆基的储位不合法。这个时候,只要二人接招,立刻就可以与太平公主结盟,谁敢说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还能赢?

事实上他们没去蹚那个浑水,经受住了考验,说良心话,有几个人能顶得住太子之位的诱惑?

李隆范和李隆业的贡献更大,他们二人干脆旗帜鲜明地站在了三哥这边,是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的核心成员。

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唐玄宗的皇位,是兄弟四个抬出来的。

其二,他们兄弟五人共同度过了患难与共的岁月。

唐玄宗此人对儿子们显得有点刻薄,但对兄弟们可谓巴心巴肝,除了上述往事,“五王宅”、“兄弟连账同榻”等故事,都佐证了他深厚的兄弟情谊。

他们的这份情谊是有基础的,想当年,旦叔被母亲武则天废黜,一家人全都被软禁在宫中,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威胁。

李成器的母亲刘妃和唐玄宗的母亲窦妃,被诬陷诅咒武则天而遭到秘密杀害。

李旦又遭到武承嗣的陷害,如果不是义士安金藏剖腹抗辩,替他鸣冤,估计他在劫难逃。

唐玄宗有一次过生日,想吃一顿汤饼都不能如愿。后来还是他的岳父王仁皎卖了袍子换了一斗面才满足了他的心愿。

那段艰苦的岁月,让他们在患难中体味了亲情的珍贵,终其一生不能相忘。

其三,唐玄宗想改变大唐兄弟相残的不良形象。

有人戏说,老李家一直有兄弟相残的“关荣传统”。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干掉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

魏王李泰与太子李承乾、唐高宗李治兄弟仨,为争夺储位大打出手,弄得两败俱伤。

当年李显要杀了李旦,萧至忠急得直哭:“陛下富有天下,难道还容不下一个弟弟?”这才制止了一场悲剧。后来李显才死,李旦就夺了他们家的皇位。

毫无疑问,连续三代人的兄弟相残,给大唐帝国抹上了一层血色,也给皇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这个恶例不被遏制,对子孙后代的暗示性太强烈,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唐玄宗对兄弟们的追封,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扭转先辈留下的不良形象,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大唐帝国。

追封兄弟们确实感动了很多人,只是,他又如何对待儿子们的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兄弟,旦叔,李隆基,李成器,皇帝,儿子,原因,太子,李隆范,唐玄宗,故事传记,李隆业,李隆基,李成器,李隆范,唐玄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兄弟,旦叔,李隆基,李成器,皇帝,儿子,原因,太子,李隆范,唐玄宗,故事传记,李隆业,李隆基,李成器,李隆范,唐玄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兄弟,旦叔,李隆基,李成器,皇帝,儿子,原因,太子,李隆范,唐玄宗,故事传记,李隆业,李隆基,李成器,李隆范,唐玄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