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圣旨前四字:奉天承运,不仅是朱元璋的发明,也是顺民耳闻的天命观。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这部剧的历史背景是在明朝之前,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该剧编剧们的历史知识真的是急需。因为这句话的发明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起草第一道圣旨时,以什么样的字眼开始成为重中之重。
元朝时,草原上的人以“风中长寿,阴中大福”为开端,意为“天命”。
不过,朱元璋认为,这句话不足以表达他对天庭前辈的尊重,来自草原的文化符号“长生天”并没有被中原人民所接受。
于是,“奉天承运”四个字应运而生。
关于“奉天”二字的由来,相传取自朱元璋当时开朝会的大殿,取名“奉天殿”;“奉天法祖”四个字,所以他还有一个称号——“奉天承运帝”,所以他的诏书上也会加上“奉天承运”。
在中国历史上五百六百位皇帝中,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只能算是次等。这在他的几份圣旨中可以看出:
“循天道,昭帝说,吩咐百姓,备好刀,这些家伙来了,先杀了他们,就是这样了。”
”宗纳先生每每听闻,您过去常酿祭酒,校规甚严,读书人每次遵规守矩,都乐于向他们学习。所以,大家所教的都是有用的,朝廷太好了。”
一个在圣旨正文中根本不讲究文法,更不用说选词用句的皇帝,为何要在圣旨开头的写法上如此标新立异?
其实,要从与皇帝关系最密切的事物说起,那就是“天”。
皇位合法与否,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与头顶的天有莫大的关系。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就将“天”与国家的合法性联系在一起。
凡间的统治者在一次又一次仰望星空的时候,几乎总是会想到这样一个命题:如何才能与天道有关系,让天下最有统治力的君王可以借助“天道”法律的力量披着一层合法性的外衣。
算起来,结束东周的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在自己的“玺”上刻了8个大字,这8个大字至今仍与“天”有关,即“命在天,命必在”永远持续“”。
秦始皇的意思是:皇帝从来都不是普通人,他们是“天子”,是真正的龙皇,天生就是为了统治人民。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并没有错。“秦王扫六合,猛虎望和熊载”,秦国从最初地处西北的小国,最终成为震惊东方六国的“虎狼之国”.他们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消灭了云内,天生具有优越感和对平民百姓的蔑视。
而这句话套用在那些“二代”皇帝身上,也没有错。他们生为“龙之子,龙之孙”。未来,他们将按照先皇的旨意,从父兄手中接过皇位,继续统治国家。
但是,对于那些出身莽夫的平民皇帝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们依靠自己的胆识和智慧,拉起一支队伍,征伐江山,成就帝业。
他朱元璋可以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走上人生的巅峰,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张元璋、刘元璋、赵元璋为什么不能呢?
所以,如果不解决“合法性”这个大问题,那么朱元璋的光辉事迹,必然会引起其他功臣效仿,进而天下大乱,皇权不稳。
因此,在统治这个国家之初,朱元璋就想在自己的皇帝头上加上“奉天承运帝”的称号,提醒臣民,谁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与上帝沟通的人。
有了这一套王权神授之后,皇帝就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统治者,不仅统治着人们的物质世界,也掌控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也乐见一个“天子”,被他控制惯了。为什么是这样?
世间凡人,真正能成为王者的,寥寥无几。而要让自己安心做一个听话的公民,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因为我们现在臣服的是真正的龙皇,而不是安徽凤阳那个小乞丐。
只有相信朱元璋的“从天而行”,人们才能过上更加安宁、通情达理的生活。
这不能算是自欺欺人,也不能说是“阿Q精神”。这是每个人骨子里的“天命观”,是消除不良情绪影响的一剂良药。